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譯文] 皎潔的月亮在天空緩緩移動,灑下晶亮的光芒。若它是一面騰空翱翔的明鏡,那一定是經過了重新打磨。
[出典] 南宋 辛棄疾 《太常引·一輪秋影轉金波》
注:
1、《太常引》辛棄疾
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注釋:
金波:指月光。
飛鏡:比喻月亮。
姮娥:指嫦娥,月宮中的仙子。
3、譯文1:
(中秋佳節,和即將上任的好友呂叔潛飲酒對歌。)
皎潔的月亮如同一面磨亮而閃閃發光的鏡子,感到耀眼。因月明而思及嫦娥,心中遂有一問,即嫦娥啊!青春已背我而去,如今白發被身,仍壯志難酬。我是否理應抓住時機,重振江河,為國為民赴湯蹈火。就象吳剛那樣一心要砍去月宮中的桂花樹,為的是讓潔白、清純的月光,更多地灑向大地、人間。
譯文2:
皎潔的月亮在天空緩緩移動,灑下晶亮的光芒。若它是一面騰空翱翔的明鏡,那一定是經過了重新打磨。我舉杯問嫦娥,我滿頭白發垂垂老矣,該怎么辦呢?
我還是乘著浩蕩的秋風去萬里長空吧,那里應當無拘無束,隨目所即,都是我日夜担憂的大好河山。我應當砍去月桂之樹,讓月亮的清光更多地灑向人間。
4、辛棄疾生平見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王國維說:“幼安之侍處,在有性情,在有境界。”深沉強烈的愛國情懷正是辛棄疾“性情”之所在。歸根結底,他譏評朝權勉勵友人,都是因為秉持著一顆拳拳愛國之心、雄雄北伐之志,其情殷殷,其志切切。詞人驅詞用典,不失當行本色,全在意氣平心之間,全詞讀來鏗鏘有聲,清切感人。
辛棄疾的這種強烈愛國之情是伴隨著強烈的批判而存在的,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正是因為朝廷腐朽勢力和奸佞偏安之徒的阻撓,在造成了他政治上的壓抑,而他越秉持英雄的使命感,越為國家大事出謀劃策、傾盡全力就越是與那些茍安勢力相沖突、相齟齬。所以,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憂憤與不平和對朝中投降派偏安誤國的諷刺和鞭笞,與抗金北伐恢復中原的豪情壯志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辛棄疾愛國情懷的體現。
宋末劉辰翁高度評價辛對古代語言的提煉與豐富之功: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豈與群兒雌聲學語較工拙;然猶未至用經用史,牽《雅頌》入鄭衛也。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漫,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悲茄萬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及暇。詞至此亦足矣。
5、眾所周知,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這首《太常引》,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通過古代的神話傳說,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從這首詞的內容看,此詞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任江東安扶司參議官任上所作。這時作者南歸已整整十二年了。為了收復中原,作者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收復中原。但他的建議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陰暗的政治環境中,詞人只能以詩詞來抒發自己的心愿。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與情懷。“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地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說: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借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己任,但殘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想到功業無成、白發已多,作者怎能不對著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的一問:“被白發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宮,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想象更加離奇,更加遠離塵世,但卻更直接、強烈地表現了詞人的現實理想與為實現理想的堅強意志,更鮮明地揭示了詞的主旨。
作者這里所說的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僅包括南宋朝廷內外的投降勢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勢力。因為由被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南歸的辛棄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懷想被金人統治、壓迫的家鄉人民。進一步說,這首詞還可以理想為一種更廣泛的象征意義,即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這一巨大的意義,是詞人利用神話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邏輯推斷所塑造的形象來實現的。
總之,辛棄疾的這首詞,無論是從它的藝術境界,還是從它的氣象和風格看,他都與運用神話傳說的浪漫主義手法有著密切的聯系。作者通過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來解決現實的苦悶與實現理想的浪漫主義手法的特點,是一首富于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優秀詞章。
6、今夜,沒有風,惟當空一輪皎月與我對視。
是中秋了吧。這陰陰的不懷好意的涼氣啊,我可曾有負于你?而你,竟那樣冷酷地透穿我的衣襟入懷,撫痛我瘦癟的胸膛。
秋,總不免要勾起心底幾縷未眠的愁緒,十三年了,我的劍,我的戟,該生了銅銹吧!我的詩,我的心,我的豪情,頹廢了吧,冷酷了吧,泯滅了吧?
梧桐影里,那踏踏傳來的足音,是大虬(辛棄疾好友呂叔潛)吧!在這樣一個寂寞的夜晚,在我落寞的時候,只有他不曾忘我,可我那高居臨安金殿之上的孝宗皇帝啊,你怎就念不起我這北來的老臣?
月色泛出少有的金黃,靜謐詳和,一如千百年來不變的容顏。可蒼茫大地,女真的刀槍,胡人的戰馬,還有那被鐵騎踏爛的驛路,誰人來擋?誰人去驅?誰人堪忍?
十三年前的榮耀暗淡了吧,殺義端的那股雄氣,擄安國的那縷豪情,卻正摻著剛剛飲下的烈酒,在肺腑之間汩汩穿行,按捺不住。然,四周的靜謐與夢中的兵燹雜錯相間,令我暈惑,令我迷茫。圣明的孝宗皇帝啊,您可能告訴我:這靜夜與迷夢,孰是孰非?孰真孰假?我該依附誰?又該相信誰?可若是我信了別人,別人肯信我么?
忘不了兒時祖父的諄諄教誨,洛陽被撕裂的墻幃,汴梁被搗碎的宮闕。哀鴻遍野,伏尸百萬,那背井離鄉的,何至十萬人家!
我帶著我的二千兵馬南來,我是來殺敵的,我是來報國的,可崔嵬的宮門竟需我如此仰視方見!寬敞的大殿上,站滿隨您南來的老臣,卻獨無我的一角席次,威嚴的帝王啊,請信我吧,我不是來爭功邀寵的,我只想,請您給我一支令箭,給我一個死令,讓我攜著它,走進獵獵的西風,走進金兵舉起的刀林里,走進大宋破碎的山河!可您,竟不許。一個忠肝義膽的熱血男兒,竟只能守著自己的青春在這里默默等老。等歲月剝盡我的容顏,我又用什么來護衛我日思夜想的北國山河?
或許,您已習慣了臨安的美酒歌舞,或許,您已滿足了半壁江山的安樂。不知您是否從透明的琥珀杯里窺見了中原父老嶙峋的脊梁!是否從美人輕舒的長袖之間想起了衣衫襤褸的北國鄉親!或許,我真的是杞人憂天吧,或許,金人的命運也自有它的定數,雁門關外不是多了一支新的胡人兵馬了嗎?您該不會是等他們來替您打敗女真吧?
這樣的夜里,我這樣的狂飲,滿腹的疑問,滿腹的迷茫,無以解答!舉頭望月,臉上有冰冰的涼意,我流淚了嗎?長空金黃金黃的明月,你有知吧!廣寒宮里,現在可也是夜晚?獨舞的嫦娥,你疲憊么?你耐得住寂寞么?不守誠信獨自吞食仙藥的結果,只能讓你永遠獨居在這別人無以接近的廣寒宮里,成為眾人眼里的一個苦命寡婦。即使你有享不盡的榮華,即使你長生不死,可你,問問自己,你當真幸福過嗎?
冷風輕吹,撫亂我黑白相間的頭發,從來,我不曾相信歲月的流逝如此無情,可今夜,醉眼迷離之時,我竟發覺,我有了白發,我的心老了吧!
風起吧,載我直上云霄,讓我看一眼我心系的山河,即使她破碎,即使她丑陋。
我忽生一個絕世的拙念,陰暗嗎?陰暗!
——或許,我該回營重新拭亮我當年的斧鉞,斫去那月中五百丈的桂樹,這樣,破碎的山河里,會多一縷燦爛的清光嗎?
7、這首中秋抒懷的小詞,寫于宋孝宗趙眘[shèn]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此時作者在建康(今南京市)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當時的南宋朝廷根本沒有收復中原的決心,反而對金人屈辱求和,排斥和打擊抗金的愛國志士。對此,作者十分痛心,在中秋節夜晚與友人呂叔潛飲酒賞月時,就寫下了這首詞,以抒情懷。
詞的上片寫一輪圓月,從東方冉冉升起。初升的時候,還是一片朦朧,當它慢慢升高,就變得更加明亮,金色的波光,象重新磨過的銅鏡那樣明亮了。此時,詞人與友人舉杯賞月,忽發狂想,很風趣地向嫦娥提問:“被白發欺人奈何?”是說時間過得這樣快,好象在有意欺人,使我們漸漸地衰老,長出許多白發來了,這該怎么辦呢?他從月圓月缺,想到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而自己卻沒有什么作為,不禁心緒起伏,很不平靜。“秋影”,指剛升起的不太明亮的月亮。“飛鏡又重磨”:古代的鏡子是用銅做的,磨后更加明亮。所以,作者把月亮比作磨過的飛鏡。“姮[héng]娥”,即嫦娥,傳說她是月宮的仙女。
下片抒寫作者的豪情壯志,他要趁著美好的月夜,乘風直上萬里長空,俯瞰祖國的山河。毫無疑義,這是他愛國思想的寫照。“直下”,這里指目光一直地往下。最后又從天上寫到人間,傳說中月亮里那棵高大的桂樹擋住了許多月光。為了使月光更清楚地照亮祖國大地,作者在最后兩句寫道,聽人說:砍去那些搖晃(婆娑)的桂樹枝葉,月亮便會更加光明。這是含蓄地說,鏟除投降派的阻礙,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復中原事業的勝利。唐朝偉大的詩人杜甫在《一百五日夜對月》詩里寫道:“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這里辛棄疾用“人道是”三個字,表示前人曾說過這個意思。
就這樣,作者把鏟除投降派的思想巧妙而含蓄地寓于形象之中,使這首小詞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8、 此詞約作于淳熙元年(1174)中秋之夜,當時辛棄疾再度出仕建康,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呂叔潛,名大虬,辛棄疾的朋友,生平已不可考。
句 解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八月十五,夜空如洗。詞人抬頭望天,只見一輪滿月當空,月光皎潔,似金波流轉,又似飛鏡重磨,光亮如新。“秋影”,秋月。“金波”,喻月光清明柔和,如金色流波。“飛鏡”,指月亮,李白《渡荊門送別詩》有“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飛鏡重磨”,比喻中秋之月如新磨的銅鏡一樣,光彩照人。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明月下,詞人如癡如迷。他舉起酒杯,追問月中仙子嫦娥:頭上白發日增,似有意欺人,該如何是好?“姮娥”,即嫦娥,傳說為后羿之妻,后羿從西王母處得到不死之藥,嫦娥偷吃后,奔向月宮。
此時的辛棄疾,南歸已十二年,仍然壯志未酬。歲月空轉,他怎能不為白發上頭而焦灼苦惱呢?南歸之初,始終堅持投降路線的宋高宗趙構傳位于其侄趙(孝宗),一時之間,南宋朝野似乎雄心振發,并在張浚主持下出兵北伐。但經“符離之敗”、“隆興和議”,朝廷主和派又重新當權。在這樣的情勢下,辛棄疾始終沉于下僚,空有滿腔抱負,卻無法施展。他于乾道元年(1165)上宋孝宗《美芹十論》,又于乾道六年(1170)上宰相虞允文《九議》,慷慨激昂,反復陳說恢復之事,卻一直未被采納。對他而言,“白發欺人”是無可奈何,“把酒問姮娥”亦是無可奈何,除了天上的嫦娥,他已不知還可以向誰發問。這寥寥十余字,含盡無限悲憤、凄涼之意。
“白發欺人”系化用唐人薛能詩句“青春背我堂堂去,白發欺人故故生。”與薛能不同,辛棄疾的慨嘆,決不是一己之哀愁。不論個人境遇如何,在任何時候,國家的命運、百姓的生存都是他的頭等大事,也是令他如此痛苦的根源。
詞的上片,在充滿郁憤的發問聲中結束。到下片,詞人情感的噴發更加激越。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激憤之情鼓蕩于胸,轉而變為詞人的一番奇偉想象:乘風飛上長空,放眼俯瞰祖國萬里山河。
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中,也有“乘風歸去”的想象。但東坡是向往月官,飄飄欲仙,表現的是一種超塵出世的幻想。而辛棄疾“乘風好去”,是為了“直下看山河”——他的目光始終注視著人間,他的心懷始終牽掛著祖國。
一想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辛棄疾便豪情萬丈,大有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之勢。他似乎在以此句自勉:即便受到再大的委屈、漠視,有再多的白發憂愁,祖國壯麗的山河又怎能放棄呢?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砍削。“桂婆娑”,指月中桂樹。
詞的最后,化用杜甫詩句“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明月下的杜甫懷念家人,所以想砍去月中桂樹,讓月光更清楚地照見家人。辛棄疾欲砍卻婆娑的桂枝,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要讓清澈的月光更多地灑向人間大地!月中桂樹,比喻造成山河割裂、人間昏暗的黑暗勢力,正如清人周濟編《宋四家詞選》眉批所言,“所指甚多,不止秦檜一人而已。”
在現實生活中,辛棄疾束手無策,只能把酒問月,徒喚奈何。但在想象的王國里,他就能放縱情懷,氣沖霄漢,大刀闊斧地清除一切阻擋光明的邪惡雜質,重振乾坤,重光山河。他那深沉博大的情懷,至此達到頂峰。
評 解
詠月抒懷,是古典詩詞中最常見的主題之一。人們或用明月寄思鄉思人之情,如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或托明月感懷人生,如張若虛“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蘇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而辛棄疾的這首《太常引》,借明月抒愛國壯志,情感勃郁激憤,在眾多賦月佳作中獨具一格。
全詞將詞人激越的情懷與奇妙的想象很好地交織在一起,層層遞進,針線綿密,是辛詞中用小令寫大題材、發大感慨的杰作之一。
9、那輪明月,秦時有,漢時亦有,唐時有,宋時還有。它照過修長城的農夫,照過征途中的士卒,照過太白的床前,照過清照的樓側,空靈又動人。在秋高氣爽的夜晚,皎皎明月,淡淡的光傾瀉在豐收的大地上,在情感豐富的中國人心中,這是對豐收的祝福,更是對家鄉的思念。本來無情的明月,在文人墨客的演繹下,成了情的化身,成了夢的寄托——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辛棄疾把現實生活中的苦悶灑向月宮中的嫦娥。寂寞的人,多少憂思多少孤憤,有酒,有月,便“對影成三人”,在明月的照耀下縱情暢飲,醉了,口出狂言,卻是萬般無奈,發泄一番之后,留下千古傳頌的名作,然后生活還要繼續。
那輪明月,照過邊關,照過大海,照過祖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每一個角落。“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蘇軾思念遠方的弟弟,他托明月捎去濃濃的相思,因為此時的弟弟,看到的是同樣的月,想必能感受到同樣的情吧。天南海北共此一輪明月,在那個沒有電話的時代,明月成了傳情之物,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載不動的情思萬縷,訴不盡的相思之苦——明月承載了太多太多的責任啊。
那輪明月,跨越過亙古的時間,跨越過廣闊的空間。今世的中秋依然如約而至,今世的明月依然皎潔燦爛,可是今世的人還有古時人的逸致雅興嗎?今世的中秋還是古時那種懷鄉與抒情的好題材嗎?這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中秋的月餅越來越精美,可是再也吃不出那種濃濃的鄉思和情懷。城市林立的高樓下是五光十色的霓虹幻彩,不少年輕人沉迷于當下的流行文化中,世俗的生活再也找不回那時的文化情思。
試問,今世的一輪明月,與誰能共呢?難道,欲訴一腔衷情,就真的無人能懂了嗎?
10、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在山上過中秋,也因此和明月有了一個美麗的邂逅。那晚我才真正理解“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是什么樣的景象,那晚我才親眼看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怎樣的畫面,那晚在寂靜的山中,當我拋開一切煩惱,卸下所有偽裝,以一顆平靜的心專注的去看那一輪明月之時,那顆浮躁的心慢慢沉靜下來,漸漸懂得,陽光下的日子是公共的,我們帶上面具,披起鎧甲,為我們所謂事業和前途奮勇拼搏,匆匆而行;月光下的日子是私人的,月色朦朧了你我,朦朧了周圍的一切,我們可以靜靜的叩問自己的內心,思索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人生多像這一輪月啊!由新月逐漸豐滿為滿月,又由滿月逐漸消瘦為殘月,直至隱沒,再開始下一個輪回。我們的人生不正是如此嗎?當我們急匆匆的奔到山巔之時何嘗不是下坡的開始呢!我們為了盡快趕路,盡快登頂,來不及聞路邊的花香,來不及聽身邊的鳥鳴,可是登頂以后又怎樣呢?無非是,有一個更好的車,更大的房,更顯赫的地位,更富有的財富,無非是,以一個成功者的姿態俯視他人........人生苦短,還是以力所能及的能力前行吧!在行進中莫辜負了這清風明月,高山秀水!
面對無月的中秋,我沒有蘇東坡“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那樣的豪邁,沒有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那樣的豁達,沒有李后主“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那樣的愁思。我不知道“明月幾時有”,也不知道“江畔何人初見月”,只是對著蒼穹輕聲問“你還好嗎?祝愿一切都好吧”,只是祈盼,無論陰霾還是晴空,一輪浩月常駐心中,當身心疲憊時,用它那圣潔的清輝撫摸我的傷痛!
11、年年中秋,歲歲明月。中秋之月在詩人眼中,是一面飛升的明鏡。“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這是李白的詩句,中秋月被詩人喻為“飛鏡”,何等光彩照人。宋代詞人辛棄疾看到中秋之月,也詩意勃發:“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在他的眼中,天上的“飛鏡”仿佛又重新磨了一遍,何等明亮。“飛鏡”一遍遍地磨,磨掉了人間歲月的塵埃,每年中秋都是那樣圓、那樣亮。
飛鏡又重磨,時光就在不斷的打磨中流走。我們早已知道月亮里沒有月宮,沒有嫦娥。然而我們依然如故,一往情深祭月、賞月,因為在我們的心目中,中秋節已是一種象征團圓的情感寄托。誰不想天上月圓,人間團圓?但豈能人人如意。對人生的不如意,蘇軾早就釋然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種情懷比天上的明月還要明亮豁達。
中秋賞月,或登上高樓,臨風抒懷;或流連公園,在草地上圍成一圈,在月光下嬉戲游樂;或到廣場觀煙花,看煙花與月色爭輝;或看電視晚會,享受歌舞的快樂……團圓是中秋節的主題。闔家團聚之時,賞月啖餅,茶香果甜,說家事國事,樂也融融。在一輪明月之下,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回家團圓的人,也不會有太多的傷感。在社會大家庭里,四海之內皆兄弟,和諧相處,哪里都有美好風景。
中秋之月是美好的。一年一度,仰望蒼天,從那面飛鏡上我們看到時光的流逝,更須珍惜眼前的一切。
12、誰說中國人不浪漫?哪個國家能象中國一樣,有如此多浪漫的愛情故事,有這么多美麗的節日,又賦予了星星月亮多少生命與傳說啊。你看,七夕星河上的鵲橋才剛剛散去,中秋的月亮又要圓了。牛郎織女的故事還縈繞耳邊,嫦娥后羿的經典愛情又傳唱開了。還衍生了這么多千古流傳的詩詞,更寄托了多少對家園的思念對親人的牽掛對故鄉的期盼呀!
不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對生命的思索與探求了;也不談“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中對十五月亮最傳神的刻畫;更不讀“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中對美麗嫦娥的同情與憐憫。單單一首臺灣民謠“《煎熬》——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恍若夢中;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已經讓人讀得心緒混亂,淚水漣連。
是啊,中秋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但是,又有多少家庭無法團聚,有多少人有家歸不得?而且,每逢佳節倍思親,越是到喜慶的節日,越是讓獨在異鄉的游子黯然神傷,讓獨守家里的老人倚門苦等!
13、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古往今來,中秋明月總是以其獨有的高遠皎潔受到歷代文士的吟詠贊嘆,八月十五,詞人辛棄疾以銅鏡的奕奕之光來喻中秋明月的月光如皎,向月宮中的仙子嫦娥發出郁憤的發問,將明月與銅鏡這兩個光彩照人的詞語如此緊密的纏連在一起。在歷史的長河中,銅鏡與明月一直都被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彼此借喻,詩仙李白《渡荊門送別詩》“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的精妙描寫,亦或是唐玄宗以中秋節命名銅鏡的佳話流傳便可見一斑。
千古年來,明月與銅鏡相耀生輝,皎潔如明月的銅鏡滲透著亙古的氣息情思蕩漾,銅鏡上記載的故事也讓它承載了更深厚的文化意蘊。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1:4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