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不認識廬山本來的面目,只因為置身于這山中。

   [出典]     北宋  蘇軾   《題西林壁》

   注:

   1、《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2、注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

  西林:即廬山西林寺。

  緣:因為。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題:書寫;題寫。

  登:攀登。

  側:從側面看。

  識:看清楚。

  面目:指廬山的景色。

 

  3、譯文1:

    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其他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因為自己在廬山中。

    譯文2:

    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角度去看吧,呈現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不相同的形象。我們為什么不能確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緣故啊。

  4、蘇軾 生平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6、  西林,即西林寺,在江西廬山上。《題西林壁》就是題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元豐七年(1084)五月,蘇軾由黃州改遷汝州團練副使,特地取道游廬山。剛入廬山的時候,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風趣地說,第一次見到廬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來常往。他“往來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寫出這篇歌詠廬山的名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位置不同,看到的風景也就各不一樣。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步移景異、姿態萬千的廬山景色。意思是,橫望廬山,山嶺逶迤,連綿不絕;側看廬山,奇峰突起,峻峭挺拔。無論是遠處觀望,近處細看,還是高處俯視,低處仰觀,所見景象全然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并沒有像其他詩人那樣僅僅止于驚嘆和迷惘,而是進一步地思索:我之所以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山中,所見只是一峰一嶺一丘一壑等局部景致而已,而未能超然廬山之外統觀全貌。

    這兩句是談游山的體會,即景說理,有著豐富的內涵:由于人們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結尾二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發人深思的空間。

    評 解

    清趙翼評《題西林壁》時說:“廬山名作如林,若再實做,斷難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師取勝。”蘇軾的這首詩妙在不在寫景上與前人一分高下,而是以意理勝出,道前人所未道之理,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深入淺出,生動有趣。這正是蘇詩的一種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曉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不時閃爍著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其內涵卻是豐富的。詩人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特征,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7、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在眾多的歌詠廬山的作品中,蘇軾的西林寺題壁詩與李白《望廬山瀑布》同樣著名。但兩首詩的藝術構思卻大不一樣:李白通過香爐峰瀑布一處景色的描寫,烘托廬山的磅礴氣勢,激發人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蘇軾則沒有描寫具體景特,而是概括抒寫瀏覽廬山的總印象,從中揭發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對雄偉壯麗的廬山,詩人不勝感嘆地說: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現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種互不相同的形象。我們為什么不能確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緣故啊。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難道詩人所說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廬山一座山嗎?普天下山山嶺嶺,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勢互不一樣?宇宙間事事物物,又何嘗不是立腳之點有別,觀察結果各殊呢!對于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里面,就會不見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這就是一句格言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詩寫得巧妙別致,深入淺出,充滿智慧,我們讀過以后,仿佛自己也聰明了一些。

 

   8、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元豐七年(1084)春末夏初,蘇軾暢游廬山十余日,被廬山雄奇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揮毫寫下十余首贊美廬山的詩,這是其中的一首。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郁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云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中不相同。后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這兩句充滿了意味深長的哲理,并成為人們廣為傳誦的警句。 

    位于江西省北部,聳立于長江南岸、鄱陽湖之濱的廬山,自古有“匡廬奇秀甲天下 ”的美稱。這里不僅岡巒環列,山峰多達九十余座,而且長年云霧繚繞,煙雨彌漫。她那瞬息萬變、瑰麗奇迷的山色,為歷代文人騷客謳歌不已。唐朝詩人錢起這樣寫道:
  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
  只疑云霧里,猶有六朝僧。

 

      廬山的風雨云霧使詩人感到驚異駭怪。廬山如此神奇莫測,似乎在于云煙霧靄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詩人蘇軾卻以他獨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這便是膾炙人口的《題西林壁》。這首詩,是蘇軾在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的西林寺時的作品。其實,十幾天前他剛入廬山的時候,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風趣地說,第一次見到廬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來常往。于是他 “往來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寫出這篇歌詠廬山的名篇。

    在這里,詩人透過云霧的迷紗打算直接體認廬山本體。你看,他從橫里看觀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嶺;再從側面端詳,則是座座奇峰。無論是從遠處望,近處看,還是高處俯視,低處仰觀,所見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蘇軾并沒有象其他詩人那樣僅僅止于驚嘆和迷惘,而是進一步地思索:人們所看到的萬千異態畢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廬山的本來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廬山之外統觀全貌,一味山間留戀,“見木不見林”,自然難見其本像。

    結尾二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難道僅僅是游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嗎?小而言之,我們研討某個問題時,不是也有因為鉆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嗎?我們從事某項工作時,不是有時也由于糾纏一些枝節而難以自拔嗎?大而言之,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時,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見而未能著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觀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于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后另辟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9、在山中觀察,都只能從一個角度或者限在具體的角度里是無法認識廬山真面目的。這些淺近不過的觀山感受,給人的聯想卻是無限的:由于人們看各自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多少帶有片面性;要對客觀事物有全面的認識,就必須超越個人的狹小范圍,擺脫一己之見。只緣身在此山中就說的這道理。

    詩人是從看山悟出這理的,又把這理通過看山的感受告訴人們,情景和哲理融成了一體;兩者構成比喻,耐人尋味,詩意雋永,就成了這首絕句的顯著藝術特色。詩歌的語言樸素,不事雕琢,誰都能看懂。但就在這淺近的意象背后,蘊含著余味無窮的詩意,不同的人,不同的閱歷,都可以得到深淺不同的啟迪,有自己獨到的感受,淺者不覺其深,深者不覺其淺,言近而意遠,是詩作的第二個特色。

    蘇軾看廬山而有這樣的感受,與他的思想和經歷是分不開的。這一年,他已49歲,政治上受到沉重的打擊,烏臺詩案還差一點讓他送了命。一系列的挫折,是他對政治乃至整個生活產生困惑。另一方面,佛家和道家的處世態度是他遇事達觀、超脫,不管打擊多么沉重,他的精神始終沒有垮掉。只緣身在此山中,既是困惑和煩惱的根源,又是擺脫的途徑。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所限,看到的只是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全貌,必須超越狹小范圍,擺脫主觀成見。現在,人們經常有這兩句詩來比喻看東西不全面去考慮。

    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其實,看待自己,看待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全詩語言通俗,深入淺出,精警簡括,逸趣橫生,讀來親切自然,耐人尋味。巧妙地說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成為啟迪后人的哲理名句。

 

  11、幾千萬年前的地殼運動,造就了廬山于平地之間兀然拔立的塊壘式山峰,造就了廬山疊障九層、崇嶺萬仞的赫赫氣勢,伴生出峰詭不窮、怪石不絕的剛陽之美。

大自然以它的神奇偉力,創造了神奇的廬山。同時,近代波譎多變的政治風云,也給廬山蒙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

時間似水東流,現在,廬山也慢慢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向世人展示它絕美的風采!

遠看,廬山有如一山飛峙大江邊;近看,千峰攜手緊相連;橫看,鐵壁銅墻立湖岸;側看,擎天一柱聳云間。正如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中國眾多名山之中,廬山的文化積淀是最深厚的。觀山如讀史,游廬山如果只帶了一只“風景眼”,而不帶另一只“文化眼”的話,那可真是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

廬山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圣地。東漢明帝時,廬山就是中國佛教中心之一,當時山上寺廟多達三百多處,其中號稱廬山“三大名寺”的西林寺、東林寺、大林寺和“五 大叢林”的海會、秀峰、萬杉、柄賢、歸家等,最為著名。廬山更是一座名人山,歷代許多帝王和文人到廬山游歷。相傳夏禹王疏九江來過廬山,秦始皇南巡時也曾登臨;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蘇軾、陸游、王陽明等歷代大文豪都曾紛紛賦詩填詞,岳飛、文天祥、李時珍、徐霞客等亦曾到此游歷。據統計,現存歷代名人歌頌廬山的詩詞達4000多首。山上的歷代名家書法、碑刻也均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我國旅游文化的瑰寶。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的奇秀幽美是看不完的,廬山的歷史文化也是說不盡的,這或許不失為對此詩的另一種理解吧?

 

12、徘徊在美麗的含鄱口,看天上白云,望腳下江水,真的是百般滋味涌上心頭。那些關于浪漫關于美麗的暢想,在廬山之顛越發變的靈動起來,心緒象插上了雙翼,真想化作一抹天上的白云,無憂無慮地蕩漾在無邊的天宇;真想永遠停留在這美麗的日子,看風淡云輕。閑適,安逸,平和……霎那間所有的功名利祿變的遙遠起來。心與心的距離之間觸摸到了一種詩意。

  登廬山,不僅僅是領略山之雄渾,水之秀麗,霧之迷離,瀑之風姿,更重要的是,能在山水中找回迷失的自我,找到人生的座標,心可以飛翔,但腳還得走路。回味世俗中那點點滴滴的人生趣味,體會平凡和寧靜的生活當中所包含的幸福。平靜的日子或許沒有轟轟烈烈的大喜大悲,但確有絲絲縷縷的苦辣酸甜。恰如廬山的一樹一草,一石一溪,它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卻構成了廬山美麗的元素。

 

   13、佛的本意是覺悟或者覺悟者,教大家無論什么事,都不要過度沉溺或者執著。
    進得去,也出得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生活久了,需要經常跳出來看看。

   誘惑、困擾你的不只是身外的世界,還有你體內無形、任性的情緒和幻覺。認識你的主觀,把握你的主觀,你就可以成為一個覺悟者,一個佛。

 

    14、蘇東坡悟禪有三境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到得原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 

  信遠是陽光土壤,生長風標高峻;是無聲的覺悟,有聲的事業;是硬骨慈心,機緣担當。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傳媒大亨與佛教宗師的對話:包容的智慧)

 

    15、佛教可以吸引愚夫愚婦,也能吸引許多聰明賢達之士。對于后者,佛教的出世思想是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人不能脫離世間,但人的精神卻可以超脫俗塵。

    在某些時候、某種環境下我們往往或多或少會有一點出世的念頭。我們反躬自問一下,難道沒有這種情況?其實這也無足奇怪,這正表明了人類精神之偉大,求之動物絕無可能。超脫的心態,能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堅強、更加堅韌,能讓我們抵御更大的打擊,承受更大的挫折。

    真正的教士,也是勇往直前的戰士。“無欲則剛”,不執著于欲,才能剛強。感情太過執著、太過投入、太過熱烈,只會釀成悲劇。人在世間,卻看不破世間;佛出世間,卻可看透世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就是辯證法。佛家就是要破我、法二執,叫人少執著、不執著。儒家講“內圣外王”,也是要人以超脫的心態,積極從事世俗的活動。這個“內圣”,不是與佛家有相通之處嗎?

 

  16、 “中國人在其春風得意的時候就是儒家思想的信徒,而在其失魂落魄的時候就會在道家的思想中尋求慰籍。”是很妥帖的說法。似乎是對始終居于主流的儒的一種嘲諷,更是一股清流,注入無比惆悵的胸懷,注入行將崩坍的秩序,護持住文化的千年傳承。

  注入熔爐的另一股清流是佛。佛從進入中國之始便是宗教,也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精神舶來品。如果我們分別請儒道釋以一句話來概括人生,他們會如何表述呢?

  我猜測道家會第一個搶答,而且會回答地很瀟灑,你且聽他說:人生?人生是一場盛筵啊!沒有得失可以令我縈懷,沒有分離可以令我悲傷,沒有責任可以令我流連,沒有禁忌可以令我卻步……這些都被我的那把拂塵了無痕跡地拂去了。我呼吸天地的精華,聆聽萬物生長的節律,探究宇宙和自身無極的奧秘,快樂啊快樂!

  儒呢?我猜測他會很為難,因為他忙著做賢君,做忠臣,做慈父,做孝子,確實很少考慮這樣無端無用的問題。又因為他撲騰在這人世間,更多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就像超大型廣場表演的演員,什么時候往什么方向運動,怎樣運動,是跑是跳,是知道的,但不知道全貌,只有升騰到很高很高的地方,或許才會了然:“哦!原來是如此盛大的一場儀式啊!”

  佛呢?我猜測他最簡捷,你且聽他說:眾生皆苦。人生?不論是輪回中的哪一生,都是一場苦難啊!

  道視人生為一場盛筵,故而不舍得離去,因不舍得離去就生出對死亡的大恐懼,因對死亡的大恐懼反而生成了追求永生的大欲望,于是視修煉成仙為終極的目標。佛視人生為一場苦難,反而生出“舍”的大勇氣,生出普渡眾生的大慈悲。我總以為輪回也罷,因果也罷,終究不是覺悟后拈花微笑的原因,明悟了“空”才是原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便是佛對一切的總結,“色”不能解釋成顏色,更不能解釋成美色,“色”是形形色色的事物和思想,關系和情感,一切能夠感知和不能感知的存在,終極的一切。“色即是空”是大悲哀大解脫,“空即是色”是大歡喜大解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輪回,是因果。   文/韋擇學(長沙)

 

    16、古人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佳句早已傳誦了千年,而今的我們卻處“此山中”。

  歷史可以譜著無盡的曲,人生卻只可以唱著短暫的歌,有時外界的喧鬧聲太大,大得超過了生命的歌聲,讓我們聽不到來自靈魂深處的控訴,周圍像高高的廬山,卻怎么都看不清它的真顏。

  生活中的我們就像西天取經的唐三藏,西去的路途誘惑重重,面對貌美的妖怪,他坐如鐘,一句“阿彌陀佛”讓他心性淡定。

  佛祖他本可以脫下佛衣,穿上國王的華服,盡享榮華,一攬大權,可他沒有他知道他的目標是西天,人生追求是普度眾生。他將榮華與富貴當作過眼云煙,通曉人生的真諦,才讓他取得真經,造福人類。人生之路又何嘗不是充滿誘惑與迷霧呢?

  面對成功,我們需要一笑而過,鮮花和贊美會讓我們沉醉于過去進而忘卻前進的方向。像是水中月、鏡中花,很美,卻喪失了真實性。

  歷史不光是詩人筆下風花雪月的情致,也有現實的批判和警醒。魯迅筆下寫出了中國人的麻木,可中國人卻甘愿再封堅持吃人的本質中茍且安活。他們的無知麻木早已掩蓋了生命的最初面目,他們終生被封建禮教壓迫著、包圍著卻不知,終究成為歷史的犧牲品。只有看清本質,自我覺醒,才可能唱好人生這支歌。前人給了我們新的時代,需要我們填充的很遠也很多,我們需要有清醒的意識才可能讓時代絢爛。

  魔術告訴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不全是真的,更不要說層層誘惑下包圍的我們。在迷失自我時,不要忘了傾聽內心的聲音,內心才是人生的底牌。別人無法探知底牌下的內容,只有自己才是這張牌的持有者,要時時握緊更要時時翻看,才可讓人生之歌不被喧鬧掩蓋,時時唱響,完成歷史的一曲。

  識得“廬山”真面目需八戒,更需悟空。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1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