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譯文] 還是別去登高憑欄,斜陽映照之下,就是那令人斷腸的迷蒙煙柳。
[出典] 南宋 辛棄疾 《摸魚兒》
注:
1、《摸魚兒》辛棄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2、注釋:
同官王正之:據樓鑰《攻媿集》卷九十九《王正之墓志銘》,王正之淳熙六年任湖北轉運判官,故稱“同官”。
消 :經受。
落紅:落花。
算只有殷勤:想來只有檐下蛛網還殷勤地沾惹飛絮,留住春色。
長門:漢代宮殿名,武帝皇后失寵后被幽閉于此,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萬,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以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幸。”
脈脈:綿長深厚貌。
君:指善妒之人。
玉環飛燕:楊玉環、趙飛燕,皆貌美善妒。
危欄:高樓上的欄桿。
3、譯文1:
還能經得住多少風雨?春天又將匆匆逝去。珍惜春光的我總怕花兒開得太早,何況眼前飄落紅花無數。春天你且留步,難道沒聽說芳草已鋪滿天涯,遮住了你的歸路?我怨恨春天為什么默默不語。看來最殷勤的要算那畫檐下的蛛網,終日忙著粘惹楊柳的飛絮,希望將春天留住。
長門官盼望佳期,一定又被貽誤。因為才能出眾,被人妒忌,縱然像陳皇后那樣用千金買來司馬相如的辭賦,這一片脈脈深情又向誰去傾訴?那些得寵的小人不要得意,你們沒看到楊玉環和趙飛燕如今都化為了塵土了嗎?閑散無聊最令人愁。還是別去登高憑欄,斜陽映照之下,就是那令人斷腸的迷蒙煙柳。
譯文2:
還能經受得住幾番風風雨雨,匆匆忙忙,春天又要歸去。我珍惜春光長怕花兒開得太早,何況如今已落紅無數?春天啊,請停住你的腳步。你沒聽說嗎,芳草已遍布了天涯海角,你已經沒有歸路。我真怨恨,春光對我的癡情衷情不屑一顧,又默默地歸去。看起來,對春天有真情實意的,只有那些畫檐上的蜘蛛網,終日里盡量沾惹點點飄飛的柳絮。
長門之事,預定好的日期又誤,美人一定被人詆毀嫉妒。即便花費千金購買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君王不肯見我,我的無限深情又向誰傾訴?那些得寵的美人們,你們也不要歡歌曼舞。你們沒看到?當年楊玉環、趙飛燕,比你們不知受寵多少倍,可她們都死得那么可悲而又痛苦,如今已成了塵土。閑愁最苦,不要去憑欄高高的欄桿遠望,一輪將要沉落的斜陽,正在那煙柳迷茫的令人斷腸的去處。
4、 辛棄疾生平見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王國維說:“幼安之侍處,在有性情,在有境界。”深沉強烈的愛國情懷正是辛棄疾“性情”之所在。歸根結底,他譏評朝權勉勵友人,都是因為秉持著一顆拳拳愛國之心、雄雄北伐之志,其情殷殷,其志切切。詞人驅詞用典,不失當行本色,全在意氣平心之間,全詞讀來鏗鏘有聲,清切感人。
辛棄疾的這種強烈愛國之情是伴隨著強烈的批判而存在的,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正是因為朝廷腐朽勢力和奸佞偏安之徒的阻撓,在造成了他政治上的壓抑,而他越秉持英雄的使命感,越為國家大事出謀劃策、傾盡全力就越是與那些茍安勢力相沖突、相齟齬。所以,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憂憤與不平和對朝中投降派偏安誤國的諷刺和鞭笞,與抗金北伐恢復中原的豪情壯志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辛棄疾愛國情懷的體現。
宋末劉辰翁高度評價辛對古代語言的提煉與豐富之功: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豈與群兒雌聲學語較工拙;然猶未至用經用史,牽《雅頌》入鄭衛也。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漫,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悲茄萬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及暇。詞至此亦足矣。
5、 這首詞是辛棄疾的名作。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辛棄疾從荊湖北路轉運副使調任荊湖南路轉運副使,友人王正之置酒為他餞行。當時詞人南渡已十七年了,他的抗擊金軍、恢復中原的主張,始終沒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納。他抗金殺敵收拾山河的志向一直無法實現,何況如今調任的湖南距離前線更遠,他心中的憂煩感觸不便直說,因此他寫了這首詞,來抒發胸中的郁悶和感慨。全詞用比興的手法表情達意。表面上是寫美女傷春,峨眉見妒的怨恨,實際上寄寓著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慨及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切關注。
上闋通過惜春、留春、怨春三層意象,借以抒發自己對春光的無限留戀和虛度年華的悲憤之情: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如今已是暮春天氣,再也經受不起幾次風雨了,美好的春季,便要真的過去了。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由于憐惜那短暫的明媚春光,怕春去花落,尚且還担憂花兒會開得太早,更何況如今要面對這無數紅花落地的殘敗景象呢。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春光啊,你暫且止步吧,聽說芳草已經鋪到了天涯海角,阻隔了你歸去的路,你還能到哪里去呢?
“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但是春不答話,依舊悄悄地溜走了。倒還是那彩畫屋檐下的蜘蛛,勤勤懇懇地,一天到晚在屋檐下殷勤地吐絲結網,去粘惹住那象征殘春景象的漫天飛舞的柳絮,想保留一點春的痕跡。
下闋用古代宮中美女失寵的故事,來比喻自己的遭遇,抒發了自己被壓抑的苦悶及對投降派誤國誤民的幽憤: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漢武帝時陳皇后阿嬌失寵后冷居長門宮,本來約好會面的佳期又被耽擱了,因為她容顏美麗竟遭人妒忌。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縱然用千金重資買得司馬相如的一篇《長門賦》,希望用它來打動漢武帝的心。這種復雜痛苦的心情,該對什么人去訴說呢?(這里喻指詞人的抗金主張遭到主和派的抵制和反對,即使上書言事,也不會被皇帝所理解)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你們(指奸佞讒臣)也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一天高興得蹦蹦跳跳,你沒見楊玉環和趙飛燕后來不是都死于非命嗎?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憂國而不能報國,只能任個閑職的心情愁苦極了!在黃昏時候,最好不要去高樓上扶欄遠眺,因為日薄西山的凄涼,煙柳蒙蒙的荒蕪和國勢的日漸衰敗,是最能讓憂國之人斷腸的。
6、“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二句,以景語作結,含有不盡的韻味。除此之外,這兩句結語還有以下的作用:第一,刻畫出暮春景色的特點。李清照曾用“綠肥紅瘦”四字刻畫它的特色,“紅瘦”,是說花謝:“綠肥”,是說樹蔭濃密。辛棄疾在這首詞里,他不說斜陽正照在花枝上,卻說正照在煙柳上,這是從另一角度描暮春景色寫有著與綠肥紅瘦不同的意味。而且“煙柳斷腸”,還和上片的“落紅無數”、春意闌珊相呼應。如果說,上片的“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開篇,那么下片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結尾。兩相對映,顯得結構嚴密,章法井然。
第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是暮色蒼茫中的景象。這是作者在詞的結尾處飽含韻味的一筆,旨在點出南宋朝廷日薄西山、前途暗淡的趨勢也抒發自己尚未見用的郁悶。這和這首詞春去的主題緊密相聯的。宋人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說:“辛幼安晚春詞:”更能消幾番風雨‘云云,詞意殊怨。’斜陽煙柳‘之句,其與’未須愁日暮,天際乍輕陰‘者異矣。……聞壽皇(指宋孝宗)見此詞頗不悅。“可見這首詞流露出來的對國事、對朝廷的耽憂怨望之情是何等強烈感人。
7、喜歡辛棄疾,柔中帶骨,悲中有壯。
對景傷情,觸目傷懷,想來是自古而然。
當年陸游重游沈園,唐婉已經去世,空留一句“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不知放翁吟罷此句,心中是何樣的痛楚何樣的悲苦何樣的無奈。
這樣說來,傷感的人,只怕是連傷感的情歌也不能聽的了。今天晚上偶然打開電視,聽到同一首歌里陳惠琳在唱《記事本》,現場的感覺不甚好聽,但那些歌詞卻那樣簡單直接地,一下一下撞擊著我的心坎。眼淚,竟然一下子充滿了眼眶。
本來以為已經麻木了,已經不會再傷感了。但還是禁不起這樣的聯想。曾經,為了他,也寫過許多日記,記下許多憂慮,留下許多不舍。下決心要斷的時候,也曾燒過幾頁日記,也曾收好他送我的禮物打算回寄給他,現下想來,只要心中放不開,不過都是一種無意義的形式而已。
而今的心情的確陰郁得如這連月來的天氣,如同走入了一團黑暗,一團迷霧,前面的方向,我想了許久也想不出一個所以然。
只盼,當某一天雨過天晴,我能抬起頭來,微笑著迎向燦爛的陽光。
但此刻,還是如辛棄疾詞中所說“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8、有句古詞寫道:“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實踐表明,筆耕不輟能填滿無所事事的時間。筆桿一握,萬念俱消,思想專一,心胸開闊,愉悅精神,保持心理平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十分快樂,無疑豐富了個人的內心世界,自然壽從筆端來。
9、鼓浪嶼占盡天時地利,讓人神往。一幅幅古舊照片,留住了剎那芳華,留下了穿越百年的心緒。片中的花,嬌艷著張揚,片中的浪,仿佛波濤著洶涌。
鼓浪嶼是海外華僑的根,一座座風情無邊的建筑,訴說著主人們輝煌的奮斗史。那雕花玻璃后,是哪位小姐在依窗獨嗅青梅,那銹跡斑斑的鐵門,曾經怎樣吱吱呀呀的洞開。夏日午后,樓臺飄出的曼妙鋼琴聲,可曾打動路過男孩的心扉。絢麗的鳳凰花紅了又紅,參天的青藤綠了又綠。一座莊園,一樓故事,西式的洋房,中式的貴族,在這里,中西的碰撞悄然融進無邊的寧謐,她從來都是開放的,一如今天喧鬧的人潮。
鼓浪嶼的中西建筑,讓人想到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筑博覽群。輕依欄桿,背靠浦江,色彩灰暗的荷蘭銀行,筆直高聳的和平飯店,不禁讓人神往那十里洋場的泱泱盛況。但過多新鮮的鋼筋混凝土,一山更比一山的廣告牌,江面汽笛陣陣的油輪,每每打斷漸遠的思緒,真真惱人的很。徜徉在煦園的畫舫石亭,總是幻想哪一位輕衣裊裊的女子,款款繞過曲曲折折的廊亭,細小的碎步,帶起飄逸的紗裙,芊芊玉手輕撫斑駁的欄桿,“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是怎樣的心緒呵。
10、模糊的景象,清晰的靈感,一些動人的詩句自然在腦海里流淌,“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的這首《摸魚兒》似乎更能激發幻想的詩情,和此時的情思不謀而和,同樣具有深刻感受的是對春光的無限留戀和對虛度年華的悲憤之情,而這些,似乎到了一定的年齡,回憶和往事一樣變得更加清晰。
這就不難理解和想象,為何很多容易沾染悲喜情緒的人,都懼怕黃昏時候,懼怕去高樓上扶欄遠眺,獨自面對日薄西山的凄涼,獨自感受煙柳蒙蒙的荒蕪和日漸衰敗的美好時光,也許是最能讓愁苦之人斷腸的,而此時問斜陽,又能問出什么?
也許樂觀開朗的人會禁不住好奇,落日真的那么悲傷、孤寂、蕭瑟嗎?斜陽,不就是傍晚西斜的太陽嗎?難道它會有如此的魔力?能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品出不同的味道嗎?正所謂每個人對事物的敏感度不一樣,同一首詩歌,同一句話,不同的人能讀出不同的蘊涵,對于大自然的一切場景也一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愉悅和感傷。
曾經看過很多次的日出,如山頭的日出、海邊的日出、平原的日出、深谷的日出,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都能隨情緒的變化而變化,有萌動的艷羨和贊嘆,那份蓬勃,那份活力,火紅的一團,從凝濁到突兀,倏然掙脫地平線的那一霎那,似乎心底總是凝結著希望和澎湃,整個身體似乎驟然飄升,眼角也會驀然濕潤,這種感覺著真可謂是跌宕起伏、蔚然壯觀。
同樣,也曾經看過無數次的日落,目睹過圓滿滿的紅日漸漸隱去笑臉,除去心中無以按捺的激動,體會最深的是當最后的那抹斜陽從地平線上一點點逝去,心里只是滿滿的傷感,每每此時,我總要要閉上眼睛的,用心靈諦聽那抹斜陽,疼痛一絲絲揪著心海,看它慢慢地在暮色中隱去,實在不想把斜陽余輝的燦爛和蒼涼、悲壯、哀愁聯系到一起。卻總能深切感受馬致遠“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無奈;也很能體會詩仙“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情思;更能從心底里徹悟秦少游“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的銷魂愁緒。終于明白,年少時的朦朧和幻夢,一經時間的洗滌,大多只能成為心底偶然觸動的美好記憶,想要追尋時候,早已經激情不再。
11、嗟乎,筆者現在方知,“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原來也是一廂情愿,喚不回者,竟滾滾滔滔,不絕于世。筆者雖無作什么家的宏圖大志,只有一點作人的良知良覺,耳聞目睹,感念有之,情動于中而形于外,訴諸筆端,安知,卻難于快意于一吐,倒是反取病焉。不善于唱贊歌者,這種怒而為文的方式實際上是自討苦吃。詩言志,文載情,不憂不怒難為文。如此為文,是“苦其心志”的過程,無異于追逐痛苦,無異于心靈自殘。由此,筆者對“滿紙荒唐文,一把傷心淚”頗有感觸,幾致心疲體弱而欲罷筆。其實,仔細想來,這倒也是自擬為文人的自作多情。只要閉目塞耳,“南泥灣好風光”之類的歌兒俯拾皆是,隨便檢幾句來哼哼,我們的世界還是無限美好的。筆者雖不富足,尚有養身之資,雖居陋室,尚有棲身之所,何妨深鎖心靈的門窗,“惟有長江水,不語東流”亦可,“雨打梨花深閉門”亦可,都是具有詩情畫意的境界。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12、 喜歡站在清爽的秋空下,在蕭條的秋風中,仰望那片云,安靜地想象著關于它和另一片云的相遇,相知,相愛的故事。
喜歡手扶欄桿站在過街天橋上,體味那種,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的心情。讓那份心情在心中葉片如蝶般飛舞。
喜歡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湖邊,看那片陽光在漣漪上舞動,如娓娓情話,讓漣漪也多情地擺動我的心岸上那裊裊的柳絲。
喜歡浸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詞句里,讓自己感悟那片回憶那片歲月。
13、長長的河堤上一路細柳,垂首低顧,季節的顏色早爬上樹梢,黃了枝頭。遠望去黃黃綠綠地映襯著藍藍的天,白白的云,綠綠的河流。
每天,每天匆匆地從這里走過,輪回往復在每一個平常日子里悄悄地進行,突然的一次注視,會驚覺生命又演繹了長長的一段光陰。無知無覺的,是變得庸常而單調的心。那些柔柔弱弱數也數不清的細眉兒不知道入了多少文人騷客的情懷。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人也有千回百轉的時候,那些惆悵在辛嫁軒的心中瘋長,更別說執手相看淚眼時的“楊柳岸,曉風殘月”。
無論是煙橋畫柳,還是溪橋細柳,多長于水之湄、河之畔的柳,始終是傷情之物。
這些日日相見的柳,寂寂無聲,在河堤上悄悄生長,除了偶爾茫然的回首,從來不曾為它蕩漾的千絲萬縷而駐足;現在,這顆顆柳樹流光的痕跡,歷歷在目。一歲一枯榮,榮時如煙,枯時亦如煙,仿佛與前塵舊夢相連,卻分明是年年歲歲的重復。棵棵都有新芽初露、千株萬樹綠絲絳的時候,棵棵都有疏枝落葉,一地黃葉堆積的時候,不由人喜,不由人悲,一籠煙柳如臥平沙。
14、是暮春時節。
對著這樣一個暮春,詩人無限感概!
又一個春天快要結束了,時間就那樣過去!而自己,空懷報國之志,一腔收復失地的沸騰熱血,在朝廷一次次的明爭暗斗和爭權奪利的折磨下,在賣國求榮的奸佞們的打擊和排擠之下,慢慢冷去,慢慢失望,慢慢變得無可奈何!而南宋小王朝,也似這暮春將盡,花色日漸,奄奄待斃了!
情到傷處,詩人握腕長嘆:“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是啊,風催雨送,春日尚能幾何?身事國事,時不待人啊!詩人能不傷春么?
這樣的傷春,是無奈的,充滿痛楚!這樣的痛楚,生于晚唐的李商隱也有,那一句“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蘊含了多少難訴的傷情。他們都生于末世,朝代將盡的感傷,都借著這傷春的悲緒訴說。
而辛棄疾有御敵復國之才,有恢復大宋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但這樣的才干卻得不到任用,這樣的雄心壯志得不到舒展,其傷春之情就更為慘烈。
是啊,“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在金地起義,帶義軍回歸南宋之時,具有何等遠大的志向啊!曾經有過的遠大抱負和激越壯志,卻因為屢遭讒毀,備受排擠,成為舊夢陳影!他的復國抱負,就如長門殿中阿嬌的怨恨一樣,縱然司馬相如把《長門賦》寫得幽咽細膩,卻也不得門訴!
這樣慘烈的感傷,如何述說,何人能懂?
南宋欲安于一隅,權作茍且之存,但金國如虎,窺在北方,一個懦怯軟弱的小朝廷,如何能保得住這江山半壁?終有一日,也會如這將盡的春日一樣,成為過去,成為記憶,成為后人在詩詞中的憑吊和懷念了!這是辛棄疾心中最痛的傷!
夕陽西下,暮色迷茫,春暮已濃,春日將盡!南宋王朝也將結束了!
抬望眼,夕陽近西,煙柳霧靄,春將盡,夜即來,凄清悲涼的晚景,讓人感傷,讓人斷腸!
心在流血!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這個閑愁,不是賦閑的閑,而是不在疆場拼殺的閑!在辛棄疾的心里,他此刻不應該在這個湖南的小山亭上沽酒消愁,而是應該在北方的戰場上殺敵復國!這就是他的閑愁,他的哀傷,他的最苦!
詩人的心境是凄苦的,這樣的凄苦,不是個人的情感和命運的凄苦,而是有關家國,有關人民,有關一個民族存亡的痛徹心懷的凄苦!“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春盡了,一切希望都不再存在!辛詞中這一類凄苦的詞句,是他憂懷國是,投報無門的痛徹心懷的凄苦的寫照!
這是一個英雄的凄苦,這是一個英雄的斷腸!這一截斷腸煙柳,恰如子規的悲鳴,“不啼清淚長啼血”!
我的心,隨著詩人的長歌,來到這一座山亭。
依欄遠望,夕陽已西,那霧靄迷霾之下,炊煙渺渺,柳枝虛茫,春色已暮!
斷腸煙柳!
15、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胭脂色的落花漸次飄過淡煙流水的畫屏,卻不知何去何從,玫瑰色的柔陽暖了三分流動的浮云,寒了七分人心,有誰的兩行清淚蕩起碧波上的圈圈漣漪空自流?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3:3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