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譯文]  砍樹丁丁地響,鳥兒嚶嚶地叫。它們從那深谷中飛出來,遷到高高的大樹上面。

  [出典]  春秋  《詩經·小雅·伐木》 

  注:

  1、    《詩經·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

   寧適不來,微我弗顧,於粲灑掃,陳饋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有酒湑我,無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2、注釋:

     丁丁:(zhēng zhēng)伐木聲。

   嚶嚶:鳥和鳴聲。一說驚懼貌。

   矧:(shěn)況且,何況。

   神之聽之:一說指應警戒和聽從。

   許許:眾人共力之聲。即勞動號子。

   釃:(shī、shāi )濾酒。

   藇:(xù)美貌。一說茱萸,用以制酒,酒有其香。

   羜:(zhù)五個月的小羊。

   衍:美貌。一說滿溢。

   愆:過失。

   湑:(xǔ)濾過的酒,引申為清。

   酤:買酒。一說一種速成的酒。

   坎坎:鼓聲。

   蹲蹲:(cún)舞貌。

 

 

   3、譯文1:

     咚咚作響伐木聲,嚶嚶群鳥相和鳴。鳥兒出自深谷里,飛往高高大樹頂。小鳥為何要鳴叫?只是為了求知音。仔細端詳那小鳥,尚且求友欲相親。何況我們這些人,豈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靈請聆聽,賜我和樂與寧靜。

  伐木呼呼斧聲急,濾酒清純無雜質。既有肥美羊羔在,請來叔伯敘情誼。即使他們沒能來,不能說我缺誠意。打掃房屋示隆重,嘉肴八盤桌上齊。既有肥美公羊肉,請來舅親聚一起。即使他們沒能來,不能說我有過失。

  伐木就在山坡邊,濾酒清清快斟滿。行行籩豆盛珍饈,兄弟敘談莫疏遠。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糧致埋怨。有酒濾清讓我飲,沒酒快買我興酣。咚咚鼓聲為我響,翩翩舞姿令我歡。等到我有閑暇時,一定再把酒喝完。

   譯文2:

   砍樹丁丁地響,鳥兒嚶嚶地叫。它們從那深谷中飛出來,遷到高高的大樹上面。嚶嚶地鳴叫聲啊,追求著它同類的回應。看那此鳥兒啊,還能夠追求它同類的回應,何況是個人,怎么能不呼朋喚友?謹慎地遵循著情理,你就會和樂而安寧。

   砍樹許許地響,甘醇的酒真是美啊。既有肥美的羊羔,就邀請那同宗的尊長父老。他們怎能不來,莫非不肯賞光?啊,庭院灑掃得干凈整潔,八大圓盤佳肴紛呈上來。有肥嫩的小公羊羔,就邀請異姓的尊長。他們怎能不來,莫非是我有錯?

    砍伐樹木在那山坡上,甘美醇香的酒盛滿了。排列好餐具,兄弟們全在場。人們呀不講交情,爭吵著為了食品。有酒啊,我們共同豪飲,無酒啊,我們共飲濃漿。敲起鼓兒咚咚響,翩翩的我們來跳舞。待到我有閑暇,重聚時再飲美酒吧。 

    譯文3(余冠英今譯):

    砍樹響丁丁。鳥兒叫嚶嚶。出了深谷底,飛上高樹頂。鳥兒為何叫嚶嚶,要把朋友聲音找。請看鳥兒多殷勤,要把朋友聲音找;人比鳥兒更有情,反而不把朋友交?人的友愛神聽著,既保平安又和好。

    鋸樹呼呼響。篩酒撲鼻香。我家宰了小肥羊,眾位伯叔請來嘗。哪兒去了還不來?可別不肯來賞光!打掃屋子生光彩,八大件兒席上擺。我把肥壯公羊宰,眾位長親請過來。哪兒去了還不來?千萬別見我的怪!

    砍樹砍倒山坡上。篩酒漫出酒缸邊。盤兒碗兒排齊整,老哥老弟別疏遠。有些人們傷和氣,飲食小事成禍源。咱們有酒把酒篩啊,沒酒也得把酒買啊。咱們冬冬打起鼓啊,跳跳蹦蹦一齊舞啊。趁著今兒有功夫啊,來把清酒喝個足啊。

 

 

   4、《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由于“小雅”中的笙詩六篇有目無辭,因此實際為305篇。《詩經》共分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為“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計40篇。《詩經》據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范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頌”是專門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復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于民間的歌謠。這些各個時代從各個地區搜集來的民間樂歌,由官方搜集和整理,并對作品進行過加工整理,制作樂歌。經過修改后,這些現存的《詩經》,語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體,韻部系統和用韻規律大體一致。秦代曾經焚毀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詩經》易于記誦,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后二者取姓氏)。東漢以后,毛詩日漸興盛,并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詩經》是我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文化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放到現在來說,詩經在交際應用方面雖然沒有那么重要了,但對于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卻依然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5、《毛詩序》云:“《伐木》,燕朋友故舊也。至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親親以睦,友賢不棄,不遺故舊,則民德歸厚矣。”歷代學者一般也都認為這是一首宴享詩。但詩的作者及創作年代則前人沒有深考,我們認為:周厲王不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勸諫,終于導致了國人暴動。同時也導致王室內部人心離散、親友不睦,政治和社會狀況極度混亂和動蕩。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圖復興大業。而欲舉大事,必先順人心。《伐木》一詩,正是宣王初立之時王族輔政大臣為安定人心、消除隔閡從而增進親友情誼而做。作者很可能就是召伯虎(詳見趙逵夫《論西周末年杰出詩人召伯虎》,收《詩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在抒情方式之選擇上,《伐木》的作者采用了一種先迂回后正面的表達方式。詩一開頭,就以“丁丁”的伐木聲和“嚶嚶”的鳥鳴聲,令我們仿佛置身于一個遠離塵世的仙境。在這里,時間仿佛停止,一切自在自為。只有這伐木之聲和悅耳的鳥鳴在空曠的幽谷里回蕩。一個孤獨的伐木者,一個出谷遷喬去尋找知音的鳥兒,這兩個意象在這仙境一般的氛圍中被不斷地進行視覺和聽覺上的重疊和加強:聲音使人聯想到形象,形象又賦于聲音特殊的內涵。從而最終幻化出一個遠離現實政治的、借以寄托內心苦悶的超然之境。這一境界是詩人內心的人生理想在潛意識中迂回曲折的表露。同時也是厲王暴政下朝臣們心有余悸、不敢談論政治而另尋寄托的普遍心態。現實畢竟是現實,隨著這一比興手法的完結,作為政治家的詩人終于強迫自己面對這冷酷的存在世界:“相彼鳥矣,猶求友生。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號召人們起來改變現實,敘親情,篤友誼,一切從頭開始。然后又申之以“神之聽之,終和且平”。從人情天理處說起,避開政治而為政治,這就是詩人既體察人心,又深諳做詩勸戒之道的地方。

  第二章,詩人批評了不顧情誼、互相猜忌的不良現象:“既有肥羜”,“於粲灑埽,陳饋八簋”,邀請“諸父”、“諸舅”而“不來”,又于我“弗顧”。顯然,這樣的局面是不利于重振祖業的政治理想的。第三章作者為失去的友情和親情而振臂高呼,他用飽經滄桑的筆調描繪著自己的希望和要求:普通人之間以誠相待絕不“乾餱以愆”。親友之間相互理解(“有酒湑我,無酒酤我”)、信任,和睦快樂地相處。人和者政必通,最后,作者又是以一個超越于現實之上的境界結束全詩:在咚咚的鼓聲伴奏下,人們載歌載舞、暢敘衷情……一派升平景象。這分明是作為政治家的詩人中興周室之政治理想的藝術展示。

  綜觀全詩,理想——現實——理想,三重境界的轉換,既生動地表達了作者順人心、篤友情的愿望,又造成了詩歌虛實相生的意境美。還給我們提供了一種以意境的營造為手段的構思方法。此詩對友情的歌頌給后世留下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以致“嚶鳴”一詞常被人用做朋友間同氣相求或意氣相投的比喻。

 

 

    6、《詩經》里有這么一段,說:“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就是說,有人在山谷里伐木,鳥兒們沒有了棲息地,就離開幽谷,搬到了高大的樹木上去。“喬遷”這個詞,就是這么來的。

  唐代詩人張籍有一首《贈殷山人》,里面有這么四句:“講序居重席,群儒愿執鞭。滿堂虛左待,眾目望喬遷。”這里的“喬遷”,是指人升到一個高位。所以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升遷。

  人們搬家,講究挑個好日子,在古代這叫做“黃道吉日”。古代人迷信,認為一些未知的力量能夠對人產生影響,有好的也有壞的。他們認為在天上存在著一些神靈,排班值日,當一些神靈值日的時候,會庇佑人間,就適合干很多事情。

  比如咱們熟悉的“左青龍,右白虎”里的“青龍”,本來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東方之神,后來就被人們視為吉神之一,主財喜;再比如“司命造化”里的“司命”,是掌管人的生命的神。這兩個神“值班”的日子,就是所謂的“黃道吉日”。

  古代人搬家,也有驚天動地的,比如皇帝,帶著百官一塊兒搬,這叫遷都。咱們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遷都,有因為躲避自然災害的,比如商代盤庚遷殷,是為了躲避洪水;有的出于政治考慮,如明成祖從南京遷都到北京,是為了加強對北方的統治。

  遷都的原因,也有讓人瞠目結舌的。武則天將都城從長安遷到洛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居然是吃不飽!

  那時因為交通不便、人口劇增,所以長安城里糧食缺乏。還在唐高宗的時候,皇帝就不得不帶著百官到洛陽去生活辦公,因為那里挨著運河,自然環境也不錯,所以糧食比較充足。歷史上管這種事兒叫“就食”。等到武則天當政的時候,她再也受不了這樣來回折騰了,就決定遷都了。

 

 

   7、《伐木》一詩中,我們通過詩人的描述可以看到這樣一幅情景:一只不知疲倦的鳥兒從深山峽谷飛向高大的叢林枝頭,嚶嚶作響以求得友伴相知。鳥兒尚且如此,人豈能不知友情的重要。因為知道友情的重要,故而又有了這樣的畫面:好客的主人濾清純之酒,烹肥美鮮味,打掃房屋,滿備佳肴以招待他的叔伯舅親,即使親戚朋友們可能不一定前來,但主人還是做好了迎接的準備,因為這樣主人才不會有遺憾和愧疚。

  通篇來看,如此求友若渴的熱忱貫穿始終。清代黃中松在《詩疑辨證》中說:“細玩此詩,專言友聲之不可求,求字乃一篇大主腦。”庶人皆求友若此,在上位的天子則更加需要賢良之友不離不棄,使得整個國家上下親若友朋,和睦團結。如此有德之明君,則人民將爭相依附,國家必興盛繁達。正如《毛詩序》之所注:“《伐木》,燕朋友故舊也。至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親親以睦,友賢不棄,不遺故舊,則民德歸厚矣。”

  《伐木》一詩以鳥鳴求友起興,因此這里值得考究的是,開篇以“伐木丁丁”起筆是為了與“鳥鳴嚶嚶”同起興還是另有他意?有學者認為,“伐木”就是詩人在伐木之中聞鳥鳴而產生的最初聯想。也有學者認為,起筆寫“伐木丁丁”,意在借伐木“丁丁”與“許許”的聲音來與鳥鳴“嚶嚶”相呼應,為詩經慣用之疊音疊字與比興的寫法,是虛寫。如同此說,那么不該出現“伐木于阪”。可見,前者說法較為可信。

 

 

    8、“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詩經·小雅伐木》”

  中國人喜木,崇尚木,收藏木,由來已久。中國人的戀木是一種本性的選擇,吃、穿、住、行、用,每個細節都無不與木結緣。禪宗認為樸素是事物的天然本色,未經雕飾的原木為樸,沒有著色的表面為素,不飾才能做到大美。

    當一種事物始終與你息息相關,你自然的將其視為知已,這也是東方人逐漸形成了“盛木為懷”的理念,有著“戀木”情結的詮釋。

 

 

    9、《詩經•伐木》中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其意是比喻人搬到好的地方去居住。

    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于幽谷者。 戰國《孟子•滕文公上》 我聽說過鳥兒只會從幽暗的山谷里飛出來,遷徙到高大的樹木上,卻沒有聽說過鳥兒從高大的樹木上飛下來,遷徙到幽暗的山谷里。孟子化用這一詩句,激勵人們應該志存高遠,奮發上進,切莫不求進取,自甘墮落。 

 

 

    10、校園里有個“嚶鳴園”,用繁體字書寫、寫的不大,很少惹人注意。一次上課聽老師講,才知這幾個字大有來歷。《詩經•小雅•伐木》第一章即是:“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嚶其鳴兮,求其友聲。”《毛序》:“《伐木》,燕朋友故舊也。”“嚶鳴園”三字用在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古樸美好,十分妥帖。看到“伐木丁丁”這幾個字,不由想到一個在今天已經過時的比喻。即將老師比作“園丁”。今日的校園,修苗嚓嚓聲仍有,瑯瑯讀書聲漸稀。

 

 

   11、這里的遷于喬木,就是最早的喬遷一詞的來處,人們以后,在喬遷之后加上之喜二字,使之有喜慶之義,但當時的鳥們遷喬,卻是傷悲和無奈的,它們的鳴聲似在嚶然悲泣,是在想求得人們的同情……

     人類無休止的砍伐,使茂密的森林沒有了,綠色的青山成了光禿禿的,青溪碧水斷流了,綠湖甘潭干涸了,曾幾何時,人類象著了魔一樣,無所顧忌的打開了番多拉的匣子,珍禽異獸絕種了,許多怪病頑疾開始對人類進行肆虐,特別是生化武器、核武器,對人類正進行著存亡的威脅。使我不免會對: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的釋義應當怎樣去理解,產生了一點強烈的感慨:神對人類的作為沒有聽之,人類對環境的惡化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我在這里將本篇章理解為:一群伐木人,在幽谷中熱火朝天的伐木,整片整片的樹木相繼被伐倒,一群小鳥,隱蔽的非常不易被發現的巢,被伐木人伐倒的樹木給砸沒了,無巢可居,冒著嚴寒,用嚶嚶的悲鳴相顧,從幽谷里飛遷到高大的喬木上。這些鳥兒,尚能在災難來臨時鳴聲相顧,但是人類啊,卻不顧與之友善相處的鳥兒們的生死,大自然啊,會這樣的聽之任之?

    我想朱夫子,如果能在今天重生,肯定也會和我一樣,發出一點相同的共鳴。

 

   12、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從遙遠的《詩經》中傳來的丁丁嚶嚶之聲,清脆悅耳,沁人心脾,至今在呼喚著純潔而真摯的友情。 人,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孤獨的。

  一個人孤單地來到世上,孤單地轉上一程,然后孤單地被推進火爐,他人的掌聲再熱烈,他人的挽留再誠懇,但一切都已留在身后。屬于你的,只是永恒的孤獨。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練就與自己獨處的本領,他不能和自己呆著,忍受不了一個人的寂寞,所以,他要往人堆里扎,不斷尋找著喧鬧的人群。但人群總是擾攘的,喧鬧與呼嘯在放大情感之時也在放大孤獨,情緒得以膨脹之后,更加突顯孤立無援的感受。

  于是,人便格外思念與渴盼友情。

  如果用味道來表達,友情應該是檸檬,咬上一口,并不感覺多么可口或有營養,但齒頰留芳,回味悠長。相對于平實的親情,它更柔婉一些,相對于熾烈的愛情,它更恬淡一些,那是種彼此心牽,卻又淡然灑利,相互關愛,卻并不相互偎依、溫存的心靈感受。

  所以高爾基說:“真正的朋友,在你獲得成功的時候,為你高興,而不捧場。在你遇到不幸或悲傷的時候,會給你及時的支持和鼓勵。在你有缺點可能犯錯誤的時候,會給你正確的批評和幫助。”

  愛因斯坦則更進一步,他直率地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朋友。”

  在我看來,雖然表達不同,但他們兩人都說到了友誼的本質——高尚,正義。

 

 

    13、“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這是《詩經》中的先秦時期作品,你慢慢讀,自有清香溢于齒頰之間。

    現在有人嘴巴念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卻說“詩人一半是瘋子”。殊不知,正是一代又一代詩人的努力,使得我們的語言雋永,使得我們的思想進化。古人讀書前要焚香沐身,今天還有多少人對文字心存敬畏?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3:30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