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走了三十億年 我們干嘛來了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推薦人:今何在   作家、策劃人

推薦語:

大劉再一次從宇宙俯視地球,從宏觀的角度揭示了我們人類的目光短淺。當我們為著個人的財富或名聲奮斗,并把這些當成人生終極目標時,大劉搖頭嘆息:“你們這些蟲子。”(開個玩笑,大劉不是三體人,至少他的第一轉換形態不是。)

的確,如果你在外太空幾十億年如一日地眺望地球,看著風云急速變幻,滄海桑田,大陸漂移;看著一代代的生物興起又滅絕,你就會覺得人類真的是無足輕重。不過是這顆漂亮的藍色玻璃球上某天偶然長出的一些微生物,只要這玻璃球表面落上一粒纖塵,或是溫度稍稍變化一點,又或是太陽輻射的頻率略微提高,就能讓我們完全消失。

這顆玻璃球如此脆弱,以至于根本不適合作為長久的家園。而玻璃球表面的微生物們卻還以為自己可以在上面生活到永遠,并且為了爭奪那一點可笑的土地和資源互相殘殺,就像是莊子所言蝸牛觸角上的兩國,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處境,也不知道這宇宙中還有無數的巨人,可以隨時將那蝸牛一腳踩扁。

人類找不到外星人的存在,這再正常不過。螞蟻何嘗能知道人類的存在,就算它爬在人類的手指上,也不能理解那究竟是什么。人類也一樣,外星人應該一直就在注視著我們,只不過我們根本看不見他們,甚至無法理解他們存在的方式,比如高維空間。

人類終將離開地球。一百萬年前,人類連火還不會用,他們無法想象一百萬年后我們的生活,正如我們也永遠無法想象一百萬年后人類的生活。如果那時還有人類的話。

一百萬年后,人類或許根本不知道地球是何物。就像現在的人類并不在乎自己起源于非洲的哪棵樹下。那時的人類,也許生活在巨大的星艦中,在宇宙中流浪。但更可能早就放棄了身體,只剩下“靈魂”,成為更高級的生命形態。或許現在,這樣的高級人類正望著我們——某根玻璃試管中的菌類。

QQ20130620-1

【封面設計by陳衛衛】

太空松鼠趙洋的新書《太空將來時》很幸運的請到大劉寫了下面這篇序言,本書已在當當網預售。

對現今盛行的成功學進行的比較嚴肅和嚴謹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成功的方法和秘決都用處不大,因為這里面有一個誤區:只舉出了用這些方法取得成功的那個或那幾個人,卻沒有看到其他數量龐大的人群也這么做過卻與成功無緣。但真正通向成功的比較可靠方法還是有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或志向,并在以后的歲月中持之以恒地朝向這個理想努力,是比較可靠的取得成功的途徑。現在流行的一萬小時定律,也就是這個途徑的另一種說法。

做為一個寫科幻小說的,我傾向于把全人類看作一個整體,在科幻文學的潛意識中,人類就是一個人。那么我們當然想知道這個叫“人類”的人怎樣做才能在宇宙中取得成功,有理由相信,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并持之以恒地朝向這個理想努力,是人類取得成功(或至少生存下去)的關鍵。那么就讓我們考察一下人類的理想,首先看看這理想是什么,再估量一下它有多么遠大。

人類的共同理想是什么,這是一個比較復雜問題,但卻能夠有一個比較確定的答案。設想就這個問題對全球六十多億人進行一次全面的問卷調查,就像前一陣兒問你幸福嗎那樣,統計出來的主流的答案是可以大概確定的:建立一個這樣的社會,物質財富豐富,制度民主,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在物質和精神層面上過上幸福的生活。把這樣一個理想做為全人類所有種族和國家都認可的理想,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注意這里面有一個隱含的前提,無論說“社會”,還是說“世界”,其實都是指的地球。無論是學者、政治家還是平民,說到兩個詞的時候,潛意識中很少往月球軌道以外想。那么,對于全人類的共同理想,我們可以精簡為一句話:在地球上過好日子。

為了考察這個理想的遠大程度,我們樹起一個參照物:在落后的農業時代,一個居住在偏遠閉塞的小村莊中的老實八腳的農民的理想:種好自己祖傳的一畝三分地,冬天把炕燒的暖暖和和的,娶個老婆,生三個孩兒。

這個參照物已經足夠低矮了,想想那個“放羊——娶媳婦——生娃——放羊”的說法,現代人顯然對這個低矮的人生目標充滿輕視和憐憫。

那么就讓我們進行一番比較,為了量化,我們這里提出一個“理想指數”的概念,就是人安于生活的地區的半徑,與他經過努力能夠到達的世界的半徑與之比值。

先看看那個農民的理想指數:首先確定他生活地域的半徑,按照他的卑微理想,應該是從所居住的村莊到自己的田地的距離,這個不同地區差異較大,平均2公里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再看他經過努力能夠到達的世界的半徑,按照他所處的文化環境,應該可以從村里的教書先生或某個外來人那里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叫地球的大圓球上,取赤道周長的一半20000公里,即是他能夠經過努力到達的世界的半徑。那么他的理想指數是2/20000,即0.0001。

再看那個叫“人類”的人,他所安于生活的區域的半徑正好是那個農民知道并通過努力能夠到達的世界半徑,即地球赤道周長的一半20000公里;他所知道的宇宙半徑,目前大約是150億光年。但到達其它太陽系外的其它恒星已經遠超過他的能力,甚至現在看來有可能永遠都到達不了,所以我們不考慮太陽系之外的距離;太陽系的最遠邊界是奧爾特星云,距太陽約1 光年,按照他的飛船現在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要走兩萬多年,也不考慮;我們只考慮太陽系的外圍柯伊伯帶,平均距太陽有200億公里,這應該是合理的,因為他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了150億公里,肯定能夠到達這個距離。那么,人類的理想指數是20000/20000000000,即0.000001。

現在我們看到,人類的理想指數,只及那個老實八腳農民的1%,換句話說,他那讓現代人輕視和憐憫的低矮卑微的理想,其實比全人類的理想宏偉了100倍!

如果放到以前,這個全人類版的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理想還是合理的。在以前的人類歷史中,充滿了饑餓、疾病、動亂和戰爭,在相當長的年代里,新生嬰兒只有一多半能活下來,那些活下來的孩子也只有一多半能活到15歲以上。在文明史的大部分階段,貧窮和饑餓伴隨著大部分人,甚至筆者直到上初中的時候還不能完全吃飽飯,而在那時與別的孩子相比,我還算有一個讓人羨慕的家境。所以在以前的時代,全人類求個溫飽舒適,應該是個很偉大的理想了。

但現在不同了,大部分人已經衣食足,開始“思淫欲”了。地球上大約還有十分之一的人仍在挨餓且缺少起碼的衛生醫療條件,但現代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縮小著貧困的范圍,歷史意義上的貧困被完全消滅的那一天雖不是指日可待,也不會太遙遠了。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的野蠻爭霸時代已經結束,普世價值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共同認可,暴發全球規模的戰爭的可能性迅速降低……總之一句話:人類從20萬年前走出非洲以后,第一次安頓下來了。

遠古的地球上,在閃電打擊下的渾濁海洋中誕生了第一個可以自我復制的有機分子,然后經過三十多億年漫長而曲折的進化,地球上終于出現了第一個智慧文明。回首背后這條長的無法想象的路,我們自然感慨萬千唏噓不已,而現在已經是時候該問自己一句:走了三十多億年,我們到底干嘛來了?

換句話說,人類應該建立起稍微遠大一些的共同理想。這個理想是什么,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得到不同的啟示,有科學的,有宗教的,但有一個最大最明顯的啟示:可見的宇宙直徑有940億光年,可以到達的地方有200億公里,而我們現在生活的范圍只有2萬公里,地球是一粒生機勃勃的塵埃,而它漂浮的這個廣漠的空間卻一直空蕩蕩的,就像一座摩天大樓中只有一個地下貯藏間的柜櫥里住上了人。這個巨大的啟示一直懸在我們上方,這無聲的招喚振聾發聵,伴隨著人類的全部歷史。這個啟示,就像三十億年前海洋給予那第一個可復制自己的有機分子的啟示,已經把人類文明的使命宣示的清清楚楚。

1

 【本書第一章插畫-太空電梯v2+2  插圖作者:王凡喬,下同】

當然我們也清楚,這類大而空的慷慨激昂不會打動這個叫“人類”的人,已成為地球宅男的他,更在乎的是如何過的更富足更舒適,至于如何在宇宙中更有出息,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那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使命,就會發現它具有更為重大的現實意義,不僅關系到地球宅男的舒適和愜意,也關系到他的生死存亡。

地球生態圈是一個不穩定的動態的封閉系統,且像生命體一樣,壽命是有限的,美國在亞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生態圈二號的試驗項目就證明了這一點。我們覺察不出地球生態圈的衰老,是因為與占地不到一公傾的生態圈2號相比,它太龐大了,它的壽命是以地質紀年來計算的,雖然漫長,但總有終結的時候。地球生態就像時間長河中的一個旋渦或一道孤立波,動態的平衡隨時都會被打破,隨時都可能發生巨變甚至崩潰。

舉一個例子:全球海平面上升或下降12米,對脆弱的現代人類社會都將是巨大的災難。前者大家已經熟知,沿海城市和經濟區將被淹沒,向內陸遷移的大量人口將導致難以想象的社會動亂和經濟崩潰;而海平面下降更為可怕,因為這種下降的惟一原因是全球氣候變冷致使陸地冰川增加,在這種氣候劇變情況下,全球的農業體系將完全崩潰,在達到新的穩定前,現有人口的三分之二可能死于饑餓。

但人們很少想到,就在短短的兩萬年時間里,海平面高度的波動不是12米,而是120米,在兩萬年前的最后一個冰期,全球海平面比現在要低120米!

所以,即使不用很長遠的眼光看,地球也只是一個暫住的地方,人類的未來在太空中。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重新認識航天探索的意義。

3

【本書第三章插畫-上天取電】

宣傳部門有一個本事,就是對一件本來很平常的事像吹氣球般放大它的意義,但到了航天這件事上,這個本事就沒了。說到航天成就的意義,無非就是增強國力和促進經濟發展,具體一點,能夠更準確地預報天氣、能有自已的全球定位系統、能有更多的通訊帶寬、太空育種能使西紅柿長的更大或更小。。。。。。等等。在宣傳部門的腦海里,航天探索的真正圖景并沒有建立起來。

把全人類看做一個在時間長河中流浪的族群,在這六十多億人的漫長隊伍中,可把人分成三類:最多的是在隊伍中間的人,不考慮很多隨大流而行,大隊向哪走我就向哪走;另一部分人處于隊伍的邊緣,他們警惕地守衛著族群的安全,抵御著來自兩側茫茫荒野的威脅;還有極少的一批人,他們處于隊伍的最前端,他們始終面對著前方從未有人涉足的地域,他們踏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是那塊土地上開天辟地以來的第一個,他們披荊斬棘,為身后的族群開拓著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這無疑是最偉大的事業,而航天就是這種事業。

在蘇聯著名的航天題材電影《訓火記》中,一名將軍對一位國家領導人發出抱怨,他說那些航天科學家:“只想著探索宇宙,而不是國家利益。”現在,他所說的國家,已連同它的利益一起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之中,對除了歷史學家之外的所有人都無關緊要了,但他們在航天領域的功績卻沒有隨著國家消失。如果人類延續到萬年以后,大概不會有哪個孩子傻乎乎地問:“爺爺,第一個社會主義聯盟是誰呀?”但肯定有孩子問:“爺爺,是誰第一次把人送出地球?”

其實,我認識的從事航天事業的朋友也沒有意識到他們事業的本質,他們談的也都是我們共有的酸甜苦辣,對于航天人和從事航天事業的國家里的每一個公民來說,意識不到航天的本質,將痛失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太空將來時》正是一本讓我們重新認識航天事業的書。本書的內容豐富,從太空城到行星探測,從空天飛機到太空電站,從航天食品到宇航心理,幾乎涵蓋了航天事業所有的領域,有著豐富和翔實的技術細節和巨大的信息量,用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為我們描述了一幅人類航天事業的宏偉畫卷。

但本書最大的亮點還在于“將來時”。

最近有人提出,IT技術的進步和普及造成了一種進步的假象,事實上,人類在除IT以外的其它技術領域,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并無太多突破性的進展。這種狀況在航天領域尤其明顯,在登月以后的這幾十年,航天技術在包括推進系統在內的大部分基礎技術方面都無重大突破,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修補完善。《太空將來時》意識到了這一點,本書不僅介紹了航天事業現在是什么樣子,更多地描述了它應該是什么樣子和可能是什么樣子,這使得本書與其它的航天科普著作相比站到了一個更高的視角上。這些對航天技術可能性的預測不是科學幻想,而是建立在堅實的科技基礎上,甚至連拙作《三體》系列中那些空靈的宇航夢想,作者都給予了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

5

【本書第五章插畫-硅片文明】

《太空未來時》告訴我們,人類把整個太陽系開拓為家園,拓展相當于十萬個地球的生存空間,絕不僅僅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夢想,而是在理論和技術上都可以實現的宏愿。如果我們期望人類在未來的歲月中,能夠超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局限,建立更宏偉的理想,本書則為這個理想提供了科學的論據,提升了未來開拓新世界的信心,這確實是《太空未來時》最為激動人心的地方。



綜合 2022-01-09 19:06:03

[新一篇] 為對抗艾滋病捐款,《紀念碑谷》更新了一個付費新關卡

[舊一篇] 知難 行亦不易:孫中山先生“行易知難說”述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