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譯文] 如果到江南趕上春天,千萬和春同住。
[出典] 王觀 《卜算子》
注:
1、《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2、注釋:
王觀,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生卒年不詳。宋仁宗朝進士,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職。神宗時官至翰林學士,因所賦《清平樂》詞忤怒太后而被罷職。有《冠神集》,已佚,仿存詞十六首。《詞律》以為調名取義于“賣卜算命之人”。《詞譜》以蘇軾詞為正體。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等。雙調,四十四字,仄韻。
鮑浩然:生平不詳。
浙東:今浙江東南部。宋時屬浙江東路,簡稱浙東。
眼波橫:形容眼神閃動,狀如水波橫流。
眉峰聚:形容雙眉蹙皺,狀如二峰并峙。
眉眼盈盈處:喻指山水秀麗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樣子。
3、譯文1:
水是眼波閃動,山是眉峰攢聚。要問行人去哪里,是去眉眼盈盈之處。
剛剛送春回歸,又送你歸去。如果到江南趕上春天,千萬和春同住。
譯文2:
江南的水就像美人的眼波流轉,山就像美人的秀眉相聚。要問遠行的人到哪去,到山川秀美的江南,江南山水美好的樣子。我在東京剛剛送走春天,又要送你到浙東去。如果到了江南,你趕上春天,千萬留住春天。
4、王觀(1035—1100),字通叟,如皋(今江蘇如皋)人。王安石為開封府試官時,科舉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進士。后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在任時作《揚州賦》,宋神宗閱后大喜,大加褒賞。又撰《揚州芍藥譜》一卷。官至翰林學士。相傳曾奉詔作《清平樂》一首,描寫宮廷生活。高太后對王安石等變法不滿,認為王觀屬于王安石門生,就以《清平樂》褻瀆了宋神宗為名,第二天便將王觀罷職。王觀于是自號“逐客”,從此以一介平民生活。
5、這是一首送別詞。詞中以輕松活潑的筆調、巧妙別致的比喻、風趣俏皮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鮑浩然時的心緒。
此詞以新巧的構思和輕快的筆調,在送別之作中別具一格。
開篇“水是眼波橫”二句匠心獨運:前人慣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類的譬喻來形容女子容顏之美,如托名于劉歆的《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李白的《長相思》:“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白居易《箏詩》:“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處則反用其意,說水是眼波橫流、山上眉峰攢聚,其妙處不僅在于推陳出新、發想奇絕,而且在于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為有情,使原本不預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為友人的離去而動容。
“欲問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發,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眉眼盈盈處”,既是喻指友人故鄉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 妙語雙關, 熔鑄非易。
過片后“才始送春歸”二句抒寫良情別緒: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悵恨;今又“送君”,更添悵恨十分。旦夕之間,兩諳別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卻故意出以淡語,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對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詞的上片著重寫人,起首兩句,運用風趣的筆墨,把景語變成情語,把送別時所見自然山水化為有情之物。當這位朋友歸去的時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對他都顯出了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變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一路上團簇糾結的山巒,也似乎是她們蹙損的眉峰了。山水都變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為友人鮑浩然歸途中懷著深厚的懷人感情。
三、四兩句,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處,是“眉眼盈盈處”。“眉眼盈盈”四字有兩層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著盈盈眉眼的那個人。因此“眉眼盈盈處”,既寫了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到的人物。此二句寫送別時的一往情深卻又含而不露。
6、仿佛是一種迷信般,從小在書本上受到的教育,不外乎讓你覺得,春,早已成了某種模式化的圖騰———是萬物復蘇,是生機盎然,是一年之計,是百花齊放。總之,春的意向負載了太多太多慷慨激昂的內容,聽著是一團熱鬧,細想來,面目反倒是模糊難辨的。
幸好有機會讀到了北宋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認真理論起來,我與詩詞的緣分,往往定在一眼之間:喜歡的,過目難忘;讀不順口的,是如何也編不進記憶的程序里去的———比如那個“精通音律”的周邦彥,讀他的長調,心里知道此君技巧了得,念在口中卻總是別扭,沒有一回不念破的;七分糊涂,兩分敬畏,再加一分慚愧,總之是無緣親近了。而王觀的這闋《卜算子》,清澄通透,即便是用現代人的目光打量,也是一眼望得見底,不合眼緣也難: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原來送別的話可以這樣說,原來惜春的情可以這樣抒:若是比作一幅畫,必是輕而淺的水彩,底色打得很薄很亮的那種。記得初讀之下,大喜過望,忍不住地羨慕那個叫鮑浩然的家伙:要積幾世的福,才能修來王觀這樣的朋友?
王觀其人,在我手邊的那幾本翻爛了的詞選里,幾乎都是語焉不詳的。只知道他是如皋人,考過開封府試的第一名,中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進士,一度官拜翰林學士,也算是個不小的頭銜了(另一說,他是高郵人,官大理寺丞)。不料,烏紗尚未戴熱,卻像蘇東坡那樣因詞生禍,一闋《清平樂》有冒犯神宗皇帝的嫌疑,當即罷官走人,于是自命“王逐客”。王逐客一生仕途不得志,幸而很想得開,對自己的才氣更是當仁不讓、躊躇滿懷,所著詞集取名《冠柳詞》,就是挑明了“蓋過柳永一頭”,口氣著實不小。
只可惜大多數讀書人似乎都不買王觀的帳,他的《冠柳詞》始終寂寂無名,我自然也無緣一窺其全豹,只能在心里反反復復地念叨他的《卜算子》,想象“眉眼盈盈處”,該是怎樣的萬種風情。山水本是尋常物,偏偏在王觀這樣的倒霉蛋眼里,倒像是個初妝的少女,如嗔似喜,欲蹙還舒,讓你捧不得、放不下。試想,得了這樣的佳句,心胸自然是敞亮了,底氣無疑是提足了,鮑浩然這一路上還會寂寞嗎?只要有山有水,便到處是含情脈脈的目光,交織成一天一地的溫柔——再堅硬的心腸,也是會一點點柔軟起來的。
何況這一路風塵,當真是師出有名:功名厚祿、瑣事雜務都還在其次,頭等要著,乃是踩準暮春的腳步,一路追到江南去,趕上了便不許她再從指縫間溜走———君不聞王觀一聲令下,言之鑿鑿: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要有怎樣的氣魄和胸襟,才敢言“趕上春,和春住”?讀到秦觀長嘆“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簡直就是在滿地落英中,遽然聽見一聲嘶啞、凄厲的吶喊,聞之喉頭發緊,欲哭無淚;唐代韋莊寫“更把玉鞭云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一樣是遙望江南暮春,卻寫得好不傷感,只有“斷腸”的份,焉有“趕春”的奢求;至于和王觀差不多同時代的黃庭堅,在《清平樂》里寫過“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立意與王觀的《卜算子》頗近,然而字里行間到底還是嗅得出幾分消極、無奈的意味,比王觀圓熟,卻不如他在豪邁中透著晶瑩的無邪,氣勢和趣旨上先就短了一截。
原來,春天,不是想找就能找來的,也不是想留便可以留住的———須得具備了王觀這樣的敏感與通達,春的氣息才會一寸寸滲進你的皮膚,從此便縈回不去,芬芳永駐了。
我終于學會了欣賞春天,而且,即使在別的季節里,也一樣能品嘗出春天的滋味。
7、春天,萬物復蘇,生機盎然,使人賞心悅目,清新怡然。于是,春天的一花一草,一時一地,一景一物,皆成為人們謳歌贊美或以景寓情的對象。
在古人的筆下,春天隨時間的不同而春意無限。“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月的春,預告著早春的訊息;“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二月的春,悄無聲息地來到了人們的身邊;“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三月的春,是人們踏春出游的大好時光;“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四月的春,正如火如荼……
寫春還可不分季節。有的在夏寫春,“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有的在秋寫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有的在冬寫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的在一年里寫春,“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這些都表明了詩人對春天的渴望及無限眷念的心境。
而在古詩詞寫春中,觸景生情,以景言物的詩句更是比比皆是。有的寫風,“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有的寫雨,“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有的寫花,“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有的寫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的寫水,“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有的寫月,“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有的寫云,“功名富貴倘來物,目前渺渺春云浮”;有的寫夢,“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有的寫愁,“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等等。這些寫春的名言佳句,在滿眼春光里品讀,余香滿口,回味無窮。
在古人寫春的諸多詩詞佳句中,我最為欣賞宋代王觀所寫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是王觀(公元1035-1100年)寫的一首送友人鮑浩然至浙東的送別詞。該詞最大的特點是比喻新奇、構思巧妙。古人常有“眉如春山”、“眼若秋水”的比喻。如“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李白《長相思》)、“一雙瞳人剪秋水”(李賀《唐兒歌》)等。而本首詞中的“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別出心裁,推陳出新。
“一切景語皆情語。”由于作者的巧妙比喻,雖然未言情卻情蘊其中。“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既寫出了山疊嶂、水迢迢,路途遙遠,也十分形象地描述了與友人難舍難分的情景。特別是“眉眼盈盈處”,一語雙關,構思奇妙。它既指友人所去浙東的麗山秀水,又指兩人分別時眉眼含情的神態。情思婉轉而清麗,寓情于中,含而不露。難怪宋代有名的學者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謂王觀的作品“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其構思新穎,造語佻麗,無疑是描寫送別情景的又一佳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詞的結尾之句尤為精彩。“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不僅在閱讀上有種灑脫輕快、嘎然而止的感覺,又融惜春之情、美好祝愿于一體:愿你和春光同在。無限深情全部都化解在多情的祝福之中,別具一格,令人酣暢淋漓,使友人身不由己地感受到“和春住”的魅力。
8、二十多年前,有一位美國生物學家叫艾文溫·第爾,他和自己的妻子在二月末的時候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出發,緊緊追隨著春天一路北上的腳步,開著車一直往北走。這樣一來,一直從二月到六月,他和妻子始終都在春天里,一路春色,一路花開。奇妙的地方還不僅僅是這一點,他通過仔細的觀察,科學的考證,給春天腳步的前進速度做了測量,那就是每天15英里。
他們就這樣保持著和春天一樣的北上速度,一直走到加拿大邊境才停下來,也享受到了比別人更加長久,也更加真實的春天之美。我們常常感嘆“春日苦短”,宋詞中還有“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的詞句,這一方面說明春天在人們眼里的寶貴,另一方面說明不能與春常駐的遺憾。其實,如果我們知道了春天腳步的邁動速度,能夠像美國這位生物學家一樣,踏著和春天一樣的節奏隨春而動,那么我們不用到江南碰運氣,也能一直和春天同在,直到夏天接過春天的季節令旗。
感謝這位美國生物學家吧,他用自己的行動和實驗,告訴了我們春天不但真的有腳,而且它還有自己的行進速度。遺憾的只是我們自己,因為條件的限制,因為時間的短缺,無法去緊緊跟隨春天的腳步,一路北上而已。所以我們看到的春天,只在陽臺花盆那巴掌大的地方,只有公園里的鵝黃淺綠了。也許走出家門,走到遠離城市的地方,會好一些吧。于是,我們就有了令人心動的春游、踏青。
9、三月不緊不慢的就來到身邊,舊歷年的寒冷還未完全消褪,已見積雪滴滴答答飛速撤走的身影,還記得正月十五剛過的那場飛雪,揚揚灑灑連續兩日,現在沒過多久滿眼鋪的蓋的踩上去咯吱作響的,捧起來很快就能感到徹骨寒意的,飄到面頰上又轉眼被體溫吞噬的,那些叫做雪的,叫做冰冷的,被譽為銀裝素裹的,在晨起鳥兒們嘰嘰喳喳歡聲里一下就遠了。
這一方等待春色到來的,竟然空闊,呼一口氣或許都有回聲,隨著還沉寂著的好像又蓄勢待發的空氣,一波一波蕩漾開,陽光較二月熱烈很多,直直的穿破微有陰郁的天,簡直就是要按捺不住預備抵達地面這一刻讓一切生機勃勃起來。
這不是去歲那個春了吧,依稀不似去年摸樣呢,你看這氣溫就在一夜間提升很高了,去年,恍惚著還冷,還有陰氣,好像也還曾給春潮留了一個袖筒的空間,可她遲遲未來,于是小臂和手背被吹出很多褶皺,褶子里就躲進去許多遺憾,想盡了辦法怎么也去除不了那遺憾,于是,去年的記憶很清晰的出來,那時,春真的是姍姍來遲了的。
來遲的一直也矜持著,干燥的風飛揚的塵,天也瞇縫起眼等待,等待小草打個哈欠,等待滿樹梨花一夜醒來,然后,等著等著花就開過了,等著等著,小草已經沒過足踝,揚花柳絮也已漫天飛揚...每天恍惚都如此,打盹的功夫春天就走過去,還沒來及看清她是否有過回眸。
而今這個呢,還未來,只是好像有植物拔節的聲音在夜里響起,還有應該是春風推門的氣息,毛烘烘的抵在門外,叫著嚷著,一切都變得極其熱情。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來的都匆匆,去的也在一瞬中,這樣的顏色這樣熱烈的景不多時刻也將成一抹記憶,一年一歲悄然而過,已去的時光無法復制,感慨和其后悲涼瞬間涌來。
小妹送來一封信,是自江南的消息,是一片青青芳草在紙上上霎時搶盡所有顏色,是有關溫暖和想念的信息,總以為這樣飄蕩在外久了再也憶不起與誰當初交往甚厚的樣,還有跟著一起淡化的是彼此間的聯絡,此時見到的卻是燈下捉筆挽留悄然逝去的急切,回想那年那月,發現我們曾經那樣年輕過,猶如一棵早早聽到春之步伐的小芽,清風中不斷搖晃自己的熱情熱忱,而且那時,因為太多新奇使我們輕易忽視自己得到過擁有過什么。
信里提到有年立春一同爬上后山,山上山下是寒冷退后早春未至的荒寂,我們站在山頂張大嘴笑,風就灌進嘴里,信中說還記得當時想被風鼓成個氣球往遠處飛去,我們為這奇思怪想得意又沮喪----如果有一雙翅膀,春天會不會來得更快些。
這些都已淡忘,信里提及毫無印象,卻被信中這句“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震動,很多年了我們就這樣過著,看春去春來聽流水落花已經不再感懷,四季轉換的頻率一致的讓人麻木,轉來的情份一瞬又被轉走,從熟悉到熟悉的可以遺忘,這該是怎樣殘酷的過程。也曾幾何時因此有了抱怨,抱怨被遺忘,抱怨沒留住什么,以至,抱怨讓春天每年都從眼前溜走。
江南桃花開了吧,江南水更美了吧,我不知,只看一封淺綠信箋躺在陽光下,真真實實的明艷,這一刻心情飛躍,目光逐光線一路奔跑,雪早已化,天空此際額前一米,窗下那盆葉子快落完的變葉木有新芽正出,樓前樹梢早有鳥兒互相報告喜訊,只在眼下,其實春天正在來。
10、江南一年四季都是春,而生長北疆唯有等一夜春風來,等一樹梨花開才能感到春的氣息正在走過,等待的日子,雖存希望,可日復一日,難免會荒怠,那真不及先她一步,看殘雪消融,聽落葉夢語,撫枯枝搖曳,掬流水叮咚,也許能碰上驚蟄后開始活躍的小蟲,蟄伏在石塊后做春天到來前的準備。
有道是:“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時光苦短,逝如飛梭,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罷。
仰面,陽光濃烈,清風徐徐,它們也是先春一步來預告喜訊的吧。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11、回顧那“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想起那宋代王觀的絕唱,有道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趕春如此,做朋友亦如此,研究學問等等都是如此。作文呢?更是如此!
你想學到武當劍、你想學會少林棍、你想成為鋼琴王子“李云迪”,你就要付出你的勞動,你就要堅持、你就得努力,時間和汗水總能澆灌成功。
有人問,我也付出了時間,也有汗水,怎么沒有結果?我想你可能有一個一知半解的“知了”習慣,沒有靜心、沒有專心。一代圣人孟子在《學弈》中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不知你讀后有什么感觸?學習任何東西都不要三心二意,要專心致志才能學好東西。要領悟真諦!作文就是如此。
希望大家從常立志中醒悟,勇立大志。把作文(以后叫文學)作為自己一生的歷史使命,把人間的真善美傳播到地球每一個角落,傳播到每一個人的心靈,立志成為一名精神生命火炬的傳遞手。現在是優秀少年,今后是優秀公民,成為一個有益社會的人。有了這些信念,何愁成功不屬于你呢?
12、古人說: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2 @$ R5 P3 y9 e" J0 " B& g 古人又說:若到江南遇到春,千萬同春住。古人之所以這么重視春,非得逮著春就不放,只因春好。
春有和煦的風, " Z: I春有初綻的花, 春有遙看有近卻無的草,9 O3 ~6 r( L( e5 e 一旦失了一年后才能復得!
) ~: V- u1 t6 [9 E# r
; B0 i7 p: x$ k1 C 一個人遇到另外一個可心的人,想得怕失的心理跟古人惜春一樣,春可失而復得,可心的人一旦錯過了,可能就會永遠錯過!
; w( r3 w8 b% I# O 我會記得惜春,那么您呢?
13、一朵亭亭睡蓮,池中靜綻,燦爛而迷人,暖洋洋的春日午后,飛來一只紅蜻蜓,落在蓮美麗的花瓣上。蜻蜓因蓮的絢麗而駐足,蓮呢,因蜻蜓的到來而更燦爛。他們就這樣度過了一個溫馨的下午。然后,紅蜻蜓飛走了,越飛越遠......
后來呢?
后來,紅蜻蜓又回來了。可是,蓮花已經凋謝,生命已經結束……
人和花一樣,只有一個春天,只有一次花期。錯過花期的花,不是季節的無奈,就是被季節無情的傷害。
冬天來了,春天就不遠了嗎?歲月潛變,逝者如川,季節輪回的春天,還會是那一個春天嗎?春天的故事的主人公,還會是那兩個不變的身影嗎?
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也不可能兩次走入同一個春天。
冬天來了,春天更遠。春天,是對另一個春天的終結。
如果花開是一種幸福,那么幸福只有一個春天;如果雪飄是一種幸福,同樣,幸福也只有一個冬天。
冬天來了,春天更遠。 ……
“君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14、我有一個關于江南的夢……
是緬懷吳越爭雄的金戈鐵馬?是陶醉閑情雅致的亭臺水榭?是靜候寒山古寺的夜半鐘聲?是聆聽風行勾欄的昆曲評彈?……不,不,歷史的頹垣早就埋沒了吳宮花草,迷朦煙水里,也不見了唐朝的漁火江楓;昆曲成了雅得不能再雅的陽春白雪,花窗長廊奇石水影也已定格成淡遠綿延的歲月章回。此去江南,我只是去看年年歲歲踐約而來的春,并用我笨拙的文字表達數楨刻劃了生活痕跡的細碎片段:那壇酒,那場雨,那長巷,那些花兒……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15、用什么比喻江南呢?什么詞配得上江南的薄霧波光?“杏花春雨,碧桃春草,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夠了么?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是誰在殷殷地囑咐?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又是誰在吟唱?
“江南柳,花柳兩相柔,花片落時黏酒盞,柳條低處拂人頭,各自是風流。”柳是江南的腰,楊柳春風里,翠徑花臺,紅袖滿樓,軟語巧笑,蝶舞鶯啼,處處迷人心眼,錚錚剛骨化為繞指柔,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怎能抵擋的住這風情萬種的美麗,終究沉醉在這纏綿旖旎的溫柔鄉里!
花是江南清麗的貌。竹外桃花三兩枝,紅杏枝頭春意鬧,平疇遠畈萬樹梨花開,蘺笆墻外菜花豆花,一畦畦的紫云英綠得肥厚,迎春花垂在粉墻難收難管。風晴日暖慵無力,自有啼鶯言語,唱著“桃紅梨白,斜日杏花飛,孤村芳草遠。”
雨是江南的風姿。綿綿如絮語,在春潮晚來的澗雨,在家家蛙鳴的黃梅雨中,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看遠景,模糊一片,屋舍、行人、樹木、山影,影影綽綽,迷迷濛濛。雨敲打著江南特有的青瓦,一聲聲,叮叮咚咚,密密匝匝,那聲音,疑是白居易在夜船上聽的那曲琵琶還沒有收場。沾衣欲濕杏花雨,到底是杏子林里落花成雨,還是雨催落了片片杏花?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長長的小巷里走來了一個江南女子,媚媚還湄湄,行行且行行,雨一樣的輕輕,霧一樣的盈盈,伸展出月下撫琴與七月采蓮的素手,江南,它霎時展開如一匹水墨綢緞,鋪陳似萬頃荷塘。暮春時節,因為結一段美麗的塵緣,輕輕一揮手里的油紙傘,下了一場愛情的甘霖,從此江南多了一座斷橋。
很多手握一管豪筆的詩人來了,又走了,他們的長句短句掉在了江南平靜的湖水里,滟滟隨波千萬里,然后被鶯燕銜起,飛過吳山越水,江南從此伸出了觸角,很長很長,一直勾到人的肺腑。也有的來了就再也不走了,湖岸的暖風一薰,醉臥紫藤下,杳不知南北。“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這樣的句子放在心里就是了,那七郎偏就寫了出來,招來了那么多人為之競折腰。
在水一方的江南,煙雨迷朦的江南,楊柳依依的江南,杏花梨花桃花櫻花的江南和紫燕剪春雨絲竹弄管弦的江南。沈從文說,美麗是叫人愁人的。去過江南的人說,美麗也是叫人沉溺的。
16、江南的春天,似乎是從薺菜花上走過來的。
在你的身邊,在溪旁,在地邊,偶然發現幾粒細碎的小白花,那便是春之信號了。
寒氣依然襲人,流水依然無聲的冷,卻有了這細細碎碎微不足道的春天的花。“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那詩人在久遠的宋朝就已曾經看見溪邊這白花了。
春之端倪,竟綻放在這小小的薺菜花上,你或許會懷疑,或許會認定古人那詩詞多少有些牽強附會。但只要你留意觀察,當那小白花綻開之后,隨之而來的不就是那漾漾然無邊的草色?
實際上,春天總是姍姍來遲,寒冬依然漫長。然而,春天正在一步步走近,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只是很難看到它在加快步子罷了。
江南的三月,是田園詩中最美的段落。大地像剛睡醒的樣子,舒展著僵硬的身軀。南風多起來了,河水漲起來了,太陽暖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搖晃著一個個小腦袋,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柳樹如美夢初醒,抽芽,生葉,嫩綠新翠,嫵媚得像初熟的少女。桃花在枝頭上笑靨迎人,油菜花給遍野鋪滿黃金,紫云英染得滿地妍紅,那遍地的野花,散在草叢中,眨巴著美麗動人的眼睛。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像牛毛,像細絲,像繡花的針,密密地斜織著。有時,春雨更像是團團飄蕩的霧,又像是片片低流的云。霧罩處,云過處,地濕了,草長了,花開了……
我喜歡在南湖煙雨樓的雕花木窗旁遙望春雨。和風吹著密密的細雨,細雨凝成團團的煙嵐,好似水鄉人家窗前掛上的紗簾,使窗外的一切都變得朦朦朧朧,而堤上那些在雨中萌發的柳葉,盛開的桃花,輕輕吻著河岸的碧波,還有對岸那些高低錯落的粉墻黛瓦、小樓、老屋,以及撐著各色雨傘的來往行人,都仿佛被雨水溶化了,繽紛的色彩于無處不在的雨氣中浸潤、渲染,滲化為一塊塊相互交織的光暈和色斑。湖面上幾艘游船撥開迷蒙的雨簾,剪開綠綢樣的河水,慢悠悠地從眼前駛過,漸漸地消失在煙嵐之中。這時,你自然會想起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春是美好的。春天有春燕的呢喃春鶯的傳情;春天有杜鵑的描紅翠鳥的鳴聲。春天是一年四季的開篇;春天是萬物復蘇的起始。擁有春天,就擁有一份清明;擁有春天,就擁有一份溫馨。所以,過了年我就開始思慕春天了。我想,這種思春的心情,是任何人都會產生的。“遇物盡歡欣,愛春非獨我。”大詩人白居易就是這樣說的。
其實,我對春的認識,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最早,還在兒童時代,光盼望過春節,對春的概念很淡漠。因為春節就是過年,過年有魚肉吃,有新衣穿,還有壓歲錢可拿。到了稍大以后,對春有了新的了解,感覺最深的,是她的氣溫。那時缺衣少穿,冬天感到特冷,“春打六九頭,窮人苦出頭。”春天一到,天就漸漸暖和了。再大一點,除了她的溫暖以外,還感覺到她帶來的那股馨香。在天空中,在大地上,在哪里都能聞到春姑娘的氣息。再后來,就覺得人們如此熱烈地歡迎春,總有它深刻的含義。除了春是一年之首,大家都巴望有個良好的開端外,恐怕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在經歷了冰封雪凍的嚴寒之后,對溫暖,對綠色,對燦爛的陽光,對繽紛世界的無限期望。所以,我喜歡思春的那種心境。思春,并不是文人墨客的單相思長相思;思春,也并非才子佳人的見花落淚見月傷情。思春,是一種感情的復蘇,也是一種精神的復蘇。思春,是對春天的一種表白,一種情結,一種記掛;思春,是對春天的一種信念,一種憧憬,一種向往。
不言而喻,春天的腳步是在與冰雪斗爭后踏響的,盎然的春意是掙脫了嚴寒的威逼才得以釋放的。節令上的春天雖說會按時而至,但人們心理上、工作上的春天,卻不是坐等可以到來的。“梅花香自苦寒來”,如果說人生是一首優美的樂曲,那么抗爭就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音符。沒有苦和爭,人生的旅途就少了波瀾。種子在苦爭后萌芽,嬰兒在苦爭后娩出,雛鷹在苦爭中展翅,自然的發展就是物競天擇,人類的成長就是大浪淘沙。落花流水春去也,不管是落花有意,還是流水無情,都表明了時光易逝,春色難留。
“一年之計在于春”,而一生之計呢?生命四季,是我們每個人共有的,而春天更能開啟人們的感情之源,心靈之泉。怪不得有位文人一再提醒人們:“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17、平生最愛宋詞,常在宋詞的意境中獨自沉醉。時值春天,尋覓宋詞里的春天,心情美好。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的《鷓鴣天》以細致入微的描寫,將我們帶到充滿生機的初春的鄉村。桑芽新萌、薺菜生香,春的氣息彌漫鄉間,令人向往。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東坡的《蝶戀花》雋永深情,回味無窮,春光短暫,令人惆悵,但是不必担心,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希望在人間。墻內的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詞人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著人生哲理,這便是——煩惱皆因情字生,多情卻被無情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王觀的《卜算子》深情款款、詩意盎然。在作者眼中,山水如同美麗的少女,眉若青山、眼似秋水。作者送好友去江南,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時候,于是對好友說,如果日夜兼程趕到了美麗的江南,千萬不要辜負大好春光,一定要與春同住,將春留住。在所有的詩詞中,凡提及送別,大多都落寞無比,畢竟分別不是一件讓人感到愉快的事情。但這首詞與其他送別詩詞不同,它溫婉深情、歡快明朗、樂觀積極,讓人感受到了快樂的氣息。也因此,這首詞千古傳頌。
宋詞中的春天,溫馨而美好。
18、有些想念江南的春天了,想念這未曾謀面卻相識已久的朋友。想念暮春三月,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的時節。攜上一本詩詞,在紅綠相映的繁華中,在溫暖愜意的陽光下,在高處山坡的古亭里,愉悅而飽含熱情的大聲朗誦:“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爽哉!
有一次,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談到江南的氣候時,師姐說:“等到春天的時候,你看吧,一根草上頂著一朵小花!好看的不得了。”一句話逗樂了在場所有的人。“一根草上頂著一朵小花!”多么形象而又生動的比喻,將這江南的春天描繪的栩栩如生,我們仿佛已經置身于那綿延不斷的春景中,徜徉于春光爛漫的百花叢里。而那同我懷著一樣希冀的師姐,也同春天一般的可愛。她的一句話給了我們在寒冷冬天中快樂的理由,暖化了我們冰封起來的希望。
在陰雨連綿的冬天里,我悄悄的盼望著,等待著,那“一根草上頂著一朵小花”的到來,是我同冷空氣抗爭的力量來源。
19、春天,多么美好的字眼。
告別蕭索單調的冬季,風情萬種的春天就會如期而至。在這深情的期待里,盼著她的草長鶯飛,綠柳拂堤;盼著她的碧樹瓊花,綠波漣漪;盼著她的蘭馨蕙草,潤物如酥;盼著她的春色滿園,春光瀲滟。
如今,春天就在眼前,一伸手便可觸摸到她濕潤的發梢,感受到她溫暖的呼吸。可是春天,是我能夠讀懂的嗎?
春,有著水般情懷?“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驚蟄到了,春雷一響,綿綿細雨,在和風中斜斜飄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即使寂靜的夜間,也忘不了潤澤萬物。天為酥手,物為琴鍵,恰如佳人在輕柔撫弄。于是,“草與水同色”,山朗潤了,水也漲了,褪了蕭索枯槁,綠了紫陌紅塵。
也有著如花般的容顏?“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這個季節,“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梨花淡白柳深青”,“鬧媒蜂,紛使蝶,菜花繁”,萬紫千紅中,最是那“一枝紅杏出墻頭”的驚喜和“到處十枝五枝花”的賞心悅目。
春屬鄉野?“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破殼而出的小鴨,忙著跑向水里,春天的水,暖暖的,嬉與其中,歡欣無比。“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燕子回來了,穿梭著擷泥搭窩,呢喃著新春里的心情,希冀著春天里的繁華。
也屬閨閣?“芳樹無人花自落”,片片落紅,如蝶飛舞,萎地無聲,任青春飄零,孤寂滿懷。“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恰似美人別后的相思,追逐著她的芳蹤和履跡,一路而去,難以割舍。“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波”,滿懷幽怨,傷春感春,無法釋懷。
春是傷懷的?“花褪殘紅青杏小,多情總被無情惱,”滿枝艷麗的海棠,怎又舍得一夜之間變得綠肥紅瘦?“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光雖然明媚,終是無法留住這纖弱的美麗,個中情懷,誰來釋解?“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春光易逝,人生苦短,終是挽留不住。
還是情意切切?“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似在月光如水的夜里,獨對繡簾而作的清幽美夢,又似揚州路上,十里春風,一片柔情,滿懷浪漫……
春,是一介凡夫的我所能讀懂的嗎?千古文人騷客在吟誦她的可愛可憐可嘆與可惜,可是誰又能一語道破她的天機?
等滿眼翡綠,春便悄然而去。只想在春天里,“賣花担上,買得一枝春欲放,”留住春的芬芳,慰聊此片心意。
20、如果說生命只是一個不能重復的季節,那搏動的心便是一朵永不凋零的春花。
早春二月,乍暖還寒的時候,鵝黃隱約,新綠悄綻,“草色遙看近卻無”,“碧苔幾點”,暗示著生命的勃勃,那是旭日般的青春;陽春三月,杏花春雨時節,桃紅柳綠,“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柔風拂雨,飄揚著自然的偉力,那是如火的中午;晚春四月,芳菲漸盡之際,遠山幽徑,柳暗花明,輝煌著黃昏的執著,這是晚晴的暮年。“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夏、秋、冬只屬于肉體,心靈之樹是常青的,生命便春色永駐。
“不行春風,難得春雨”,生命之綠需要的是德行的沐浴、堅韌的澆灌、摯愛的孕育!
心的本色該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清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且益堅、不墜青云的傲岸,有“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云;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暫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勾踐臥薪嘗膽的城府堅志。
德是高的,心是誠的,愛是純的,心便永遠是綠色的。劉禹錫身置秋色,卻有綠色心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雪滿天山,心有春天,岑參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歲及暮色,但心野春色不褪,蘇軾臨西流溪水,吟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海倫 凱勒堅強樂觀,暗夜也絢爛;貝多芬堅毅創造,無聲更悅耳永恒;從飛頑強奉獻,平凡也偉大、質樸也撼人。
季節的斑斕和誘人,來自自然的造化;蕓蕓眾生的春景,源于創造。用生命去實踐“沒有比行動更美好的語言,沒有比足音更遙遠的路途。”
一生的春色,需要一生的裝點。
擁有綠色的心,生命春色永恒,我們便會擁有一切。
21、春雨綿綿,飄飄灑灑的雨絲如繡似織。又到了清明時節,宋人晏殊說:“梨花落后清明”,而吳惟信卻說:“梨花風起正清明”。不管怎樣,江南雨意正濃,乃應合了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真實寫照。
這天早晨,驀然發現了架上月季綻開深紅的花苞,竟有說不出的歡愉!那年冬天,我從街上買回了這盆月季,綠葉蔥蘢,幾朵花蕾,至今仍不減迎春的姿態。
記得小時候,每逢春雨瀟瀟時,總帶來莫名的快活,因為春雨,畢竟驅除了冬的寂寞。雨后大地返春,萬物蘇醒,使我們想起了春日里嬉戲熱鬧,三二伙伴,童趣盎然,或到田埂邊摘蒲公英,或到田里摸田螺……這時候,叮咚的檐前雨滴,仿佛是童年心靈上的歡鳴。
春雨如酒,唐朝詩人韋莊甚至在南方避亂時,面對秀麗的江南春色,寫下了自己的生活實感:“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其情景該是十分令人沉醉了。
綿綿的春雨,在人們眼里,化作絲絲縷縷的向往,萌發起深情的暢想。春天是美好的象征。難怪北宋時王觀要發出這樣的呼喚:“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杏花春雨江南,江南春是一首雋永的詩,是一支委婉的歌,是一幀立體的畫。疏疏雨簾,編織潮汐般的情景,當我走進故鄉的春雨里,目光如輕捷的飛燕穿過斜風細雨,一種美好的情致從心底里滾滾涌起。這兒有幾株高大的柏樹,我曾經爬在上面搗過鳥窩,尖硬的柏樹枝劃破過我的手腳;那兒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我們曾光著屁股在水里學游泳……一切成了遠逝的夢!沿著平坦的水泥馬路,兩邊高樓鱗次櫛比,玻璃櫥中花團錦簇,咖啡館里飄出流行音樂。還有那條狹窄的田埂小路呢?那座古老的石板小橋呢?以及那個曾經挎著藍色小書包走起路來喜歡蹦蹦跳跳的小男孩呢?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兒時的影子,一路吮吸著濃厚的鄉情,任一腔童趣在路面上徜徉……故鄉的變化給了我多深的慰藉啊!
四十多年彈指一揮間,故鄉在風雨中一步步挺過來,并一步步前進。如今張開雙臂正在迎接著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鐘一凡)
22、今年的早春,江南的梅花山的梅花因幾日高溫催發得特別燦爛,淮北的古鎮卻迎來的是漫天飛雪,一夜風雪山河白,偶見紅梅庭中開,也許因為氣溫太低,春天停下了她匆匆的腳步,只讓早梅占春色,太單調,萬紫千紅才是春,何時“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信。”東風遵守著諾言,暗夜悄悄地光顧人間,你看,那遙遙的草色,萬條垂下的綠絲絳,萬紫千紅的繁花,是百般紅紫斗芳菲,又是一年踏青時,陌上仕女如云,游人如織,尋芳客好逑,即使尋春去遲,也無須惆悵怨芳時,年年歲歲花相似,賞春須及時。或者換個角度,人間四月芳菲盡,千山萬壑藏春色,學學白居易,融入大自然。要不,追逐春天的腳步,“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現在的交通太方便了,二月的羅平油菜花是漫山遍野,四月的婺源花正俏,八月雅魯藏布江的油菜花正進入全盛期。
春且住,已是春色滿園關不住,還等什么,讓我們乘著歌聲翅膀,踏著歡樂的音符,浴著明媚的春光,蛻去冬日的慵懶,去和大自然做一次親密的接觸,在春的盛情邀請下,去做一次心靈的牧放,去擁抱春天的浪漫!
23、江南二月,東風轉綠,江水如蘭。
春,款步迎我而來。隱隱約約看到她的仙姿妙影,一如往年。走得再近些,便能看清她在笑著與你招呼,恰似小別情人,情深意濃。那笑里卻似在說,我來了,你眼神何故這般的凝重,象是看一副沉睡不醒的夢容,快把你的新房收拾好,讓我入住。“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春在近前,恰好相逢。
何須刻意的理由與規定的契約,何須用心的召喚與細心的收藏,何須精心竭力去準備迎接儀式與架構長篇賀辭。春,總歸是會在這個時候來與你約會。她會當著你的面,揭去你手掩的一段屬于你自己的相依時光,輕易的就如同翻過一頁紙張,迅捷的不讓我看清那只伸過來翻轉光陰的手。她又似乎很不樂意你與除她之外的光陰產生戀情。
還有幾天幾個時辰乃至更短的時距,春就走到近前。她應該會翻看你古老的心事,驚詫于去年與之作別后你經歷的滄桑。她問,這都是什么呀?我來了,不許你留著這些破爛。我這里的寶貝夠你收藏的。之后,她會將她背著的那只精致的背簍放在你的面前,簍里裝下這個世上所有的新鮮愿望與夢想,春會讓你挑選,每年都是這樣的程式。想說,春,你來了,你可知于你之前的光陰在我的歲月里已不再生動,不再喘息。你來了,你可細看我塵霜乍起的面容,不似往昔。你來了,你會在我的生命里駐足多久?在這迎來送往中,你不變,可我卻是千變。
忙不迭收拾著心情,匆促地修飾表情,總得給春一個應和的姿態。可是思想猶疑,動作遲緩,沒有跟上節奏,心緒未經整疊,亂糟糟地堆在一起。慌亂的神情引得春一陣嘻笑。
年夜飯已經準備就緒,爆竹已經準備好,千縷萬絲的心情也終于才理出一個頭來,就靜等著那一刻春跨進門檻,就靜等著那一聲凌空的禮炮霹靂巨鳴,就等著春一個箭步地把這最后的冬春間的距離給飛跨過去。
即將,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江游春路。即將,四顧富麗春色,眼見尋香腳步踏來步去。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香草在腳下,春風在臉上,微笑在周遭。不會有人看到,我站在春前和煦的陽光里內心的肅穆。也許我也會露著笑,笑的同樣燦爛如花。又有誰知我唇齒間默念:暖絮亂紅,也似知人,春愁無力。我獨不能在這春光里放任心情快活地自由地游來蕩去,我獨不能把這個恣蔓于春色里的小情小趣收拾一點,溫存心間。我的心正倚在墻角,看身外的世象。
凝眉冷眸,還帶著冬的未消的寒緒。對于文字的那點奢好,影響著思想的單純,無端地在心里豢養著愁傷的字眼。看作是理性的思索,看作是多愁善感的性情。總是歸結到一聲嗟嘆。
春潮帶雨,風景不殊,相思煙水,長是人千里。在網絡這個世界里,讓我結識了身在北方城市中的你。在文字的煙波世界里,我們一起撿拾過幾多人生精煉的感悟與時光消磨的感慨。文字,陳述著你與我的心情,文字,承載著你與我友情,文字,呈送著你與我的真情。只是天各一方,你在那端,而我在這端,沒有一條可供想念的源水。
我問,春天就來了,你那里還下著雪嗎?你說,嗯,屋外積起了厚厚的雪呢。這讓我想起了唐詩中的綠螘新賠酒,紅泥小火爐。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的身影可以穿越這冗長的網線,瞬間站在你的窗前。把你叫出來,就在這銀裝素裹的天地間,你我也效仿古人,相對而坐,在酒中沉醴浸醉,在紅泥小火爐的微光里感受寬綽的溫暖。用手指在雪地上寫上我們的詩行,那將是何等快慰?也許這樣,我可以暫時忘卻這臨春之愁。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路人。你在的地方,那會是我心里的另一個故鄉,我同樣不問你再多,不敢無端地撩撥你的心緒。因我知道,你與我一樣,畏懼這光陰的流轉。相對電腦,表情沉默,我已經感知你內心里的獨白。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此句用在這里用在你我之間不知是否合適?既然古人是為相交至深的情誼所作,我看也沒有什么不妥當。
在書中撿得這樣的語句,不經歷人生大的變故,只能是在生命的戶外徘徊,偶然猜想墻內的動靜而已。那么我此時,諸多的心事與心思在心里已經積蓄成山,隆突成峰,又算不算是經歷著精神層面的一種變故?
流水無情草自春,真的是好羨慕春,容顏依舊,而凡胎俗骨的人卻鬢絲浸染幾多霜白。華事散,青春漸已逐香塵而去。常在夜晚的時候,心里回旋那凄婉的音符,將心底里沉睡的凄情給喚出來。在靜的夜里,在黑的眼里,紛紜塵世,盡在虛幻之中。虛幻出一個神靈的微笑,一折完美的歌調,一朵宇宙的瓊花。害怕夜滑過去之后,待等天明時,睜開眼睛,虛幻景象被一天一地的日光驅散,現實依舊。
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若是妙齡青春,若是光陰輾轉又回,我又豈會如此的枉然多愁。香如霧,紅隨步,我又何故默念“遠路應悲春蜿晚,殘宵猶得夢依稀,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春常好,夢佳期,何故小園香徑獨徘徊?擁衾無語,抱影無眠。何故愁苦?愁旋釋,還似織,淚欲拭,又偷滴。此時再讀這些前人留下來的詞句,管它是意指何人何事何物何景,統統都被無理地拿來賦這個“愁”字。
一支牧童短笛聲在繁花錦織的田徑間脆聲聲響起,怎又想起“笛凄春斷腸,淡月黃昏”的詞。聽到的聲音,看到的景象,都被鍍上一層寒冷的灰色。寒窗夢里,猶記經行舊時路。落花猶在,香屏空掩,青春知何處?
閑將往事思量過,賢的是春,迂的是我,爭甚么!縱有太多的不稱意之處,總不至于明朝散發弄扁舟。冷靜的思索一番,逼著我如此快意的抒發,嚼出幾分苦滋味。人有時需要冷靜坐下來面對自己的靈魂,與靈魂做一番徹心的交談。
青春去也,不樂如何?一番窮周騰,權當我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好好好,說罷這番,愁煙已散盡。此刻,當去欣賞星海的燦爛,聽到大千世界的音籟,感覺到真生命的洪流,靈魂在瞬間瞥見了澄明。甩甩頭,把煩惱丟去,走出陰霾,仰起笑面,牽手這個春天。 散文在線(sanwenzx.com)首發網址:http://sanwenzx.com/sanwen/shuqing/2009/10635.html)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0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