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譯文] 山上的明月,卻一點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輕風,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天邊的碧云,還是恣意地搖曳橫斜。
[出典] 唐 溫庭筠 《夢江南 千萬恨》
注:
1、 《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2、注釋:
水風:水上之風。
搖曳碧云斜:反用江淹《雜體》詩句意。其詩曰:“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
3、譯文:
我心里有無數的恨事,痛恨心上人遠在天涯;可是山上的明月,卻一點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輕風,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天邊的碧云,還是恣意地搖曳橫斜。
4、 溫庭筠生平見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溫庭筠善于從容貌、服飾、情態上描寫思婦、宮女、青樓女子生活及情思,他的詞對五代及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半個世紀之后的花間詞派,就是在他的影響下形成的,因此溫庭筠被譽為“花間鼻祖”。
5、 此詞首句直出“恨”字,“千萬”直貫下句“極”字,并點出原因在于行入遠“在天涯”,滿腔怨恨噴薄而出。“山月”三句寫景,旨在以無情的山月、水風、落花和碧云,與“千萬恨”、“心里事”的有情相形,突出思婦內心的悲戚和哀傷。
此詞寫得樸素自然,明麗清新,沒有刻意求工、雕琢辭句,卻能含思凄婉,臻于妙境。刻畫人物,形象、生動、傳神,揭示人物心理,細膩、逼真,足見作者技巧純熟,既擅于雕金鏤玉的瑰麗之作,又長于質樸凝練的絕妙好詞。
6、此詞思婦深夜不寐,望月懷人。“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溫庭筠早年才思敏捷,以詞賦知名,然屢試不第,客游淮間。溫庭筠代人作賦,不久離開襄陽,客于江陵。這樣的人生閱歷是豐富的,何況這些苦愁在詞人看來是不必感覺難堪的。
這種隨遇而安的心態,是詞人性格的疏曠,氣質的野逸。溫庭筠當初擾亂科場,被貶為一介縣尉,當了一個芝麻大小的官。直到后來襄陽辟為巡官,此時溫庭筠已56歲。
這個花間詞人似乎是看輕這段苦短的。這就是宋代詞人的氣質,做知縣,或者書記官,他們這種隨遇而安而用之不竭的熱忱,內在生命燃燒的溫度是難于透過平靜的外表察覺的。他們的喜怒哀樂并不完全等于其生命空間的真實狀態。每一次貶謫,他們的精神和思想就愈加堅硬。
臨水而居,看青山隱隱水迢迢,這是沉靜的智慧。一個花間詞人,在襄陽,溫庭筠與皮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乘木舟而周游天下,策瘦馬而疾馳四野,頗有點春秋君子之風。他的詞又是那樣濃艷,甜蜜,善于描摹、精通音律,或者寫女子閨情,風格濃艷精巧,清新明快,
“山月不知心里事”,這個花間詞人的癡是如此,憂悒也是如此。這三句是寫寧靜的夜晚,山頭明月,心事無人可解。這情愫像是一個女子的寂寥,也像詞人在寫人生羈旅,江湖往事。古人說溫庭筠少負才名,然屢試不第。又好譏諷權貴,多犯忌諱,因而長期抑郁,終生不得志。 他心里一定有許多故事要講的。“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雖然多寫空泛的景物,但是韻味含蓄,在詞境的營造上,是有著獨特的個性色彩的。
南宋時人黃叔旸云:“飛卿詞流麗,宜為《花間集》之冠”。這句子就是流麗,清亮之美。花間詞人的華美筆法,婉轉曲調,讓人遐想之余,難于釋懷。
《北夢瑣言》說溫庭筠“才思艷麗,工于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所以時人稱為“溫八叉”。在我國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數步成詩之說,而像溫庭筠這樣八叉手而成八韻者,再無第二人。
7、恨是無窮無盡,恨有千種萬種。在這之中,最讓人可恨的是,令人朝思暮想的良人遠在天涯,久不歸來。無恨的山月是無法知道思婦的這種心事的,就是知曉了又能如何?還不是照樣無法理解。因此,它只管自顧自地高懸空中,將一片皎潔的清輝灑滿人間。而山闊水長,遠在天涯的丈夫也不能體諒這做妻子的一片苦心。因此,思婦長夜難眠,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她抬頭望望明月,低頭看看眼前,但見風吹落花紛紛,流水靜靜東去。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風吹花落,水逐花去;年華易逝,青春不再。百無聊賴之中,再凝望碧藍的夜空,朗朗月光之下,白云繚繞。隨著時光的流逝,它在一點點地、緩緩地斜移,似動非動似的。
這是一首寫思婦深夜不寐、望月傷情的詞作。
起句便開門見山,以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呼出恨極之語。這“恨”是思婦的離愁別恨,是愛極而生的恨,這“恨”字包含了更深的愛。夫“恨”而有“千萬”,足見恨之多與無窮,大有不勝枚舉之概。
次句又收縮管束,將千頭萬緒之恨集中到一點,這就是天涯之人久不回歸。如此寫法,則更顯出思婦之恨來。并且,這“恨”還是“極恨”,僅此兩字,就細膩地刻畫出這個思婦又愛又恨、極愛極恨的復雜心境。就詞的主旨而言,開頭兩句可謂一語喝破,再無剩義,似乎下文再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然而,就全詞比重來講,后三句才是主要部分。“山月”句是思婦抬頭所見,“水風”句是其低頭所見。這一高一低,表面看全是寫景,但實際上字字皆情語也。上句以月喻夫,下句以花自喻,寫她的“恨”無人可以理解,包括其郎君在內;寫她的年華亦如風中的“眼前花”,極易凋謝而難挽留。
結語同三四句,以景喻情、情景相融,寫出了思婦的深沉慨嘆:時光流逝,青春不再。這后三句,雖不著一“恨”字,而“恨極”之意卻以和盤托出。由此可見,沒有前兩句,不見感情之激切;沒有后兩句,又不見詞旨之遙深。
舊稱溫詞香軟,以綺靡勝。而這首《夢江南》卻迥然不同,雖為別調,卻屬精品。其表達直抒胸臆,純用白描,形象鮮明生動,情致幽遠,意境清雅,音律和諧,風格清新駿快。
8、“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是唐人溫庭筠《夢江南》中的名句。此二句,初讀感受亦自泛泛;幾經推敲玩味,才覺得文章本天成,而妙手得之卻并非偶然。詞中抒情主人公既有“千萬恨”,說她“心里”有“事”當然不成問題;但更使她難過的,卻在于“有恨無人省”。她一天到晚,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并無任何人能理解她的心事,只有山月不時臨照閨中而已。不說“人不知”,而說“山月不知”,則孤寂無聊之情可以想見。這是一層。夫山月既頻來相照,似乎有情矣;其實卻是根本無情的。心里有恨事,當然想對人傾訴一下才好,但平時可以傾訴的對象亦無之。好容易盼到月亮來了,似乎可以向它傾訴一下,而向月亮傾訴實等于不傾訴,甚至比根本不傾訴時心情還更壞些!于是“山月不知心里事”也成為這個主人公“恨”的內容之一了。這是又一層。至于說“不知心里事”的是“山月”而不是其他,這也是經過作者精心選擇的。李白《靜夜思》:“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望山月能使客子思鄉,當然也能使閨人懷遠。況且山高則月小,如果是滿月,當月愈山尖而照入人家時必在夜深;如果是缺月,則“四更山吐月”,人看到月亮時天已快亮了。這就點明詞中女主人公經常是徹夜無眠的。這是第三層。《詩·邶風·柏舟》:“日居月諸,胡迭而微。”以日月喻丈夫,原是傳統比興手法。然則這一句蓋謂水闊山長,遠在天涯的丈夫并不能體諒自己這做妻子的一片苦心也。這是第四層。“水風”句與上聯角度雖異,意匠實同。夜里看月有恨,晝間看花也還是有恨。看花原為了遣悶,及至看了,反倒給自己添了煩惱。況上句以月喻夫,則此句顯然以花自喻。惜花落,正是惜自己年華之易謝。花開花落正如人之有青年老年,本是自然現象;但眼前的花卻是被風吹落的。“空落”者,白白地吹落,無緣無故地吹落之謂;這正是《詩·小雅·小弁》中所謂的“維憂用老”一語的形象化,而不僅是“恐年歲之不吾與”這一層意思了。至于所謂“水風”,指水上之風。這也不僅為了求與“山月”工整相對而已。水面風來,風吹花落,落到哪里?自然落在水中,這不正是稍后于溫庭筠的李煜的名句“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另一種寫法么?溫的這句寫得比較蘊藉,但并不顯得吞吐扭捏,依然是清新駿快的風格,可是造意卻深曲多了。滄海不平
9、 “陪伴空城的,應是閑鐘。正如葉落之于秋;塵埃之于光陰;流水之于溪旁歇腳的逆旅。那一瞬不是為著相逢,而是為著沒有錯過而欣喜。為著這一瞬,所以不憚說分離,且不管這分離竟是真的海角天涯遙遙無期。因著這無期在心中有期,所以不憚等待;因著這等待而凋殘了多少季的花期,所以梳一把白發,歲月蕭蕭地落地。且把山色和水色在目極處絞織成如畫的山水,恍惚中,那山是我,那水是你……”
“等我的人,我卻無夢相贈。身,已如秋蓬;心,寄托行云流水,我怎能再做春閨夢里人?”
徘徊的路,走得總是那么艱難。“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歲月看著你我隔岸對峙,寸寸老去。用文字堆積起來的感情,在時鐘的嘀噠里也在漸漸憔悴、慢慢老去。終是過客,被時光疾馳的箭,擊碎了浮塵玻璃心。縱喧囂都市,紙醉金迷的紅塵,亦掩飾不住繁華的荒涼。
站在歲月的風口,聽潮起潮落。在月亮的河床遭遇,世襲的榮譽,次弟綻開高貴的心扉。給你的愛一直很安靜,總是在字里行間愛著你。每個流霞的黃昏,在岸邊用清碧如玉的流水默默地為你作詩。沉默的手指,撫摸著鍵盤,為你碾盡一池墨香,記錄下所有流逝的情節,一段接著一段,悄悄延續。千古的情在文字里演繹,過往的愛在文字中繽紛,金色的錦緞在時空中無邊鋪展。
重溫心中有過的悸動,時常叩問自己,應該放你在哪里?放自己在哪里?文字究竟因誰而美麗?文字到底因誰而哭泣?文字因誰而永唱不休?文字因誰而快樂憂愁?誰曾在經典的老歌里唱著一生一世的牽掛?誰曾在如水的文字里說著風雨相依的永遠?誰曾在秋天的童話里承諾今生唯一的約定?
10、 見過蓮花凋零,一片枯塘,水靜止,心如止水。但是蓮花尚有惜花人歌之贊之,這些女子連綻放也無人欣賞。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2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