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  只有把文采與質樸配合恰當,然后才能成為君子。

     [出典]  《論語·雍也》

      注:

      1、原文: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2、注釋:

質:質地,內在的品質、才能等。質樸。

文:文采,外在的裝飾,禮節的修飾和約束。文采、文飾

史:掌文書的史官。長期掌文書,則不免過于注重修飾文辭,而誠信不足。這里是指象“史”那樣過分重視修飾。虛浮不實。

彬彬:相雜適中的樣子,指配合適當。文質兼備融和恰當。

3、譯文:

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

孔子說:“內在的品質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在的品質,就會浮夸虛偽。文采與品質配合恰當,然后才能成為君子。”

意譯:性情過于直率就顯得粗魯,禮儀過于恭敬就顯得虛浮,恰當的性情與禮儀,才是成熟的人該有的樣子。

4、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于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于文,亦不主張偏勝于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

5、放到服飾上來,可以把“文”理解為服飾。也可以把服飾的類型理解為“文”和“質”兩種。我覺得就是要注意個人氣質和服飾的統一,什么樣的氣質搭配什么樣的衣服 。

6、這段話可以從各種層次上來理解和發揮。

大而言之,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人類樸素的本質,“文”則指文化的累積。那么,“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人沒有文化,就會像原始人一樣粗野、落后。“文勝質則史”就是指文化過于發達后人類失去了原來樸素的本質,顯得虛浮而沒有根基,所以要“文質彬彬”,文化的發展要與人類的本質相適應,相協調。

小而言之,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質樸的品質,“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那么,“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一個人沒有文化修養就會很粗俗;“文勝質則史”就是指一個人過于文雅就會顯得像個酸秀才,書呆子,注重繁文得節而不切實際。所謂 “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典型的“文勝質則史”,忘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要“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廣而言之,“文質彬彬”還可以從寫作、藝術、審美的內容和形式、內在美與外在美、質樸與文飾等各個方面來力。以理解和發揮,從而使“文”與“質”成為一對內涵豐富而外延廣泛的范疇得到深入研究。

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這是先秦文化中孔子對文與質的闡述,這一哲學概念最初是用在人格的修養評判上,被作為理想的君子人格。隨著中國繪畫的萌芽、產生、發展和繪畫理論也相繼出現,文與質在繪畫中也和人格修養一樣成為一個評判標準。孔子的“繪事后素”論,同樣也是談到繪畫中文與質的問題,“素”是質,“繪”是文,以文求質,以質載文。

8、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質指的是質地,可以引申為內涵,個性。文指的是文采。作為一個君子必須要有文采,同時還需要有個性和內涵。

代表人物:諸葛亮。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自比管仲樂毅。僅僅27歲時以獨到的見識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

9、孔子此言,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他從禮的思想出發,通常把華美的裝飾看作權力、地位、禮儀的象征;,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這段話既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又反映了他一貫堅持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于文,亦不主張偏勝于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這兩點都屬不易。孔子一直是很重視個人修養以及外表禮儀的。所以他強調一個君子既要有著不凡的文采,也要具備良好質樸的個人品質和優雅的外表,只有兩者相互陪襯,相得益彰、均衡交融,言行文雅而又真實、合乎中道,才是真正“文質彬彬”的君子。

 一個人的文采固然重要,但如果光有飛揚的文采,個人修養卻是不值一提,只怕再優美的文字也得不到人們的許可和贊揚;相反,一個人具有良好的言行舉止,謙和有禮,但學問不深,連一篇像樣的文章也要躊躇半天,那也肯定談不上是一個君子了。俗語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所以,文質兼修,方能成為一個仁德具備的君子、成就一番真正的大事業。

我們還可以從另一角度來理解孔子的這段話:對美的看法,應符合人們對文藝作品的形式與內容的關系的要求。因此,孔子的文與質的此番論述也對后世文藝理論產生了廣泛影響。從文藝理論的角度來解釋這句話,大致意思是:如果內容勝于形式,就顯得粗野。形式勝過內容,則顯得浮華。只有內容與形式配合得很好的文章,才稱得上好文。由此可知,孔子是主張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的。

孔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學及其理論批評史的基本走向。重視內容與形式的結合這一思想,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創作及理論闡發還是產生了較好的影響。東漢末年的王充即以外內表里,自相副稱來強調內容與形式的統一。西晉陸機在其《文賦》中提出理扶質以立干,文垂條而結繁。這里,指事理,喻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有了思想內容就如同樹干那樣能夠樹立起來,而文辭(形式)就如那枝條和花果那樣繁生在樹干之上。同樣,也非常強調內容的重要性。

關于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問題,不同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變種,比如中唐韓愈、柳宗元的文、道并重觀;白居易“根情、苗言、華聲、實義所包含的內容與形式結合的文藝觀;王夫之的情景論等等,總體上體現為對內容與形式并重的特點。這一思想也是孔子“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思想的延伸。文藝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如果配合得很好,那么就能成為一部好作品。

因此,不論做人,還是為文,請記得:文德兼修,才稱得上是個謙謙君子。

10、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文者,文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者,質樸,合乎君子修養之內在仁德;彬彬,搭配和諧之貌,中庸之大智慧也。人之萬物靈長,僅有良好的修養是不夠的,為人,質地樸實,自然很好,然而木訥寡言也同樣不為人稱道。質樸多于文彩就會顯得粗野,文彩多于質樸就會流于浮華。文彩與質樸搭配適中,才能成為君子;文質盡失,人非人。故而,“仁”的內在與“禮”的外在表現和諧中庸地揉合在一起,才能成為“君子”,進而擁有理想的人格魅力。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不應了這句“文質彬彬”,內“仁”外“禮”,處事有度,不怠慢不激進,不退縮不逃避。盛時,展意氣而風不發,指點江山,大濟蒼生;亂世,隱志節亦心不躁,激揚文字,悲憫柔情。
  而如今,黃口小兒滔滔不絕者有之,唱了幾首歌,做了幾件事,寫了幾章病句,便無病呻吟,嘩眾取寵,談心得教體會,“老子天下第一”不可一世,“欽差大臣滿天飛”忘乎所以,飄飄然騰云駕霧,文不文,流于浮華。
  而如今,僅剩皮囊媚態百出者有之,什么身體多汁,糟踐純潔的語言;什么肉體與精神分離,除了賣肉,何來精神,而且肉價漸高,引來日多食肉者;物種滅絕加速,人群便加速分離出諸多物種來,形形色色,質不質,人趨非人,扭曲異化,恍恍惚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
  而如今,高唱和諧,屠戮天下者有之,自撞左墻右墻,抹去嘴角的血漬,慈祥有加地教育愚昧者說,這是愛你,此后某天定死,豈不更痛苦,不如死在我手里吧,我也好安心了。質不質,文不文,“彬彬”不再,時過境遷幾小時,紅紅的遮羞布掛起來,扭捏的步子浪起來。
  文明盡失,邯鄲學步,爬將起來,不知羞恥抬頭媚笑;開掘祖墳,罵不離口,守著金山家業,乞討街頭,這次第,怎一個哭字了得?
  究究竟竟,這是一個什么世界?
  卓爾千年文明人性,2500年前孔子何以重視“文”,“克己復禮”?禮者,修養的體現,文明的密碼,生老病死,婚喪嫁娶,接人待物,無不體現禮,無不承載著仁的內涵。
  禮者,諸多的文明程式,不僅體現著儒家的文明修養,同樣體現著文明的優秀、包容與悲憫。讀書人,可以知書達理,暗熟天地精神;不讀書的人也可以在文明程式的熏陶下,頓悟宇宙真理,以天地宇宙和諧精神,以及人群、、以及人與眾生、以及人與天地宇宙的和諧有序,融匯生命的安寧、快樂,堅守文明的家園穩固。
  儒家注重心性修養,內外兼修,進而人人懂禮,禮通四極八荒,禮至仁成,仁者有禮,仁者愛人,愛心融融,其樂融融,“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59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