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譯文]  一曲終了,彈箏人已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

  [出典]  蘇軾《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注:

   1、 《江城子》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2、注釋:

     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

     鳳凰山:在杭州市南。

     芙蕖:荷花。

     娉婷:貌美。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風貌最娉婷。”

     湘靈:湘水女神。傳說帝堯的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帝為妃,二人隨舜南(巡),死于沅湘之間,成為湘水女神。

 

 

   3、譯文1:

     鳳凰山下雨后初晴,水面風清爽,晚霞艷麗。荷花開放,盈盈美好。不知從何處飛來了一對白鷺,可是被荷花的美麗風貌吸引而來的嗎。

     忽然聽到江面傳來彈奏箏的樂曲,音色哀婉,誰能忍聽?這曲調令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好像是湘水女神在奏瑟傾訴自己的哀傷。一曲終了,彈箏人已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

     譯文2:

    鳳凰山下,雨後初晴,雲淡風清,晚霞明麗。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淨。什麼地方飛過一對白鷺,它們也有意來傾慕彈箏人的美麗。

    忽然聽見江上哀傷的調子,含著悲苦,又有誰,忍心去聽。煙靄為之斂容,雲彩為之收色,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一曲終了,她已經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 

 

   4、蘇軾生平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此詞為蘇軾于熙寧五年(1072)至七年杭州通判任上與當時已八十余歲的有名詞人張先(990-1078)同游西湖時所作。作者富有情趣地緊扣“聞彈箏”這一詞題,從多方面描寫彈箏者的美麗與音樂的動人。詞中將彈箏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麗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與景色相映成趣,音樂與山水相得益彰,對人物的描寫上,作者運用了比喻和襯托的手法。

  開頭三句寫山色湖光,只是作為人物的背景畫面。“一朵芙蕖”兩句緊接其后,既實寫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彈箏的美人,收到了雙關的藝術效果。

  從結構上看,這一表面寫景,而實則轉入對彈箏人的描寫,真可說是天衣無縫。據《墨莊漫錄》,彈箏人三十余歲,“風韻嫻雅,綽有態度”,此處用“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的比喻寫她,不僅準確,而且極有情趣。接著便從白鷺似也有意傾慕來烘托彈箏人的美麗。詞中之雙白鷺實是喻指二客呆視不動的情狀。

  下片則重點寫音樂。從樂曲總的旋律來寫,故曰“哀箏”,從樂曲傳達的感情來寫,故言“苦(甚、極的意思)含情”;謂“遣誰聽”,是說樂曲哀傷,誰能忍聽,是從聽者的角度來寫;此下再進一步渲染樂曲的哀傷,謂無知的大自然也為之感動: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最后再總括一句,這哀傷的樂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傾訴自己的哀傷。湘靈,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詞寫到這里,把樂曲的哀傷動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這樣哀怨動人的樂曲非人間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樣的神靈之手。

  與此同時,“依約是湘靈”這總綰樂曲的一句,又隱喻彈箏人有如湘靈之美好。詞的最后,承“依約”一句正待寫人,卻又采取欲擒故縱的手法,不僅沒有正面去描寫人物,反而寫彈箏人已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山間水際。“”人不見,數峰青“兩句,用唐代詩人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是那樣的自然、貼切而又不露痕跡。它不僅意象動人,而且結構上還暗承”依約是湘靈“一句,把上下用典結合起來。”數峰青“又回應詞的開頭”鳳凰山下雨初晴“描寫的雨過山青的景象,真可謂言盡而味永。

 

 

   6、雨后天晴的西子湖畔,水清霞明,荷花盈盈,讓人心情頓時開闊明朗起來,大名鼎鼎風度翩翩的蘇才子正駐步留戀,暗嘆不已。放眼觀望西湖,水波隨微風輕輕地漾起,看見有一彩舟漸漸臨近,只見那舟中人,身著粉荷色偏襟上衣,下著碧綠色羅裙,外罩白色紗衣,真比那湖中的真芙蓉還秀美,還水靈;又如天邊的晚霞般嫻靜美妙,風韻撩人,娉娉婷婷的女子玉手弄箏弦,亦真亦幻,似詩似畫。真是人間天堂啊!

    再看那女子多情明麗的眼眸,柔美曼妙的腰身,引發蘇才子無限曠闊的才思。蘇才子正一手托腮,腦子里的妙語轉化成顏面上得意的微笑:如此美景佳人,真是讓人才思泉涌,浮想聯翩,何不作詞一首,讓女子演唱?二八女郎纖手弄絲弦歌楊柳岸曉風殘月,此情此景,對酒當歌,此乃人生樂事,人生樂事啊!哈哈……不覺笑出了聲。

    岸上蘇才子的英姿勃發,也引得女子雙頰緋紅,不覺手指更加溫柔,歌聲更加甜美。

    蘇才子醉了,真醉了,一會兒贊賞愛慕的望著女子,一會兒雙目微閉輕輕和著美妙的曲子。

    岸上兩個衣著光鮮的公子哥垂涎女子的美貌,唏噓以吸引之。

    女子見狀,一曲未終,就悄然離去……

    弄得個蘇才子雅興盡失,嘆息不已。

    全詞上片寫景,下片寫人,全詞情景交融和婉清倩,曲折含蓄,情韻無限。

    這首詞就是這時候寫的,表心中遺憾吧。

    眾所周知,蘇大才子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風流多情的生性是很多才子的宿命吧。他的浪漫可是出了名的。

    唐宋的詩詞已經繁盛到人人能吟的地步了,文人雅士到市井凡人,那有人作就有人唱呀,這就為文人雅士和歌姬舞女之間的架起了一座橋梁,就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繼而有了傳頌千古的佳話。

 

 

   7、還記得蘇東坡曾在西湖上見過。當時月色清冷,瑟聲隨一葉小舟從楊柳深處蕩來,舟上鼓瑟的女子,衣袂臨風,白衣勝雪。一曲奏罷,飄然隱去,煙靄散處,只有江月。蘇子想:為我怡神的,莫不會是湘神吧。悵然間,一曲小令也便呤成:“……忽聞江上弄哀箏,若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似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而如今,群山依舊青著,江水依舊流著,江邊次第開了的花的香也似曾聞過,水面盤徊的三兩鷗鷺也不以我為客,一切都在“悠悠處處盡經過”。仿佛間我又回溯到了夢的開始,依稀的,還是那當時的春天。那縷若有若無又無處有在的歌聲依然沒有散去:……
    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來,吹能差兮誰思?
    ……
    望夫君兮未來,吹能差兮誰思?
    ……

 

 

   8、那一片美好的箏聲令人心動,本來想要等他彈完后再去尋訪,那知一曲終了,人兒卻已消失不見,只能呆呆地望著那幾座青翠的山峰。作者在江上聽人彈箏,那卓越的技巧令人著迷。本想等待曲終再去尋訪彈箏的人,可是他卻早已飄然遠去。這三句詞描寫盼望與那人相見,那人卻早已遠去。惆悵無奈之中,更別有一番綿綿不盡的幽情。

   且不論這首詞是怎樣的明艷動人,清新婉約,單是念起來的輕盈跳躍,便足以讓人陶醉。以ing音押韻,讓整首詞都充滿空靈輕快的美妙聲韻,瑯瑯上口,極是動聽。我對這首詞念念不忘,五成是為了這美妙的韻律。能將詩情畫意與音韻完美結合,也不是易事。

 

 

   9、你來了,輕輕地,象云一樣輕盈的飄至,大地留下你的倩影,藍天印上你的彩照;

    你走了,輕盈的,象云一樣的飄離,那一刻,“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來時,菜蛙翠綠

   別時,稻田有了秋意

 

   又是半個月亮,照窗臺

   又一個季節

   落滿了山谷

   小溪,小溪呀

   全不知,離人歸

   月涼如水,送我北歸

 

 

  10、“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弦猶在耳,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沒有你以后,雨天不再是雨天。

 

 

  11、“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想想,這是多么的寂寥。筵席終將散去,繁華也只是一場虛幻,那些上天所給予的,它都終將收回。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紅顏彈指,沓然無蹤,今人不見古時月,今夕何夕,世事無常。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這是怎樣的蒼茫,

   讀他的詞仿佛感受到自然令人屏息的動容,人生苦短,猶如白駒過隙,只有月光如水水如天啊。

 

 

   12、惆悵是想得到,但得不到也不會痛斷肝腸的那種。錯過了,要不就見著了,就是晚了一步,怔怔地,在原地愣神,心里升起來微微的疼,但不厲害。

    以前讀蘇軾的《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結尾處,就讀到那種惆悵。雨后的湖面,水風清,晚霞明。船這樣蕩著。水上有一朵開過了的紅芙蕖,似遲暮的美人,矜守著最后的一點姿態。這時,飛來一對白鷺,在花前盤旋,似是有情,愛那紅蓮,但又似不是。忽然,江上傳來彈箏的聲音,箏聲里仿佛有萬千的情意,只不知誰能讀懂。船上的人,便也就癡癡地聽,魂靈也許暫離了塵世。想著等一曲終了,前去探問,是何等樣的女子,彈出這樣哀哀含情的聲音。只是,過于沉溺了呢,等曲終,等回過神來,想去尋找那人,卻只剩得:“人不見,數峰青。”

   當然不會費力去尋找,只不過是湖上的偶遇,聽得她彈了一首進入心靈的箏曲。只為了撩動心弦的那些聲音,就興師動眾地找,似乎也不必。但是,分明曾這樣地近,這樣地被打動。卻只能由著船兒,在水上輕輕地蕩,看著周遭的山,青青依舊。

    那樣的惆悵啊。沒有實體可以附著,也許只能讓它飛散在茶和咖啡的香氣里,漸漸地淡,淡到仿佛忘記。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0:40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