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譯文]  別情不如墻東的柳樹,春風一吹,柳色青翠依舊。

   [出典]  北宋  張耒  《秋蕊香》

  注:

  1、 《秋蕊香》 張耒 

    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朱欄倚遍黃昏后,廊上月華如晝。

  別離滋味濃于酒,著人瘦。 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2、注釋:

     金獸:銅香爐,鑄成獸形。

     著人:使人。


  3、譯文:

    細風從疏簾縫隙中穿入室內,獸形的金色香爐中飄起縷縷煙霧。 美人倚遍朱欄,從黃昏到深夜,仍然情思難舍,凝視著回廊上如白晝的月光。

    離愁別緒濃于劣酒,使人為之憔悴。別情不如墻東的柳樹,春風一吹,柳色青翠依舊。


  4、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祖籍毫州譙縣(今安徽毫縣),生長于楚州淮陰(今江蘇淮陰)。“蘇門四學士”之一。熙寧六年(1073)進士及第,授臨淮主簿。元禧初召試學士院,授秘書省正字,累遷起居舍人。紹圣初謫監黃州酒稅,再貶競陵郡酒稅。徽宗即位,起為黃州通判,歷知兗州、潁州、汝州。崇寧初人元祜黨籍,貶房州別駕,黃州安置。有《張右史文集》,存詞六首。

     崇寧四年(1105年),秦觀的兒子自藤州(今廣西藤縣)奉父柩歸葬揚州,路過黃州時張耒臨江祭奠,他為好友的“竄身瘴海,卒仆荒陋”而痛哭失聲。淚水未干,黃庭堅又相繼去世。崇寧五年,宋徽宗詔除一切黨禁,張耒才得任便居住。這年冬天,他自黃州經潁州,回到故鄉淮安,大約住了一年多時間。大觀年間,移居陳州,監南岳廟,主管崇福宮。由于晚年長期賦閑,他貧病交加,《歲暮即事寄子由先生》云,“肉似聞韻客,齋如持律徒。女寒愁粉黛,男窘補衣裾。已病藥三暴,辭貧飯一盂。長瓶臥墻角,短褐倒天吳。宵寐衾鋪鐵,晨飲火數珠。”可以想見他當時已衣食不繼,三月不知肉昧了。

  盡管政治環境是如此惡劣,生活是如此困窮,但詩人并沒有向腐朽的蔡京集團屈服。以聞道蘇軾自負,終生恪守不移,即使遭受打擊也不后悔,且引為人生最大的志趣。詩人就這樣堅持著,繼蘇轍和晁補之謝世之后,也在寂寞和痛苦中死去,據乾隆《山陽縣志》載,葬于故土淮安“治北七里”。


    5、 這首詞是張耒離許州任時,為留戀官妓劉淑奴而作。上片描寫黃昏佇立、情思難舍的情景,下片抒發憔悴于離愁而深感人不如柳的慨嘆。

  “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這兩句通過對細風透進簾幕、香爐縷縷飄香的描繪,明寫官妓劉淑奴閨房的幽雅芳美,暗寫前來幽會告別的環境氣氛,隱含越是美好、越是值得留戀,越是幽靜、越是格外凄清的弦外之音。這里“疏疏”,稀疏之意;“金獸”指獸形的銅香爐。

  “朱欄倚遍黃昏后”二句,緊承首二句而來,由室內轉而寫室外,由黃昏寫到深夜,勾勒出倚遍每一根欄桿、凝視著畫廊上如晝月光的生動畫面,傳達出回憶往昔并肩倚欄,攜手賞月,而今戀戀不舍,依依惜別的愁緒。“月華”,即指月光。上片四句全部寫景,而字里行間則洋溢著離愁別緒,因為往昔天天如此,而從今以后卻不復再見了,對景傷情,萬般無奈之意,盡在不言中了。這兩句主要從時間上著筆,寫離別之人從黃昏到深夜,倚遍欄桿,離愁無限,對月無緒的痛苦情態。

  下片在上片寫景的基礎上,著重抒情。

  “別離滋味濃如酒,著人瘦。”這兩句是全詞的主調,這種“別離滋味”只有自己深深地感到,要說出來卻又十分抽象。詞人在這里用“濃于酒”一詞來形容描寫這種離愁別緒的濃烈程度,這就使抽象的情感物態化、具體、形象,它不僅將比酒更濃烈的離愁別恨極為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來,而且將詞人借酒澆愁的神態巧妙勾出,收到一箭雙雕的藝術效果。正因為如此,“著人瘦”一句便水到渠成,落到了實處。這種離愁竟使人為之憔悴,其滋味便可想而知了。

  “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依舊”緊承前句而來,前兩句寫離愁滋味超過濃酒,進行正面對比;這兩句寫別情不及墻柳,則從反面襯托。為什么會不及墻柳呢?因為柳葉只枯黃萎落于一時,春風一吹,柳色如故。言外之意,人一離別,各自天涯,是否能再續舊情,可就說不準了。這一反襯,由眼前的墻東柳觸發而起,既信手拈來,又新奇貼切,極為深切地道出了內心深處的惆悵之情和纏綿悱惻之意,這就成為全詞的點睛之筆。

     這首詞寫景純用白描,毫不雕飾,清新流麗,而情寓其中;寫情,直抒胸臆,決不做作,層層轉跌,入木三分。其中絕無香澤綺羅之態,唯有不加矯飾之情。這就使本詞具有清新流麗的風格特征。(池萬興)


    6、此詞為作者離開許州后,為思念當地歌妓劉淑奴而作。詞中以代言體方式,抒寫情人之間深摯的相思情懷。全詞上片寫景,由室內寫到簾外,寓情于景;下片寫情,借反景反襯內心的苦悶,以景襯情。

  上片起首兩句先寫從疏簾逢隙間穿透進來的風,使金獸爐中的一線香煙裊裊飄動,以動襯靜,表現出室內居人的孤寂心情。“朱欄倚遍黃昏后,廊上月華如晝”兩句,透露出了姑娘內心的隱秘:原來她從寂寞空房的爐煙裊裊記起當時兩情綣繾的往事,如今離分兩地,心下自傷。所以她不禁由室內走出簾外,在朱欄繞護的回廓上,一遍又一遍地倚欄望著,從白天盼到黃昏,從黃昏盼到浩月流輝的深夜。“月華如晝”,說明這是一個月白風清的良夜,往日歡會,何其甜密;而今天各一方,形單影只,怎不教人深深惆悵……

  下片由上片“月華如晝”一句生發開來的,重在以景襯情。在皎潔的月光下,她發現自己獨立的孤影顯得分外消瘦,追索這令人消瘦的原因,原來是“別離滋味濃于酒”。“濃于酒”三字取譬甚妙。一是說酒味濃,能使人醺然迷醉,而“別離滋味”給人的刺激之深又過于酒;還有一層意思,是這種“別離滋味”連酒也消除不了。“著人瘦”一個“著”字,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了,長期的精神負担,教人哪得不消瘦!它既揭示了現象,又隱含著致瘦的原因。這兩句承古詩“相去日以遠,衣帶日以緩”之意。由此逼出煞尾兩句。銀色的月光照見了她的伶俜瘦影,同時又現出東家墻頭的重重煙柳,兩者映襯對比,不覺感從中來,發出如怨如慕的嘆息:“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墻東的柳樹,到春天翠色依然,而自己的情懷則不似舊時了。拿有情的人和無情的柳相比,實乃以無理語言,寫極端的癡情。這首詞風調清麗,情致纏綿,在婉約詞中也屬上乘之作。


    7、張耒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在政治上卻因受蘇軾的牽連,累遭貶謫。但在詞的風格上卻無東坡詞的豪放氣勢,倒和柳永秦觀的詞風相近。

  據說張耒在許州做官時,曾愛上一個名叫劉淑奴的歌伎,他卸任離開許州之后,為思念劉淑奴寫過兩首歌詞,《愁蕊香》便是其中一首。

  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朱欄倚遍黃昏后,廊上月華如晝。

  別離滋味濃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疏簾縫隙間穿透進來的風,使金獸爐中的一縷香煙裊裊飄動。因風飄動的香煙,難道不正是多情姑娘的心靈游絲在冉冉飄浮?是什么牽動了她心靈的游絲呢?原來她從寂寞空房的爐煙裊裊,記起當時兩情繾綣的往事,如今離分兩地,教人怎不思量!她不禁從室內走出簾外,在朱欄繞爐的回廊上,一遍一遍地倚欄望著,從白天盼到黃昏,從黃昏盼到皓月流輝的深夜。這是一個月白風清的良夜,往日相聚,兩人濃情蜜意,而今天各一方,形單影只,欲語難訴?怎不教人深深惆悵。

  在皎潔的月光下,她才發現自己獨立的孤影顯得分外消瘦,從而追索這令人消瘦的原因,原來是“別離滋味濃于酒”。酒味濃,能使人醺然迷醉,而“別離滋味”給人的刺激之深又過于酒,這種別離滋味,酒是消除不了的。

  銀色的月光照見了她的伶俜瘦影,同時又現出東墻頭的重重煙柳。墻東的柳樹,到春天翠色依然,而自己的情懷則不似舊時了。有情之人不若無情之柳,癡情至此,卻無以慰藉。


    8、簾暮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朱欄倚遍黃昏后,廊上月華如晝。 別離滋味濃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也許在這個春雨瀟瀟的夜晚,不會再有“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的故事,但是我相信,一份份真摯的情誼,將及墻東柳----春色年年依舊。


   9、宋代詞人對楊柳尤為鐘情。幾乎宋代有名的詞人都有佳作涉及楊柳。多情的詞人往往通過抒寫離愁別恨,來歌頌愛情的真摯,楊柳成了寵兒。在他們的詞中,楊柳愈發雋永多姿,形象也日漸豐滿起來。

    單是歐陽修的就有《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幕簾無重數。”《生查子》:“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后。”《采桑子》:“飛絮朦朦,垂柳闌干盡日風。”《鷓鴣天》:“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四首。

    宋祁的《玉樓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錦纏道》:“海棠經魚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更是當時譽滿詞壇的名作。

    還有蘇軾的《蝶戀花》:“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浣溪沙》:“ 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秦觀的《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

    黃庭堅的《畫堂春》:“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

    張文潛的《秋蕊香》:“別離滋味濃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柳永名作《雨霖鈴》中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被譽為古今俊句。

    曼聲低吟著這一首首的佳句,讓人不覺頰齒留香,真有一曲新詞酒一杯的沖動。究竟是楊柳那種纖細的柔美感染了詞人,還是本身就文弱細膩的宋人從楊柳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很難分得清楚。我想兩者大概都有吧。


    10、歲月匆匆,數十年彈指一揮。饑餓早被這片富饒的土地埋藏。現在的晉江人吃“地瓜粥”實在寥寥,即便吃,也只是一種回味,一種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體驗,不知何時,那小時候的浪漫,愈來愈為一種淡淡的若有所失的惆悵所代替。一種光陰似箭的緊迫感如潮似汐般的一浪一浪漫上心頭。不管做了多少,收獲了多少,總覺得沒做的更多,回首再也拉不回來的歲月,不由想起了《秋蕊香》中的詞句:“別離滋味濃如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面對春天,我看春色仍依舊,嘆春色看我卻非昨,我們能抓住朋友的手,青春的手?青春,你太不夠朋友。


    11、如果把喀納斯的月亮灣等比喻為天界的高貴公主的話,白沙湖則應該算作白云中的俊俏仙女,因為她來去無蹤,回眸間閉月羞花。真的很奇怪,白沙湖周圍的風景非常一般,就獨獨一個白沙湖傾國傾城。強烈的反差讓我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無可奈何以外,還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也可能正因為白沙湖一直沒有尋到心儀的愛人,所以“小姑獨處”多年,多少有些雖然“春色年年依舊,但此情不及墻東柳,只好日日東流,剩得美人清瘦”。所以我們關注她的目光都格外深情,為她的孤獨、為她的堅守、為她的美麗、為她的溫柔。


    12、春天來了,記得年少時,每當面對一個新的春天,心中便升起抑制不住的欣喜。那金黃的迎春,粉紅的桃花,嫩綠的柳葉,讓我讀出的卻是股股的溫暖,種種慈祥,聲聲如喚。于是,便再也在屋子里呆不住了,向往這在春天的大地上遺失自己,讓所有的人都找不回來。

   不知何時,那年少的浪漫,愈來愈為一種淡淡的若有所失的悵惘所代替。一種光陰似箭的緊迫感如潮汐般一浪一浪漫上心頭。不管做了多少,收獲了多少。總覺得沒做的更多,要去耕耘的更多。回首再也拉不回來的歲月,不由想起了宋代詞人張宋《秋 蕊 香》中的詞句:“別離滋味濃如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依舊。

  是的,我看春色仍依舊,但是春色看我卻非昨,我們能夠抓住戀人的手,可是誰能抓住青春的手?青春,你太不夠朋友了!

  人,能夠原諒很多對不起的人和事,但是很少有人能原諒最親密的朋友和自己的愛人的背叛。青春,恐怕是唯一背叛了我們,卻讓我們毫不記恨而且無比懷念的友人,青春你何德何能,卻降服了所有人的心。

      面對春天,人們想起很多,憧憬很多感嘆很多。縱有千言萬語我只能說一句發自心底的話,春天你慢點走吧,不要總是步履匆匆。

 

    13、有時,天下起了雨,但心卻是晴的。又有時,天晴了,但心卻又下起了雨。世界上許許多多的東西在對比中讓你品味,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的,心雨的時候晴便也是雨。無論之前發生過什么樣的故事,有一點是肯定的,結束了就是結束了,淚水也許是對離別最完美的寫照。寫到此便想到了宋代詞人張未《秋蕊香》中的詞句;“別離滋味濃如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依舊。”恨不能把那過去的稚絀和錯敗都推倒重來,但是......又有誰能抓住青春的手呢,一切仿佛從夢中。


    14、懵懂少年,有發小無數;青年之期,更是英雄和才子惺惺相惜年歲;而立之年,真實與虛幻之間,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相信大多數人的生日和朋友一起過的次數比與親人一起過的次數多。過去的歲月不能忘懷,不能忘懷的還有共同走過的人,肯定有那么一個日子,你我都記得很清。人生就是聚散的因緣堆砌而成,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藏著一些人物,伴隨著歡欣與凄楚,來了,去了。回首再也拉不回來的歲月,不由想起了宋代詞人張末《秋蕊香》中的詞句:別離滋味如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依舊。感情如云,云聚是緣,云散也是緣,萬千變化,云起時洶涌澎湃,云落時落寞舒緩。知己常在順境中結成,在逆境中考驗,在歲月中伸延,不必時時記掛,時時聯系,但一句話來一眼神,都能心心相印。

   

    15、 張小嫻說:腐蝕愛情的是光陰,平愈愛情創傷的也是光陰.可見時間的魔法有多么神奇.有那么多的人和事在時間面前無能為力,自覺或是不自覺的發生改變,有些改變甚至連我們自己都覺得吃驚.

   因為生活壓力,人們行色匆匆;因為要適應環境,人們磨平了身上的棱角.因為好久不見,當久別重逢的朋友把酒言歡時默默感受著彼此的改變.
   別離滋味濃如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依舊.
   當所有一切都已變平淡,是否還有一份堅持留在心間?

 
    16、一種光陰似箭的緊迫感如潮溪般的一浪一浪漫上心頭。不管做了多少,收獲了多少,總覺得沒做的更多要去耕耘的更多。回首再也拉不回來的歲月,不由想起了“別離滋味濃如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依舊”的詩句。哎,又是一種淡淡的若有所思的惆悵。

 
    17、太陽暖了,風輕了,垂柳在和風訴說著什么,時而聆聽,時而拂撥一下長長的頭發,也許她們在約定,下次相逢時,讓風將它的頭發漂成綠色,小鳥在楊樹的枝條上追逐、唱歌,躲在樹葉的后面捉迷藏。

  田野里,雪離開時流下的淚滴,將大地的臉頰染濕,田野呼出的氣息,把田埂上的無名小草叫醒,在她的氣里,小草像星星一樣眨著眼睛,羞澀地看著太陽,也許,在你輕輕轉身的剎那,又有許多小草,已探出頭來,偷看著白云。白云吻了一下晨曦,杏樹羞紅了臉,吻了月亮一下,梨樹翩舞著天使的翅膀。

  花園里,一叢叢的植物也在爭著什么,有的枝條已變了淺淺的綠色,有的枝條上擠滿了豐滿的小嫩牙,就等著風的已句輕輕的問候,它就開心的笑了。

  太陽暖了,風輕了,寒冷的心情被含綠的色彩溫馨了,灰色的孤獨走了,睫毛閃動了,把心靈的窗口打開吧,脫掉厚重煩惱的外衣,露出我們旖旎的情感,張開雙臂,深呼一口氣,吧快樂吸進,吐出隱隱的憂郁,看,風都笑了,來吧,走出來,盡情的喊一聲,別在壓抑了,放縱我們的情感,洗掉臉上的裝飾,露出久違的天真,回歸自然,讓心情綠起來,乘著春風,讓希望放飛。

  春在蹣跚學步的孩童的腳上,春在年青人的眼里,春在老年人歡笑的皺紋里,讓我們隨著春的氣息,用感恩的心對待工作、家人、朋友。在這耕耘希望的時節,不要在秋天回眸時留下遺憾,聽,宋代詞人張來在說:“別離滋味濃如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依舊,播種吧,讓希望在春的額頭上奔跑。


    18、春天因為柳樹而倍增姿彩,韓愈概括的最好:“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然而春柳的深意并非僅限于此,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柳樹除了作為春天的點綴而備受青睞以外,它還有著通人性的一面,能夠激蕩人們蘊藏心底的綿渺情思。

像風像雨又像云,似霧似煙還似紗。迎風弄影誰堪比?入夢撩愁亦數它。它所能勾起的愁緒確實不少。韓溉“如憑柳葉留春色,須把長條系落暉”有著時間不可挽留的惜春之意;張耒“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發出了人情不定,物色依然的感嘆;謝克家“依依宮柳拂宮墻,樓殿無人春晝長”表達了一種憶君傷世的黍離之悲,同此還有杜牧的“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19、也曾寫過一些春的文章,也只是借春抒懷,沒有杏花海棠,沒有桃花柳綠,沒有春山煙雨,殘花淚痕,真可謂“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偶爾想到人生的種種境遇,也只有用“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來形容了。沒有愁思,不必獨上西樓,沒有艷情,不必離恨如草,漸行漸遠,沒有國破,不必城春草木幽深。春天,近在村埠橋頭,遠在春山煙樹,若能獨自一個人,抄著手,什么事也不作,就這樣邊走邊享受無邊的春光,已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妙境,倘若有雨,在瀟瀟春雨中,坐在南窗下讀著閑書,生出閑情,即使沒有美酒佳人相伴,也能達到“世路已經見慣,此心到處悠然”的境界。


20、 靜寂的花,隨著細雨和風,慢慢的綻放再慢慢的凋落,芬芳不在人知。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夕陽隱去,東山月起,夜,清涼如水。   

    漫漫人生,失缺和傾斜幾乎是永遠的。

    揮不去,縈回于心,那來源于短暫豐盈后淡淡的憂傷。

    人與人之間原來可以互不相識,也可以在一次邂逅中忽然深深了解,生命里充滿了無數看似巧合的相知和相遇。

    浩瀚的人海,紛亂的紅塵中,每一個生命都互相牽連、互相影響,縱然一生也許都不能相識。

    只要你能記得

    曾經有過的那樣一個晚上

    曾經有過那樣一次莫名的感動

    我們彼此期許過,或者互相勉勵過的話語,只能在生命中慢慢迎來再慢慢滑過。

    讓幸福定位于即時的滿足感,讓一個個現在串成的幸福,營造一生一世的幸福。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0:48

[新一篇] 此恨平分取,更無言語空相覷。

[舊一篇]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