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譯文]   稀疏的花影橫斜在情淺的泉水上,清幽的芳香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下。

  [出典]  北宋 林逋  《山園小梅》

  注:

  1、     《山園小梅》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2、【注釋】

眾芳:各種各樣的花卉。搖落:零落。暄妍:天氣暖和,景色明媚。這里指梅花昂然盛開給寒冬帶來暖意。美麗。

占盡:占全。風情:風光。向:于,在的意思。

疏影:疏朗的形影。橫斜:指梅花倒映在水中的姿態。暗香:幽香。

霜禽:寒鳥,冬天里的鳥。指白鶴。偷眼:偷看。粉蝶:粉色的蝴蝶。

合:該。斷魂:猶銷魂,快樂之極。

微吟:輕聲地吟誦詩句。狎:親近。相狎:相互親近。

檀板:用檀木做成的歌板,用以擊節唱歌。這里指唱歌。金樽:酒杯。擅板金樽:比喻世俗喜愛的聲色宴飲。

 

3、譯文:

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不用敲著檀板唱歌,執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 。

4、林逋生平見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5、林逋種梅養鶴成癖,終身不娶,世稱“梅妻鶴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

首聯以梅不畏嚴寒、笑立風中起句,“眾”與“獨”字對出,言天地間只有此花,這是何等的峻潔清高。然而梅品雖高,卻不驕傲,只在一方小園而且是山間小園實際是空中樓閣中孤芳自賞,這又是一種何等"豐富的寧靜"(周國平語)與充實的美麗。

頷聯是最為世人稱道的,它為我們送上了一幅優美的山園小梅圖。上句輕筆勾勒出梅之骨,“疏影”狀其輕盈,“翩若驚鴻”;“橫斜”傳其嫵媚,迎風而歌;“水清淺”顯其澄澈,靈動溫潤。下句濃墨描摹出梅之韻,“暗香”寫其無形而香,隨風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樣富有情趣;“浮動”言其款款而來,飄然而逝,頗有仙風道骨;“月黃昏”采其美妙背景,從時間上把我們帶到一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動人時刻,從空間上把我們引進一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首聯極目聘懷,頷聯凝眉結思。當然,林逋這兩句詩也并非是臆想出來的,他除了有生活實感外,還借鑒了前人的詩句。五代南唐江為有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這兩句既寫竹,又寫桂。不但未寫出竹影的特點,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無題,又沒有完整的詩篇,未能構成了一個統一和諧的主題、意境,感觸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兩字,將“竹”改成“疏”,將“桂”改成“暗”,這“點睛”之筆,使梅花形神活現。上二聯皆實寫,下二聯虛寫。

 

頸聯“以物觀物”,“霜禽”指白鶴,“偷眼”寫其迫不及待之情,為何如此,因為梅之色、梅之香這種充滿了誘惑的美;“粉蝶”與“霜禽”構成對比,雖都是會飛的生物,但一大一小,一禽一蟲,一合時宜一不合時,畫面富于變化,“斷魂”略顯夸張,用語極重,將梅之色、香、味推崇到“極致的美”。

尾聯“微吟”實講“口中梅”也,“微”言其淡泊雅致,如此咀嚼,雖不果腹,然可暖心、潔品、動情、鑄魂,表達出詩人愿與梅化而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至此詩人對梅的觀賞進入了馮友蘭所說的“天地境界”,我們看到的則是和“霜禽”“粉蝶”一樣迫不及待和如癡如醉的詩人——一個梅化的詩人。蘇軾曾在《書林逋詩后》說:“先生可是絕倫人,神清骨冷無塵俗。”《四庫全書總目》說:“其詩澄澹高逸,如其為人。”可知其言不謬,此詩之神韻正是詩人幽獨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寫照。

 

6、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從詩歌的起頭我們就看出高昂的格調,開門見山,豁然開朗,盡顯“山園小梅”的高潔、孤傲與自信。以一個“眾”字彰顯他者的“平庸、俗常、媚眾”來反襯一個“獨”字的“孤高、凈潔、桀驁”,“眾芳搖落”又恰如其分地鋪墊、抬高“獨暄妍”,反襯出梅花凌寒獨放,卓爾不群的冰清玉潔風骨。可以想見,天寒地凍,乾坤迷蒙,陰風怒號,滿目蕭條,各色花卉、芳草都已在寒風冷雪的威逼利誘下萎靡不振,紛紛垂頭凋零,抵擋不了“惡西風”的摧殘而不得不彎腰折服。正當“百花殺”之時惟我梅花朵朵“獨妍”,這種堅貞不屈,孤傲不羈,不愿與群小同流合污的性格,不正是詩人的內心追求與自況嗎?百花與芳草敗于霜雪之際,惟有梅花依舊笑傲冬風,凌寒一枝獨秀,點點紅瓣,燦燦花星,可謂風情萬種!詩的第二句,“占”字后邊再添補一個“盡”字,其自信、豪放、孤傲不遜盡顯無遺,也顯示出微微霸氣。試想,天地間白茫茫一片真干凈,忽見湖畔籬旁挺出三五枝紅梅,——“萬白叢中一點紅”,何其壯美!其實,這一丁點紅色不僅占盡小園,更占據了整個天地,占領整個冷冬,這是何等醒目、自豪、孤傲、偉岸、風流——無疑是乾坤偉丈夫啊!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詩的頷聯,乃千古絕唱,也最為世人所稱道,化用南唐詩人江為的詩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只是稍稍變更兩個字,將“竹”、“桂”的具象可感易為“疏”、“暗”的模糊隱約,便成點睛傳世之筆。“池水清淺,月光的顏色朦朧,數株梅樹,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宛如畫境,又勝似畫境。其境界之靜謐清幽,令人神往。”(《百家唐宋詩新話》傅庚生、傅光選編,P482)該評論可謂一語中的,也只有原詩經典才會帶來評點的精妙。“眾芳”凋零搖落之際,獨有三五枝紅梅小園中盡顯風情;梅的傲骨、美艷、不畏風寒,非凡花俗艷可比。月光昏黃,籬邊泉池溪流,潺潺泠泠,天地間朦朧迷離中幾束梅花旁逸斜出,遒勁有力;疏影似有還無,隱隱約約,這就是詩人隱居獨處,沒跡塵世,與世無爭的生動寫照。此聯視角多變,從“疏影”(視覺),“暗香”(嗅覺),到“黃昏”(環境),“橫斜”(體態),曲盡梅之體態。詩中“清”——高潔,“疏”——優美,“暗”——隱約,“浮”——朦朧,極寫梅之清幽雅潔,不染俗塵,孤高隱逸,品格高尚,盡得風流。后人推崇此二句為詠梅之“千古絕調”。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頸聯先實后虛,目的都是為襯梅。前面兩聯明寫梅,到第三聯突然筆鋒順勢一轉,通過外物(霜禽,粉蝶)的動作,神態,心理,表現出它們對梅花的鐘愛,乃致于“靈魂出竅”。前兩聯從人的視覺、嗅覺、感覺等出發,寫出文人處士對梅的欣賞、喜愛、推崇備至。到了第三聯,不再寫人,進而以“霜禽”“粉蝶”的“先偷眼”,“合斷魂”入手,就連霜禽見到蒼枝上的點點梅朵,也忍不住要飛來“偷眼”相探;就是空中翻舞的粉蝶,如果知曉梅花綻放,也該魂凝魄聚吧!動物們竟然如此神往,更何況是有著七情六欲的文人賢達呢?更何況是潔身自好、傲岸不群的詩人林逋呢?由此而可知,和靖先生心眼里的凌寒紅梅不愧為天地間精華毓秀所鐘的尤物。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尾聯抒發胸臆。林逋一生梅妻鶴子,茶余飯后,漫步山野湖畔,悠然閑適,“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雪后園林,梅開半樹,詩人踏雪尋芳,行至水旁籬下,忽見一枝斜出,想見禽蝶紛紛而來下,在這個遠離喧囂,遠離世俗濁穢的西子湖畔,梅花靜靜開,清香幽幽散。此時此刻,只要有白鶴翩飛作伴,只要能臨湖賞梅,吟詩作賦,足矣!哪須高昂貴重的檀木拍板?也用不著價值萬金的金杯盛酒相娛,讓這些世俗所追求所喜愛的聲色宴歡遠離高潔清逸的寒梅吧,遠離“出淤泥而不染”的真名士吧。其實,這何嘗不是詩人自況呢,雖有孤芳自賞自戀之嫌,但更多地彰顯出作者的高尚追求與向往,那就是遠離塵俗,追求孤傲高潔的人生理想——寧可守著清貧也決不向權臣貴族點頭哈腰,決不羨慕榮華富貴。

唐末宋初社會動蕩不安,特別是唐后期的“安史之亂”,將盛唐的雄渾、雍容氣象一掃而轉為靡靡低音,同時宋王朝又要面對北方少數民族的不停侵擾。詩人處在內外交困的夾縫中,對仕途喪失了信心和興趣,對現實紛爭產生厭倦轉而苦苦獨自追尋心中的“桃花源”,西子湖畔便順水推舟地成了圣地,純凈、高潔、孤傲的冬梅也成了他的偶像和至愛。有這樣的淡泊襟懷,于是“詠梅并非志在賞花,而是引梅為知己,有深情之注入,有真性之感發,故能以己之澄淡感應梅之高逸,在眾多詠梅詩中以‘情韻’勝出”。(陳中玉語)三九嚴冬,寒梅獨自斜出,孤天傲地,更無須檀板與金樽,只要梅前微吟即能占盡人間風情萬種,自具高格。這就是詩人的自我人格寫照,也是不得志文士或隱士們的自嘲自娛,自惜自戀。東坡居士嘆到“先生可是絕倫人,神清骨冷無塵俗”,陳與義也詠嘆“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至情至性,詩人本性。

“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析透辟。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繆彥威的評述可謂“深得騷意”,和靖此詩正切合而可為明證。全詩四聯緊緊圍繞梅花的神韻風致,如第三句的“形”,也是為了描摹梅之神韻,為下文轉筆將動物作映襯,更為最后一聯的表心態打下伏筆作順勢推舟。頷聯雖是化用前人詩句,稍作改動,“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為善也”。本詩為作者自況,“言志乃詩人之本意,詠物特詩人之余事”,詩人不過借詠梅詠志罷了。(黃新宇,廣西龍州南寧師專附中教師。)

 

7、梅花凌霜傲雪凜然開放自古以來深受世人的喜愛被視為高風亮節的楷模林逋的這首詩充分的表達了對梅花的摯愛與贊頌堪稱詠梅之絕唱

詩的開頭兩句,是說梅花盛開在百花凋零的冬天。這時候處處顯現出肅殺的景象,只有梅花昂然盛開給人們帶來暖意,把整個小園里的風光都占完了。這里,詩人運用對比的手法,將百花的凋零衰敗與梅花的明媚艷麗予以比較,突出了梅花卓爾不群的品格。這里的“獨”、“盡”二字用得巧妙,既突出了梅花獨特的生活環境,又展示了梅花非同凡響的性情。

 

“疏影橫斜水清淺”是寫這棵梅花將稀稀疏疏的枝條倒映于清清的水中這是從視覺上寫梅的姿態帶給我們似真似幻的美感暗香浮動月黃昏是說這棵梅的香氣在朦朧的月色之下陣陣地飄浮過來這是從嗅覺上寫梅的香味帶給人們如醉如癡的愜意這兩句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歐陽修稱贊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詩人王十朋評論說壓盡千古無詩才”。

 

如果說上面四句是對梅花的直接描寫的話,那么下面的霜禽欲下先偷眼兩句就是對梅花的側面烘托了。說連白色的鳥兒飛過都要偷偷地看一下,說蝴蝶如果知道如此美好的梅花的話,它一定快活地要暈了。連動物都如此,何況人呢?最后詩人直接抒情——有幸能在這棵梅花前面,在淡淡的月色下面,非常高興地吟詩,不需檀板啊金樽啊那些華麗的高貴的東西來助興。這不僅表現出作者的自我沉醉之意,還使人們看到了他淡泊名利得清高風骨。至此,梅品與人品就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這首詩不僅把幽靜環境中梅花的清影和神韻寫絕了,而且還用側面烘托的筆法,渲染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把梅品、人品融匯到一起,成為詩人清高風骨、淡泊名利的人格寫照,極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實為詠梅詩中之珍品。

 

 

 8、林逋為何能將山園小梅寫得如此絕倒?他為我們精心營造的“山園小梅”這一文學世界之所以絢麗多姿,除了他對梅花有著異乎尋常的感情,為我們制造了美妙的眼中梅、心中梅、口中梅的世界外,還因為他在這首詩中運用了高度的寫作技巧,為我們帶來了藝術的梅的世界。

從意象構造的角度言,單言山園小梅,實非易事,但詩人借物來襯,借景來托,使其成為一幅畫面中的中心意象,此一絕也。

詩人具體寫梅畫梅時,虛實結合,對比呈現,使得全詩節奏起伏跌宕,色彩時濃時淡,環境動靜相宜,觀景如夢如幻,充分體現了“山園”的絕妙之處,這一點也是為許多賞家所忽視的,正是通過這一點,作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弗趨榮利”、“趣向博遠”精神品格。此二絕也。

 
 

作者以梅自況,雖展現了中國傳統文人的一貫追求,然而也頗具特色。單就“疏影”一聯而言,歐陽修說:“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陳與義說:“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和張矩臣水墨梅》)他認為林逋的詠梅詩已壓倒了唐齊已《早梅》詩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王士朋對其評價更高,譽之為千古絕唱:“暗香和月人佳句,壓盡千古無詩才。”辛棄疾在《念奴嬌》中奉勸騷人墨客不要草草賦梅:“未須草草賦梅花,多少騷人詞客。總被西湖林處士,不肯分留風月。”因為這聯特別出名,所以“疏影”、“暗香”二詞,就成了后人填寫梅詞的調名,如姜夔有兩首詠梅詞即題為《暗香》、《疏影》,此后即成為詠梅的專有名詞,可見林逋的詠梅詩對后世文人影響之大。這只說到了其一,更為重要的是梅在林逋的筆下,不再是渾身冷香了,而是充滿了一種“豐滿的美麗”,很有精神,很有力度,也很溫度,很有未來。正因為如此,此詩才有著強烈的現實感,讓人感到很真實,回到它的起始狀態,作為“梅妻鶴子”的林逋,寫出此種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詩句來,著實讓我們展開了一回心靈的、審美的旅游。此三絕也。

當然,作者寫出此種妙句,亦非唾手可得。宋初另有相當多的詩人,偏重以苦吟的寫作方法在狹小的格局中描繪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表達或是失意悵惘、或是閑適曠達的士大夫情趣,這主要是繼承了唐代賈島、姚合一派的風格,林逋就是這些詩人之一。另外,《山園小梅》格局未免太小,后面自鳴清高的標榜,也實在有唯恐不為人知的味道。

 

9、每逢聽人說起“林逋”這名字,心中總是那一絲感動。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印象中,林逋,就是那個清新而絕于塵世地身影,在雪霽晴初,緩緩地走出一段檻桿,漫步在很暖的冬日里。聽幾聲鶴的長嘯,穿過那一片幽香的梅樹林,一陣曉風拂過枝頭,吹落幾朵,在他雪白的長袍上。

在那樣一個紙醉金迷的時代,能夠“梅妻鶴子”,隱居孤山二十年的,恐怕只有林逋一人了吧。詩風淡遠,每每給人一種幽寂的意境。

讀林逋,要在一個封閉而不俗的環境里。最好有一壺茶。首道茶還沾染著紅塵煙氣,第二道也略有些濃郁過度。第三道茶卻已然清新自在,淡雅又不失其味,也許是專門為林逋準備的吧?品著舌尖的茶香,靜默著。“最愛蘆花經雨后,一篷煙火飯漁船。”

讀林逋,要到郊外的杭州。早春二月,芳草古道上。凝眉于遠山碧天,澄透自己的心靈。“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讀林逋,不可心煩瑣事,不要人情世故,不須金玉,不必酒肉。但一定得有一種純白得靈魂。

可惜今日如斯,人人都被世俗利益擠滿了發脹而臃腫的頭腦。“梅妻鶴子”是再找不到的了。在家中置些梅花早淪落成春節的一種程序;鶴大概只存在于動物園吧?那呆頭呆腦的樣子,怎能與林逋的鶴相提并論呢——不過現在的人倒也找不出與林逋比肩的了。

噫!林逋逝之久矣。

 

10、 梅在嚴冬之際盛開,雖然不華麗,但別有一番晶瑩玲瓏,玉骨冰心的清雅之美。梅的傲雪獨放,高雅不凡,最得文人雅士的喜愛。

 姜夔的《暗香》“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不管清寒與玉人攀折”回憶梅邊吹笛與玉人一起冒著霜露攀折梅花的溫柔追想,也暗含陸凱寄贈梅花給范成大范曄的典古。此時此景,“飛梅弄晚”,“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啊!

    最悲的是陸游對唐婉的“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此時八十一歲高齡的詩人一情所牽,懷念表妹愛妻之情讀來肝腸寸斷,亦凄苦也雋美,更是后世千古之美談。

    王維的《雜詩》卻用極平易而又個性化的語言“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詩人把對故鄉的思念寄托在一句問梅是否“著花未”上,含蓄蘊雋,韻味久遠。

自喻梅花忠報國。愛國詞人陸放翁在卜算子《詠梅》里,沒有一個字寫梅 卻處處寫梅,他以梅花自喻“零落成泥碾著塵,只有香如故”表達詞人至死不渝的愛國之情,一朵梅竟與國家民族聯系起來。他的《梅花絕句》中的“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與柳宗元的“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風頭望故鄉”窘然不同,前者灑脫,后者悲苦。

    辛棄疾的漢宮春立春“卻笑東風,從此便熏梅染柳,更沒些閑。”從春來到春歸,從個人的情愁引出國難家仇。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古往今來,有誰能統計得清到底有多少愛梅寫梅的人,有多少篇惜梅頌梅的詩詞曲文呢?一點愛梅的心,一片愛梅的意,一曲表梅的情,足也!

 

11、最喜歡梅花綻放的時節,一片潔白中是一叢傲岸的燦爛。想擁有一顆純潔的心,像梅花綻放時的世界那樣白得無暇。一顆純潔的心,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給予,自由地愛。

 

12、 舉一杯清茶暗香,別緒了憂愁的離騷。月光下朦朧的背影,與疏影彈指一揮間,若人生只如初見,相逢何必曾相識。斷橋殘了的殘雪。染上了清幽的寂寞。     

  酌酒一杯,河岸又何曾清且淺?暗香梅隨江水又東流百轉了幾回?離愁了別離的緒。輕煙有怎能飄飄渺渺?唐宋之韻,只在一念之間。經歷了多少次顛覆?似水流年,與風華正茂又何曾有別?    
     
  落日夕陽剪影,伊人拉長的身影,就覆了末朝的容貌。    
     
  若初識,若夢離。那未了的凡塵。又何曾穿越至今?    
   
  白色的季節。輸了,不再有來生。也不想沉浮在彼岸花之上看人間煙火,聽悲歡離合。    
     
  慢慢追尋,千年未央。只尋尋覓覓。幾生輪回,幾生等待。那燈火闌珊回眸。指引過往散落記憶碎片。    
     
  冷月孤星撩動了琴弦 ,只片片楓葉情。 斷腸處,為誰判做夢中人,浮生誤,亂紅紛飛花雨驚蟄,一曲琴簫相和。 洞庭風吹岳陽景色 ,珠簾玉影婆娑。    
     
  然而,緣莫念,曲乃流年。婆娑雙樹半枯半榮。    
     
  暗香浮動,只是月近黃昏。無法追隨,離恨煙雨。亂紅塵,落花雨里誰葬殘花誰橫笛,只纏綿。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24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