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譯文]像姑娘的眼皮一樣橫流的,是江南的春水,像姑娘的眉峰一樣聳起的,是江南的青山。
[出典] 王觀 《卜算子》
注:
1、《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2、注釋:
①王觀,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生卒年不詳。宋仁宗朝進士,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職。神宗時官至翰林學士,因所賦《清平樂》詞忤怒太后而被罷職。有《冠神集》,已佚,仿存詞十六首。《詞律》以為調名取義于“賣卜算命之人”。《詞譜》以蘇軾詞為正體。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等。雙調,四十四字,仄韻。
②鮑浩然:生平不詳。浙東:今浙江東南部。宋時屬浙江東路,簡稱浙東。
③眼波橫:形容眼神閃動,狀如水波橫流。
④眉峰聚:形容雙眉蹙皺,狀如二峰并峙。
⑤眉眼盈盈處:喻指山水秀麗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樣子。
3、譯文1:
水是眼波閃動,山是眉峰攢聚。要問行人去哪里,是去眉眼盈盈之處。
剛剛送春回歸,又送你歸去。如果到江南趕上春天,千萬和春同住。
譯文2:
江南的水就像美人的眼波流轉,山就像美人的秀眉相聚。要問遠行的人到哪去,到山川秀美的江南,江南山水美好的樣子。我在東京剛剛送走春天,又要送你到浙東去。 如果到了江南,你趕上春天,千萬留住春天。
4、此詞構思新巧,筆調輕快,在送別之作中別具一格。
開篇“水是眼波橫”二句匠心獨運:前人慣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類的譬喻來形容女子容顏之美,而作者此處則反用其意,說水是眼波橫流、山是眉峰攢聚,其妙處不僅在于推陳出新、發想奇絕,而且在于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為有情,使原本不預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為友人的離去而動容。
“欲問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發,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眉眼盈盈處”,既是喻指友人故鄉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 妙語雙關, 熔鑄非易。
過片后“才始送春歸”二句抒寫良情別緒: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悵恨;今又“送君”,更添悵恨十分。旦夕之間,兩諳別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卻故意出以淡語,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住。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對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5、詞的上片著重寫人,起首兩句,運用風趣的筆墨,把景語變成情語,把送別時所見自然山水化為有情之物。當這位朋友歸去的時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對他都顯出了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變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一路上團簇糾結的山巒,也似乎是她們蹙損的眉峰了。山水都變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為友人鮑浩然歸途中懷著深厚的懷人感情。
三、四兩句,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處,是“眉眼盈盈處”。“眉眼盈盈”四字有兩層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著盈盈眉眼的那個人。因此“眉眼盈盈處”,既寫了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到的人物。此二句寫送別時的一往情深卻又含而不露。
上片寫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達了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愿。過片兩句,正面點明送別。作者用兩個“送”字遞進,將作者“黯然銷魂”的愁苦之情描寫得極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離長江不遠的如皋,欲歸不得,羈旅之愁益覺難以為懷。
結末兩句,是詞人強壓心中沉痛之情而對遠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與叮嚀: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萬要與美好的春光同住。這兩句,一反送別詞中慣常的悲悲切切,寫得情意綿綿而又富有靈性。
6、“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朽言化作神奇,始稱作手。詞人丟開眼如秋水,眉如春山的俗套譬喻,直說水是眼波橫轉,山是眉峰族聚,快人快語,便覺清新可喜。藉此輕快的一筆,那友人所住的江南山水,也零點個成了美人兒的俏眉眼,活靈活現、盈盈動人了。順此筆勢而下,那詞客的兩大愁事----送春、送友、也全沒了往常的纏綿徘徊,變得做來輕輕巧巧,全不費力。送春也沒什么愁,江南還留得一段春;送人也用不上悲,友人還興許趕得上春。不如叮嚀一聲"千萬和春住"吧。你的幸運,也是我的欣慰。語言俏皮,媚而不俗,在送別詞作中獨領風騷。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朋友歸去的地方是浙東,那里是錦繡江南,一定會是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山清水秀。既然春色還在江南,朋友肯定會趕上的,一定會和春天融為一體的。這是一層表面的意思,更深層的就是朋友回家與家人相聚,這時的家一定會充斥著歡歌笑語,這是家庭中生發的”春”。這個"春"表面指季節,其實應該是暗指人事方面,即男女情事之"春"。這樣的語帶雙關,當然是俏皮了。
這首詞,輕松活潑,比喻巧妙,耐人尋味;詞中的俏皮話,新穎而不落套俗,雅致而不戲謔。這也就是為后人推崇的緣故吧。
7、 送別的時候,我們聽過“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叮嚀;我們看過“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凝望;我們也感受過“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的沉默。本詞的結尾也很有特色,“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融惜春之情、美好祝愿于一體:愿你和春光同在。無限深情全部都化解在多情的祝福之中,別具一格,令人回味。
詩貴緣情。這首小詞正是用它所表現的真摯感情條打動讀者的心弦的。且不必問題目云云,它那從民間營養吸取來的健康情調、鮮明語言、民歌的藝術技巧引起讀者的美感和共鳴,使它臻于詞的上乘。
8、進入大山之中,那一幅幅撲眼而來的迷離山水畫卷讓我如癡如醉,攝入眼簾是那磅礴的山峰懷抱著一畦畦翠綠的梯田,仿佛是山峰的靈慧的兒女,溫柔地依偎在他的懷抱。那潺潺的山泉流水如母親的乳汁,淙淙響起一曲曲動聽的曲調,悠揚而又清脆。依山的河流,時而平穩如一面鏡子,光彩照人;時而水流湍急,激蕩地向山谷躍起潔白的浪花,一直流淌到我跳躍的心田;瀑布飛流直下,好似銀河,時而一陣風吹來,把她吹得如煙,如霧,如塵……青山綠水連綿不斷地映在我起伏的胸膛,猶如一位水靈靈少女向我微笑著而來。 你從山中向我走來,我心中流淌的是流水叮當,山泉是我的靈魂,沒有水,怎有茂密的山林,這里的山是英俊男兒,這里的水是靈慧少女……
霧色中,她身披清紗,微笑著,揮手和我們告別……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9、“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山因水而滋潤,而靈秀,而蔥籠。山是筋骨,是肌膚,而水則是流淌的血液,是彌漫的魂魄。山無水則無靈性,無水的山,看盡山還是山;有水的山,有清泉涌出,則給山鑲嵌上無數的明眸,顯得神采飛揚,顧盼生輝,流轉傳情,可謂“源清流潔,本盛木榮”矣,這時,看山不僅僅是山,而是滋潤濕漉的詩韻和夢幻一般的意象了。
10、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橫”字太香艷,象花間詞;“聚”字太哀婉,如司馬長卿的長門賦。千年后的我在黃卷古籍中思忖。還是杜牧說得好。千里映紅綠鶯啼,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自劉宋至杜牧所生活的晚唐,也就四百余年的光景,金戈鐵馬焉在,玉樹后庭花歸塵。只有伽藍古剎的暮鼓晨鐘,在朝暉夕陰的山山水水間低徘縈回。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0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