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涌《在新時期面前》座談會在京舉行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1994年8月26日,本刊編輯部與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召開陳涌《在新時期面前》座談會。
  賀敬之、林默涵到會并講話;李曙光、姚雪垠、李準、魏巍、馬鎣伯、張常海、丁振海、張炯、梁光弟、周明、呂德申、鄭伯農、吳元邁、徐非光、陸貴山、劉潤為、嚴昭柱、曾鎮南、董學文、王仲先后發言。
  與會者認為,陳涌理論文集《在新時期面前》的出版和這次座談會的召開,在新時期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有意義的事件。十多年來,面對不斷向前發展的、異常活躍又錯綜復雜的文藝工作的局面,我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隊伍是朝氣蓬勃的、堅強敏銳的。他們堅決反對“左”的錯誤傾向,始終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思想解放,實事求是,銳意創新,時刻關注和認真研究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從實踐中汲取營養,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同時,對以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為代表的種種錯誤思潮,進行了不妥協的、韌性的戰斗,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原則立場和科學文藝觀。他們的積極努力,結出了豐碩的理論成果,推動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建設。在這方面,陳涌無疑是一個突出的代表。他的理論文集,是我國新時期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成果的一個重要體現和代表;它的出版,對我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隊伍和理論建設,是一個鼓舞和推動,對培養更多的年輕一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工作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與會者認為,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陳涌同志對建設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數十年來,矢志不渝,奮斗不止,令人可敬可佩。作為一名受黨教育多年的老一代文藝家,他對共產主義信念,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無比忠誠。他始終保持人民群眾一員的本色,參加革命多年,從不居功,從不自傲,不求索取,不求名利,只求奉獻,兢兢業業。他的理論研究活動,始終與不斷變化的文藝創作實踐相結合,他研究、分析了大量的作品,尤其是對中青年的文學創作格外關注,不經過認真研究分析,從不對一部作品或一位作家發表評論,治學態度十分嚴謹。他具有廣博的歷史、文化知識和開闊的視野,對中外文藝發展史,對中外著名的、有代表性的作家與作品,有著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畫論,音樂理論等方面,也有較深的造詣;他的理論和評論,是新鮮活潑的,富于創見的,從不墨守成規,從不滿足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提出的文藝基本理論做注釋。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他始終執著地追求真理,他的文章,從來是旗幟鮮明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愛憎分明,同時又是充分擺事實、有分析、講道理、以理服人的;對于批評對象,堅持按照它本來的面貌去觀察它,研究它,從不給它附加任何本來不屬于它的東西,因此,包括被批評者在內,盡管可以不同意陳涌的一些論點,但又不能不承認他是在嚴肅認真的探討問題;陳涌的批評與曲意迎合、無原則吹捧、惡意攻擊等種種流俗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陳涌有不少“論敵”,但他沒有一個“私敵”。與會者一致認為,在陳涌同志身上,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者與文藝理論家的統一,戰士與學者的統一,做人與作文的統一;陳涌的文藝理論與批評,是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戰斗性與科學性的統一,現實與歷史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批評與鑒賞的統一。發言的同志指出,這就是“陳涌風范”。它是我們每一個社會主義文藝理論工作者都應該學習和發揚的。
  與會者尤其感到可貴的是,陳涌同志在文藝理論領域始終堅持開展而條戰線的斗爭。他曾長期遭到“左”的錯誤的打擊,深受其害。他無論在“文革”前,或是在粉碎“四人幫”以后的撥亂反正中,在對“左”的錯誤傾向的斗爭中,一直堅持必須尊重和不斷探討文藝的特殊規律,尊重和不斷探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藝的特殊規律,反對任何忽視文藝的特殊性的教條主義傾向,并且身體力行,在這方面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這是在更深也是更高層次上的反對“左”的傾向。我們應該對此進行認真的研究和總結。在80年代中期以后,面對滾滾而來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包括經過長期革命鍛煉的某些老文藝工作者在內,有的迷茫,有的退縮,有的消沉,有的轉向,而陳涌卻始終是堅定的,清醒的,并且是有作為的。他以魯迅為榜樣,率先投入戰斗,在關系到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文藝在中國的命運的斗爭中,表現出一種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無所畏懼的勇氣。在反對右的錯誤傾向的斗爭中,陳涌既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的指導意義,堅持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和方法論,又堅持在認真總結中國和外國、現實和歷史文藝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把對錯誤觀點的批評與文藝理論建設很好地結合起來。在這方面,他同樣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破得堅決,立得確實。陳涌堅持開展兩條戰線的斗爭,他所做出的努力,他所取得的理論成果,對我們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對我們在反錯誤傾向斗爭中克服片面性,避免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無疑是一種生動的示范。
  座談會上,一些同志還對文集中的某些論點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見。座談會充滿了平等討論、爭鳴的學術氣氛。
  陳涌同志參加了座談會并最后發言。他說,舉行這樣一個座談會,不是我的愿望;但我理解座談會主辦者的本意,是要推動整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推動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批評,在這種意義上,我又是支持的,而且認為很重要。一段時期以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有些寂寞。為了共同的事業,大家應該互相勉勵,尤其是寄希望于年輕的同志,希望年輕的同志,更加奮發有為。蘇聯十月革命前,至少有20年的理論準備,從普列漢諾夫開始已著手這方面的工作。而我們的理論準備,包括文藝理論的準備,是不足的。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的工作,爭取盡快克服這一缺欠。年輕的同志應該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文化和理論素養,同時要密切關注文藝運動的實際情況,并進行深入的研究,盡快拿出有我們中國特點的系統的理論成果。
  座談會由陳早春、程代熙主持。楊柄、郭志剛、劉慶福、熊元義做了書面發言。參加座談會的還有:荀春榮、何啟治、沈世鳴、陳shēn@①、涂武生、李正忠、夏偉東、劉朝蘭、麥辛、朱洪、高進賢、白崇義、王蘇生等。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焱下加木
  
  
  
文藝理論與批評京010-012J1文藝理論聞禮萍19951995 作者:文藝理論與批評京010-012J1文藝理論聞禮萍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17:46

[新一篇] 讀《日本填詞史話》

[舊一篇] 許倬云說歷史:大國霸業的興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