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N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5X(2002)04-0027-06
“多宇宙論”(many-cosmos theories)是自然哲學中最大膽、最震撼心靈的理論之一。這一理論通常有廣狹兩種理解。狹義的“多宇宙論”指可居住世界的多元性,即認為宇宙中有許多類似地球的世界存在,在那里也會有智慧生物棲居。狹義的“多宇宙論”又被稱為“多世界論”(plurality of worlds)。廣義的“多宇宙論”是指宇宙形態的多樣性,即認為在觀測所及的總星系或“我們的宇宙”以外,還有無數個具有種種特性的獨立的宇宙。狹義的“多宇宙論”是由古希臘原子論者最初表述,而后又在各個歷史時期由許多哲人反復提出、闡發并加以論證的自然哲學思想;廣義的“多宇宙論”則是現代自然科學理論所蘊含的深刻的科學思想。實際上,廣義的“多宇宙論”也確認在“我們的宇宙”之外的其他天體上存在著智慧生物,亦即包含了狹義的“多宇宙論”思想。因此,可以把“多世界論”視為“多宇宙論”的特殊形態,而將“多宇宙論”看作是“多世界論”的延伸、推廣和發展。本文追隨“多宇宙論”的自身邏輯,闡釋這個學說的基本內容和思想,展示—幅包括“我們的宇宙”在內的諸多宇宙的科學宇宙圖景,并進而揭示它的哲學意義。
一、可居住世界多元性思想的萌芽與發展
公元前5世紀,德謨克利特就提出“無數世界”的概念,認為“無數世界”是原子通過自身的運動而形成的。他說原子在虛空中任意移動著,而由于它們那種急劇的、凌亂的運動,就彼此碰撞了,并且,在彼此碰在一起時,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就彼此勾結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世界及其中的事物,或毋寧說形成了無數世界。不過,在古希臘人那里,“世界”這一術語具有我們今天所稱的亞里士多德—托勒密宇宙的涵義。這種宇宙體系認為,地球是靜止的中心,而太陽、月球、行星和恒星在圍繞地球的圓形軌道上運動。因此,在當時,世界的多元性系指存在著許多獨立的宇宙,而每一個宇宙的中心都有一個適合于智慧生命生存的地球。從這一點出發,公元前4世紀伊壁鳩魯表述了可居住世界多元性的思想。他認為存在著無限多個世界,它們有的像我們的世界,有的不像我們的世界。在一切世界里,都有我們這個世界里所見到的動物、植物以及其他事物。他還將世界的多元性與宇宙的無限性聯系起來,從兩方面指出宇宙的無限,一是它包含的形體無限多,一是它包括的虛空無限廣。公元前1世紀盧克萊修指出在我們這個“可見的世界”之外還存在“其他的世界”,居住著“其他的人類和野獸的種族”。13世紀,圣·阿爾伯特·馬格納斯斷言:世界有許許多多,還是只有一個?這是研究大自然的極為高貴而備受推崇的問題之一。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15世紀,德國哲學家庫薩的尼古拉斯曾設想恒星是別的太陽,它們可能有無數個,而且每一顆恒星附近都可能有居住著智慧生命的世界。1543年,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用日心說取代了托勒密的地心說,使地球的地位從宇宙中心下降為一顆普通的行星。人們必然想到,既然哥倫布在地球上發現了新大陸,那么在太陽系中和地球處于同等地位的其他行星會不會是同樣適于生命棲居的更遙遠的“新大陸”?1584年,布魯諾在《論無限、宇宙和眾多世界》一書中率先將“眾多世界”的概念賦予了近代涵義,即圍繞在一個中心太陽的周圍、適合于智慧生命生存的行星的多樣性。
17世紀初,早期的天文望遠鏡觀測揭示出月球以及其他行星與地球頗多相似之處,這更促使人們思考:它們是否是另一些可居住的世界?開普勒相信其他行星上可能存在著活的生物,但是他認為它們肯定低于人類。惠更斯則是17世紀后半期維護眾多世界的著名學者。18世紀中葉,康德在其《宇宙發展史概論》一書中討論了“星球上的居民”。他從天體演化的普遍規律出發,認為“大多數行星上一定有人居住,即使有的現在還沒有,將來也總會有人居住”,并且進一步推論:“他們住的地方離太陽越遠,他們就越高級,越完善。”
隨著天文學觀測手段的完善,18世紀人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領域已由“恒星世界”擴大到“恒星系世界”。但是這個所能觀察到的領域仍然是有限的,不能認為在它之外什么都不存在。“可觀測宇宙”之外存在的領域是怎樣的,這顯然不能直接用經驗的方法來確定。1714年,萊布尼茨提出了“可能世界”的概念,設想在必然世界(可觀測的宇宙)范圍之外存在著無窮多個“可能世界”。他意識到思想上可能的世界并不一定是實際可能的世界,要排除顯然是思辨的和荒謬的“可能世界”,必須以邏輯規律對想象加以限制。他指出,只有其中的現象可以無邏輯矛盾地被描述的世界,才是“可能世界”,并認為一切邏輯上可能的世界是多樣化的,我們的世界是“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20世紀初,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認為邏輯上“可能世界”遵循著現實世界的規律。他在《創造的進化》一書中論述道:“作為有思維能力的生命,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物理定律應用于我們自己的世界,也可以把它推廣到被認為是各自獨立的每一個世界上。”[1](P206)把來自我們的世界的科學定律外推到其他“可能世界”,這是基于我們的世界是宇宙中典型的,很少有別于其他的“可能世界”。美國哲學家洛夫喬伊則以所稱的“豐富原理”(the principle of plenitude)來論證可居住世界的多元性。這一原理斷言:凡能此處存在的東西,亦必存在于他處,沒有“一種真正的潛在性不能成為現實”。所謂潛在性成為現實,就是由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化。在這一論證中,明顯地包含著由可能向現實轉化的思想。
現代天體物理學誕生以后,對行星和恒星的物理情況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經過科學分析,科學家們普遍認為自然規律和自然過程都有普遍性,既然在地球上發生了進化的過程,那么在宇宙中具有類似條件的任何地方也會發生,必然會孵育出生命并逐漸發展到高級階段,直至產生文明社會。
二、現代自然科學中的多宇宙思想
在現代自然科學中,關于宇宙中存在許多世界這一古老的哲學思想,已經上升到了現今觀測所及的總星系即“我們的宇宙”之外還有許多宇宙的思想。這種最新的科學思想,無論是在對愛因斯坦相對論引力場方程的宇宙解所進行的物理解釋中,還是在宇宙學的“人擇原理”、暴脹宇宙論以及量子力學的“多宇宙詮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闡明。
(一)相對論引力場方程
相對論引力場方程:有許多可能的宇宙解,表明“我們的宇宙”(總星系)可能不是惟一的。
從理論方面來說,愛因斯坦在1917年發表的《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所作的考查》是現代宇宙學的先聲。在這篇論文里,愛因斯坦用著名的引力場方程描述物質、運動、空間和時間之間存在著的不可分割的關系,在均勻各向同性的假設(后人一般稱之為“宇宙學原理”)的簡化條件下求得了方程的第一個宇宙學解,即宇宙是有限無邊的靜態解。“有限”即宇宙空間的體積有限,它是一個彎曲的封閉體;“無邊”,好比一個球面,雖然面積有限,但是沿著球面運動總也遇不到邊界;“靜態”的意思是宇宙處于靜止狀態,不隨時間變化。1922年前蘇聯物理學家弗里德曼研究了引力場方程在宇宙結構問題上的應用,又得到了一個均勻各向同性的動態的宇宙模型。這一模型表明了宇宙可能是膨脹的,也可能是收縮的或脈動的。
之后,現代宇宙學的各個主要流派相繼提出的一些宇宙模型,也幾乎都是根據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加上了宇宙是均勻的和各向同性的初始條件,選擇了的宇宙解。比如,20世紀60年代以來,英國天文學家霍伊爾和印度天文學家納里卡爾就提出了這樣一種宇宙模型:在整個時空中存在不同的區域,物質在不同的區域中分別呈正質量和負質量狀態;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僅僅是正質量區域的一個小小的部分;在負質量區與正質量區之間,存在著零質量的邊界,用這個模型同樣也可以解釋宇宙的膨脹、背景輻射的均勻各向同性。又如,瑞典物理學家克萊因提出的物質—反物質宇宙模型認為:宇宙中的正、反物質彼此分開并各自聚集為以正物質為主和以反物質為主的團塊;在正、反物質交界處,由于正、反物質湮滅而產生巨大輻射壓,從而把正物質區域與反物質區域分隔開來;我們今天觀測所及的宇宙,只是以正物質為主的宇宙區域。其實,在我們這個正物質的宇宙之外,還存在另一個反物質的宇宙。
由此可見,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不只有一個解,而是有多種多樣可能的宇宙解。它并不排除多個有限無界的封閉宇宙的存在;即使就有關我們的宇宙來說,雖然只有其中的一個解最終被證明是合適的。但是,其他的解相對于“我們的宇宙”之外的其他宇宙來說,可能也是合適的。這些宇宙被理解為已知的物理學規律所容許的各種各樣可能實現的領域。因此,我們的宇宙——總星系可能并不是惟一的,也完全可能容許存在另外的宇宙——具有種種特性的比較獨立或準封閉的體系。
(二)宇宙學的人擇原理
存在著許多具有不同物理參數和初始條件的宇宙,只有物理參數和初始條件取特定值的宇宙才能演化出人類,因此人類只能觀測到具有這種特定物理參數和初始條件的宇宙。這就是宇宙學的人擇原理。
“人擇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又稱“人的宇宙原理”。它起源于1937年狄拉克提出的對自然界基本常數的一些“巧合”解釋即所謂“大數假設”:“自然界中出現的無量綱的大數是彼此相關的。”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的靜電引力強度與萬有引力強度之比C[,1]為10[39]數量級,宇宙年齡與光穿過原子所需的時間之比C[,2]也為10[39]數量級。狄拉克雖然不知道為什么存在這么一個大數10[39],但他認為這不是一個任意的常數,C[,1]等于C[,2]絕不是偶然的巧合,而可能反映了未知的宇宙內在聯系。
1961年,美國科學家迪克在題為《狄拉克的宇宙學與馬赫原理》一文中進而指出,狄拉克提出的兩個大數并不是永遠相等的(因為C[,1]是常數,C[,2]是已知的時間函數),人們之所以發現它們相等,是由于我們人類剛巧生活在它們接近相等的時刻;由于當
,宇宙不會演化到發展出星系、恒星、行星和生命的狀態,
,宇宙將演化到不再有向生命提供能量的恒星,只有當宇宙演化到C[,1]=C[,2]時才可能出現人類,并使人類發展到高度文明的時代,發展到反過來研究宇宙,并能發現兩個大數相等的時代。他指出,在一個大的或具有無限空間和時間的宇宙中,只有在空間—時間有限的一定區域內,才存在智慧生命發展的必要條件,這些必要條件也必能為智慧生命所認識。迪克的這一學說被稱之為“弱人擇原理”。
1974年,英國天體物理學家卡特在推廣迪克理論的同時,提出了“強人擇原理”。認為迄今為止揭示的物理定律包含任意的無量綱大數,本質上是把表征宇宙總體特征的量同表征微觀世界的量聯系起來,因而這些無量綱的大數表征反映了我們的宇宙的性質與特征;改變這些數值,意味著宇宙的性質就將不同。因而現代物理學在邏輯推理上必然蘊含著這樣的思想,即在“我們的宇宙”之外,還存在許多個宇宙。他指出,或是有許多不同的宇宙,或是在單一宇宙中有許多不同的區域,它們都有自己的初始條件和結構。在這些宇宙的大部分中不具備復雜組織發展的條件,因而是“荒漠的宇宙”。只有少數像我們這樣的宇宙才具備允許生命出現的條件而發展出有認識能力的智慧生命。
(三)暴脹宇宙論
暴脹宇宙論的基本理論是諸宇宙(其中包括“我們的宇宙”)從早期宇宙的暴脹分裂而來,它們以事件的特殊視界而彼此隔離開來,并且具有極不相同的屬性。
在“多世界理論”的最新表現形式中,暴脹宇宙論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理論的創始人是美國宇宙學家古斯。1981年,他在《暴脹宇宙:視界和平直問題的可能解》一文中提出了他稱之為“暴脹宇宙”(inflationary cosmology)理論的第一個方案。1982年,前蘇聯物理學家林德和美國物理學家阿爾布雷特以及斯泰因哈特分別提出了這個理論的新方案。1983年,林德又提出了這個理論的第三個方案,即被人們普遍看好的混沌暴脹模型。暴脹宇宙論包含了兩點基本思想:一是暴脹驟然發生時,宇宙分裂成為數量上無限的、以事件的特殊視界而彼此隔離開來的區域,其中的每一個區域實質上就是一個獨立的宇宙,它們在暴脹后都超過我們可觀測宇宙的部分,這些宇宙在維數不同的空間中經歷著它們自己的膨脹和演化的英雄史;二是在宇宙暴脹時所形成的這些宇宙中,基本粒子的基本性質與行為規律,真空的能量大小,非緊致性維的數目,都是極不相同的,這就使得物質世界的質的多樣性,比經典相對論宇宙學所設想的要豐富得多。
(四)量子力學的“相關態”表述——“多宇宙”詮釋
量子力學的“相關態”表述——“多宇宙詮釋”的基本觀點是存在著無限多個宇宙,它們由給定的宇宙分裂而來。
量子力學的“相關態”(relative state),亦譯作“相對態”,這一表述最初是1957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生埃弗雷特將量子力學應用于整體宇宙時所提出來的。[2](P454)之后,經他的導師惠勒和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德威特、格拉漢等人的完善與推廣,發展成為現代量子理論的一種新形式,簡稱EWG理論。[3](p15)
在“相關態”表述中,波動力學是一個完備的理論,既能描述每一孤立系統,又能描述每一個受觀察的系統,它把觀察者看作是孤立系統中與其他子系統相互作用著的一個物理系統;測量只是整個系統不同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而波函數預言的是系統的一部分觀測另一部分時所“見”到的東西。因此,在這一量子力學的理論中,不是波函數的塌縮,而是根據薛定諤方程描述的整個系統的平滑演化。當埃弗雷特模擬測量過程時,他便得到了這樣一個驚人的發現:由于相互作用,起初由歸一化矢量
描述的“世界”會分裂許多同樣真實的“世界”,它們之中的每一個都對應于迭加
的一個確定的組分;因此,在每一個單獨的“世界”中,一次測量只給出一個結果,并且一般說來各個“世界”的結果各不相同;在所有這些迭加組分中,只有一個對應著我們的宏觀現實世界,代表著我們這個世界上實在發生著的各個宏觀現象。
量子力學的“多宇宙詮釋”無疑是廣義相對論量子化的頗有成效的構架。它揭示了廣義相對論宇宙系統的量子化的含義,說明各種可能的量子世界都是存在的,相互平行共存的;并且,有多少量子選擇,就有多少宇宙,因而在無窮的平行世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質和能量的排列都會發生。
上述自然科學理論有關領域所確立的“多宇宙論”表明,“多宇宙論”是以“我們的宇宙”的觀測事實為依據,應用嚴密的理論工具,進行分析推理所得出的科學假說。這種由現代精密的自然科學研究所獲得的認識,顯然要比以往所有思想家的猜測、思辨的論斷要精確、生動、具體和豐富得多。
三、“多宇宙論”的哲學意義
“多宇宙論”為人們描繪了一幅包括“我們的宇宙”在內的諸多宇宙的科學圖景,不僅涉及一與多、部分與整體、有限與無限、可能與現實等哲學范疇,豐富了哲學的宇宙概念,而且還激發了人能否認識“我們的宇宙”之外的其他宇宙,以及人類在宇宙中處于怎樣的地位等問題的哲思。本文著重闡明下述幾點。
(一)“多宇宙論”與“宇宙惟一原理”互補
從一般意義上來說,宇宙是標志物質世界的哲學范疇。這一規定是對各種具體地、感性地存在著的宇宙形態的共同本質的抽象和概括,把它作為宇宙概念的規定,它就是宇宙的抽象概念。但是哲學宇宙概念所反映的是無限多樣、永恒發展的物質世界;宇宙作為物質世界,它是不能離開各種具體的宇宙形態而獨立存在著的,它是所有宇宙形態的總和并存在于各種宇宙形態之中。宇宙這一概念,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具體的,是個別與一般、一與多的對立與統一。
然而,不少人在理解宇宙概念時,往往只是停留在它的抽象概念上。有些宇宙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是惟一的宇宙;大爆炸不是在宇宙空間的哪一點爆炸,而是整個宇宙自身的爆炸。宇宙是包括“全部萬事萬物”的自然體系,是包羅萬象的最終整體。由于這種觀點承認一個無所不包的宇宙,即在解決“一與多”這個古老的哲學難題中只是主張“一”,因此人們把這種觀點稱作“宇宙惟一原理”。這種對宇宙的理解顯然是不充分的。因為:第一,我們的宇宙不是惟一的宇宙而是某種更大的物質體系的一部分,大爆炸不是整個宇宙自身的爆炸,而是更大物質體系的一部分的爆炸。第二,無所不包的宇宙,只能由許許多多具體的有限宇宙構成;離開了有限的宇宙形態,是無法構成無所不包的宇宙的。此外,抽象的無所不包的宇宙概念,對于存在著的多種多樣的宇宙形態的具體特性,也不能做出任何回答,并且這種對宇宙的看法也是與作為自然科學的宇宙學相排斥的,人們不禁要問:倘若一提“宇宙”就必然是惟一的無所不包的宇宙,那么以可觀測的宇宙為研究對象的宇宙學又有什么存在的價值呢?
在這個方面,“多宇宙論”可以被看作是對“宇宙惟一原理”的一種必要的補充。因為“多宇宙論”確認宇宙形態的多樣性,認為除了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宇宙(總星系)之外,還存在著無限多的宇宙,它們都是物理系統,具有各種各樣的屬性,有的像“我們的宇宙”,有的根本不像“我們的宇宙”。“多宇宙論”向我們提供了無限宇宙的許多具體而生動的內容,極大地豐富了哲學的宇宙概念。它與“宇宙惟一原理”互相補充,共同構成了對宇宙概念的全面理解。
(二)“多宇宙論”確認在總星系之上還有更廣大的物質層次
20世紀以來,由于新的實驗技術與巨大而精密的觀測工具的運用,人的“視野”在微觀方面已經從大于10[-8]厘米的原子集團深入到小于10[-13]厘米的基本粒子層次,在宇觀方面已經從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擴展到200億光年的總星系。宇宙的科學圖景被認為是由許多星系團的構成物——超星系(數千萬光年至上億光年)的總和,而總星系是用現代觀察手段可以達到的最高層次的物質系統。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從地球擴大到太陽系,從太陽系擴大到銀河系,再從銀河系擴大到總星系,這種擴大是沒有止境的。總星系之外的各種區域現在觀測不到,決不意味著它們不存在。這是由于觀測手段和方法的不完善或者是由于這些區域處在觀察視界之外,而從它們那里發出的光信號不能達到我們這顆星球上。
“多宇宙論”突破了“我們的宇宙”——總星系的范疇,確認在總星系之外還存在著其他具有眾多屬性的獨立的總星系,亦即表明了在我們這個總星系之上還有更廣大的物質層次。值得一提的是,已有學者把與我們的總星系同類的天體系統叫作“超世界”,而把由許多物理上不同的天文“超世界”的總和(包括“我們的宇宙”在內)取名為“超宇宙”,并由此提出了宇宙學的知識系統能否在邏輯上重建這些假定的“超世界”共同的規律即所謂“超宇宙”的統一問題。[4]事實上,只要承認相對論宇宙學并非是網羅一切的普遍框架,就應當估計到隨著科學實踐跨入更深的物質層次和更廣大的時空范圍,還會有新的理論取代它。宇宙學研究對象的不斷擴大,反映了人類思維對有限認識的超越,而認識的這種超越,是現實的宇宙無限性的反映。無限是對有限的超越,對自然界物質層次無限性的肯定是通過否定它的對立面——宇宙有限論來實現的。
(三)“多宇宙論”確認在宇宙的其他天體上存在智慧生物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一架架巨型射電望遠鏡的轉動,宇宙飛船的頻頻發射和各種空間技術的發展,人類開展了尋覓宇宙知音的活動。其思想出發點,便是科學家對于可居住世界多元性的信念。他們相信,只要有適當條件,在宇宙中的某個地方必然會孵育出生命并逐漸發展到高級階段,直至產生文明社會。美國天文學家德雷克基于對地球上產生生命的條件的考察以及人類所具有的智慧與技術的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如下的一個公式即著名的“德雷克公式”,用以計算銀河系內有多少個具有同我們通訊的技術和文明:
附圖
式中,n是銀河系中恒星的總數,P[,1]是恒星具有行星系的概率,P[,2]是行星上產生生命的概率,P[,3]是行星上產生的生命在演化過程中變成智慧生命的概率,P[,4]是智慧生命具有通訊技術和通訊動機的概率,L是嘗試通訊文明的平均估計壽命。[5](P68)
德雷克運用上述公式還估算出銀河系中可能有10[4]個具有通訊文明的行星,[6](P398)而哲學家拉茲洛則估計銀河系中可能存在100億個生物圈。[5](P122)
1960年,美國實施的“奧茲瑪工程”探測鯨魚座τ和波江座ε兩個靠近的恒星和其他600顆太陽型恒星,似有幾個出現無法解釋的異常信號。1974年,設置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305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對M13球狀星團的幾十萬顆恒星定向發射了三分鐘的電報,傳送了1679個信號,向“外星人”呼喚。1977年,美國發射的“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宇宙飛船上放置了一塊金屬飾板,它描繪了我們地球的情況,包括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以及人類的模樣。之后,又發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攜帶了“地球之音”的人類信息,其中包括有150幅照片和圖表,54種語言的問候語,35種自然音響,27種古典和現代音樂。1982年,第18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成立地外文明專業部。1992年,美國國家航空和宇航局著手進行了一項為期10年、投資1億美元、尋找智慧生命的、規模更為宏大的科研工程。
人們已經做出的努力至今尚未帶來肯定的結果,但是它們也沒有從反面證明在宇宙其他任何地方不可能有智慧生物。只要搜尋活動在繼續進行,人們就可以設想有這種可能性,并且相信會有這么一天,我們最終同“外星人”取得了聯系。人們認識到:同外星人或外空間人若能取得聯系,則不僅在物質上,而且在哲理上和精神上都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四)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
人類是否是宇宙的中心?自古以來一直有爭論。首先是亞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說,構造了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接著是一神教,特別是基督教義在這個圖景上加上了人為中心論的因素,認為上帝創造了地球,安排人類居住在宇宙的中心,又創造了日月星辰圍繞地球旋轉。但是,16世紀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指出地球是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人類并不處于宇宙中心。以后又發現太陽并不是銀河系的中心,而是離銀心約3萬光年的一顆普通恒星。1924年哈勃對河外星系的發現,將人類生存其中的銀河系降為一個普通星系。而現在的“多宇宙”的概念走得更遠,又將人類生存其中的“我們的宇宙”降為一個普通的小宇宙。它最終把人類驅逐出了宇宙中心的位置。這就提出一個問題:人類究竟在宇宙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一種觀點認為,現代“多宇宙論”表明“有關我們在宇宙中所占地位的獨特性的觀念都證明是沒有根據的”。“如果總星系并不是包羅萬象的體系,而只是許多這類體系之一,那么我們人類(其實其他的“人類”也一樣)在宇宙中的地位原來是更加微不足道的。”[7](P181)另一種觀點認為,“多宇宙論”推翻了那種認為“整個宇宙圍繞著人旋轉”的人類中心論,“更多地得出了人類宇宙論的思想,人類宇宙論的出發點是:把人理解為宇宙的有機的積極的部分,其中包括它可能有的生命形式、理性和人道精神的形式。”[8](P349-350)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中心論不僅有它的過去,而且有它的將來。”[9](P50)“現代社會實踐的人類中心論旨在人成為認識和行動的主體和客體,開發地球和人實際能夠達到的宇宙部分的自然界,以便發展自己的創造力和科學技術的可能性,保證人類社會和自然界和諧發展的條件。”[9](P47)
人類中心論不只是主張人類在宇宙中是惟一的、處于宇宙中心的觀念,而且還在“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和根據人類價值及經驗解釋或評價世界的意義上使用。從這些意義上說,多宇宙論的確立以及建立在可居住世界多元性信念之上對于地外文明的探索,將迫使人們最終摒棄人類中心論。人類中心說一步步被否定,在現代宇宙學中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太陽系和銀河系,不占有任何特殊地位;但人畢竟是認識宇宙的主體,研究宇宙間的一切演化過程時也必須把人的能夠出現和存在考慮在內。我們人類的存在是宇宙十分短暫的一瞬間,但是我們在發展中認識了宇宙,也認識了自己。人認識到的宇宙部分越是擴大,似乎人就變得越渺小,但實際上這就標志著人的認識能力的偉大。從宇宙發展中產生出來的人對宇宙的無限深化的認識過程,就是人和宇宙不斷實現統一的過程。“多宇宙論”對于宇宙無限性的揭示,并未使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變得微不足道,也沒有傷害作為宇宙主體的人的自尊心。美國著名科學史家薩頓所表述的這樣一段話也許是最恰當不過的了:“科學家的努力所揭示出來的宇宙的那種最難以想象的無限性,不僅在純物質方面沒有使人變得渺小些,反而給人的生命和思想以一種更深邃的意義。隨著我們對世界的理解逐漸深入,我們也就更熱心地去欣賞我們同世界的關系。”[10](P49)
收稿日期:2002-04-03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廣州27~32B2科學技術哲學陳其榮20032003闡釋了“多宇宙論”這一自然哲學理論,描繪了包括“我們的宇宙”在內的諸多宇宙的科學圖景。一與多、部分與整體、可能與現實、有限與無限等哲學范疇,激發人們有關人類能否認識“我們的宇宙”之外的其他宇宙,以及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等問題的哲思。多宇宙論/人擇原理/暴脹宇宙論/多宇宙詮釋/人類中心論陳其榮(1940- ),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科學技術與社會、自然哲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科學方法論的研究。復旦大學 人文學院哲學系,上海 200433 作者: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廣州27~32B2科學技術哲學陳其榮20032003闡釋了“多宇宙論”這一自然哲學理論,描繪了包括“我們的宇宙”在內的諸多宇宙的科學圖景。一與多、部分與整體、可能與現實、有限與無限等哲學范疇,激發人們有關人類能否認識“我們的宇宙”之外的其他宇宙,以及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等問題的哲思。多宇宙論/人擇原理/暴脹宇宙論/多宇宙詮釋/人類中心論
網載 2013-09-10 2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