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在新世紀到來之前,回顧一下本世紀,尤其是六十年代以來語言科學的發展,無論對語言科學本體,或是對個體自身都不無意義。這里概括了四個問題作為個人學習的總結:①語言研究的歷史分期;②當代語言學的發展趨向;③中國理論語言學的概況;④今后研習的方向。本文是總結的第一部分。
1 語文研究的開端
人類對語言的研究,從發生學的角度看是與語言的產生同步的。遠古時期關于語言的種種神話及咒語讖言,應該說都是先民對語言的一種認識,一種不自覺的“語言研究”。發生在公元前四、三世紀前后的古印度、古希臘、羅馬及古代中國為解經讀典的語文研究是人類對語言的認識一次質的飛躍——由崇神轉向實際應用。作為轉向的歷史標志是古印度的《梵語語法》(Panini, B.C.400)、古希臘的《 希臘語語法》(D.Thrax,B.C.100)、古羅馬的《拉丁語語法》(M. Varro,B.C.116~B.C.27)。
2 傳統語法與歷史比較語言學
2.1 傳統語法。 古希臘人從Plato(B. C. 429~B. C. 347)、Aristotle(B. C. 384~B. C. 322)起, 就開始從哲學的角度來詮釋語言中的某些語法事實。盡管其目的不是研究語言理論,而是探究語言背后的普遍理性,但他們在討論哲學真理的同時,卻提出了一系列的關于語法單位、類別及范疇,為后來的語法體系的建立做了開創性的工作。Dionysius Thrax 集其前輩研究之大成,體系化為《希臘語語法》,完成了以分析描寫語言現象本身為目標的傳統語法的奠基性工作。此后的語法研究都在Thrax的基礎上進行闡發與修補。
古羅馬人M. Varro幾乎原封不動地繼承了《希臘語語法》的體系,建立了《拉丁語語法》。公正地說,《拉丁語語法》雖無創建之功,但有傳遞之勞。正是通過它,將希臘人的語法智慧傳遍了歐洲,開創了拉丁語法的輝煌時代。到了18世紀達到了頂峰,以模仿拉丁語法的俄語、法語、德語及英語等具體語言的語法體系相繼出現。
傳統語法以其實用性、規定性、典范性和語義性為其特征。其核心原則是規定主義。正是這一原則成了其繼續發展的極大障礙。這一局面一直延續到本世紀初,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由于中世紀拉丁語在歐洲的稱霸地位,導致理論思想上的錯覺,似乎拉丁語法就是人類的普遍語法。再加之當時流行的唯理主義哲學的影響,1660年在法國產生了《普遍唯理語法》(A. Arnauld, 1612 ~1694 and C. Lancelot, 1615~1695)。《唯理語法》是一部系統地運用唯理主義哲學的理論來解釋傳統語法體系的經典性理論著作。《唯理語法》的作者們在300多年前所提出的“人類理性是共同的, 因此人類的語言和語法也有共同性”的命題,和傳統語法一樣,至今仍有啟迪作用。
傳統語法在本世紀前五十年里,經歷了一個飛速發展時期,其成就突出表現在英語語法的著述上。然而具有戲劇性意味的是英語語法的巨著都不是英國人寫的。如荷蘭學者H. Poutsma 的五卷本《最新英語語法》(1926~1929)和E. Kruisinga的三卷本《當代英語手冊》(1931~1932),丹麥學者O. Jespersen 的七卷本《依據歷史原則編著的現代英語語法》(1909~1949)。面對著如此情勢,英國人由敬慕自愧,轉而發憤進取。經過23年的“臥薪嘗膽”,終于由R. Quirk 等人通過實地“英語用法調查”,獲取了當代的(而不是歷史的)、多語域的(而不是單純的名篇譽著的)、日常通用的(而不是單純文獻的)千萬語詞的現實語料,并在此基礎上,于1972年完成了長篇巨著《當代英語語法》(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此后, 又經過十三年的磨礪,Qurik們以自己卓絕的鑒別力, 吸收利用當代語言學的新成就、摒棄其偏見的基礎上,將《當代英語語法》重新加以擴充與修訂,形成了《英語語法大全》(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Language)這部居當代英語語法理論之顛的舉世名著,于1985年問世。傳統語法在人類對語言的研究史上從來沒形成旗幟鮮明的學派,然而它卻在批評中不停地前進,從Poutsma、Kruisinga、Jespersen到 Quirk,他們的著作今天仍是英語學習與研究者及語言理論研究者們的案頭珍藏。
2.2 歷史比較語言學。人類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后, 隨著社會思想的大變動,人們對語言的研究表現出空前的熱情,開始運用歷史比較的原則,分析說明各種語言現象,從而使語言研究脫離了語文學的窠臼,步入科學的軌道。經過歐洲學者一個多世紀的努力,語音演變規律被發現,語言間的親緣關系被證明,語言的譜系關系被建立起來,以上即史稱歷史比較語言學。
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產生得益于三個條件:①歷史主義哲學思潮的刺激;②世界語言標本的搜集,為其產生作了資料上的準備;③梵語資料的發現及其在比較研究中的應用,使歐洲人驚異地發現:梵語與歐洲主要語言間有著歷史的淵源關系。
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啟蒙者W. Jones (1746 ~1794 )和F. vonSchlegel(1772~1829),前者1786年在一次學術報告會上宣布梵語與歐洲主要語言同出一源,后者在1808年的《論印度人的語言智慧》一書中,首次使用了“比較語法”這一術語,并指出“比較語法將給我們關于語言譜系的嶄新知識”。鑒于Jones和Schlegel 二人都只是列舉了一些語言事實,未能找出規律性的東西,而完成歷史比較語言學奠基工程的是丹麥的R. Rask(1782~1832)、德國的F.Bopp(1791~1867)和J.Grimm(1785~1863)。
Rask的《古代北方語或冰島語的起源研究》論文中提出了日耳曼諸語言與印歐其他語言在語音方面存在著有規律的對應關系。該文1814年獲丹麥科學院獎,并于1818年發表。
Bopp在1816年出版了《論梵語動詞的變位系統》。與Rask的論文一起,標志著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誕生,他們二人由此成為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奠基人。1833年Bopp又出版了《梵語、古伊朗語、希臘語、拉丁語、立陶宛語、哥特語和德語的比較語法》,將比較的范圍由動詞變位擴展到一切語法形式,對19世紀語言學的發展產生了決定性影響。
Grimm受到Rask的啟發,對其《德語語法》進行了修訂, 并于1822年再版,確立了希臘語、拉丁語、梵語與日耳曼諸語言間的語音對應關系的“Grimm定律”。
在Rask、Bopp、Grimm的基礎上, 推動歷史比較語言學繼續發展的應首推德國的A. Schleicher(1821~1868)。 他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于1861~1862年出版了《印度日耳曼系語言比較語法綱要》。書中依據已發現的規律,進行了原始印歐語的重建,并為有親緣關系的語言的歷史演變過程,設計了樹形譜系圖。還提出了將世界語言劃分為三種類型:屈折語、粘著語和孤立語的主張。
19世紀八十年代的德國,尤其是萊比錫大學,成了歷史比較語言學的中心。一批致力于檢討前輩的學術思想的青年學者云集于此,他們辦刊物、發論文、出學術專著,使語言的歷史研究出現了空前的活躍局面。代表人物有:K. Brugmann(1849~1919)、H.Osthoff(1847~1909)、B. Delbrück(1842~1922)、K. Verner(1846~ 1896 )、 H.Paul (1846~1921)等人,形成了所謂“新語法學派”( 又稱青年語法學派)。新學派的形成標志著歷史比較語言學發展的新時期,其理論原則可概括為二:①語音規律不允許有例外;②由類推作用構成新形式。盡管后人批評他們忽視系統研究,只重視個別語音要素,把語音規律絕對化。但新學派注重研究活的語言材料,提出語音演變模式,對語音的演變作出新的解釋,對語言科學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3 現代語言學的產生和發展
3.1 現代語言學的先驅者W. von Humboldt(1767~1835)。19世紀中葉正當歷史比較語言學飛速發展的時候,一種新的語言學思潮開始出現,德國學者Humboldt以其普遍、系統的語言觀而獨樹一幟。在10多年的時間里,他連續發表了《論語言發展不同階段的比較語言研究》(1820)、《論雙數》(1827)等幾十種著述。在其逝世后出版的《論爪哇島上的卡維語》里300 多頁的導論《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以下簡稱《導論》),集中了H氏的理論精華,被譽為現代語言學的開創之作。在《導論》中,H 氏詳盡地闡述了一系列的理論問題。如語言的創造性特征、語言的起源、語言與民族精神、語言與言語、語言與思維、語言的內在形式、語言類型學等。H 氏的這些理論思想,盡管有些偏頗和表達晦澀之瑕,但仍不失其為19世紀語言哲學的創始人,他的理論對20世紀的語言學產生了持久、深刻的影響,他所提出的許多問題,至今仍是語言學界討論的中心課題。
3.2 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F. de Saussure(1857~1913)。 當新語法學派正致力于證明自己的理論的真理性時,深受“萊比錫精神”薰陶的瑞士學者Saussure,在其比較語法卓著成就的基礎上,集前輩與同儕的真知灼見之大成,于本世紀初創建了一個嶄新、嚴謹的語言共時理論體系,從而開創了語言研究的新時代,S 氏本人也由此成為世所公認的現代語言學之父。S氏的理論體系,集中體現在他逝世后由他的學生C. Bally(1865~1947)和A. Sechehaye(1870~1946 )依據其三次講授“普通語言學”的課堂筆記和其他材料整理的于1916年以《普通語言學教程》為題出版的著作中。
《教程》是一本劃時代的著作,S氏以其新觀點、新理論、 新方法,為現代語言學打下了科學的基礎。其主要理論觀點概述如下:①語言現象分為言語活動、語言和言語。②系統與價值。③共時與歷時。④組合關系與聚合關系。在《教程》中還提出了內部語言學與外部語言學、言語的語言學與語言的語言學、靜態語言學和動態語言學等相關概念。
Saussure的理論思想規定了現代語言學發展的總方向。縱觀本世紀的語言理論,沒有一個學派、一種理論模式未從Saussure的思想中受到影響。盡管S氏的理論體系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 但我們認為《教程》所蘊含的豐富的理論營養仍有待我們去開發。
3.3 結構語言學及其流派。在Saussure的思想影響下, 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先后在歐美出現了以研究語言系統本身的共時性結構成分及其相互關系為目標的語言描寫學術思潮,史稱結構主義語言學派。以其學術研究側重點和研究中心,可分為三個主要流派: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和美國描寫語言學派。
布拉格學派形成于20 年代末30 年代初, 其代表人物有捷克的 V.Mathesius(1882~1945)、俄國的Н.С.Трубецкой(1890~1938,后移居捷克)、R.Jakobson (1896~后移居美國)等人。 他們強調語言是一種功能體系,主張從結構——功能入手研究語言。其主要學術成就:①提出語言是多功能的結構體系。②建立了系統的音位學說。并且把“二元對立”的概念,由音位研究推廣到語法研究。布拉格學派的音位理論和方法論原則,對語法學、語義學、詞匯學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對現代語言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哥本哈根學派創建于1931年,L.Hjelmslev(1899~1965 )是其代表人物。其綱領性著作有三部:Hjelmslev 的《語言理論導論》(1943)、V.Brфndal(1887~1942)的《結構語言學》(1939)和H.J.Uldall的《語符學綱要》(1957)。這個學派認為語言符號是由內容形式和表達形式構成的單位。單位之間相互關系主要有互依、偏移和相容,可用組合與聚合的方法來確定語言中的關系。語言學的任務就是用演繹的方法去建立一套嚴格的符號邏輯理論。這一學派的理論,由于其高度抽象的形式系統,在一段時間內而不被人們所理解。其理論價值隨著科學技術和語言科學的發展逐漸為人們所重視。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是本世紀二十年代前后,由美國人類學家F.Boas(1858~1942)、E.Sapir(1884~1939)和L. Bloomfield (1887 ~1949 )等人在調查研究美洲印第安人語言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來的。Boas的《美洲印第安語手冊》(1911)和Sapir的《語言論》(1921 )的出版,拉開了美國描寫語言學的序幕。1933年Bloomfield《語言論》的發表,為該學派的理論和方法奠定了基礎。1951年Z.Harris(1909— )出版了《結構語言學的方法》,使該派的理論和方法走向更加嚴謹和成熟。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的哲學基礎是邏輯實證主義,其心理學基礎是行為主義。他們堅持口語領先和共時性原則,注重語言形式,排除語義和功能。其最大貢獻是他們研制出了一套精確描寫語言的方法。
4 當代語言學
4.1 N.Chomsky(1928— )與生成語言學。出身于美國描寫語言學派門下的Chomsky,在師承Harris的某些方法和原則時, 發現以分布和替換的原則,用來對話語進行切分和分類的方法,只能對語言結構的表面現象作一定的描寫,卻不能對語言結構的內在關系作出解釋。于是決定另立門戶,在1957年發表了《句法結構》。該書的出版,標志著“Chomsky革命”的開始和轉換生成語法(以下均簡稱TG)的誕生。
Chomsky認為語言是由語法生成的句子的無限集合, 而語法則是人類語言的內在結構系統,它體現了人類語言的普遍性特征,故稱為普遍語法(UG)。由普遍語法決定了人與生俱來的就具有獲得任何一種人類語言的能力。所以TG的研究對象不是具體語言,而是語法。其研究的最終目標就是根據有限的公理化的規則系統和原則系統,用演繹的方法生成無限的句子,以此來解釋人類的語言能力。
生成語法從1957年誕生那天起就處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至今已經歷了五個階段:
①第一階段(1957~1965),以Chomsky 的《句法結構》出版為標志,稱為古典理論時期(Classical Theory, CT)。
②第二階段(1965~1971),以Chomsky1965 年出版的《語法理論要略》為代表,稱為標準理論(Standard Theory,簡稱ST)。
③第三階段(1972~1979),以Chomsky的《深層結構、 表層結構和語義解釋》(1972)為轉折,該文對標準理論模式作了進一步修正,稱之為“擴展的標準理論”(Extended Standard Theory,簡稱EST ),主要變化在于表層結構對語義解釋也起一定的作用。1979 年Chomsky再次修正了理論框架,將語義解釋全部移入表層結構,并提出了語跡理論(Trace Theory)。
④第四階段(1979 ~1981 ), 以《支配和約束講演集》(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1981,簡稱GB)為代表, 這一階段的主要變化有兩點:a.除了原來的規則系統,又增加了原則系統;b.提出虛范疇(Empty Category)。
規則系統包括三個部分:
(1)詞庫
(2)語法:a.范疇部分
b.轉換部分
(3)解釋部分:a.語音形式部分
b.邏輯形式部分
原則系統包括六個部分:
(1)主位理論(0-Theory)
(2)格理論(Case Theory)
(3)約束理論(Binding Theory)
(4)界限理論(Bounding Theory)
(5)控制理論(Control Theory)
(6)支配理論(Government Theory)
⑤第五階段:(1982~1992)。1992年Chomsky 發表了《語言理論最簡方案》一文,標志著TG理論又再次進行了重大修正。《最簡方案》與此前理論相比,明顯的不同點有二:a.對此前有些地位與性質不明確的原則進行了改造,簡化為“經濟原則”;b.按原則與參數理論的設想,原則體現共性,參數則反映原則允許的各語言間的差異,將語言共性的探索重新提到首要地位。其語法體系是:
a.規則部分:
┌───┐
/│音系式│
詞庫顯性句法(包括空詞類)│ └───┘
\┌───┐
│邏輯式│
└───┘
b.原則部分:
(1)x—階標理論,(2)語障理論,(3)題元理論,(4 )格理論,(5)控制理論,(6)約束理論,(7)核查理論(程工, 1994)
自從TG理論誕生以來,人們毀譽不一,但誰也無法否認它的存在與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推動著語言科學的發展(因為在當代語言科學的各主要流派中所討論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圍繞Chomsky 所提出的問題展開的),而且推動著認知科學的前進,并加速了語言學與心理學、生理學、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的結合速度。
4.2 語言學新流派的產生。自1957年Chmsky“革命”以來, 今年整整四十個年頭。在C氏革命聲浪的推動下, 四十年來的語言學基本上是環繞著兩個中心在發展變化:一是原結構語言學陣地的修復與加強;一是生成語言學內部的分化與演進。
4.2.1 Chomsky的革命雖然動搖了結構主義的根基,使其失去了一統天下的稱霸地位,但并沒有使其消聲匿跡,而是在探索中繼續發展。這種發展是在檢討往日的缺點和吸收同代其他理論思想精華的基礎上進行的。在美國有K.L.Pike(1912~ )的法位學。Pike著述頗豐,其法位學思想集中在《語言及人類行為結構關系的統一理論》(1976)和與其妻合著的《語法分析》(1977)里。Pike認為分析人類語言行為不外如下四個原則:①單位原則。語言行為的單位由小到大是音位、語素、詞、短語、小句、句子、句群和篇章;②環境原則。人類任何語言都產生與生存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現實的語言總是與特定的話題、風格、語境聯系在一起;③視角原則。語言研究者應從三個不同的角度考察語言事實:靜態、動態、功能;④系統等級原則,這是法位學的基石。語言行為既然是由小到大層層包容,那么各層次實際上是處在一個大的等級體系之中。等級體系又可離析為:語音等級體系、語法等級體系和所指等級體系。各類等級體系中有法位和法位段。法位段由法位組成,二者之間是包含關系。每個法位有軌位、類別、作用、接應四個特征。例如謂語動詞的法位公式:
軌位:核心 類別:動詞根
動詞=+────────────
作用:謂語 接應:───
軌位:外圍 類別:時態后綴
±──────────────
作用:時間 接應:時間一致性
由上可見,Pike的理論展示了結構主義在新時期的面貌。
在法國有A.Martinet(1908~ )和L.Tesnière(1893~1954 ),他們與Saussure的思想有直接的傳承關系,但卻又異于S 氏的理論而獨樹一幟,統稱為法國功能主義。Martinet的代表性著作有《語音演變的經濟原則》(1955)、《普通語言學原理》(1960)、《句法功能研究》(1975)。M氏的學術觀點與布拉格學派十分接近, 其理論要點如下:
①交際功能是語言的基本功能,表達功能、思維功能、稱謂功能和美學功能都是第二位的。在語言研究中,無論是對語言事實的描寫和語言變化的闡釋,都要以功能為依據;
②語言是具有雙重分節的交際工具。第一分節是符素(語素)是音義結合的單位。第二分節是音位,其本身無意義,只具有區別意義的功能。前者為表義性單位,后者為區別性單位;
③語言運作的基本原理是語言的“經濟原則”。經濟原則是支配人們言語活動的規律,使人們能在保證語言完成交際功能的前提下,自覺或不自覺地對言語中力量的消耗,作出合乎經濟要求的安排。語言經濟原則對語言演變的特點和原因能作出合理的解釋(馮志偉,1987 :135~139)。在Martinet的研究中, 著重強調了語言研究的對象是言語活動,而不是語言。主張形式與實體并重,共時與歷時并重。
Tesniere的《句法結構基礎》(成書1950,1959初版,1965二版)代表了其理論思想。在《基礎》中建立了以動詞為中心的從屬關系語法體系。T氏認為動詞是句子的核心,它支配著其他成分, 而不受其他成分所支配。動詞的從屬成分有名詞詞組和副詞詞組。前者叫行動元,后者叫狀態元。行動元的數目不得超過三個:主語、賓語、賓語等。行動元決定了動詞的“價”(又叫“向”)。如果沒有行動元,則為零價動詞,有一個行動元叫一價動詞,以此有二價動詞,三價動詞。隨著信息工程與語言理論的加速結合,Tesniere的理論思想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國內外,配價理論得到了迅速地發展,尤其對信息自動處理和人工智能的研究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在英國有以M.A.K.Halliday(1925~)為代表的系統功能語法學派。H氏理論的直接來源于英國人類學家、語言學家 J.R.Firth(1890 ~1960)。Firth早在五十年代就提出了語言情境的理論, 將語義區別為“情境意義”和“形式意義”,并對Saussure的“系統”思想作了新的闡釋。指出“結構”是組合性排列,“系統”是聚合性排列,提出超音段的韻律特征。Halliday作為Firth的學生,繼承并發展了Firth的理論。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發表了近百種專著和論文。論文《語言理論的范疇》(1961)和專著《語言科學和語言教學》(1964)中,提出了他早期的“階和范疇的語法”理論。H氏認為語言有四個“范疇”, 三個“階”。四個范疇是:單位(Unit)。單位是從言語序列中抽象出來的表示一定語法模式的語段。語言單位由大到小形成了一個層級體系。分別是:句子、子句、短語、詞、語素。類別(Class)。 在言語序列中, 凡是能出現在同一位置上的單位, 可確定為同一個類別。 結構(Structure)。是各語言單位組合的抽象,是單位的線性排列, 其中每個單位都是這個線性排列的組成成分。結構與類別相互依存,各自以對方為前提。系統(System)。系統是H氏理論中最重要的一個范疇, 其本質是語言聚合軸上可供選擇的語義網絡。系統有三大特點:①一個系統內部的選擇是互相排斥的;②每個系統的選擇項是有限集;③系統中每一個選擇的意義取決于該系統的其他選擇的意義。三個“階”是:級(Rank)。“級”相當于等級體系的概念,通常分為五個級,用于描寫單位與單位之間的關系。精密度(delicacy)是決定描寫精細程度的一個階。結構、類別、系統均可依據需要表現出不同的詳細程度。精密度實際上是個漸進系。標示(exponence )是用于說明范疇與語料間的關系。到70 年代,H氏把“系統”提到核心地位,將他的語言理論發展成為系統語法。他認為就結構與系統的關系來說,系統是第一性,結構是系統體現的結果,其本身又是一個可供選擇的系統(趙世開,1990:61)。系統存在于所有的語言層次,如語義、語法和音位,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系統來表示本層次的語義潛勢,整個語言體系就是由許多子系統組成的系統網絡。七十年代中期以來,H氏先后發表了《 語言功能探索》(1973)、《語言的系統與功能》(1976)、《作為社會符號的語言》(1978),以及集其功能理論大成的《功能語法導論》(1985),將系統與功能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建立起系統功能語法體系。
Halliday發展了Firth的“情景上下文”理論, 提出“語域”的概念。把前期語域中的四個要素減為三個:語場(field)、語旨(tenor)、語式(mode)。語場確定主題范圍、參與者、環境等概念意義的選擇,語旨與語義選擇中的正式程度相關,語式趨向于決定話語方式的選擇。這三個語域變項分別與系統功能理論體系中的表意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相對應。表意功能指的是語言對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各種事件和經歷的表達;人際功能指交際參與者的角色關系;語篇功能是體現前兩者功能的語言聯接方式的集。H 氏體系中的這三種功能是純理功能,本質是語義功能。每種功能又包含著多個語義子系統。如:
/ /過程
│ /及物性│
│ │ \參與者
│ │ / /主動態
│ │ │ 非中動態→│
│表意功能│ 語態→│ \被動態
│ │ \中動態
│ │ /現在時
│ │ 時態→│純理功能│ │ \過去時
│ │ /語氣…
│ │ 人際功能│ 情態…
│ │ \人稱…
│ │ /主位…
│ │ 語篇功能│ 信息…
\ \ \銜接…
({號為合取,→號為析取,即選取其中之一)
1994年Halliday出版了《功能語法導論》的修訂版,對語言的三大純理功能作了進一步地闡釋。
4.2.2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初在TG 內部圍繞著語義問題展開了一場辯論,結果導致內部分裂衍生出生成語義學、格語法、詞匯—功能語法等派別。
生成語義學以L. R. Ross、G. Lakoff、J. P. McCawley 等為代表。生成語義學是從標準理論派生出來的,其目的在于探討語義與句法的關系。標準理論認為語法由句法、音系、語義三部分組成,句法是基礎。生成語義學認為語義是核心,句法以語義為基礎,音系以句法為基礎,語用也包括在語法之中。TG提出句法有生成性,生成語義學認為語義有生成性,而且還提出邏輯是語義的基礎,語義在最底層是以特征形式得以表達,可見語義在更深層的結構中就已存在。該派在70年代后期由盛轉衰,(俞如珍、金順德,1994:5 ~13 )。 1966 年美國學者 C.J.Fillmore開始向Chomsky的理論挑戰, 認為范疇概念不能包括一切語言現象,必須用關系概念才能解釋清楚。1968年Fillmore發表了《格辯》(Case for Case)一文,標志著格語法的建立。 格語法是從句法語義關系方面對標準理論進行了修正。主張語義結構為主,句法結構為輔。認為主、賓語等概念只是表層結構的概念,在深層結構中,動詞與名詞的語義關系是“格”的關系。 Fillmore 將“格”系統化為施事格(agentive)、受事格(objective)、工具格(instrumental)、 使成格(factitive)。以后又增加了受益格(benefactive )、 來源格(source)、終點格(goal)、和伴隨格(comitative)時間格(time)等。1977年F氏又發表了《“格”辯再論》, 提出生成語法關系平面,以修補原模式的不足,使每個句子都有格角色和語法關系兩個平面。今天,雖然格語法興盛期已過,但人們不會忘記格語法的貢獻,它所提出的許多合理內容,已被其他語言理論所吸收。
除生成語義學和格語法外,還有關系語法、對弧語法、蒙塔古語法、擴展短語結構語法、詞匯功能語法等。綜觀當代語言學各流派,從其歷史淵源關系和理論觀點看,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受結構主義影響,沿著其傳統發展而來的理論。如層次語法、法位學和系統功能語法;一類是受TG影響發展而來的理論。如生成語義學、格語法;一類是與兩者均有聯系,然而又與之抗衡。如關系語法、詞匯功能語法等(俞如珍、金順德,1994:12~13)。
4.3 形式主義與功能主義
從4.2中我們可看出,當代語言學的發展, 集中圍繞兩個中心在進行:一是以生成語法為中心的形式主義派;一是以功能語法為中心的功能主義派。對此,F. J. Newmeyer(1983)、G. N. Leech(1983)、T.Givon(1979)及國人廖秋忠(1991)、陳平(1987)、唐磊(1991)都有論述,本部分就是參照他們的觀點形成的。
形式主義的“形式”,不是指傳統意義上語言單位的外形結構及其排列順序、分布等特征,而是指與生成語法學的理論體系相生的、以公式化、數學化、形式邏輯化手段的語言理論表述方式而言。可見所謂形式主義是一種理論模式。形式主義主要以Chomsky為代表, 擴展短語結構語法、詞匯功能語法、關系語法及蒙塔古語法等均可歸入此派。功能主義的“功能”所指范圍遠遠超出一般意義上語言單位在其相關結構系統中所充當的角色和地位,而是指語言為滿足社會交際需要所發揮的各種作用。由語言的社會功能生發而構組起來的為描寫和解釋語言的社會作用的理論框架被稱為功能主義。功能主義不像形式主義那樣能立起山頭、樹旗幟,它只是一種學術思潮。其代表人物有Halliday、Martinet、Kuno等人。Lamb的層次語法、Chafe語法以及Foley、Van Valian的角色與指稱語法也表現出功能主義的傾向。
形式主義和功能主義就其認識論基礎來說是對立的。前者強調內省作用,認為人腦存在著一個心理客體——內在性語言,它是一個獨立的認知系統,規約著人們的語言行為。功能主義則認為語言是人們的社會行為潛勢,是由意義潛勢所體現。語言是與社會文化環境密切相關聯的。
形式主義研究的出發點是探索人類的語言能力。認為語言是句子的無限集合,語言研究的對象就是從共時性的約定俗成的語言事實中,概括出人類語言的普遍性特征。其最終目標是為普遍語法建立一個形式化的解釋性的理論系統。而功能主義認為語言既然是社會現象,是與特定社會情境相聯系的選擇系統,語言能力就不限于語法知識,還應包括適應各種社會語境中使用語言的交際能力。因而對語言結構的解釋就不能脫離其賴以存在的語境與功能。語言研究的中心問題是透過語境與功能來解釋語言形式。
形式主義刻意追求的是建立一個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 )的理論模型。所以在其具體操作中,不是用經驗的、實證的方法對具體語言事實進行歸納,而是采用內省語料,以語感作為判斷標準,用演繹的方法,依據其制訂的規則系統和原則系統解釋語言現象,推導語言形式。功能主義認為語言結構來源于語言使用環境和交際功能,句法不是自立、自足的系統,而是由語義、語用、篇章、功能等因素形成的。所以在其具體操作中,重視現實多種語言的語料的收集與整理,把語義放在核心地位,在歸納描寫的基礎上,對人類語言的普遍現象,以其所建立的系統功能網絡體系進行解釋。
形式主義與功能主義兩大學術思潮的形成,是本世紀下半葉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和人際交往日趨頻繁的結果。二者雖然在研究的出發點、對象、目標、方法上迥異,但我們認為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在探索人類語言奧密的道路上,對當代語言學的發展,都起著積極地推動作用。近三十多年來各種理論流派的形成和各種新的邊緣學科的出現,都無不受著這二者的影響。進入八十年代后,語言理論的發展開始出現由逆向向順向接近的跡象。各種理論在互相對峙的同時,又相互接近,各自吸取對方的長處,表現出對立中融合的傾向。
煙臺大學學報:哲社版81~87H1語言文字學丁金國19981998紀召 作者:煙臺大學學報:哲社版81~87H1語言文字學丁金國19981998紀召
網載 2013-09-10 2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