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殘疾人康復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R49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6-9771(2008)03-0201-05
  [本文著錄格式]程凱.我國殘疾人康復工作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4(3):201-205.
  1 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成效
  殘疾人康復工作是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伴隨改革開放而被引進、消化并逐步發展起來的新型社會工作。殘疾人康復工作的健康發展不僅對于為殘疾人創造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條件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完善我國社會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的實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我國殘疾人康復工作的20多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中,現代康復醫學引入華夏,殘疾人康復機構從無到有,康復業務領域不斷拓展,服務項目逐步增加,專業隊伍逐漸壯大,工作體系、業務格局、運行機制逐步建立,服務能力日益提高,康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初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康復事業[1]。
  1.1 傳播了現代康復理念和知識 
  1988年10月,我國建成了第一個現代化綜合性的殘疾人康復研究機構——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此后,各省、地、市及部分縣相繼建立起康復中心、康復站等康復訓練服務機構,截止2007年已發展到19600多個。1996年,衛生部發布了《關于綜合醫院康復科管理規范的通知》,現代康復醫學研究和實踐開始進入我國。十幾年來,國內醫科院校逐步開設康復治療專業,許多醫學專業開設了康復醫學類課程,大部分綜合性醫院開設了康復科室,康復醫學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現代康復的理念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康復知識開始得到推廣與普及,社會公眾尤其是殘疾人的康復意識普遍提高,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及其親屬逐步懂得并愿意接受康復治療和訓練,恢復、改善功能,提高社會參與能力。
  C41S622.jpg
  1.2 初步形成了適合國情的康復工作模式
  1.2.1 建立了管理、指導與服務統一協調的社會化工作體系 各級政府及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組成殘疾人康復工作辦公室,負責組織管理、制定規劃、籌措經費、協調實施;醫療及康復機構、專業學(協)會和各類專家組成技術指導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培訓人員、傳授方法、提供咨詢服務;依托城鄉醫療保健、社區服務網絡和殘疾人家庭,搭建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的工作平臺。3個層次各有分工,有機結合,協調運作,初步形成完整、有效的社會化工作體系。
  1.2.2 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康復工作業務格局 康復工作業務領域不斷拓展,由最初搶救性的3項康復工作,即白內障復明手術、小兒麻痹后遺癥矯治手術和聾兒聽力語言訓練,發展成為包括精神病綜合防治康復,智力殘疾人康復訓練,腦癱、孤獨癥兒童早期康復,輔助器具適配與供應服務等多個領域,覆蓋各個類別殘疾人的需要,預防與康復并重的比較完整的業務體系。在大力推進康復工作的同時,還注重開展殘疾預防工作,宣傳普及優生優育和殘疾預防知識。針對遺傳、疾病、藥物中毒、事故、環境污染和其他致殘因素,制定政策規劃。組織和動員社會力量,開展“愛耳日”、“愛眼日”和“精神衛生日”等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逐步增強全社會“預防殘疾,增進健康”的觀念,減少殘疾的發生。
  1.2.3 重點工程與社區康復相結合,逐步滿足殘疾人多樣化的康復需求 針對廣大殘疾人最迫切的康復需求,選擇聾兒聽力語言訓練、白內障復明手術、肢體殘疾矯治手術、裝配假肢和矯形器等受益廣、見效快、效益好的項目,作為重點康復工程,集中力量強力推行。同時,大力推進社區康復服務,從康復需求的多樣性出發,以社區為基礎、家庭為依托,推廣實用、易行的康復方法,廣泛開展康復醫療、訓練指導、知識普及、家庭培訓、咨詢轉介等康復服務,點面結合,突出重點,使殘疾人普遍受益。
  1.3 1300萬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 通過組派赴基層醫療隊,加強縣級醫院眼科建設,培訓眼科醫護人員,實施白內障無障礙區建設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完善了白內障復明工作機制和技術體系,近600萬白內障患者復明,實現了白內障致盲人數負增長的歷史性突破。通過開展盲人定向行走訓練,幫助盲人朋友融入社會生活。通過配用助視器,進行視功能訓練,30萬低視力者走出朦朧世界。
  通過普遍開展學前聾兒聽力語言訓練,為貧困聾兒免費佩戴助聽器并補貼康復訓練經費,實施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及術后聽力語言訓練,幫助25萬多個聾兒開口說話,進入普通幼兒園、普通小學接受教育,結束了“十聾九啞”的歷史。廣泛開展耳聾預防宣傳,普及耳病防治知識,提高了公眾愛耳防聾意識。
  在全國覆蓋8億人口的縣(市)推行“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復,使274萬精神病患者得到治療和康復,被國際社會譽為“世界精神衛生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社會實踐”。在31個試點城市開展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工作,建立康復設施,培訓技術人員。
  通過為農村貧困殘疾人減免費用安裝我國自行研制開發的普及型假肢,實施兒麻后遺癥及其他肢體殘疾矯治手術,裝配假肢、矯形器,幫助170萬肢殘者改善功能,回歸社會。廣泛宣傳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組派醫療隊為麻風畸殘者實施矯治手術、配備輔助用具,改善了他們的生存狀況。開發研制提供上百品種、近400萬件殘疾人輔助器具,幫助殘疾人改善了功能。
  99個國家級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的創建,共設立594個各類殘疾人康復技術指導中心,建立8014個殘疾人康復站,在277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設康復科(室),配備社區康復協調員11420名,為86萬名基層殘疾人提供深入、規范的社區康復服務。365個省級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的創建進一步擴大了殘疾人康復服務的受益面。
  1.4 奠定了殘疾人康復工作持續發展的基礎 殘疾人康復工作雖然起步晚、起點低、基礎薄弱,在起始階段只能著眼于救急救需,許多工作帶有搶救性質,但卻在發展的同時就十分注重打好基礎,增強持續發展的能力。白內障復明工作逐步由組派基層醫療隊到加強縣級醫院眼科建設,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肢體殘疾康復從時效性較強的兒麻矯治手術入手,發展到建立假肢裝配點,推廣普及型假肢,開展社區、家庭康復訓練。各地普遍建立了專業的殘疾人康復設施,農村鄉(鎮)村和城市社區建立康復站點,醫療、保健、預防機構和城鄉衛生服務網絡積極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建立了技術指導網絡,健全了各項康復工作的技術標準和工作規程,培養了一支熱愛殘疾人事業、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康復人才隊伍,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的康復服務模式,為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實踐證明,殘疾人康復工作解放了殘疾人的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最困難群體的關懷,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揚,樹立了我國良好的人權保障形象。
  2 殘疾人康復工作的回顧
  2.1 殘疾人康復工作的發展歷程 我國殘疾人康復工作大致經歷3個發展階段:第1階段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以殘疾人康復工作被納入國家發展規劃為主要標志,到“九五”末期,為探索積累階段;第2階段始于“十五”初期,以第三次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會議的召開為主要標志,到“十五”末期,為拓展提升階段;第3階段始于“十一五”初期,以第四次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會議的籌備召開為主要標志,到2015年,為全面發展階段。
  2.1.1 探索積累階段 我國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的殘疾人康復工作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1987年國務院進行了全國首次殘疾人狀況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殘疾人狀況亟待改善,康復是他們最迫切的需求之一。這一結果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1988年,殘疾人康復被列入國家發展規劃;同年,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成立并開始發揮技術資源中心作用。與此同時,開展搶救性“三項康復”。經過“八五”、“九五”兩個五年計劃綱要,殘疾人康復工作內容從首創之初的“三項康復”擴展到低視力康復、精神病防治康復、智力殘疾兒童康復、用品用具供應服務等諸多領域,初步建立起社會化的康復訓練服務體系,殘疾人康復工作發展的基本格局和工作機制初步形成,各類殘疾人康復機構建設得到發展,康復工作薄弱環節得到加強,為殘疾人康復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1.2 拓展提升階段 進入新世紀,殘疾人康復工作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本著堅持一手抓機構建設,一手抓社區康復的工作方向,加強協調溝通,推動政策建設,建立長效機制,促進康復工作全面開展。殘疾人康復工作新拓展到腦癱兒童康復訓練、成年智力殘疾人康復訓練服務、盲人定向行走訓練服務和麻風畸殘康復等新領域。社區康復真正成為殘疾人康復工作的主戰場,“康復進社區,服務到家庭”成為2015年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的基礎。2005年,民政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共同開展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培育活動,典型示范,以點帶面,促進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蓬勃開展。在大力開展社區康復的同時,不斷加強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建設,制訂機構建設規范化標準和康復人才培養規劃,為康復機構建設提供導向,提高康復服務規范化專業化水平,提升了殘疾人康復工作的影響力和服務面。
  2.1.3 全面發展階段 《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綱要》[2]制定并實施以來,殘疾人康復工作不僅繼續關注康復面的擴大、康復數量的增長,同時兼顧康復質量的提高,在全面推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康復工作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在促進康復工作協調發展方面,首先,推動工作機制的創新,國務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部際聯席會議、精神衛生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和國務院城市社區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等政府議事機構將殘疾人康復工作納入工作計劃,為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政策制訂在國家層面上提供了機遇和平臺。其次,將殘疾人康復工作與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的工作相結合,社區康復與社區建設、社區衛生的廣泛深入開展聯系起來,農村殘疾人康復工作與新農村建設和農村衛生工作的改革聯系起來,形成互動,協調推進。第三,積極協調重點工程和社區康復之間的關系,重點工程易于獲得政府支持,可以使康復工作亮點頻出,也可以帶動社區康復的開展;社區康復可以在解決殘疾人康復受益面的同時,普遍掌握殘疾人的康復需求,為重點工程的開展奠定基礎。
  在促進康復工作的可持續發展上,重在建立殘疾人康復工作的長效機制。首先,加強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政策法規建設。目前,我國在殘疾人康復立法方面的條件和時機日益成熟,部分地區以殘疾兒童康復為突破口,已經做出了有益的嘗試。今后需要進一步促進有關殘疾人康復的地方性、國家性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加強殘疾人康復立法調研工作,全面而系統地保障殘疾人享有康復服務的權利。其次,大力加強康復人才培養,提高康復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目前全國殘聯系統已經制定《全國殘聯系統康復人才培養規劃(2005-2015年)》及實施細則,制定《全國殘聯系統康復人員培訓學分管理辦法》、《社區康復協調員資格認證管理辦法》,明確了殘聯系統康復人才的培養目標、原則、內容、形式、組織管理、考核評估、經費籌措和管理等相關要求。康復工作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各項基礎性建設的不斷強化,為康復工作的全面發展積蓄著力量。
  2.2 殘疾人康復工作的基本經驗
  2.2.1 立足國情,講求實效 任何一項工作的形成和發展都要以時代背景、實踐基礎和社會現實為依據,都要符合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殘疾人康復工作創建之初,面對當時財力有限,技術匱乏,人才隊伍和服務體系尚未建立的現實,只能從搶救性的“三項康復”工作做起。事實證明,這一工作選擇起到了救急救需,扶貧幫弱的特殊作用,107萬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近6萬聾兒開口說話,36萬兒麻后遺癥患者經矯治手術改善了功能,殘疾人的命運從此改變。
  2.2.2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各級政府將殘疾人康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加大投入,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有關部門擺上日程,納入職責,組織、實施重點康復項目。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各類民辦康復機構快速發展,以多種形式支持、幫助殘疾人康復。殘疾人康復成為一項各界廣泛參與的社會工程。
  2.2.3 統籌協調,分類指導 殘疾人康復工作必須與社會發展其他領域有機結合,統籌協調。如康復工作與公共衛生與基本醫療服務相統籌,與城鄉醫療保障制度相結合。2007年11月,衛生部部長陳竺指出,衛生部力爭到2020年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是這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統籌能夠促進各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有力推動康復工作的開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城鄉差別大,東中西部發展差異大。這一國情決定了康復工作不能實行統一的標準和模式,而要堅持分類指導的原則。東部地區重在進一步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提高康復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中部地區重在健全康復服務體系,解決康復服務覆蓋面的問題,西部地區重在建立殘疾人醫療康復救助制度,滿足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和康復需求。當前,在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的各項政策中,也應將殘疾人康復納入其中。
  2.2.4 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方向 要如期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全面是指康復工作的對象應覆蓋不同殘疾類型,不同年齡層次的所有殘疾人,要針對殘疾人的康復需求提供多樣化、針對性的服務。協調是指康復工作不僅要協調不同部門,不同社會發展領域,而且也要與殘疾人教育、就業、維權、文化體育等工作相互協調,與各康復工作領域之間相協調,共同推動整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可持續重點在于使康復工作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和專業化,在立法、人才、網絡、經費等方面建立保障制度,著眼于長效機制的建立和殘疾人康復工作的長遠發展。
  3 殘疾人康復工作的展望
  在過去的20年中,殘疾人康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進入新世紀以來,殘疾人康復工作發展迅速。20年前,我們關注的是通過重點工程解決殘疾人急迫的康復需求。今天,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社會文明的進步,殘疾人康復工作作為殘疾人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重要內容,已經到了需要進一步全面發展和科學發展的階段。面對這一目標,應該清醒地看到,盡管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殘疾人康復工作體系和一整套組織管理服務網絡,但支撐殘疾人康復工作發展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機制體制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化改革,更深刻的“憂患意識”來自于殘疾人龐大的康復需求和康復服務的局限性之間的張力和矛盾。
  3.1 殘疾人康復工作面臨的挑戰
  3.1.1 康復服務的局限性
  3.1.1.1 康復服務網絡不健全 多數地區的康復服務能力薄弱,存在康復服務場所較少、康復訓練設備缺乏的普遍現象,未能充分整合可利用的社會康復資源。部分地區由于鄉鎮、社區機構和區劃調整與改革,使原有的康復服務網絡受到沖擊,服務能力被弱化。
  3.1.1.2 康復服務手段單一 從目前多數地區提供的殘疾人康復服務內容看,大多還偏重于肢體殘疾的康復訓練,未能有效涵蓋智力殘疾康復、精神殘疾康復、盲人定向行走訓練和輔助器具服務等工作。從服務形式看,也大多以運動功能的訓練為主,殘疾人康復養護、娛療、工療、日間照料、輔助器具服務,以及規范的轉介和有效的知識培訓等服務還有待于進一步充實和加強。
  3.1.1.3 康復服務專業化水平較低 康復醫學研究、專業人才培養、康復知識普及等基礎性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隨著殘疾人康復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與康復工作密切相關的政策及相關技術規范、標準還需要進一步制定完善,針對康復工作各環節的技術培訓與技術支撐力度還需要加大。康復從業人員的工作職責、上崗標準需要明確,各類技術指導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康復科(室)、殘疾人社區康復站的建設標準、服務規范需要完善,社區康復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特別是社區康復協調員的培訓力度亟需加大。
  3.1.1.4 康復知識普及程度不高 2007年度全國殘疾人狀況監測主要數據報告顯示,僅有19.0%的殘疾人1年內接受過康復服務,城市接受康復服務的殘疾人比例為29.5%,農村為15.7%[3]。這不僅說明目前康復服務的覆蓋面還十分有限,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康復知識普及程度不高,多數殘疾人,尤其是農村殘疾人對自身的康復需求缺乏了解,康復需求的訴求渠道還不夠通暢。
  3.1.2 當前康復工作的主要矛盾 根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反映出的殘疾人康復工作新情況、新問題,當前康復工作存在以下主要矛盾。
  3.1.2.1 殘疾人康復需求加大與康復服務能力不足的矛盾 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全國8296萬殘疾人中,曾接受過醫療服務與醫療救助、貧困救助與扶持、康復訓練與服務和輔助器具配備服務的比例分別占殘疾總人口的35.61%、12.53%、8.45%和7.31%,而對以上4項服務有需求的比例分別達到殘疾總人口的72.78%、67.78%、27.69%和38.56%[4]。曾接受過上述4項服務的殘疾人對醫療服務與醫療救助、貧困救助與扶持、康復訓練與服務和輔助器具配備服務的需求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對這4項服務的需求的比例分別為82.30%、87.46%、66.92%和70.23%。這說明,不僅未獲得康復服務的殘疾人有康復需求,大部分已經獲得康復服務的殘疾人仍然有獲得進一步康復服務的需求,殘疾人的康復需求與已經提供的服務之間存在巨大差距。
  3.1.2.2 殘疾人規模增大與康復資源匱乏的矛盾 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分析報告[5]預測,我國殘疾人規模增長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主要表現在:①殘疾人規模繼續增大,殘疾率持續上升: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動、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2006~2020年總人口規模將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這一階段的殘疾人增長速度也呈現加快趨勢。隨著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和醫療條件的改善和普及,殘疾人增長的速度在2020年后將略有減緩,但殘疾總人口規模仍將持續增加。②殘疾人年增量將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達到峰值:雖然殘疾總人口規模呈現上升趨勢,但殘疾人年增量并非呈現相同趨勢。預測結果顯示,2007~2014年,殘疾人平均年增量約為161萬人,2015~2024年,殘疾人平均年增量約為173萬人,2025~2034年,殘疾人平均年增量約為213萬人,2035年殘疾人年增量達到峰值,約為230萬人,之后逐年呈現下降趨勢。
  C41S613.jpg
  圖1 殘疾人康復利用與需求比較
  C41S614.jpg
  圖2 預期我國總人口殘疾率(2006~2050年)
  C41S615.jpg
  圖3 預期我國殘疾人年增量(2007~2050年)
  預測結果顯示,到2050年,我國殘疾人總數將達到1.65億人,龐大的殘疾人口規模必將對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公共衛生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形成嚴峻挑戰。
  3.1.2.3 殘疾風險加大與殘疾預防機制不完善的矛盾 殘疾風險加大主要表現在:①傷殘期延長,殘疾風險增大:過去20年中,我國人口的健康狀況有了顯著改善,人均預期壽命男性由67歲增加到71歲,女性由70歲增加到75歲。隨著人均壽命的增長,人口發生殘疾的風險也在逐步增大,傷殘期延長。男性平均傷殘期由4.39年增加到5.77年,女性由6.10年增加到6.21年。②肢體殘疾和精神殘疾人數隨年齡的上升顯著增加,呈線性增長模式,這反映出外部因素在肢體殘疾發生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非致死性肢體殘疾的累積效應。③由于工傷、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導致的肢體殘疾發生顯著增加:工傷導致的肢體殘疾率比1987年增加2倍多,絕對人口增加119萬,交通事故導致的肢體殘疾率比1987年增加6倍多,絕對人口增加122萬。④疾病譜的改變,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致殘風險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國的殘疾預防機制還相當不完善,存在全民殘疾預防觀念淡薄,政府相關部門缺乏系統的殘疾預防工作方針和政策,各部門之間協調不夠,用于殘疾預防的資源不足等問題。
  3.1.2.4 殘疾人醫療狀況低下與保障機制不健全的矛盾 2007年度全國殘疾人小康實現程度分析報告[6]顯示,殘疾人生存狀況亟待改善。從醫療保健支出看,城鎮殘疾人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1127.2元,是城鎮居民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的1.82倍;農村殘疾人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465.1元,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的2.43倍。從消費支出結構看,城鎮殘疾人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占全部消費支出的 20.55%,農村殘疾人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占全部消費支出的16.66%,無論是城鎮殘疾人家庭還是農村殘疾人家庭,醫療保健支出在殘疾人家庭消費支出中所占比例都非常大。在社會保障狀況方面,農村殘疾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近年來得到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參合率逐步提高,但是城鎮殘疾人參加養老、失業、醫療等基本社會保險的比例低于全國總體水平。目前,我國尚缺乏有力的針對殘疾人的特殊保障手段和救助機制。由于貧困,許多殘疾人無力接受康復服務。殘疾人加入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也存在許多困難。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及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還沒有將殘疾人特殊醫療與康復需求的服務項目納入,廣大殘疾人仍缺乏接受社區康復服務的制度性保障。
  3.2 殘疾人康復工作的努力方向 從我國殘疾人口的發展趨勢看,殘疾人康復工作的發展既要滿足廣大殘疾人共性的康復需求,又要兼顧部分殘疾人個性化的康復意愿;既要注重擴大康復服務的受益面,又要逐步提高康復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必然是一個以殘疾人為本,立足現實,不斷發展的過程。面對挑戰,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方向不僅要切合我國的國情和當前殘疾人的康復需求,還應有必要的預測性和前瞻性,符合殘疾人口的發展變動趨勢。殘疾人康復工作在今后一段時期將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
  3.2.1 依法推動康復工作科學發展 在殘疾人康復立法方面,美國1920年就制定了《職業康復法》,后來又制定頒布了《康復法》。日本以《殘疾人對策基本法》作為保障殘疾人的基本法,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殘疾人職業訓練法》、《精神衛生法》等十幾個具體領域的法律,形成了較完備的法律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對康復工作的組織管理、人才培養、輔具研發等方面做了規定。20年中國特色的殘疾人康復工作實踐與經驗以及《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和美國、日本等國家在殘疾人康復立法方面的實踐為我國殘疾人康復工作的發展提供了指南,我國應以國內國際相關指導性文件為依據,從實現殘疾人機會均等,維護殘疾人獲得康復權利的角度出發,促進制定有關殘疾人康復的地方性、國家性公共衛生政策,加快殘疾人康復立法進程,依法推動殘疾人康復工作科學發展。
  3.2.2 幫助殘疾人加入城鄉醫療保障制度 堅持以殘疾人為本,從殘疾人的基本康復需求出發,切實把殘疾人,尤其是農村和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需求、特殊醫療需求納入正在推進的城鄉醫療保障、醫療救助制度范圍,將殘疾人的特殊醫療需求納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積極推進殘疾人各項康復保障制度的研究與建立。
  3.2.3 加快發展社區康復 發展建立在社區衛生和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基礎上的社區康復,是有效整合資源,提高康復服務可及性,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必由之路,也是適合國情,順應當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方向的必然選擇。①要在示范區的基礎上加快擴面,哪里開展了規范的社區衛生服務,哪里就應同步開展社區康復服務;②要制定社區康復服務規范及各項技術標準,加強社區康復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社區康復服務的質量;③要實現社區康復與醫療機構和機構康復的有效銜接;④要積極探索在廣大農村地區開展社區康復的有效途徑。
  3.2.4 構筑殘疾預防工作體系 殘疾并不是注定要發生,也不是不可控制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殘疾預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殘疾預防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減少殘疾發生的一種有效手段,也是增進人民健康,提高人口綜合素質的關鍵[7]。結合國情,推進殘疾預防工作,構筑殘疾預防工作體系的主要措施有:①建立由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領導,政府多部門參與協作并提供相應政策支持的平臺,加大殘疾預防工作的投入力度。②全面開展以社區為基礎,以一級預防為重點的三級預防工作,建立健全兒童出生缺陷干預體系,加強孕前指導,普遍開展健康教育,規范臨床醫療藥品使用管理,減少先天殘疾、傳染病、慢性病和藥物致殘的發生。③加強全民健康意識,普及殘疾預防知識,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做好新婚夫婦、孕產婦、有害環境地區居民等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工作,有效減少和控制殘疾的發生。④加強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和交通安全工作,減少意外傷害致殘,尤其對危險作業的高危人群加強勞動保護。
  3.2.5 加強康復服務能力建設 康復服務能力建設的關鍵是培養康復人才,加強康復機構規范化建設,提供規范化康復服務。首先,要加強對現有的農村、社區等基層衛生和康復服務提供者進行專業化康復技術培訓,幫助他們獲得并更新康復理念,掌握現代康復技能,提高康復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將康復醫學和技術納入大學公共衛生、醫學院校或其他醫療專業培訓教育之中,在醫科類院校開設康復治療專業,傳授康復醫學類課程,促進康復和康復醫學的研究。其次,將康復服務與初級衛生保健相結合,制定康復機構評估標準,推進各級康復機構規范化建設,在大部分綜合性醫院開設康復科室,并發揮對社區康復的指導輻射作用,擴大康復服務的覆蓋面,提高康復服務的專業化水平。
  3.2.6 提升康復工作管理水平 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對殘疾人康復的組織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康復管理者既要因地制宜做好當前的管理工作,又要善于學習,與時俱進,把握康復工作規律,有預見性地制定長遠發展目標;要注意培養政策研究能力和工作協調能力,善于調動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合理運作資源,實施精細管理。管理工作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加強康復管理信息化、制度化建設。“十一五”期間,康復工作將采取臺賬數據庫管理,所有重點康復工程服務對象都將納入數據庫,實施個案管理。對殘聯系統的康復工作管理者而言,在白內障無障礙區的創建工作、省級康復機構驗收工作、“人人享有康復服務”指標體系審評工作和殘聯系統康復人才培養、彩票公益金康復項目等工作中,都要建立制度、制定標準,采取科學、量化的管理手段。
  3.2.7 提高宣傳發動和知識普及能力 殘疾人康復工作是人道主義的生動實踐,能最鮮明地體現社會文明與和諧。康復工作的生動宣傳、康復成果的廣泛傳播不僅能普及康復知識,而且可以增強社會對殘疾人康復工作的認同感,樹立政府的公共服務形象。要高度重視宣傳發動工作,制定宣傳工作計劃,建立宣傳工作檔案,采取發放宣傳材料、開展知識講座、典型個案報道等多種形式,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網絡等渠道,廣泛宣傳開展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意義,并使之成為和諧創建的生動展現。利用“愛耳日”、“愛眼日”、“精神衛生日”等節點做好重點康復項目的宣傳和康復知識普及工作。宣傳要有品牌意識,要善于抓住機遇,2008年應借助北京殘奧會和2008國際福祉博覽會的契機,加大“視覺第一中國行動”、“長江新里程計劃”、“我的兄弟姐妹”、“修復生命的工程”、“愛心永恒·啟明行動”等地方和中央的康復品牌項目的宣傳,突出特色,擴大康復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和康復知識普及的受益面。
  鄧樸方主席指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對殘疾人事業來說,是個極好的機遇。”[8]殘疾人康復工作涵蓋多學科,多領域,涉及法律法規、制度設計、政策制定、工作規范、科技研發等多個層次,是政府主導、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資源有效合理配置的系統工程。我們要以殘疾人為本,在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指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使殘疾人康復工作沿著“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斷前進。
  (收稿日期:2008-03-07)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京201~205C41社會保障制度程凱20082008
殘疾/康復工作/回顧/展望
本文回顧了我國殘疾人康復工作20年來的發展歷程,分析了殘疾人康復工作的基本經驗,針對當前殘疾人康復工作的突出矛盾,結合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的結果分析,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方向提出了建議。
作者: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京201~205C41社會保障制度程凱20082008
殘疾/康復工作/回顧/展望

網載 2013-09-10 21:30:06

[新一篇] 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應采取的對策

[舊一篇] 我國水權理論研究述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