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成人教育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719.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413X(2002)01-0012-05
   一、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內涵
  非均衡發展是指梯度發展。所謂梯度有層次、順序等含義。梯度發展戰略的基本思想是能優先發展的優先發展,能高速發展的先高速發展,然后根據從高勢能向低勢能傳遞發展的梯度理論,推動和促進其他地區教育的發展,包括教育層次、規模、種類乃至理論等方面,從而推動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
  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是指改革國家對成人教育高度集中的大一統管理辦法,使各區域成人教育在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和計劃的指導下,按照各區域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來規劃、發展成人教育,形成多樣化的、各具特色的區域成人教育發展趨勢,從而實現與各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我國是一個區域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家,地區經濟差異之大居世界各大國之首。據資料介紹,以人均最高區與最低區的比值,美國為1.24,德國為2.62,日本為5.92,中國則達22.3[1]。而在我國區域發展差異中,最突出的是東西差異。總的來說,東部地區發展水平高,西部地區發展水平低,由東向西逐步遞減。從社會總產值看,1998年東、中、西部地區之比為3.63∶2.54∶1;從人均國民收入看,東、中、西部地區之比為3.25∶1.28∶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的《中國年鑒》(1999)所提供的數據,統計整理得來〕;從現有固定資產、基礎設施和智力、技術、經營管理與信息資源、經濟效益看,都是東高西低,由東向西遞減。這種區域的差異,必然對成人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并提出新的要求。為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水平,我國成人教育不可能也不必要追求其資源的均衡分布和平衡發展。正如發展經濟學家漢斯·辛格指出:“平衡增長不是從起步開始,而是從過去的結果之處開始。如過去的發展并非均衡地發展,為了使失去的均衡逐漸恢復,則有必要采取不平衡的戰略”[2]。
  我國成人教育發展的實踐證明,不能將實現“均衡發展”作為成人教育區域結構調整所追求的首要的、無條件的目標,尤其不能以追求“均衡”而犧牲成人教育的“有效增長”。
  成人教育是一種“個性化”很強的教育形式,不同類型的區域之間、同類型的不同區域之間,成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是各不相同的。由于區域之間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需要千差萬別,區域成人教育應根據各自的特點、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問題,因地制宜地選擇相應的區域發展模式,確定不同的成人教育規模和結構,組織不同類型的成人教育活動,形成不同的區域成人教育結構體系,通過區域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最終實現成人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客觀依據
   (一)非均衡發展思想為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提供了理論前提
  區域非均衡發展理論是發展經濟學中一種有影響的理論,它主要是弗朗索瓦·佩魯(Fransois Perroux)的增長極理論、邁達爾(G.Myrdal)的循環累積因果理論(Theory of Circular and Accumulative Causation)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核緣理論等的合成。它主要以“發展極——增長點理論”為基礎,指出非均衡發展是區域經濟發展最有效的方式,要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的最終空間經濟目標——空間均衡,只有通過逐級培育增長極,促使區域經濟首先進行極化,然后通過各種方式的傳遞和擴散來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極化和擴散是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在區域經濟發展早期,由于集聚規模效益的作用,經濟發展是以極化作用占優勢的各經濟要素向空間某些點集聚的過程,隨著極化的深入,集聚經濟優勢逐漸被集聚經濟所取代,這時,擴散作用逐漸占據優勢。經濟發展是以擴散占優勢的各經濟要素由原經濟中心(極)向周圍地區傳遞或擴散的過程,也即表現為由不均衡到均衡的過程。極化與擴散,均衡與非均衡始終存在于經濟發展的全程之中。一個區域的擴散過程就是另一個區域的極化過程,區域經濟發展過程就是一個從極化到擴散互為起點不斷循環上升的過程。
  從非均衡發展理論可以看出,區域發展是由均衡到非均衡到相對均衡的過程,其中非均衡是絕對的,均衡是相對的。區域發展的實質是非均衡發展,而區域是一個多要素、多序列、多層次的動態綜合體,區域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綜合性發展系統。成人教育發展作為區域發展的一個子系統,它服務并隸屬于區域總體發展。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區域非均衡發展規律的制約。
   (二)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為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提供了啟示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沖破原有均衡發展的約束,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使經濟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一躍成為全國經濟發達地區,進而采取全方位開放和向西部推進的發展戰略,促使我國發達經濟向縱深區域發展,從而最終實現整個國家的均衡發展與共同富裕。如1980~1995年,中國GNP年均增長10.1%,人均GNP年均增長8.6%。在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得到增強的同時,各地區經濟也得到了快于改革前的增長。1952~1978年,東部地區人均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為4.63%,中部地區年均增長為2.92%,西部地區年均增長為3.53%,而1978~1992年,東部地區人均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為8.28%,中部地區年均增長為6.73%,西部地區年均增長為7.1%。[3]實踐證明,這種區域發展的非均衡戰略既有利于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各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改革前相比,東部與中西部之間增長速度的差距并沒有拉大,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迅速,大大超過了以往的發展速度。中國經濟的非均衡發展給成人教育以較大啟示:中國成人教育事業應當借鑒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實施成人教育發展戰略重點的根本性轉移,走非均衡發展之路。
   (三)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和產業結構的差異影響成人教育發展的水平
  1998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6392元,但各地區存在著較大差距。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10省、市國內生產總值(GDP)為41955.49億元,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50.6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3531元;中部較發達地區,包括河北、黑龍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廣西、湖北、河南、內蒙古等11省、自治區,國內生產總值為29272.71億元,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5.36%,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5381.3元;西部欠發達地區,包括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川、重慶、貴州、云南、西藏等10個省、市、自治區國內生產總值為11552.05億元,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3.96%,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159.2元。東、中、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3.63∶2.53∶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3.25∶1.29∶1。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相差9371.8元,相差3倍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的《中國統計年鑒》(1999)所提供的數據統計整理得來〕。
  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社會發展的水平,其中包括教育(成人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生產力發展是教育發展的物質基礎,社會發展是教育發展的前提條件,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最終決定和制約該地區教育發展的水平。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沿著東部沿海地帶向中、西部內陸地帶的方向,由東向西逐漸呈下降狀態,呈現出“東高西低”的階梯式狀態。這一態勢體現的是一種經濟不平衡性,規定著我國成人教育在規模、層次、結構、內容、形式等方面存在區域差異,反映在成人教育發展水平上也是“東高西低”的狀況。
  另一方面,我國各地區產業結構的不同,影響對成人教育需求的差異。如果一個地區產業結構中傳統的第一產業占主導地位,則該地區對教育培訓需求就小。反之,如果技術含量較高的第二、三產業占主導地位,則該地區對教育培訓需求就較為強烈。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胡鞍鋼等同志的研究表明:我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如北京、天津、上海三個直轄市傳統的第一產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例在10%~20%,80%以上的就業人口從事第二、三產業[4],顯然這類地區對成人教育需求強烈,成人教育發展就快。而較為落后的西部地區,如西藏、甘肅、貴州、青海等省區,傳統的第一產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例達70%~80%,20%左右的就業人口從事第二、三產業[4],該地區對成人教育需求就相對小得多。因此,各地區產業結構的差異引起對成人教育需求的差異,造成我國成人教育發展的不平衡。
   三、實施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對策與建議
  我國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決定了我們在成人教育發展上既不應過于追求各地發展速度和規模上的均衡,也不能依賴過去計劃經濟模式下那種統一的政府行為來消除這種差異,而應該在國家成人教育發展總體規劃指導下,從我國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出發,注意區域成人教育發展的相對獨立性和差異性,形成多樣化的、各具特色的區域成人教育發展目標和發展模式,以實現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具體的對策與建議是:
   (一)允許不同區域成人教育發展選擇不同的發展戰略
  國家要加強成人教育整體規劃的制定,與此同時,對不同區域提出不同要求,分區域進行指導。要組織各區域制定與區域發展相適應的成人教育發展戰略,確定各區域成人教育發展的目標、任務、速度、規模以及人才培養的種類、規格、數量和質量。如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已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閩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等幾個不同類型的經濟區,成為共同區域經濟社會特征的發達地區。其經濟和社會特點是:經濟發展水平高,工業化程度高,地區產業結構較合理化、高度化、外向化,整個經濟將更趨高層次化;科學技術先進,人才資源豐富。這些特點對成人教育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為了適應外向型經濟的迅速發展,必須加大該地區成人教育改革的外向度,加快成人教育發展的國際化步伐,重點培養勞動者的外向型素質以及外向型人才。特別對建設“國際性城市”的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珠海等地來說尤為如此。必須大力培養國際通用型人才,為適應該地區經濟結構由“一、二、三產業”向“三、二、一產業”的轉化。成人教育的專業結構也要對此做出較大調整,加大第三產業、高新技術和支柱產業領域內成人教育發展的力度和速度。針對東部沿海地區發展特點,成人教育起點要高,并率先于全國。要率先開展社區教育的實驗工作,率先實施回歸教育制度的試點工作,在建設學習化社區,逐步形成終身學習體系等方面起示范作用。
  中部地區處于我國中部腹地,經濟發展水平中等,是我國東西部經濟交流、轉移和產業結構轉移的中間地帶。這一地帶多數地方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將成為沿海工業的擴散地,傳統工業會有一個持續發展的階段,農業將有一個專業化的集約經營的過渡階段,因而培養中間層次的應用型、實用型人才成為該地區成人教育的突出任務。成人教育宜實行經、科、教三者結合,使初中后教育及培養培訓中間層次的技術型、應用型勞動者作為成人教育發展的重點。同時,由于本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以稻、麥為主的糧食作物在我國占有重要地位,同時本地區鋼鐵工業、石油化工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等比較發達,在國內具有相當大的影響。隨著農業科技含量的增加以及發展優勢工業部門,該地區成人教育結構重點應適當高移,其專業結構也應做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并促進該地區經濟產業結構和經濟技術構成的變革。
  西部欠發達地區自然資源豐富,但地理條件和交通條件差,經濟發展水平低,除少數中心城市外絕大部分地區尚處于工業化早期階段,產業結構以農牧業為主,鄉鎮企業起步較晚,技術基礎較差,能源、原材料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較慢。這一地區的成人教育必須從實際出發,以農科教結合,促進農村成人教育發展;繼續完成掃盲任務,以及切實鞏固脫盲的成效,把掃盲工作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結合起來,把脫盲和脫貧結合起來;為了滿足該地區農村建設的需要,以及擴大農村地區民眾吸收知識能力、交流知識與信息能力,西部地區廣播電視教育要有較大發展,并逐步構成西部遠程教育的網絡體系;西部地區是少數民族聚集中心,積極發展各類成人民族教育,為各少數民族培養特殊需要的各類創業勞動者和人才;為了提供西部地區科技經濟發展需要的緊缺人才,西部成人教育要把工作重點放在職業教育、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方面,通過這三種教育的科學組合,培養西部地區科技經濟發展急需的高科技開發人才、高科技傳播人才、高科技應用人才、高素質管理人才和高素質經營人才。在培養這些緊缺人才時,西部成人教育應該追求的目標是:產業分布合理、專業搭配恰當、層次銜接科學。產業分布合理,要求成人教育的人才培養要適應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相當一段時期內,要特別強調成人教育配合“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生態移民”、“基建移民”、“發展小城鎮”等舉措,做好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培訓工作;專業搭配恰當,要求成人教育的人才培養要滿足各行業發展的要求,要加強成人教育為該地區特有產業(如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亟待升級產業(如農林牧副業、旅游業等)、亟待發展產業(如交通、金融、保險等),培養緊缺人才;層次銜接科學,要求成人教育的人才培養規格要有合理的結構。[5]為了開發西部地區的“鄉土人才”,建立鄉土人才大軍,應持續開展農村“綠色證書”培訓工作,以及其他職業資格培訓;以重慶、成都、西安、蘭州為重點,充分發揮重點高校的“發展極”作用,向各地輻射,發展成人高等教育,特別是大學后繼續教育,為西部地區支柱產業發展和重點行業突破,適度超前準備高級專門人才。“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已吹響,要抓住大開發的契機,在構想整體教育發展戰略的同時,加快成人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二)實行權力下放,擴大地方政府對成人教育的統籌決策權
  從目前我國成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要看,必須強化地方政府在成人教育發展中的統籌決策功能,進一步擴大地方政府在制定成人教育發展規劃、招生計劃、專業的調整設置等方面的決策權、統籌權,以利于地方政府從各地實際出發,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使地區內成人教育內部以及成人教育與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相互協調,互為補充,共同發展,為各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三)因地制宜地發展成人教育中的重點層次
  在成人教育層次結構上,不同區域的需求比例有明顯區別。東部沿海發達省市由于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水平高,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必須要求初中畢業經職業培訓,大城市的多數行業要求受過高中階段教育,農村鄉鎮企業和農業勞動者普遍要求初中畢業經職業培訓,關鍵崗位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工人則要求高中文化程度。適應外向型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還需要大量具有新的素質的新型人才,如技工貿結合、貿工農結合所需要的復合人才和人才群體,外企需要的技術和經營管理人才以及外向型經濟需要的國際貿易、金融、法律人才等。因此,該地區成人教育重點發展的層次是成人高等教育和大學后繼續教育。中部地區,急需的是大量的將工業成型產品轉產,或把農業成熟技術推廣應用,或進行二次開發所需要的技術人員和技能操作人員。成人教育發展層次的重點是成人中、高等教育。而西部落后地區尚處于工業化早期階段,解決農業實用技術推廣及鄉鎮企業起步階段的人才需要,成人教育發展的重點是成人初、中等教育。該地區成人教育要走“教促富、富促教”的路子,實現教育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四、實施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戰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是適應經濟發展暫時不平衡而采取的一種手段,目的是促進成人教育均衡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呈現的“東高西低”的階梯式態勢,要求成人教育必須采取非均衡發展戰略。但是,我們強調成人教育的非均衡發展,不是要強化地區間的不平衡,人為地拉大東西部地區成人教育發展的差距。作為一種發展戰略,非均衡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通過非均衡戰略來實現地區間成人教育發展上的相對均衡。我國成人教育的非均衡發展戰略實際上是一種絕對的非均衡與相對的均衡之間的矛盾運動,其過程是非均衡的,其最終目標則是縮小東西部地區成人教育發展的差距,走共同協調發展之路,實現地區間發展上的相對均衡。
  首先,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較快,如果允許成人教育發展稍快一些,使之能較好地滿足人力資源的需求,促進東部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使國家可以通過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使東部地區在資金方面給予中西部落后地區更大支持,促使中西部落后地區成人教育的發展。
  其次,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成人教育的大力發展,能滿足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避免發達地區挖落后地區的人才,保證中西部落后地區成人教育培養出的人才能留在當地,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最后,東部地區成人教育的發展可以給中西部地區成人教育提供經驗,起到示范作用,同時可以利用東部成人教育的教育資源,通過委托培養或聯合辦學等方式,培養中西部地區經濟建設所需要的人才。
  總之,非均衡發展看起來可能是較發達地區成人教育發展快一些,中西部地區稍慢一些,但用市場經濟的眼光來看,一個國家的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終究會通過自由流動而滿足各自不同的需要,從而向比較均衡的趨勢發展[6]。
  美國的Lefferey Willisamson的研究也表明:從長期看,實施非均衡的梯度發展戰略的正效應要大于負效應,并從而不斷縮小地區間的發展差距[7]。
   (二)在成人教育發展中應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公平與效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兩者往往不可兼得,如果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著我國成人教育的未來發展。根據普遍規律,片面追求一點而忽視另一點,都是不可取的。從我國成人教育發展實踐來看,過分追求均衡發展,結果損害了成人教育整體效益,造成成人教育發展的普遍落后。反過來,如果過分偏于成人教育的效率目標,結果是地區間成人教育差距的進一步拉大,造成兩極分化。
  現階段及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成人教育發展的正確選擇應該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這是我國國情決定的。效率優先,就是要合理高效地配置成人教育資源,發揮規模效益與集聚效益。當前,我國東部地區具備成人教育大發展的條件,應該優先發展。西部地區目前尚不具備大發展的條件,目前國家的發展重點應該傾向于東部,再逐步向西轉移。當然,這種傾斜應盡可能地以少拉大地區差距為前提,實事上這也就是公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合理的成人教育發展地區差距,對于一個國家成人教育整體的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但成人教育發展地區差距一旦超過一定的“度”,變成一種不合理的差距,那么這種區域的非均衡只會給國家成人教育的整體發展帶來一種破壞。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認識,在實施中國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大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成人教育的發展力度,拓展其發展的潛力,以促進東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又要盡可能采取各種政策和措施,逐步縮小東西部地區成人教育發展的差距,實現東、中、西部地區成人教育的整體發展。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石家莊12~16G5成人教育學刊樂傳永20022002由于受區域經濟、地理環境、文化傳統等諸種因素的影響,我國成人教育發展呈現出“東高西低”的階梯狀形態。21世紀初要實現我國成人教育的持續、高效和迅速發展,必須實行非均衡發展戰略。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公平/效率adult education/non-balanced development/impartiality/efficiency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面向21世紀中國成人教育發展研究》的子課題,《21世紀初中國成人教育發展模式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批號:教科規辦[199701]Some considerations on the strategy of no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in ChinaLE Chuan-yong(College of Further Education,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Shandong,273165,China)Due to the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tradition,the complexion of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in China appears like a terrace with east part of China raised much higher than west part.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the no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must be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realize a 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樂傳永(1967-),男,湖北大悟縣人,山東曲阜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教授,成人教育學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育基本理論、成人教育基本理論和比較成人教育研究。曲阜師范大學 繼續教育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作者: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石家莊12~16G5成人教育學刊樂傳永20022002由于受區域經濟、地理環境、文化傳統等諸種因素的影響,我國成人教育發展呈現出“東高西低”的階梯狀形態。21世紀初要實現我國成人教育的持續、高效和迅速發展,必須實行非均衡發展戰略。成人教育/非均衡發展/公平/效率adult education/non-balanced development/impartiality/efficiency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面向21世紀中國成人教育發展研究》的子課題,《21世紀初中國成人教育發展模式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批號:教科規辦[199701]

網載 2013-09-10 20:51:05

[新一篇] 對思想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學的文化反思

[舊一篇] 對我國高等教育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