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子出版物:現狀、問題與對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內容提要 本文從數據庫的發展,CD—ROM 版電子出版物以及制作電子出版物的機構等方面分析了我國電子出版物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討論了我國電子出版物發展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文章最后一部分提出了發展我國電子出版物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電子出版物 數據庫 產業化
  * * *
  我國電子出版物起始于70年代中后期的聯機業的發展。當時,我國國內一些情報中心(所)引進了歐美的一些具有典型參考價值的文獻磁帶,如CA、WPI、EI等,并經過吸收改裝, 漸漸地建立了自己的磁盤數據庫,擁有了自己的數據庫產品。進入90年代后,隨著國家有關部門政策的重視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機構進入數據庫開發這一行業,出現了以CD—ROM為介質的多媒體電子出版物。 以數據庫為龍頭的電子出版物的制作生產在品種、規模、質量等方面都上了新臺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
   一、我國電子出版物的發展現狀
  我國電子出版物至今已經歷了近二十年的發展,已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數據庫的建立、近年的CD—ROM制作、 從事的開發人員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電子出版物的營銷市場也逐步形成與完善。1996年,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在北京中關村建立了全國首家電子出版物批發市場,預示著電子出版物在我國形成產業。
   1.數據庫
  我國數據庫建設較之西方發達國家來說,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快,從1985年的幾十個發展到1995年的1038個。下表反映了數據庫這一增長過程的基本情況。
        數據庫增長情況   年份         1985      1989      1990      1991     1995   數量(個)   幾十個     近300      665       805      1038
  通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數據庫生產已初具規模,數據庫業的市場已逐步形成。
  (1)數據庫類型趨于多樣化
  剛起步時,數據庫的生產主要參考文獻庫為主,現在,事實數據庫、數值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和多媒體數據庫日益增多,這些數據庫在數據庫總量中所占比重已超過了參考文獻數據庫。非文獻數據庫增長的這一趨勢還將持續下去。
  (2)數據庫已獵涉到社會的各行各業
  我國的數據庫建設是從科學領域開始的,現在已發展到科技、文教統計、交通運輸、財政金融、郵電、衛生體育、能源、農林業、冶金、機械、航空航天、建筑、環境、行政管理等各個領域,并由科技領域為主轉變為經濟和社會領域為主。根據國家計委等編寫的《中國數據庫大全》,1995年的1038個數據庫中,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數據庫占56%,科學技術方面的數據庫只占44%,這也表明了我國數據庫的建設正在面向市場發展。
  (3)數據庫容量擴大
  近幾年來,雖說我國數據庫行業中的一些數據庫的容量與國際水平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但國產數據庫的容量正在擴大,大容量的數據庫越來越多,有些數據庫的容量甚至超過了百萬條記錄。
   2.CD—ROM版電子出版物
  我國在1993年基本具備了CD—ROM的生產能力, 據國家新聞出版署統計,至1997年4月,我國已有28條CD生產線,22家CD復制廠。 我國早期生產的CD—ROM光盤出版物基本上屬于期刊、專利、 法律等數據庫類型的電子出版物,現在已開始向文化、教育、旅游、娛樂等領域發展。我國的CD—ROM版電子出版物正處在發展時期, 多媒體技術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CD—ROM產品的開發中。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 多媒體CD—ROM電子出版物已占CD—ROM電子出版物的60%。
  截止1996年底,我國已有電子出版單位36家,從事CD—ROM 出版物開發制作的計算機企業近1000家, 已累積出版的只讀光盤數據庫約500種,總銷售達150萬張。
   3.制作出版電子出版物的機構
  我國目前從事電子出版物制作出版的單位比較紛雜。在電子出版物制作出版單位中,有圖書出版社、音像出版社、雜志社、報社等新聞出版機構,有大專院校、信息研究所(中心)等教學科研單位,還有電子計算機公司、軟件公司等經濟實體,既有全民所有制單位,又有集體、民辦、個體、股份制、中外合資企業,甚至還有外商獨資企業。
  不同類型的單位在制作出版電子出版物的種類、數量、質量等方面均有差異。大學及大學出版社制作出版了相當數量的軟磁盤(FD),多數為計算機應用軟件和輔助教學軟件;不少科技出版社利用本社的出版資源,制作出版了數量不等的軟件和數據庫型電子圖書;報社則將報紙合訂本存入光盤;軟件公司除制作各類軟件外,還制作了一些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多媒體電子出版物;信息研究中心和文獻服務中心利用自己的信息資源生產制作了大量文獻數據庫。已批準的電子出版單位中,有的起點較高,出版了一定數量的多媒體電子出版物。為了加強電子出版物的管理,促進我國電子出版業的健康發展和繁榮,保護知識產權,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新聞出版署于1994年12月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局下發了《關于加強電子出版物管理的通知》,并于1996年3月發布了《電子出版物管理暫行規定》。同時, 新聞出版署對全國電子出版單位進行了清查、重新登記工作,批準了36家符合條件的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規定了電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復制、發行、銷售、租賃實施許可證制度。這一切,對于加強電子出版物出版、制作、復制、發行、銷售、租賃單位的管理,充分發揮其各自的優勢,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健康快速地發展我國電子出版事業十分重要。
   二、我國電子出版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電子出版物起步較晚,所取得的成績與發達國家相比,其差距是顯而易見的,目前國內的電子出版物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許多從事開發多媒體和電子出版物的外國公司也在積極籌措開發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子出版物。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充分培育發展具有我國自己特色的電子出版力量是非常迫切的。為此,我們必須解決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1.政府政策與財政支持
  從發達國家的經濟來看,一門新興行業在其沒有真正形成產業之前,政府都在政策和財力上予以支持,比如美國的聯機產業。在聯機產業發展之初,美國政府對數據庫等的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從而使聯機產業獲得了迅速發展。電子出版物在我國發展的歷史還不太長,還未能形成產業化。國務院已決定由新聞出版署統一管理電子出版物,以使電子出版物得到健康順利的發展。我國政府還將制定電子出版業的發展規劃,研究對電子出版業發展有利的經濟政策,并對重大電子出版物選題的開發給予支持,使電子出版單位能形成規模開發的實力。還將針對電子出版物極易復制的特點,研究、制定加強版權保護和行業管理法規、措施。同時將與有關部門一起著手制定電子出版物的統一標準和統一格式,使我國電子出版物能順利進入國內市場,打入國際市場。雖說我國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來支持和扶持電子出版業,但其反應速度和支持的程度與世界電子出版的發展潮流是有差距的。
  電子出版物多為高投入、高產出行業。目前,除了少數經營比較好的外資企業外,國內多數CD—ROM 開發商都不能走上經濟良性循環軌道。除了管理、環境方面的問題,資金短缺更加明顯。電子出版物尤其是多媒體電子出版物產品開發前期需要大量資金,而大多數產品又不屬于國家項目,因此,貸款困難,資金問題十分突出。
  另外,大部分開發商在市場不健全的情況下缺少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光盤業市場規模還較小,國家在賦稅上沒有優惠政策,開發過程中由于人的因素占主要位置,而物料消耗很小,企業在沒有消項抵扣的情況下上繳17%的增值稅,使原本就舉債經營的開發商步履更加艱難。
   2.市場尚處在開發階段,盜版十分嚴重
  大家在描繪著幾億人口巨大市場的美好前景,但從中國實際情況看,計算機的擁有量不過300多萬臺,而且85%以上為集團購買, 這就決定了現階段家庭市場不可能很大。國內現在能生產銷售上萬張正版CD—ROM軟件的公司屈指可數。
  據估計,目前市場流通的光盤出版物有90%以上為盜版產品。雖然目前許多盜版公司已“金盆洗手”。但是,盜版活動卻由以前的單兵作戰轉變為有組織的大規模盜版。因此,隨著一張光盤以20元左右的價格廉價拋向社會,就使為裝載幾百MB的資源而投入十幾萬、幾十萬的電子出版物企業的勞動將全部付之東流。
   3.制作人才問題
  電子出版物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主要包括系統分析研究人員、腳本創作人員、文字錄校人員、標引人員、美工、動畫設計人員、錄音人員、錄相人員和專業性管理人員等。我國目前從事電子出版制作的大多數機構為計算機技術公司或出版社,人員主要來自計算機軟件設計領域,編導、美術管理等方面的人員明顯不足,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電子出版物的質量和整體效果。尤其是專業性的管理人員,應能掌握與控制電子出版物的制作到銷售的過程,并且具有專業管理、新技術動態的了解、題目評估、程序設計、知識產權、國際軟件行銷、市場預測、財務預算等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4.規模生產與資金投入
  電子出版物要產業化,首先必須規模化。我國電子出版行業中除金盤、北成等少數幾個公司有一定的規模外,多數公司和出版社都是在原有機構內部劃分出部分人員、設備從事電子出版物的生產制作,并未形成生產部門,這樣從選題、策劃到制作都存在很大的隨意性,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因此效益差,制作成本也高。
  電子出版物的制作費用較高,從一萬元到上千萬元都有可能,一般非專業公司難以進行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加上電子出版物的資金回籠并非迅速,這樣就導致一些公司單位從事小而開發周期短的選題的制作,從而影響了我國電子出版物的規模生產和產品質量。
   5.現有漢字系統上漢字庫的限制
  電子出版物所涉及的主題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選題不僅屬于當今,而且論及古代。這樣在制作電子出版物時需要有大型的漢字庫作支持。目前我國公布的計算機漢字庫標準總共有6763個漢字(一、二、三級字庫),若制作《二十五史》(收錄13966個漢字),《漢語大詞典》(收錄22729個漢字)等大型選題的電子版時, 顯然目前使用的漢字庫是不夠的。199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公布了ISO10640標準,收錄中、日、韓提交的20902個漢字, 顯然該標準為我國中文信息處理提供了較大的漢字標準字形庫,但此標準目前還沒有商品化,且即使商品化,也難以滿足制作各種漢文電子出版物對漢字數量的需要。
   6.不合理的銷售渠道和手段
  現在國內的軟件銷售公司較多,已經有一些較大的公司形成連鎖銷售的格局,這也是我國光盤出版物行業發展的希望。作為傳統出版物發行主要渠道的新華書店系統現已認識到電子出版物今后潛在的發展勢頭,因而也在積極參與電子出版物的發行工作。目前,銷售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高折扣,還有一些發行部門甚至要求賒銷的方式,這也為剛剛起步的一些電子出版物生產商增加了負担。
   7.電子出版物的進出口管理
  在電子出版物的出口方面,開發商自身不了解開發市場,又沒有順利的行銷網絡,與代理商之間的合作也不甚令人滿意,因而促銷乏力。更重要的是,出口往往不通過國家有關部門而直接與國外客戶聯系,有可能造成泄露國家機密的現象。
  電子出版物的進口同樣缺乏統一管理。進口來的產品質量不可靠,粗制濫造不說,有的內容不健康,格調低下,但非法進口的產品的價格比通過正當渠道進口的產品價格低2—3倍,因而打擊了守法經營商和進口商的積極性。
  鑒于以上存在的問題,國務院已決定將正式制定電子書報刊的發展規劃、行業標準及審批單位、管理進出口的職能明確賦予新聞出版署。又因為發展多媒體電子出版物不是國家新聞出版署一家的力量能夠解決,還需要國家科委、國家計委、電子工業部、文化部、郵電部和高等院校科研所共同努力,將發展電子出版物問題列入發展信息產業計劃之內,以國家新聞出版署為主,組織各方密切配合,有計劃、有步驟地加速發展。
   三、發展我國電子出版物的對策
  電子出版物在我國存在的歷史還不長,屬于新生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不足為奇的。重要的是,在電子時代,我們要正確面對存在的問題,采取對策,使電子出版物的發展走向正軌,逐步實現市場的商業化,從深層次開發利用我國信息資源,在世界電子出版業領域里占據應有的一席之地。為此,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做文章:
   1.制定電子出版物技術政策和發展規劃
  正像傳統的圖書出版需要印刷業和造紙業的支持一樣,電子出版物也需要相關的技術支持。國家新聞出版署等有關部門應組織專家研究電子出版物所涉及的技術問題,制定電子出版物的技術政策、裝備政策,確保出版電子出版物的技術和裝備支持,做好電子出版物的調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和管理實施細則,避免電子出版物的大起大落,確保電子出版物穩定、快速地發展。
   2.制定管理規則
  電子出版物不同于傳統的印刷型出版物,其管理亦應有別,不能把政府有關部門對傳統出版物的管理模式套用在電子出版物的管理上。
  政府有關部門應明確電子出版物及其制作、發行、進出口的歸口管理部門、規范各種經營行為。同時,加強對電子出版物及其制作、發行單位和電子出版物市場的日常管理。
  最近,新聞出版署頒布了《關于加強電子出版物管理的通知》和《電子出版物管理暫行規定》,對電子出版物的定義和范圍、審批手續、出版單位等有了明確規定,并且規定1995年4月1日以后出版及再版的電子出版物,一律使用帶有6位數字出版者號的中國標準書號, 并在封面上標識相應的書號條碼。《通知》和《規定》的頒布,標志著我國電子出版物的管理開始走向正軌。但要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情況發生,政策的制定與管理,既要保護電子出版物業的發展,又要防止不利于電子出版物業建設的盜版、制黃、販黃現象的發生。目前,我國已經審批了36個單位有電子出版物出版權,但這36家的整體水平還遠不能勝任市場需要,應當積極調動那些有實力的科研院所、大學、高科技產業公司聯合開發,交流技術,分析市場,優化選題,發揮各自的優勢,開發出商品味的電子出版物。
   3.加強、完善電子出版物的版權保護
  電子出版物的版權保護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為此,我們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政府有關部門要組織版權界和計算機界的專家和學者聯手討論電子出版物版權保護的權限。電子出版物的版權保護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保護的對象是什么,是信息、構思、軟件,還是這些東西的集成?所保護的對象應保護的程度是什么?何時才能夠得上侵權(比如,信息的摘錄等)?這些基本問題若能得到解決,則可以為電子出版物版權保護打下基礎。其次,對電子出版物的盜版現象進行嚴厲打擊。在這方面,政府應加大打擊力度,要采取聯合行動,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查處打擊版權侵權行為,凈化電子出版物市場,以利于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再次是要制定一個電子出版物版權的保護條例,使之在處理侵權、查處盜版等問題時有據可查,有法可依。
   4.建立正常的出版發行渠道
  目前開發的電子出版物產品中,除了不能滿足市場要求,粗制濫造的平庸之作外,經營銷售渠道不暢也是生產廠商不能盡快實現效益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一些電子信息公司和出版社大規模制作和發展電子出版物已成為可能,這為電子出版物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電子出版物一旦成為產品,就需要通過銷售渠道送到讀者手中,生產者也需要通過產品銷售收回制作投資,再投入新的項目,實現投資、新技術、收益、再投資的良性循環。
  由于電子出版物屬于科技產品,它的使用離不開計算機,傳統的圖書發行渠道在經營方式和時間要求方面很難適應電子出版物迅速發展的要求,利用計算機的銷售渠道發行銷售電子出版物是目前可行的辦法之一,計算機公司將迅速成為電子出版物的重要行銷渠道,將為我國電子出版物產業發展作出很大貢獻。目前國外電子出版物的銷售也大多通過計算機公司、電腦連鎖店銷售。隨著我國計算機普及水平的提高,傳統的圖書發行渠道將逐漸能夠承担電子出版物的銷售,最終可能形成傳統圖書發行渠道和計算機公司并行的電子出版物發行模式。
   5.加強電子出版物標準化工作
  標準化對產品形成批量和規模化、商品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標準化,就沒有大規模的商品化。國際標準化組織和有關主要廠商一直在積極開展電子出版物標準化這方面的工作。隨著我國電子出版業的大力發展,標準化的需求非常迫切。我國有關主管部門應根據中文文字的特點、國際標準和有關國家標準原則,以及電子出版物的自身專業特性,及時制定本專業的各項標準,以促進電子出版物的發展,保證其在國內外的順利交流。
  目前,我國正在制定關于SGML和SPDL的國家標準,關于SGML的國家標準將于近期出臺。由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提出了一個使文件交換成為現實的SGML的中文應用,這個SGML的中文應用以它們提出的轉換表技術為基礎。使用轉換表技術,北大計算機研究所的SGML的中文應用可以在任何系統中使用。
  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是我國的一項重要經濟政策。采用國際標準實際上是一種無償的或廉價的技術引進。在標準化的問題上,不但需要我們自己認真地研究和探索,本著國情和我國電子出版發展的自身特點制定出適用的標準來,而且還要開展相關國際合作,與國際上保持統一協調的步伐。
  (作者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副教授 責任編輯 杜家貴)*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85-90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謝新洲19971997 作者: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85-90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謝新洲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30:07

[新一篇] 我國電子出版物的發展空間

[舊一篇] 我國暢銷書策劃運作的基本模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