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懸掛于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文化動物。文化是律動著的人類生命之流。廣義的“文化”與歷史學家所說的“文明”大致同義(本文把“廣義的文化”看作“文明”的同義詞),指人類超越動物界而取得的一切成就。學界認為文化大致包含三個層面:器物、制度和觀念。筆者主張把文化分析得更細致一些,分為七個維度:器物、制度、技術、風俗、藝術、理念和語言。如此劃分決不意指文化真的可以被切割成七塊,實際上文化是整體性的,其各個維度始終處于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之中。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可清晰地發現現代文化的整體功能和發展方向,能較全面地認識人類正面臨的生態危機的文化根源,亦能較清楚地展望人類文明的前景。本文將用文化分析的方法說明,現代文明是不可存續的,生態文明是人類的必由之路。
一、現代文化的特征和整體功能
現代文化是以現代西方文化為典范的,也可稱之為資本主義文化或工業文明。它發端于歐洲17、18世紀,當前正在全球擴展。能在全球擴展的文明或文化,只有這一種。可通過表1清楚地審視現代文化的各維度。
表1
器物 工業體系生產的工業品,其特點是難降解, 容易污染環境 技術 以現代科學為知識資源的征服性技術,有 強大的征服力現 制度 市場經濟制度和民主法制,激勵人們追求代 自我利益最大化,要求尊重人權文 風俗 不斷變化的、祛道德的時尚,消費主義時化 尚,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 藝術 商業化的大眾藝術 理念 個人主義、快樂主義、物質主義、經濟主義、 消費主義、科學主義、人類中心主義 語言 英語是準國際語言
現代文化的各個維度互相關聯、互相支持(不排除偶爾的相互沖突),形成了巨大的整體功能和征服力量。這里所說的“征服力量”既指發達國家對不發達國家的控制和征服力量,又指對自然的征服力量。在殖民主義時期,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競相征服前現代化國家。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現代文化對自然的征服力量則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個人主義使人們重視個人權利,卻使人們比較容易忽視對他人、社會和世界的責任。實際上,個人主義嚴重遮蔽了人們的視界,使人們無法認清人類應對地球生物圈所負的責任。快樂主義、經濟主義的實質是物質主義。快樂主義要求人們把感性快樂當作人類追求的終極的善,經濟主義要求人們把經濟增長當作社會追求的最高目標。物質主義則要求人們超越基本需要① 的界限,以無限追求物質財富的方式追求人生意義。人類中心主義認為,道德關系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物之間沒有道德關系,人類道德與自然之整體秩序也沒有任何關系。對自然事物,人類能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不必有任何道德顧忌。科學主義則告訴我們,只有實證科學提供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世界就是科學所描述的那個樣子。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知識將越來越逼近對全部世界奧秘的把握,從而人類將越來越能夠在宇宙中為所欲為。
現代社會制度,即市場經濟制度和民主法治,就是根據如上理念設置的。② 它力圖保障人權,激勵人們追求“消極自由”,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激勵人們拼命賺錢,及時消費,一言以蔽之,它激勵人們的物質貪欲。制度的激勵作用不同于單純意識形態的勸誘,制度的激勵作用與其規范、懲戒作用是相輔相成的。現代制度一邊激勵著時代的弄潮兒們拼命賺錢、及時消費,一邊脅迫那些能享受“孔顏之樂”的人們就范,如果他們過于頑固,會被毫不留情地排擠到社會的邊緣。
這種視經濟增長為最高目標的文化,勢必極端重視科學進步和技術創新。經濟增長和科技進步同時推動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內容的快速變化,于是現代社會再也不能保持傳統社會的那種有濃郁道德意蘊的、長期不變的風俗。事實上,現代風俗就表現為不斷變化的時尚,它從屬于“資本的邏輯”,商家和媒體強有力地操縱著時尚,從而使時尚成為商業促銷的背景條件。如中國人本不過什么圣誕節、情人節,但如今的商家和媒體每年都會制造圣誕節、情人節氣氛,以達到促銷的目的。在傳統社會,風俗是“內在制度”,③ 是維系道德的重要機制。現代風俗因淪為商業促銷的背景條件而呈現較強的祛道德傾向,即現代時尚與道德無關了,于是風俗不再具有維系道德的作用了。在現代時尚的催促之下,人們不可能再像傳統社會的人們那樣勤儉節約,如一件衣服即使穿破了,還要派做它用。現代人的消費必須緊跟時尚,衣服穿上一兩年就必須更新。消費社會不接受勤儉節約的守財奴,因為他們不能有效地為經濟增長做貢獻,能賺會花的人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人,是不落后于時尚的人。
現代藝術也從屬于商業,它幫助商家包裝商品和服務,它以商業化的方式創作并傳播,其從業者更看重的是藝術實踐之外在的善——金錢,而不是內在的善。④ 它在滿足人們的娛樂、休閑和審美需要的同時,傳播著現代文化的理念,如快樂主義、消費主義、經濟主義等。法國著名社會學家波德里亞曾以耶路撒冷一次商業性的藝術展為例,概括了藝術的商業化特征,藝術作品在商場中展出,“藝術作品擺脫了幾個世紀以來被人們當作唯一物品和特權時刻而被限制于其中的處境”。藝術品不再是獨一無二的了,因為它可以被大量復制,從而可以滿足“大眾消費”的需要。“藝術也浸泡在工業時代之中”。⑤ 現代藝術就浸泡在商業的海洋之中。
現代技術以現代科學為知識資源,科學在文化中處于理念層面。現代科學設定主客二分,把非人事物設定為沒有主體性的對象,人作為認知主體是疏離于認知對象的。現代科學奉行還原論的方法,重分析,而不重綜合(或綜合不夠)。還原論的科學認為,認知了物理世界的基本構成單元,如基本粒子、場等,便從根本上認知了世界,任何知識探究都應該以物理學為榜樣。以這樣的科學為知識資源的技術是征服性的技術,即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為目標的技術。其特征是能運用巨大的能量(如發射航天飛機),能進行準確的控制,能消滅不合人意的自然物(如殺蟲劑),能產生巨大的毀滅生命的結果(如核武器),甚至能毀滅地球生物圈。
與所有的前現代文化對比,現代文化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能最有效率地追求富強。在現代文化中,科技與經濟相互推動、相互作用。在今日的全球化過程中,各民族國家競相追求富強,形成了全球化的競爭漩渦,它不容任何民族國家袖手旁觀。對每個國家來講,求富似乎是根本目標,爭強則是戰略手段。沿襲于殖民主義時期的現代國際格局,要求每個民族國家以軍事上的強保障其經濟上的富。美國軍事上的超強恰是其經濟上的富有的有力保障。于是,現代文化就這樣運作著:在和平時期,各民族國家通過國際競爭,盡力謀求經濟增長,這種人類共同體內部的暫時和平是以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和盤剝為前提的。各國日益龐大的工業體系日夜生產出越來越多的工業品,人類生活處于“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惡性循環之中。在這樣的世界,環境污染日益加劇,隨著污染物和人工制品的積累、擴散,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日益被擠占,地球的生態健康日益惡化。現代文化無法避免戰爭,民主法治可以比較好地協調一個國家內部各階級、階層的矛盾,把人與人之間的博弈式交往大致約束在彼此不相傷害的沖突限度之內。但迄今為止,民主法治還沒有推廣于國際關系中,在國際上,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正打著維護正義和反恐的旗號,利用自己的軍事強勢干著強盜勾當。世界性戰爭的危險仍潛存著,核戰爭對人類生存乃至于地球生物圈的威脅仍潛存著。
二、對比傳統中國文化看現代文化
現代文化的基本功能就是激勵各民族國家無止境地追求富強,這也是現代文化各維度互相協調、互相支持而產生的整體功能。但這種整體功能正劇烈地破壞著地球的生態健康。如果人類文化本來就是對自然生存狀態的超越,那么只有現代文化才有明確的反自然意識,從而表現出最強烈的反自然傾向,并造成了最為嚴重的生態破壞——全球性的生態破壞。
與中國傳統文化比較,從表2可更清楚地看出現代文化的反自然傾向。
表2
器物 農產品和手工制品,其特點是較為親自然, 不太污染環境 技術 農耕技術和手工技術中 制度 封建制度國 風俗 長期不變的鄉風民俗、封建禮教文 藝術 精英藝術、宮廷藝術和民間藝術化 理念 以儒學為主流的意識形態:天人合一,致中 和,畏天命,“存天理,滅人欲” 語言 漢語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流意識形態。儒家思想沒有明確的主客體的區分。在儒家看來,“天地之間,非獨人為至靈,自家心便是草木鳥獸之心也,但人受天地之中以生爾”。⑥“人在天地之間,與萬物同流”。“天人無間斷”。⑦ 也就是說,并非僅人有靈性,草木鳥獸也有靈性;人與非人事物是處于一個連續統之中的,人與萬物一起生滅不已,協同進化。儒家認為,人不是游離于自然之外的,更不是凌駕于自然之上的,人就生活在自然之中。程頤說:“人之在天地,如魚在水,不知有水,只待出水,方知動不得。”⑧ 即根本不能設想人游離于自然之外,或超越于自然之上。
儒家也不像現代思想那樣設定事實與價值、自然規律與社會規范的截然二分。在儒家看來,人道與天道是內在一致的,宇宙萬物的生滅流變遵循著相同的道理,人也不例外。如程頤所說,“萬物皆是一理”,又如王夫之所言,“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謂太極也”。⑨
儒家相信存在一種整體性的世界秩序,人的生存應該服從這種整體性秩序,即服從天命。孔子在《論語》中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朱熹解釋道:“天命者,天所賦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則其戒謹恐懼,自有不能已者。”⑩ 天命是超越于人之上的,如朱熹所說:“天命之所為,非人力之所及。”(11) 體認“天命”對克服現代文化理念的錯誤至關重要。
人總是要謀求發展的,但發展可以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發展。現代人謀求的發展是經濟主義和物質主義的發展,或說人總是要張揚其主體性的。現代人以科技創新、征服自然、發展經濟的方式張揚其主體性。儒家卻以“弘道”的方式張揚人的主體性。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朱子解釋道:“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張載則說:“心能盡性,人能弘道也。性不能檢其心,非道弘人也。”(12) 但以“弘道”的方式張揚人的主體性根本不同于現代人之主體性張揚。“弘道”集中體現為對極高人生境界的追求,體現為美德培養。而現代人之主體性張揚典型地體現為發展經濟,用科技之劍征服自然、榨取自然。人類若以“弘道”的方式張揚其主體性就不會導致全球性的生態危機,若以征服自然、榨取自然的方式張揚其主體性,就勢必導致全球性的生態危機。
儒家強調服從天命,但決不是勸誡人們無所作為,因為儒家同時強調人可以“贊天地之化育”。(13) “贊天地之化育”大不同于現代人之征服自然。“贊天地之化育”即順應天理,協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動態關系,適當幫助自然物(如動植物)適時地生長。現代人征服自然,則是用強力和智巧改造環境、榨取自然,制造盡可能多的物品以滿足無限膨脹的貪欲。“贊天地之化育”與“平心氣,節嗜欲”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儒家看來,物質文明的發展應適度,物欲過于膨脹便違背天理,人生的終極關懷應體現為對極高境界的追求。為糾正現代文化理念的錯誤,現代人特別需要培養儒家的這種“贊天地之化育”的主體性。弘揚這種主體性,人就會一邊適度地改善環境,一邊在道德修養方面不斷用力。君子應“不舍晝夜”地自強不息,但君子的自強體現為追求極高境界的不懈努力,而不像現代人的自強不息表現為永不知足地拼命賺錢。幾十億人永不知足地拼命賺錢,勢必導致全球性生態危機的加劇。
正因為中國傳統意識形態沒有把財富的增長看作頭等重要的事情,所以中國的制度也不像現代制度那樣激勵、脅迫著人們拼命賺錢。(14) 由于中國人的致思方式主要是實踐性的道德政治思維方式,而不像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分析性的、強邏輯性的思維方式,所以,中國文化未能生發出現代科學。或如牟宗三所比較的,中國人的精神是“綜和的盡理之精神”,而西方人的精神是“分解的盡理之精神”。后者能擴充“智的全幅領域”,即邏輯、數學與科學。而前者主要在“超知性一層上大顯精彩”,從而未能生發出邏輯、數學和科學。(15)盡管中國古代技術領先于西方技術,但在中國本土無法產生現代征服性的技術,因為征服性技術必須以現代科學為知識資源。正因為如此,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不會產生巨大的生態破壞。盡管到清末,中國已有眾多人口,物質資源需求總量已較大,中國的農業文明也造成了局部地區的生態破壞,但中華文明決不可能造成現代文明所造成的如此巨大的生態破壞。
概括地比較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在理念維度,儒家要求人們“存天理,滅人欲”,而不像現代文化的理念勸誘人們以賺錢和占有物質財富的方式追求人生意義;傳統中國的藝術不像現代藝術是商業化的藝術;傳統中國的風俗是具有道德維系功能的長期穩定的風俗,而不像現代風俗已蛻變為商業促銷的背景;傳統中國的制度有嚴重弊端(不平等、剝奪人權),但它不像現代制度那樣脅迫人們拼命賺錢、及時消費;傳統中國的技術雖不能說是絕對親自然的,但遠不像現代技術那樣是征服性的;傳統中國生產體系所生產的物品是親自然的,至少是易降解的,不像現代許多工業品是難降解的、污染環境的。總之,傳統中國文化是相對地親自然的,而現代文化是反自然的。從政治的角度看,傳統中國文化有很多弊端,但從宏觀歷史的角度看,它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從政治的角度衡量,現代文化有很多誘人之處,但它是不可持續的。
三、生態文化藍圖
文化(或文明)總意味著對動物本能生存方式的超越。人類若完全像其他動物那樣本能地服從自然規律,當然不會造成全球性的生態破壞。人類會自然地趨于消亡,例如,隨著太陽系的消亡,人類便自然消亡。但現代文化所可能導致的人類滅亡不是自然的消亡。現代文明是不可持續的,是自殺式的文明,(16) 生態經濟學家認為,現代文明的經濟是“自我毀滅的經濟”。(17) 當現代文化將反自然傾向推向極端時,人類面臨著自誕生以來最為嚴峻的考驗:我們能否以文化生存的方式與地球生態系統和諧共存?換言之,超越了動物生存狀態的人類文化可否不采取反自然的形態?這是21世紀的人類必須全力探究的問題。現代文化的各個層面都必須得以改變,才會成為親自然的而不是反自然的。生態文明是人類的必由之路,生態文明就是廣義的生態文化。
在反思現代文化所導致的生態危機時,許多人充滿著懷舊情感、贊美原始文化。原始文化當然比傳統中國文化更為親自然,但原始文化畢竟是人類剛剛超越動物界而創造的簡單文化,文化的發展勢必表現為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回到原始文明,當然能走出生態危機。但讓幾十億正享受著現代文明成果的人們自愿回到原始文明是不可能的,連退回到農業文明都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必須走出現代文明而走向生態文明,那么生態文明必須是繼承了現代文明的一切積極成果而又避免了現代文明的致命弊端的更高級、更復雜的文明。原始文明的種種優點也可為生態文明所吸取,但生態文明決不是向原始文明的簡單回復。
針對現代文化的反自然特征和當代生態學的指引,我們可描繪生態文化的藍圖。廣義的生態文化可通過表3說明。
表3
器物 生態工業體系生產的綠色產品 技術 受生態學、系統論等指導的生態技術,其主 要功能是調諧社會經濟系統與地球生態系 統的動態平衡生 制度 受限制的市場和民主法制態 風俗 道德化的風俗時尚文 藝術 多樣化的藝術,包括多種獨立于商業的化 藝術 理念 非物質主義、非經濟主義、整體主義、非人 類中心主義、超驗自然主義 語言 多種民族語言
四、生態文化的理念
狹義的生態文化是以生態價值觀為核心的宗教、哲學、科學與藝術。在廣義的文化中,狹義的文化主要體現于理念和藝術,當然它也直接滲透在語言、風俗和制度中,甚至還體現在技術和器物之中。
筆者認為,理念在文化中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人們的信念不同,其生命追求就不同。如果理念的重要性在原始文化中還沒有充分顯示,那么在高級文化中卻充分顯示出來。如虔信上帝的人們不會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質財富,敬畏天命的人們也不會,只有信仰經濟主義和消費主義的人們才會這樣。一個社會大多數人的信仰發生了根本改變,文化便發生了根本改變。這種轉變可能要經歷許多世代,在特定歷史時期,表現為漸變,用大尺度的歷史眼光,就可看出巨大的不同。如西方從中世紀到現代,人們由虔信上帝到信奉經濟主義,便導致了相應的從基督教文化到現代文化的轉變。中國從儒教文化向現代文化的轉變,同樣體現為一個痛苦的、漫長的理念轉變過程。改革開放以來,國人信念改變得快,社會轉型的速度便加快。思想解放了,改革便水到渠成了。由此可見理念的重要性。
正因為理念于文化是如此之重要,以下首先詳細闡述生態文化的理念。我們將對比現代文化理念維度的諸“主義”闡釋生態文化理念維度的諸“主義”。
為糾正現代文化理念的物質主義、經濟主義、快樂主義和消費主義的錯誤,生態文化須確立非物質主義和非經濟主義的理念。人對物質的依賴源自人的生物性,但人的生物性物質需求是一定的、有限的。文化有把人的物質需要擴大化的傾向,例如,文化使人對食物的需要不再滿足于充饑和營養,即使孔子那樣的能做到“貧而樂”的圣人也“食不厭精”,同樣,文化也使人對衣服的需要超越御寒保暖而要求體面和優雅。更不用說為舉行各種禮儀,需要各種禮器。器物作為一種文化符號,能以可感可觸的形式,標識不同的社會等級和地位,以及文化創造的水平。但現代文化給未來人類的最大教訓之一就是:不可使人們對物質財富的占有欲趨于無限膨脹,而現代文化的最大錯誤也就是使人們的物欲無限膨脹!人對物質財富的追求必須適度,這個度當然不能定為剛好滿足人的生物性需要。如果那樣就不可能有文化。但現代生態學明確表明,對物質財富的追求必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內,即人類集體對物質財富的追求不可超越地球生態系統的承載力。上個世紀70年代羅馬俱樂部就已向人們報告了這個限度,當時立即遭到了反駁。羅馬俱樂部的報告的具體計算可能不準確,但其基本觀點沒有錯,以物質財富的增長為明顯標志的經濟增長是有限度的,而不是無限的。生態學家和生態經濟學家可一起進一步探究在地球上發展制造業(如化工、汽車、飛機等制造)的生態極限。
作為文化動物的人的根本特征是追求意義,而不是追求物質財富。帶有人之創造印記的器物(人造物)是表征意義的一種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表征意義更不需要無限多的人造物,并非人造物在文化世界中堆積得越多,人所能領略的意義就越豐富。語言的出現是人類文明誕生的根本標志。語言具有最豐富的意義表達功能。語言當然必須借助于物質(如人體器官、空氣振動、龜甲、竹簡、紙、電子芯片等)才能表達意義,但不需要巨量的工業品,也可以獲得豐富的表達功能。現代文化的要害在于,模糊了語言符號與具有一般符號功能的工業品的界限,使人們認為必須通過對大量的、精致的工業品的占有,才能實現自己的意義追求。如在今日中國,人們大多認為,擁有了高檔汽車和豪華住宅,才能表明自我價值的實現,才能表明人生是有意義的。人們再不可能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也不改其樂。其實,孔顏懂得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人通過求道、悟道,就可以追求人生意義,人必須通過與他人以及自然交流而求索人生意義,人也必須制造、生產滿足基本需要的物質財富,但沒有必要貪得無厭地追求物質財富。在基本需要得以滿足的前提下,不斷地進行精神求索,既能獲得內心的寧靜和充實,又能獲得巨大的精神快樂。
據阿倫特(Hannah Arendt)考據,在希臘、羅馬社會,經濟活動只是滿足人的自然需要(如食物、衣服等)的活動,是從屬于必然性的,政治活動 才是更高級的活動。(18) 在廣義現代文化中卻顛倒過來了,經濟增長成了社會的最高目標,道德、政治、法律、藝術、科學技術等統統成了發展經濟的手段。“資本的邏輯”似乎是鐵的邏輯,實際上它只是一個定義。“資本的邏輯”的現實化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有足夠多的“以賺錢為天職”或以賺錢為最高人生旨趣的人;二是明確財產權和保障貨幣信用的制度。“資本的邏輯”的實現依賴于以賺錢為最高人生旨趣的人們的活動。僅當一個社會由以賺錢為最高旨趣的人們主導時,才會有促進資本增值的制度,有了這樣的制度,又會進一步培養一代又一代崇尚資本的人,于是“資本的邏輯”成了鐵的邏輯。不能設想,在梭羅和孔、顏一類的人被奉為榜樣的文化中,“資本的邏輯”能成為制約一切的邏輯。打破“資本的邏輯”不能通過對“資本”定義的分析而實現,只能從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入手。現代文化能不斷培養出以賺錢為最高人生旨趣的人,得力于經濟主義和消費主義的流行。當一個社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改變了自己的價值觀,不再信持物質主義、經濟主義和消費主義時,人們的非營利性活動和交往會多起來,“資本的邏輯”便會受到限制。(19)
個人主義是現代文化之理念維度的重要成分。個人主義認為個人是社會的基本構成單元,是價值的最終源泉,是終極的權利主體。個人主義是現代文化中主張保障人權的正統話語體系,被某些褊狹的自由主義者視為不可動搖的真理,實際上它只是服務于“資本的邏輯”的意識形態。“資本的邏輯”要求保障個人的財產權和“消極自由”,要求個人擁有信仰經濟主義、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的自由。個人主義為之辯護: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即使是最糟的,也比別人強加的最好的選擇好!但個人主義錯誤理解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忽視了一個最簡單的事實:任何個人都不是橫空出世、遺世獨立的,每個個人都是依賴于他人和社會的。例如,他必須會說話,才能算是一個正常的人,但語言不可能是個人的,而是社會的或族群的;他必須滿足其各種需要,包括食色等基本需要,但他只有通過與他人的交往、協作、競爭才能滿足其各種需要。一言以蔽之,沒有任何人可以與他人絕對分離而仍作為人(文化動物)生存著。個人主義使人們片面重視自己的權利,而忽視自己的責任。
在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十分明顯的今天,人們不能改變自己的偏好,國際間不能就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健康進行有效的協作,與個人主義對責任的遮蔽密切相關。在未來的生態文化中,我們必須確立整體主義的理念。整體主義能使我們理解個人對他人、社會和生物圈的依賴,使我們認清個人對他人、社會乃至于生物圈的責任。整體主義沒有必要否認個人權利,因為整體主義完全可以在承認人的個體性的同時,強調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依賴,也就是認為個人既具有相對獨立性,又具有對他人、社會的絕對依賴性。這樣,作為一種社會思想的整體主義就完全可以支持民主、法治,從而贊成保障個人的基本權利。整體主義也是當代生態學的基本方法和觀點,生態學的整體主義表明,人不是超越于地球生態系統之上的神,也不是游離于地球生態系統之外的仙,人就是依賴于生態系統之完整性和穩定性的一個物種(雖然人是一種文化動物)。如一直在呼喚生態經濟的美國學者萊斯特·R.布朗所說的,“盡管我們許多人居住在高技術的城市化社會,我們仍然像我們的以狩獵和采集食物為生的祖先那樣依賴于地球的自然系統”。(20) 人類為什么依賴于地球生態系統?“理由很簡單:人是一個生物有機體,它和它賴以生存的其他有機體一樣必須服從同樣的規律。沒有水人會渴死,沒有植物和動物人會餓死,沒有陽光人會萎縮,沒有性交人種會滅絕”。(21) 人類不能只一味破壞、盤剝、榨取地球生物圈,而不對整個生物圈担負責任(如維護生態平衡的責任)。在生態文化中,人必須有對這種責任的自覺!
現代文化理念中的人類中心主義是強烈支持人類征服自然、破壞地球生物圈的意識形態,它已受到不同流派的環境哲學的批判。在未來的生態文化中,應樹立非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非人類中心主義的要點不在于承認非人動植物個體具有權利或內在價值,而在于體認價值的客觀性,承認人與生物圈的關系也是倫理關系,體認超越于人類之上的終極實在的存在,體認人類自身的有限性。利奧波德表述的受生態學支持的是非標準應成為我們與自然事物交往的是非標準:凡有利于生態系統之完整、穩定和美麗的事情都是對的,反之是錯的。(22) 判定一件事情是否有利于生態系統的完整、穩定和美麗,必須借助于生態學的實證研究。
在現代文化中,終極實在消失了。終極實在是這樣的實在:人源于它,又最終復歸于它;它是無限的,它內蘊的奧秘是不可能被人所盡知的;人依賴于它,它永遠制約著人類的生存;人對待它的正確態度是心存敬畏,通過傾聽它的言說,而理解人類生活世界的秩序,并以服從秩序的方式生活著。基督教的上帝是終極實在,儒家所說的天是,道家所說的道也是。現代人認為,世界就是科學所描述的一切,只有能被科學所描述的事物才存在,凡科學無法描述的東西皆不存在。凡科學所能描述的,原則上都是可以被人用現代技術加以控制的,今天尚未被控制的事物,將來總能被人類所控制。人們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知識將越來越接近于對世界奧秘的完全把握,人類將越來越能夠在宇宙中為所欲為,或說“技術可能消除對人類自由的一切限制”。(23) 這是現代性所包含的最荒誕的神話!相信了這一神話,終極實在便消失了!科學只能描述具體的、有限的存在物,例如,小到基本粒子,大到宇宙學所論述的宇宙,科學沒有能力談論形上學意義上的存在問題。科學為否認特定敘事傳統中的終極實在提供了強有力的理據,如否認上帝在六天之內創造了世界,或干脆否認上帝存在。但科學否認不了形上學意義上的終極實在的存在。對科學的越界信任,導致了終極實在的消失,這是最嚴重的現代性事件之一。科學能幫助人類理解世界,但僅有科學,人類仍不能正確地理解世界,因為對世界的理解不可沒有形上學。
科學與形上學結合可幫助我們用自然主義的方式重新體認終極實在的存在。迄今為止的自然科學知識都是關于產生于“大爆炸”的宇宙之內的事物的知識。科學主義的自然主義認為,只存在這個宇宙之內的事情,謹慎一點的說法是,只有關于這個宇宙之內的事情的話語才可能是有意義的,談論這個宇宙之外的事物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種話語必然越出科學話語的界限之外。這一觀點顯然設定,只有科學話語才是有意義的話語,它更深的預設是只有能被科學所描述的事物才存在。這卻是關于存在的荒唐斷言。科學知識之根本特征有二:一是實證性,一是邏輯性,二者缺一不可。這兩個特征是科學的自我限定,也是它贏得實效從而博得信任的根本。實證性要求是這樣的:一個假說必須能得到來自實驗或觀察的事實證據的歸納支持,才會被接受為科學知識。而事實證據就是能被科學共同體共同感知的現象,或被共同讀取的儀表讀數。也可以說科學信奉眼見為實的原則。科學之實證性確保了科學的實踐性(即派生出工程技術)。但若以實證性為判斷事物是否存在的標準,就相當于這樣的獨斷:凡我沒有見到的,都是不存在的!
實際上,科學主義的自然主義的斷言就是,凡與科學家共同體的觀察實驗結果沒有清晰邏輯聯系的關于存在的斷言都是不能成立的。簡言之,凡與科學觀察和實驗沒有關系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從邏輯的角度看,這一斷言顯然不能成立。說有易,說無難。如果你能找到一只黑天鵝,你就可以斷言,世界上存在黑天鵝。但你不能說,在科學所能搜索的范圍沒有發現什么終極實在,就不存在終極實在。
我們也可以從另外的角度思考終極實在問題。自然科學總在不斷地探究自然奧秘,我們決不能說,一切科學知識純粹是科學家的主觀建構。就宇宙學所說的宇宙而言,還有許多奧秘沒有被科學所把握。有些人可能認為宇宙奧秘就那么多,科學多發現一點,未知的奧秘就少一點。這一關于已知和未知的信念可通過圖1表示。
圖1
大圓表示定在的自然奧秘,“人類知識”之圓在不斷擴張,最終將與大圓重合。這是個錯誤的信念。
科學無法證明:只存在一個宇宙,即現代宇宙學所說的產生于200億年前一次“大爆炸”的宇宙。李政道等物理學家認為,“天外有天,因為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京89~98B8倫理學盧風20082008
現代文化/生態文化/自然
對比中國傳統文化,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可清楚地看出現代文化的反自然傾向。正因為現代文化是反自然的,所以它是不可持續的。生態危機是現代文化引發的最嚴重的危機,這一危機迫使我們追問:人類能否以文明的方式與地球生物圈和諧共生?生態文化(或文明)是人類的必由之路。在理念層面,生態文化必須超越個人主義、物質主義、經濟主義、消費主義、科學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在制度層面,必須限制市場的作用;在技術層面必須實現由征服性技術到調適性技術的轉向。
作者: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京89~98B8倫理學盧風20082008
現代文化/生態文化/自然
網載 2013-09-10 21: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