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京瓷企業價值觀的個性特征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企業的價值觀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為使企業獲得成功而形成的基本信念和行為準則①。任 何成功的企業都有其價值觀,它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的精髓所在。日本京瓷企業(以下簡 稱京瓷)從一個40余年前僅有28名員工,300萬日元資本金起家的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發展 至今天擁有海內外員工近4萬人,年銷售額達7千億日元以上,馳騁海內外的知名跨國集團, 是其企業價值觀為其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一
  “以心為本”四個字精辟地概括出了京瓷企業的價值觀。這四個字也正是京瓷創始人稻盛 和夫先生幾十年企業經營活動的經驗總結和概括。“以心為本”涵蓋的內容廣泛且豐富,而 倫理經營與人性管理則是其精髓所在。
  倫理是調節相互利益關系的規范,企業經營講究倫理就是指要顧及相關者的利益,謀求與 利益相關者互利互惠、共同發展,反對以損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來獲得企業自身的利益。事 實上,在現實中很多企業家都難以將倫理與經營聯系起來,相反,經營活動中的不道德現象 卻不絕于耳,假冒偽劣、偷稅漏稅、強買強賣、環境污染、假公濟私行為屢見不鮮。一些人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認為只要能賺錢,效益好,就說明管理得法,經營有方。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京瓷企業則視倫理經營為己任,在《新經營·新日本》一書中稻盛和 夫先生指出,企業應該追求經濟利益,不想賺錢的企業不是好企業,問題在于以什么樣的方 式賺錢;企業應該通過對社會作出貢獻的方式去賺錢,應該在遵守法律和基本倫理規范的前 提下去賺錢,應該靠公平競爭、憑自身實力和智慧去賺錢;企業經營必須遵循社會倫理,懷 有一顆“利他之心”,并將其施之與企業員工、社區、國家乃至世界;那種以一己私欲為動 機的企業經營終將因其不擇手段而招致社會的唾棄,陷入困境②。
  京瓷企業的倫理經營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企業目標的選擇。稻盛和夫認 為:“目標要盡量定得遠大些,應盡量使企業的目的光明正大、名正言順,應使目的能夠被 全體員工真正地從內心接受和認同,甚至應使員工家屬都能引以為豪才行”③。遠大目標應 該具有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只有跳出自身利益的狹隘圈子,從為社會、為大眾服務這一角 度出發才能提出遠大目標。換句話說,合乎倫理是成為遠大目標的一個必要條件。京瓷企業 將“謀求全體員工的物心兩面的幸福,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做貢獻”視為企業的經營目 標也正是這一標準的集中體現。所謂“物心兩面的幸福”是指在滿足員工物質需求的同時, 使員工能夠從崇高的意義上來把握和認識自己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實現這一崇高目標 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工作的意義和人生的幸福。遠大目標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向員工展示了 生存于企業中的意義和價值。由于員工能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在為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富強、 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而工作,就能產生一種努力工作的內在動力。
  其次是倫理領導。“我們對待事物必須具有一顆誠意、正義、勇氣、親愛之情及謙虛之心 ” ④,即以“愛”、“誠”、“調和”之心為經營之根本,“敬天愛人”。這是稻盛和夫先生 與京瓷企業員工共享的社是,也是稻盛先生卓越人格的精確描述。可以說,倫理領導也是京 瓷企業倫理經營是一個重要環節。倫理領導意味著管理者以身作則,以良好的品德在員工中 樹立起較高的威望,從而激發起員工的工作熱情。一個企業的道德水準歸根到底取決于經營 者與管理者的道德水準、其對企業道德的認識及為提高企業道德水準所付出的努力。經營 者與管理者的行為決定著員工的道德選擇,他們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取決于其道德素質的 高低。京瓷企業對管理者的素質要求很高,在重視業務能力的同時更看中品德修養,看其、 是否受到部下的尊敬、信賴與愛戴。“要使你的部屬連成一氣,誘發他們的潛能,使他們得 以展示才能,你一定要和他們建立起相互信賴的關系”⑤,除非領導人“成為所有員工的道 德典范”⑥,“有勇氣依正道而行”⑦,“以身作則”⑧,才能贏得員工的信賴。稻盛還強 調領導者必須具有自我犧牲的勇氣,“若是領導人希望企業的利益完全是屬于自己的,他的 部屬也會變得自私自利”⑨,“只有愿意為別人犧牲自己的領導人,才能得到部屬的信賴和 尊敬。部屬也就會學著奉獻自己,公司就能呈現和諧、秩序和繁榮的局面”⑩。管理者的表 率力能夠營造出良好的企業風氣,使員工心悅誠服地、長久地追隨其努力工作。因而,企業 倫理經營首先要求領導者具有較高的道德素質及倫理示范。
  再次是“義利合一”價值觀念的樹立。義利關系是倫理學中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也是經 營者經營企業首先要處理和對待的首要問題,樹立正確的“義利”觀是企業倫理經營的第一 要點。義是指倫理規范、整體利益、公利,利是指個人利益、私利,義利合一則意味著道德 和利潤并重。稻盛先生指出,應客觀地看所得的利潤。“利潤只是比賽中的一個等級或分數 ,也是社會對我們的貢獻所給的認可和獎勵”(11),“我們所付的稅是用于社會的,我們不 該自私的隱藏利潤來逃稅”(12),“我們該把納稅當作是企業的必要開支,只有稅后的凈利 ,才是真正的利潤,也是我們努力工作后唯一應得的”(13)。企業要光明正大的追求正當利 益,要在遵守法律和倫理規范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利潤,要盡量從事既有較高道德價值又能帶 來較高經濟效益的行為,既要履行道德責任又要獲得經濟效益。努力提高利潤應視為企業的 核心任務,只有有了利潤,企業才能為社會多做貢獻。義與利并不是矛盾的,為己利他、利 人利己、互利互惠應是商業競爭中最普遍的道德準則。稻盛先生鄙棄那種為了自身利益不擇 手段的不道德經營行為,“我們不該讓利益蒙蔽了我們的心志。我們不可以完全屈服于‘利 ’字,做出為求利潤不擇手段的事。我們必得行于正義之路上。所有利潤都是血汗掙來的, 再把利潤投入到品質改良上,滿足客戶的要求”(14)。
  同時他還強調經營要持有一顆“利他之心”。“所謂的利他,并不僅是一種方便的手段, 而本身就應是目的,為了集團,讓大家都能幸福的目的”;“利他這樣一個目的,才具有普 遍性,才能得到大家的共感。而任何利己的目的,最多只能引起一小部分人的共感,但上面 加上 了利他,就有了普遍性,能引起大家的共鳴”(15)。稻盛還指出,任何事業都有對手,只 考慮自己的利益,而置對手于絕境,也許能取得一時的成功,但不會帶來永久的繁榮。經營 不是成敗的問題,向包括員工和往來客戶在內的所有共同從事事業的人們,廣泛的表示慈愛 與誠實,以共同繁榮為目標對企業經營是非常必要的。京瓷企業正是在稻盛先生“利他”的 倫理經營下,一步步化倫理優勢為競爭優勢,取得今日驕人業績的。事實證明,義與利是可 以相得益彰,和諧地統一于一身的。
  倫理經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那種只顧自身利益而對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置之不理的不 道德行為遲早會招致利益相關者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報復。顧客不愿再購買該企業的產品或服 務,供應者不愿再與該企業打交道,競爭者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員工會離心離德、人 心渙散,環境污染嚴重、資源匱乏,工作、生活環境差等會受到輿論的譴責或行政處罚甚至 法律制裁。所有這些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危及企業的利益。而企業的倫理經營則有助于企業樹 立 良好的信譽,而信譽能產生效益,一個企業信譽的高低與企業獲利能力的強弱存在著明顯的 正相關關系。可以說倫理經營使企業以正當的方式賺錢,有利于提高企業的長遠經濟效益。 這是京瓷企業成功帶給我們的啟示。
      二
  “以心為本”的價值觀體現在京瓷企業的管理層面上,便是“以人為本”,即把企業成功 的希望和努力,放在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上,尊重、關心、愛護每一個員工,充分滿足他們 的物質和精神需要,視其為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所在。
  當今世界的企業管理界流行著這樣三句話:“人的知識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 素質,人的素質不如人的覺悟”。“三個不如”實際上是通俗地表達了這樣的一種管理哲學 :物質資源總是有限的,而人力資源卻是無限的,關鍵在于如何發掘;只有最全面地激發人 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達到最有效的競爭優勢。
  企業競爭,歸根到底是人的競爭。吸引、留住和充分發揮高素質人員,是獲得競爭優勢的 可靠保證。人不僅有物質需要,還有精神需要,而且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這種 需要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強烈,因此要吸引并留住人才,光有物質條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 要對人的尊重、理解、信任、關心、培育,還需要企業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更為重要的, 還是要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人的潛力是巨大的,怎樣發掘員工的潛力是管理的永恒主題。
  在諸種經營資源中,稻盛最為看重的是“人心”。他認為世界上最為牢固的是人心的結合 ,因此致力于在企業內部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人際關系,將企業建成同志式的命運共同體。京 瓷企業正是借助和諧而有活力的人際關系來推動生產經營的。其致力于營造這種人際關系的 努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員工的幸福成為企業經營的目標之一。許多企業都將員工視為謀求利潤的重要手段 ,員工的工作、生活條件差,勞動強度大而得不到應有的補償。與這些企業形成鮮明對比, 京瓷則將“謀求全體員工的物心兩面的幸福”視為企業努力實現的目標之一,關心員工的日 常生活、經濟利益及成長發展。以京瓷的福利為例。京瓷的員工萬一死亡,所獲得的金錢保 障比一般企業高得驚人。最高的憮恤金額為800萬日元。員工去世后,工資依去世前的標準 照發一年。如有孩子,還可支領每月6萬5千日元的孤兒憮恤金,直到其滿18歲為止。由于企 業對員工的關懷,使員工感到生活、工作具有穩定性,感受到了企業的溫暖,感覺到個人事 業有前途,進而從根本上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
  其次是家族關系和伙伴意識的培養。京瓷企業用心營造一種和諧親密的文化環境以使每個 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得以充分發揮。親密感作為一種給予或接受愛的能力,是一種普遍的 、基本的人性追求。在企業內人們以真誠、友善、尊重、信任和關切的方式相處,將自己投 入,有了這種親密感,才能提高信任、犧牲和忠誠的程度。稻盛先生指出:“以心為本”的 經營也就是重視家族關系的經營。“人心冷漠易變,什么能使心靈牢固聯接呢,我想到了家 族這根紐帶”,“我們始終珍視這種同悲喜,共苦樂的家族般的信賴關系,這可以說是聯系 京瓷員工心靈的紐帶”,“彼此懷有感念、體貼之心,相互信賴,這是工作的基礎”。通過 家 族關系的連接,企業的管理者和全體員工組成了一種同舟共濟的利益共同體,培養了員工與 企業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和一體感。在日本,京瓷可以說是將“終身雇傭制”推行的最為徹底 的企業。1974年,石油危機迫使日本許多企業倒閉,許多公司裁員。京瓷公司盡管也面臨 著巨大困難,銷售額下降,利潤大幅減少,但是對于因減少工作量而產生的剩余人員,稻盛 并沒有采取解雇或一時解雇的便利方法,而是將他們從生產第一線上撤下來后,編成“預備 部 隊”,讓他們學習文化,操練技術,等到公司恢復生產,馬上復原崗位,這一舉動更加強化 了員工的共同體意識。在京瓷,員工之間并不是縱向的等級關系而是朝著同一目標奮進,實 現共同夢想的橫向的同志關系,伙伴關系。在這種關系下,員工可以自由地交換意見,坦誠 溝通和激蕩創意,充分發揮創造力。
  再次是企業的道德教育與管理。京瓷企業在注重管理者修身自律,提高個人修養和能力, 以身作則的同時,也努力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稻盛認為:工作單位不僅僅是為 維持生命而求面包的地方,它是讓人自主體驗人生的修煉場,是身為社會的一分子自主而積 極地謀求成長、完善人格的地方。在京瓷,稻盛經營哲學已成為提高員工心性的教材,他教 導員工作為人應該怎樣生活,應以怎樣的精神狀態來對待工作,使員工意識到個人利益、志 趣的實現只有通過群體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同時也把員工的思想志趣作為企業的重要信息 ,通過談心等的方式把握員工的思想動態,針對具體情況予以處理,以期達到員工安心,積 極性持續高漲的工作的目的。企業管理的著眼點在于“人”,在于人的靈魂、情感、需求、 態度、潛能和人與人、人與組織之間的和諧協調。企業管理的精髓在于人的體悟。要使人有 所作為,不能靠單純的制度和命令,而是如何使他覺悟,體悟到工作的真正意義。
  現代企業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開發勞動者的潛能,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最大限度 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實現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出發點和歸 宿點。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在加強科學管理、認真研究員工的心理結構及價值取向的基礎上 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方法,推行人性管理,這是企業提高管理水平的不二法門 。
  早在2500多年前,中國的老子就提出了“德者,得也”的精妙論斷。日本京瓷企業以其成 功的經驗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企業追求倫理道德是企業走向卓越的必經之路。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帶有濃厚的倫理色彩的人倫文化,中國人一直重視倫理道德在塑造人 格和規范人們行為上的作用。我國企業歷來也都十分強調道德建設,尤其是企業與社會、企 業與國家之間的道德規范以及員工道德等方面的道德建設,也曾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不 可否認,近幾十年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企業倫理水平有較大的下降,少數員工道德觀念 淡薄,目無法紀,工作上弄虛作假,不負責任;一些企業領導干部官僚主義嚴重,以權謀私 ,玩忽職守;一些企業忽視產品質量,不講信譽,惟利是圖。這些現象的存在,對企業的健 康發展和員工的心理健康是極其有害的,這說明建立良好的企業倫理價值觀不僅是日益重要 ,而且十分緊迫。
  當今的中國缺乏真正的企業家,缺乏那些能以自己的風格和行動影響全體員工的企業英雄 。沒有卓越的企業家,是不可能形成自己優秀的企業文化,也就不可能創建一流的企業。同 樣,企業員工的素質也不容忽視,優秀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是通過每個員工得以實現和體現 的。如果不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就難以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價值觀念就不能被全體員工真 正認同和奉行。另一方面,我國企業的管理也處于十分落后的階段,盡管“人的因素第一” 的口號喊了多年,但在管理中真正重視人的問題并沒有完全解決,甚至,在很多企業的領導 者眼里,壓根兒就沒有“人”的概念。這或許根源于傳統的經濟體制,政企不分和產權制度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上述狀況急待改變。
  《孫子兵法》曰:“上下同一矢”,意即打勝仗需要官兵上下同心協力,有共同的目標, 產生一種人心所向的力量,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商場如戰場,競爭如戰爭,企業要想 在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很大程度上有賴于“上下同一矢”的精神。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有 相當多企業的廠長經理們,整天為對付各種應酬和生產經營疲于奔命,而對于來自員工的心 理和精神的阻力卻束手無策。企業上熱下涼,缺乏凝聚力;職工精神萎靡不振,軍心渙散, 企業深陷積重難返的泥潭。
  提高中國的企業管理水平,就要虛心研究、學習和借鑒外國的先進管理思想和方法,結合 實際切實地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這是解決中國企業積弊的可行途徑。
日本學論壇長春49~53F31工業企業管理沈衛杰20022002 作者:日本學論壇長春49~53F31工業企業管理沈衛杰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31:55

[新一篇] 評胡適的“好政府主義”

[舊一篇] 試析我國信息超級市場的建設與對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