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外期刊出版趨勢與我國期刊發展方向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目前,我國期刊已經發展到近9000種,超過世界許多發達國家,步入期刊出版大國的行列。如何實現期刊出版的國際化和效益化,已成為期刊界最為關心的問題。期刊的國際化和效益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長期的努力。我們必須了解國外期刊的現狀和出版趨勢,并且找出我國期刊與國際優秀期刊的差距,才能根據我國的國情,采取有效措施,有目的、有步驟地實現從形式到內容的趕超,推動我國的期刊事業更快地向前發展。
    一、國外期刊出版趨勢
  1.出版規模越做越大
  國外期刊出版呈現出集團化和規模化的趨勢。如德國的施普林格出版公司,1998年就按16個大類,57個主題學科出版了近400種科技期刊。荷蘭的埃爾塞維爾公司目前出版期刊500余種。
  國外出版業集團化、規模化過程的實質是兼并重組、跨國經營的過程。如美國,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出版社是個人公司,到70年代中后期,許多出版社被大的企業集團兼并,1983年有十大出版集團,目前已合并成6家。美國最大的三大集團的圖書銷售額就占美國圖書總銷售額的40%。又如在德國,Bertelsmann出版公司1986年兼并了美國的Doubleday公司,1995年又兼并了英國的MacMillan出版公司,成為當今世界兩大主導科技潮流雜志《科學美國人》及《自然》的主人。
  國外期刊的集團化和規模化發展趨勢,是市場經濟的發展及與之伴隨的全球性激烈競爭的結果。因為只有求得規模,才能占得相應的市場份額。
  2.出版內容越分越細
  伴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科分化與越來越明顯,特別是科技期刊。專業性強的刊物,因其能迅速反映本學科的最新學術信息和情報,而深受相關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的歡迎,因此,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如德國的施普林格出版公司,1997~1998年新創辦的27種科技期刊中,僅涉及29個主題學科,都是專業性極強的刊物。
  另外,原有的一些綜合性期刊,也在逐漸按專業分科出版,這種母期刊的增殖現象,無論是在歐美還是在第三世界國家,都非常普遍。如美國的《電氣與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刊》,如今已發展為68種子期刊,內容涉及電氣技術在各個領域的研究。又如《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刊》,1947年創刊時為A-D輯,1972~1994年先后發展出E-J輯。還有新加坡的《國際現代物理雜志》,1986年創刊,1987年增出B輯,1990年再增出C輯。
  3.出版周期越來越快
  國外期刊都十分重視信息的傳播速度。國外著名期刊中,雙月刊、季刊是十分鮮見的,周期在期刊中特別是科技期刊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周刊的報道速度雖稍慢于報紙,但其有敘述詳盡、系統、可靠性強、能拿出一定篇幅進行深度報道的特點,且報道速度大大快于月刊、雙月刊和季刊。有些科技期刊已在向半周刊的方向發展,如韓國的《醫學新報》每年出版104期,澳大利亞的《世界藥物新聞》每年出版100期。
  快報類期刊是國外科技期刊的又一明顯特點,它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時發展比較緩慢,但近10年來隨著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而迅速崛起,學科覆蓋面已遍及自然科學的各個學科和工程技術領域的許多專業,部分快報已成為某些學科的核心刊物。如美國的《物理評論快報》、荷蘭的《化學物理學快報》、英國的《酶快報》、新加坡的《表面科學評論與快報》等。
  隨著周刊和快報的興起,使論文平均時滯明顯縮短,如《美國醫學會雜志》能在60天內把重要論文刊出,《生物化學》能在40天左右把重要論文刊出,《科學》的論文平均時滯是16周。對一些重大的科技信息,報道速度就更快了,如《科學》就曾在對有關艾滋病血液檢測實驗結果進行重點報道時,從搜集信息、核對結果、專家評議、修改補充、輸入微機、履行法律認可手續到最后刊出,不到20小時。
  4.出版競爭越演越烈
  國外期刊普遍實行“國際化”政策,面向全世界競爭某一學科優秀科技成果和最新科技信息的首發權,強調的是論文的高質量和信息的惟一性,一是稿源競爭,二是審稿專家的競爭,其實質是對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的競爭。競爭的結果,著名的刊物稿源越來越充足,高水平論文集中,刊物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如《自然》年收稿約8000篇,刊載率僅為12.5%,以首發某學科改變科學進程的論文率高而在世界綜合科技期刊中獨領風騷,擁有包括達爾文、盧瑟福及后來一批諾貝爾獎獲得者組成的高水平作者群。《科學》年收稿約6200篇,刊載率約為15%,有上百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該雜志上發表過上千篇論文。
    二、我國期刊發展方向
  我國期刊與國外期刊相比存在著如下問題:第一,出版時滯長。出版時滯是期刊時效性的重要測度標準。論文不能及時發表,就會影響其信息價值。有資料顯示,在知識老化速率每年平均為10%的今天,論文發表若延誤1.5~2年時間,其信息價值就將損失30%。迄今為止,我國的半月刊和周刊數量還很少。據統計,月刊和季刊占我國期刊總數的85%左右,這是中國期刊論文發表時滯長的根本原因。第二,科技期刊的影響因子低。根據科技部萬方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的統計,中國有40%左右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小于0.1,88%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小于0.3,16種科技期刊的影響因子為0。這與國外科技期刊的高影響因子相差甚遠。第三,期刊年載文量少。中國80%的期刊年載文量小于200篇,而國際上著名期刊的年載文量可高達4000篇以上。第四,英文期刊少。英語是國際上最為通用的語種,世界上70%的科技論文是用英語發表的。中國被SCI(國際上最權威的文摘期刊)收錄的論文,絕大部分也是發表在英文期刊上的。中國的期刊絕大多數為中文期刊,嚴重阻礙了中國期刊與世界的交流。第五,期刊各自為陣,行業辦刊,尚未形成強大的集團優勢,競爭力較弱。
  針對上述情況,要提高我國期刊的總體質量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筆者認為,應該盡早和努力做到以下八點:
  1.論文作者國際化
  論文作者的國際化是期刊國際化的標志之一,它表明期刊稿源的國際化,在國際化的稿源中才能選出國際領先水平的論文,也表明了世界范圍的作者對一本期刊的肯定。因為從作者投稿取向來看,作者首選發行量大、出版周期短的最有聲譽的期刊,其中最重要的是期刊的聲望、質量和價值。美國醫學會編輯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志和英國醫學會主辦的英國醫學雜志的年收稿量均在3500~5000篇,其中前者的國外來稿約占10%,后者的國外來稿約占30%。
  論文審稿也要國際化。專家審稿和質量控制是期刊的生命線,編委及審稿專家的國際化保證了期刊論文質量具有世界領先水平,從而保證了期刊的權威性。如美國的《科學》雜志的編委會由約100名專家組成,其中1/3成員來自世界各地,其審稿專家也來自世界各地。
  2.期刊語種通用化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而英語是世界性第一通用語言。盡管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盡管中文是如聯合國這樣最重要國際組織的工作語言,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在國際學術交流中,普遍使用的語言仍是英語。期刊語種的通用化既有利于期刊的國際交流,也有利于全世界讀者的閱讀和國際檢索機構的收錄。國家應該鼓勵國內有影響的期刊用英文編輯出版,或出版中文版以外的英文版。
  3.論文編排規范化
  期刊論文編排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有利于論文的國際交流和國內外數據庫的檢索收錄。標準化的最重要內容是認真執行量和單位的國際標準。在科學突飛猛進的當代,人們的認識層次不斷深化,學科間、地域與國家間的交流日益頻繁,量和計量單位的標準化就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國際單位制是科學技術進步的產物。許多標準需要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但國際單位制的單位符號、量符號,以及公式的數學符號不必翻譯。論文編排的規范化做好了,就打好了期刊走向世界的基礎。
  4.編輯手段現代化
  人類已經進入電子、信息和網絡時代,編輯出版流程和方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作者投稿、專家審稿、編輯加工、出版發行、內部管理等可以完全依靠網絡進行,使編輯出版的時效性大大加強。由于信息的網絡化,編輯及專家可以方便迅速地查閱資料,掌握各種信息尤其是學科前沿的信息,因而能夠縮短審稿周期,提高審稿質量。
  5.出版周期快捷化
  期刊不僅要發行量大,印刷裝幀精美,而且出版周期要短。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期刊的效益,擴大期刊的影響。應該大力發展周刊和半月刊,加快出版速度,提高出版頻率。不論是科技期刊還是人文社科期刊,出版周期的快捷化,都是其主動出擊、爭奪信息制點的制勝法寶。
  6.出版內容專業化
  要學習國外期刊的先進經驗,實現期刊出版的專業化。做到按領域、按學科、按專業劃分出版內容,使期刊發揮自己的優勢。不求最強,但求最專;不求內容全面,但求特色突出。這樣,期刊就會逐步形成自己固定的作者群和讀者群,在本行業獨樹一幟。隨著期刊改革的不斷深入,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應該逐步廢止,加大力度培育那些具有明顯行業優勢的期刊,增強其國際競爭力。
  7.出版規模集團化
  中國期刊應該走規模經營之路,成立各類出版集團,并且為了求得在市場上的獨立生存與運作,在編輯期刊的同時,組建編、印、發一條龍的大期刊集團,開展與期刊外延性質相關的業務服務。以期刊集團為基礎,進行市場化操作,便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這對我國期刊走向世界是極為有利的。
  8.出版發行全球化
  中國期刊完全實現與市場接軌,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市場化管理體制,進而實現期刊出版發行的全球化。中國現行的期刊管理體制是計劃經濟體制的產物,或者說是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條件下的產物。其優點在于能夠運用行政手段維持一些必要期刊的生存,而弊端則在于使期刊在整體上與市場脫節,不能充分體現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隨著中國加入WTO,期刊管理體制也必然與之相適應。對期刊進行市場化管理,這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和必然結果。我國的期刊應在市場經濟中完成產業化進程,實現與國際接軌。
  中國期刊的發展目標是,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質量上居于世界領先水平,實現期刊的效益化和國際化。為此,必須繼承和發揚自己的優良傳統,更新編輯觀念和手段,充分利用新的信息傳播技術,縮短出版周期,擴大出版規模,增加出版效益,增強國際競爭力,這是中國期刊發展的方向。
中國出版京39~41Z1出版工作吳成福20032003吳成福 鄭州工程學院 作者:中國出版京39~41Z1出版工作吳成福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38:25

[新一篇] 論商主體的存在價值及其法律規制

[舊一篇] 論圖書館功能開發和資源整合的管理科學基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