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系統分析與體系重構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1 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發展概述
  用艾賓浩斯的話說,心理學有悠久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自公元前4世紀亞里士多德最早發表有關人類心理現象的著作《靈魂論》以來,有很多思想家對心理現象的實質和規律進行了探討,因此心理學的研究有悠久的過去。但是亞里士多德后的2000多年時間,心理學一直沒有脫離哲學的樊籬,在中世紀甚至曾淪為宗教的工具。所以在那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心理學還不能被稱為是一門獨立的科學。直到19世紀后期,在很多科學家開始用實驗的方法研究心理現象并發現一些重要規律之后,心理學才開始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心理學從此成為一門獨立的實驗科學。為了與過去的心理學有所區別,人們將這時開始的心理學稱之為科學心理學。因此科學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發展歷史至今僅100多年。從心理學的歷史發端我們可以看出,實驗研究方法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當代心理學跟古代心理學的本質差異主要表現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19世紀以前,哲學家多采用“思辨”的方法去探討心理現象。他們利用臆測、內省、推理和直覺的方法,或基于個人的主觀經驗來推測心理的本質。他們常被心理學史學家稱為“安樂椅上的心理學家”。現代心理學家則特別注重采用觀察、調查、訪談和實驗等方法來研究各種心理現象。心理學的發展歷史表明,研究方法對心理科學的產生和發展軌跡有著關鍵性影響。在科學心理學形成和發展的初期,研究者就開始運用物理學和生理學等學科的方法來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科學心理學獨立之后,出現了許多學說和流派。這些流派在學術觀點上的差別,在很大程度是因方法論和研究技術的不同引起的。如實證主義方法論和現象學方法論構成了各心理學流派發展兩大主線。實證主義強調以方法為中心,強調直接觀察的重要,主張還原論,以科學性為研究的基本原則。而現象學方法以問題為中心,強調對意識經驗的直接描述,主張整體論,以現象描述作為研究的出發點。構造主義、行為主義和現代認知心理學等流派沿承了實證主義思想;意動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和人本主義則遵循著現象學的思想。當前科學心理學正進入腦科學時代,越來越多的認知心理學家正轉向認知神經科學研究。認知神經科學之所以能成為當今科學心理學的焦點,關鍵原因也在于功能性核磁共振技術、事件相關電位技術、腦磁圖、單細胞記錄技術和腦損傷技術等在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
  總的來說,當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發展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各發展階段、各研究領域中所產生的各種方法及其研究技術共存于當今的心理學研究中。即使在同一研究領域,由不同方法論指導的研究方法也常同時并存。可以說,心理學研究對象的復雜性,決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必然是多水平、多層次和多角度的。
  2 心理學研究方法研究的問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里“器”就是工具、方法。科學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其研究方法的發展與進步。如巴甫洛夫所說,“科學隨著方法學上獲得的成就不斷躍進,方法學每前進一步,我們便仿佛上升了一級階梯,于是我們就展開了更廣闊的眼界,看見從未見過的事物。”方法學是關于方法的理論和學說,它以方法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方法的研究,改進、加強和發展科學方法,為科學研究提供最佳的研究方案和途徑。心理學研究方法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極大的推動了心理學的研究,因此,對心理學研究方法進行研究,應該成為心理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面我們已經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發展進行了簡要總結。總的來看,自從馮特建立心理實驗室,首創用實驗方法研究心理以來,心理學研究方法有了重大的發展,然而,由于心理研究的復雜性,因此,在研究方法上至今還是百花齊放,心理學家們按照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心理,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向推進心理學研究方法與技術,形成了研究方法龐大的體系。對整個研究方法進行系統分析,理清這個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以往不少人也注重做了這項工作,并且發表了不少對心理學研究方法進行總結分析的論文,或者按照對研究方法的分析編寫心理學研究方法方面的著作與教材,這些研究及觀點都是十分有意義的,對于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體系建構有重要的價值。然而,從整體來看,前人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分析都存在著兩個重大問題。
  第一,研究方法層次混亂。以往大多數人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系統理解混淆了研究方法的不同層次,將不同層次的方法列為同一層次,這樣造成系統層次不清,根據這種層次不清的系統分析所撰寫的論文或者編寫的教材,會造成讀者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理解的困難。傳統的心理學研究方法體系是根據研究的順序和階段組織起來的。這種框架一般由“課題的選擇與研究設計”“研究方法的選擇”“研究數據的處理”和“研究結果的整理、呈現與評價”等部分組成,這種組織方式是否合適暫不評價,只看“研究方法”部分,就是將實驗法、測量法、問卷法、評價法、訪談法、觀察法等并列起來,這是值得商榷的。我們認為,盡管研究心理現象與心理規律的各種方法與技術都可以統稱為心理學研究方法,但是,這些方法是有不同層次的:第一個層次的研究方法,是完成整個心理學研究的方法,例如,實驗法就是完成整個研究的方法,進行實驗設計,就是對整個研究過程的全程設計;而第二個層次的研究方法,只是完成整個研究的某些環節的方法,例如,問卷法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只是涉及到設計問卷來獲得某個變量的數據,因此問卷法只是獲得變量數據的一種方法,根據研究目的設計并實施某個問卷,并不是對整個研究過程的全程設計。前人關于研究方法的分析顯然是將這兩個不同層次的研究方法混為一談,按照這種思路,無論是撰寫論文還是出版教材,出現重復交疊,層次不清,給讀者帶來較大的混亂,致使他們無法清晰地建立關于研究方法的知識結構。
  第二,研究方法主線不清。在傳統關于研究方法的知識體系中,還缺乏貫穿整個體系的主線,研究設計與統計分析相互分離,看不出其內在聯系。我們認為,這是由于沒有準確地、科學地確定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邏輯起點而造成。根據我們的觀點,心理學研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探討研究變量之間的關系,而研究變量的性質,決定了該研究應該采用相關法設計還是實驗法設計,研究變量的數據模式決定了研究設計的具體程序與技術,同時確定了結果分析的統計方式,而研究變量的數據模式則由變量的性質與變量數據的獲得方式決定。因此,要以研究變量作為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邏輯起點,將對變量關系的研究方法與獲得變量數據的方法區別開來,將變量的類型與研究方法的類型聯系起來,將變量的數據模式與統計檢驗的方式聯系起來,從而使整個研究方法體系融為一體。
  3 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系統分析
  在總結吸取前人關于心理學研究方法分析的見解并指出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我們提出關于心理學研究方法系統的看法。我們認為,心理學研究方法應該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心理學研究設計方法”,也就是完成整個心理學研究的方法;第二層次的研究方法是“變量數據的獲得方法”,是涉及到研究的某個環節的方法。根據上面的宏觀的思路,我們對心理學研究方法進行系統的分析,對心理學研究方法體系提出一個整體模式。
  3. 1 第一層次研究方法的分析
  第一層次研究方法稱之為“心理學研究設計方法”,或簡稱“心理學研究方法”,也就是完成整個心理學研究設計的方法。
  從實質來看,心理學研究主要是通過探討情境與心理(或行為)、心理(或行為)與心理(或行為)之間的聯系與關系,也可以說是通過研究變量與變量的關系,來揭示心理現象與心理規律的。
  因此,對變量關系的設計與分析的方法,就是第一層次的心理學研究方法,這個層面的方法,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理論或思辨的研究方法、現象學的研究方法,實證的研究方法。
  第一類是理論或思辨的研究方法,它主要通過理論論證、列舉材料、總結分析等對心理現象或規律提出新的見解。從古代的哲學心理學直至近代聯想主義,研究者一直是用這種思辨的方法研究心理。直到目前,運用這種方法進行心理學研究也是必要的,在心理學研究方法中也有其一席之地。
  第二類是現象學的研究方法,也可以稱為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它主要通過觀察、案例分析、訪談等方式獲得事實材料(證據)以表明或證明關于心理現象與規律的看法。思辨性的研究方法常常也要通過事實等作為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但是作為現象學研究方法與思辨的研究方法在事實證明的最大不同點在于,作為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其事實證據產生于研究設計之后:首先研究者提出一定的設想,然后根據這個設想進行一定的操作,獲得一定的案例或事實,用以證明自己的設想或觀點。而思辨性的研究方法是選取或收集已有的事實材料作為證據,其事實或證據產生在研究之前。現象學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個案法、訪談法等。
  第三類是實證性的研究方法,它主要通過測量、評定、實驗等方式獲得變量的數據材料以證明有關心理現象與心理規律的看法,因此,需要進行統計檢驗等。與描述性的研究方法相同,實證性的研究方法也是要首先有一定的設想,然后根據這個設想進行一定的操作,以獲得證實這個設想的材料證據。但是,作為實證性的研究方法,它所要獲得的不是一般的事實證據,而是獲得量化的證據,因此,它必須首先考慮如何將概念操作化、數量化。心理學研究從實質來看主要是研究變量與變量之間的關系,根據所研究的關系的性質,實證研究可以分為相關關系的研究與因果關系的研究兩類型,所謂因果關系的研究就是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因此,實證研究方法可以分為研究變量相關關系的相關法與研究變量因果關系的實驗法。
  這三類研究方法各有其合理之處,也各有其局限性。正由于此,心理學研究應該運用什么方法,一直是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尤其是現象學研究方法與實證研究方法之爭,構成了現當代心理學研究方法論爭之焦點。現象學研究方法與實證研究方法之所以產生激烈的爭論,數十年以來一直相持不下,關鍵在于,到目前為止這兩種方法都未能解決心理學研究的意義性和客觀性統一的問題。所謂意義性,就是要求心理學研究盡可能地揭示人的高級心理過程,尤其是解決對當前社會實踐有重要意義的心理學問題;所謂客觀性,也就是要求心理學研究盡可能地得出客觀的、確定性的結論。
  實證研究方法比起現象學研究方法顯然更符合心理學研究的客觀性要求。大量的事實證明,心理規律基本上不是以完全的、必然的形式發生作用,而是以概率的方式起作用的,因此,采用現象學研究方法,用個別事例與例證來論證觀點,實際上是不可靠的。從客觀性的要求來說,實證研究方法應該是研究心理的科學方法。但是,由于心理現象的復雜性,目前為止,很多心理現象尤其是復雜的、高級的心理過程,確實無法用實證的方法進行研究,尤其是當前實踐需要研究、需要心理學科解決的許多重大問題,都難以用實證的方法進行研究。因此,如果堅持實證的研究方法,就必然是方法中心,也就是說研究的內容是由研究方法來決定,即某個課題能夠通過實證來研究,則進行該課題的研究;無法通過實證進行研究的課題,就暫時不研究這個課題。然而,按照是否可以用實證的方法進行研究來處理研究對象的方法中心,必然直接導致了心理學研究中的分析主義(將復雜的心理現象人為地分解為簡單的元素)、還原主義(將動物心理過程類比為人的心理過程)。與此不同的是,如果運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或現象學的研究方法,則可以研究高級的心理過程或有意義的心理學問題,就可以以問題為中心,研究有意義的、重要的心理學問題,可見,現象學研究方法也就更符合心理學研究的意義性要求。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兩難選擇:要么就犧牲心理學研究的意義性,只研究能用實證方法所研究的心理現象與心理規律,甚至像行為主義那樣走到極端,不研究內在的心理而只研究外部的行為;要么就像現象學研究方法論所主張那樣,只要研究問題有意義、需要研究,就可以采用描述、例證、個案等各種方法來進行研究,正如意動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和人本主義那樣。
  由此可見,實證的研究方法和現象學的研究方法在解決心理學研究的意義性與客觀性兩者各有其優勢及局限,迄今為止任何一種研究方法都沒有能完全取代另外一種方法而獨占心理學研究的舞臺。然而,在過去的數十年,實證研究方法取得了重大發展,明顯表現出向意義性與客觀性統一發展的趨勢,因此,在與現象學研究方法的競爭中逐步占據上風,越來越成為心理學研究方法的主流。如上所述,人們之所以對實證研究方法提出批評,主要是由于運用這種方法尚無法進行心理學領域的重要研究,然而,隨著實證研究方法的不斷發展與突破,它對高級心理過程、對有意義的心理學問題的研究能力逐步提高,從傳統的實驗心理學研究范式到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范式,從認知實驗心理學范式到認知神經科學范式,心理學的實證研究方法不斷朝著意義性和客觀性統一的目標演變,力圖盡可能地揭示人的高級心理過程,盡可能地得出客觀的、確定性的結論。當前,采用認知實驗心理學與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范式來探討人的高級心理過程,成為了心理學研究的主流取向。
  第一層次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分析見圖1。
  B4R205.jpg
  3. 2 第二層次研究方法的分析
  第二層次研究方法,稱之為“變量數據的獲得方法”,是涉及到研究的某個環節的方法。
  整個心理學研究主要就是要揭示變量之間的關系。實證研究方法對變量關系的揭示是通過量化的方式來實現的,需要獲得各個變量的量化的數據,獲得變量數據也有許多不同的方法,總體上可以概括為三類型:第一類是測評法,就是通過測評技術來獲得變量數據,測評方法主要包括測量法、問卷法、評價法等。第二類是實驗心理范式,即在實驗中對各種心理特質或行為的特定的作業測定方式,這些實驗范式的形成,都是由某項研究首先創立,由于其準確有效,而為后來的研究經常沿用,從而成為進行某種特質研究時取得量化數據的典型方式(范式)。實驗心理范式可以分為傳統的實驗心理范式與現代認知實驗心理范式,采用新的實驗儀器如眼動儀等而形成的獲得變量數據的手段也列為這類范式。第三類是認知神經科學范式,這種研究范式上個世紀后期開始出現,現在正逐步已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主流取向,它運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術、事件相關電位技術、腦磁圖、單細胞記錄技術等等手段,從神經機制的水平來獲得數據材料,以證明有關心理現象與心理規律的看法。
  第二層次的變量數據的獲得方法的分析見圖2。
  B4R206.jpg
  以上是我們對心理學研究方法進行分析而提出來的整體系統,根據這個系統,可以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體系進行新的建構。
  4 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體系重構
  心理學研究方法作為心理科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國內外有大量的相關著作。這些著作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總體框架有很大的共性。這種框架一般由“緒論”“課題的選擇與研究設計”“研究方法的選擇”“研究數據的處理”和“研究結果的整理、呈現與評價”等五部分組成。具體模式如圖3。
  B4R207.jpg
  上述心理學研究方法教材體系,首先是明顯表現出我們在前面指出的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在研究方法上混淆了不同層次的方法,因而會造成學習者無法建立起清晰的、序化的知識結構;二是缺乏貫穿整個研究過程的主線,致使學習者難以建立起嚴密的、渾然一體的知識系統。
  除此之外,這種體系對掌握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知識模塊的構思與安排方面,也有較大的問題。總的來說,這個體系是根據心理學整個研究過程的程序(“選題”—“設計”—“實施”—“結果整理與統計”—“撰寫研究報告”)來進行構思與組織,這種組織教材的方式是遵循了心理學研究的自然過程,但不符合進行心理學研究的知識構成的邏輯。從研究方法的知識構成來看,研究者首先要有統計的基礎,否則整個研究設計就無從談起,因此,第一個知識模塊應該是與心理學研究直接相關的統計基礎,這個知識模塊,是解決心理學研究設計的基礎問題。進一步,研究者要掌握心理學研究整體設計,因此,第二個知識模塊應該是闡述第一層次的心理學研究方法,主要是實證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變量相關關系的相關法與研究變量因果關系的實驗法,這個知識模塊,從宏觀層面解決心理學研究整個設計的技術問題。第三個知識模塊應該是闡述第二層次的獲得變量數據的各種方法與技術,這個知識模塊,從微觀層面上解決研究的設計技術問題。上面三個知識模塊總體上解決了心理學研究方法中研究設計這個核心問題,而第四個知識模塊則是關于整個研究完成過程的知識模塊,由于完成過程中所涉及的大量的技術問題已經在前面三個知識模塊解決了,因此,第四個知識模塊可以從宏觀角度闡述“選題”—“設計”—“結果分析”—“撰寫研究報告”這個研究全程。
  在上述對心理學研究方法體系知識模塊的分析與思考的基礎上,根據我們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系統分析,我們對心理學研究方法體系進行了新的構思,具體如圖4。
  B4R208.jpg
  本體系之“創新”表現為三點:第一,按照心理學研究方法知識的邏輯系列將它分為四個知識模塊,按照這四個知識模塊安排整個體系,使整個體系安排更符合個體關于研究方法的知識結構的構成。第二,按照我們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系統分析,將研究方法分為兩個層次,將第一層次“心理學研究設計的方法”與第二層次“變量數據的獲得方法”區別開來,分別構成相應的知識模塊,使整個研究方法系統更為有序化。第三,按照我們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邏輯起點的理解,將“研究變量”作為貫穿研究設計與統計分析的主線,將對變量關系的研究方法與獲得變量數據的方法區別開來,將變量的類型與研究方法的類型聯系起來,將變量的數據模式與統計檢驗的方式聯系起來,使整個研究方法體系更為嚴密。
心理科學滬1026~1030B4心理學莫雷/王瑞明/陳彩琦/溫紅博20072007
心理學研究方法/系統分析/體系重構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systems analysis/systems reconstruction
The System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Mo Lei, Wang Ruiming, Chen Caiqi, Wen Hongbo
  (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The present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and mainly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major problems related. Based on the problems mentioned, it makes a system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 a new system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心理學研究方法在心理學的發展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當前,心理學研究方法已經成為心理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相關論文和教材很多。本文首先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發展進行了簡要概述,重點指出了心理學研究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在此基礎上,我們對心理學研究方法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構建了心理學研究方法的新體系。
作者:心理科學滬1026~1030B4心理學莫雷/王瑞明/陳彩琦/溫紅博20072007
心理學研究方法/系統分析/體系重構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systems analysis/systems reconstruction

網載 2013-09-10 21:35:33

[新一篇] 心理學研究方法的新趨向——質化研究方法述評

[舊一篇] 心理語言學的發展與未來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