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供求失衡與對策研究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64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004(2002)01-0063-05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招收新生人數由1998年的108萬人發展到2001年的250萬人。可以說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達到了相當規模,它極大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緩解了我國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然而在高等教育大規模擴招的同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供求關系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出現了新的問題。對此我們應該認真地加以分析,采取相應措施,保證我國高等教育能夠健康穩定協調地大發展。
    一、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在發展中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缺乏配套的政策保證和有效的質量保證機制。近兩年度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招生出現了令教育行政管理機構都感到吃驚的現象:
  (1)報考學生少,大部分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報名人數低于擬招生人數。北京市2000年春季高考計劃招1755名,其中計劃招生1650多名高職高專生,而考生填報志愿時涉及高職高專學校的只有500多人,招生計劃遠遠不能完成[1]。2001年許多地市級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盡管在高考前已經做了大量宣傳工作,但報考人數仍然低于招生人數,出現了即使報考學生全被錄取也很難完成招生計劃的現象。
  (2)開學后新生報到率低,經過多次補招,全國仍有不少學校沒有完成招生任務。湖北省2001年高職已錄的新生有18000人沒有報到,個別學校如某師專有1000多名新高職學生沒有報到,河南省2001年的新高職報到率普遍低于50%,筆者所熟悉的一所河南省地市級職業技術學院原計劃招生1100多人,報名人數只有300多人,實際報到只有130多人。
  根據目前的反饋信息來看,全國范圍內的高職高考招生狀況不能令人滿意,特別是新高職根本招不到足夠的學生。這個層次的高等教育目前來看社會供給遠大于個人需求,教育資源利用效率極低,教育浪費相當嚴重,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二、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分析
  總的來看,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社會供給嚴重大于個人需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總體上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過渡。筆者認為這種狀況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原因引起的:
  1.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和獨生子女政策的實行促使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都把將來的擇業放在第一位。國家發展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各種人才,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有一個好的就業機會。就現在的畢業生就業形勢看,重點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相當高,而一般的專科和中專生就業十分困難;社會上用人單位一再升高就業的門檻,人才需求的高學歷化,使原來就業難的大中專生更是雪上加霜。據統計,2001年教育部71所直屬高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率為89.4%,其中本科生初次就業率為92.08%,專科為62.19%。2001年地方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65%,其中本科生為75%,專科生為40%,也就是說仍有25%的本科生和60%的專科生未能就業[2]。由此可見,直屬高校和地方高校、本科院校和專科院校就業率差距是比較大的。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促使高考畢業生選擇重點大學和熱門專業,名牌大學錄取選擇率低競爭激烈,而高職高專受到冷落報到率低也就不足為怪了。
  獨生子女的增加和高考越來越寬松的報名政策也是造成這種高等教育供求新變化的重要原因。這些獨生子女的父母年齡多集中在40-50歲之間,他們中的大多數缺少或失去了學習機會,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希望在孩子身上實現,因此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希望自己子女能夠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即使花錢多也在所不惜。加上2001年高考報名條件放寬,對學生復讀和報考年齡都不再限制,導致很多家長認為與其讓子女到地方本科學校或高職高專就讀,不如讓子女回高三復讀以圖明年再考重點大學。這也是很多高職高專錄取生收到錄取通知書也沒有到校報到的重要原因。
  2.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政策定位偏差導致其對學生及家長的吸引力不強而降低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個人需求。我國由于經濟技術發展的需要,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重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1999年開始又在全國范圍內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簡稱新高職)。不可否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對技術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和增加供給的有效途徑,我們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方向是完全正確的,但筆者認為最初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政策定位存在偏差。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最早可追溯到美國在1862年頒布的《毛雷爾法案》(Morrill Act)中的有關發展工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的條款,當時開辦的工農業學院一般修業四年,培養發展工農業需要的專業人才。后來由于經濟發展需要更多的中學畢業生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也由于四年制的大學年限長、費用高,不利于吸收更多的高中生,1902年美國創立了第一所兩年制的初級學院(Junior college)。這是一種從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過渡階段的教育,學生在學完兩年課程后,即可獲得副學士學位成為中等專門人才從事職業,也可以不經升學考試進入四年制大學的三年級繼續完成正規高等教育。這種學院又稱州立學院(State College)、專業學院(Professional College)、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和職業技術學院(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其教學方針大同小異,一般都具有上述兩項職能。兩年制學院在產生初期,尚不為人重視,但由于它學費低,就業方便,靈活多樣,能在專業設置、培養計劃、開放原則等方面滿足實際需要,且有不少的專科學院具有良好的物質設備與技術基礎,因此很快發展起來。到二戰前美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發展到456所,在校學生數達到15萬人。這種學院是世界高等學校中一種首創的形式,也是美國高等學校體系中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美國經濟發展從中受益非淺,后來也影響到其他發達國家開辦這種形式的高等學校機構[3]。
  而我國在1999年開始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時定名為“新高職”本身就存在問題,這個名稱好象從政府到群眾都沒有把它與普通專科同等對待。教育部在1999年制定了“三不一高”(不包分配、不轉戶口、不發派遣證、高收費)的新高職發展政策,這實際上是一開始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政策定位就有偏差,以致廣大人民群眾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有種種誤解,好像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低人一等的雜牌軍,再加上前幾年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存在的學校亂招生、亂承諾損傷了學生的入學積極性,致使部分學生與家長認為“新高職”與“職業中專”沒有什么不同,以致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一開始對學生就沒有吸引力,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個人需求不旺。盡管2000年教育部又取消了“三不政策”,只保留高收費一項與普通專科不同,但原來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錯誤的政策定位導致人民群眾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誤解并沒有因此消除,而高收費這一點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個人需求也產生了不利影響。正如前文所述,美國最初創辦職業技術學院就是為了縮短學習年限,減少學習費用而又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這是它能在美國高等教育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而我們對新高職的收費標準定在3000-7000元/年的范圍內,高額的學費使很多學生望而生畏。盡管隨著高等學校收費改革的進展,各種層次的高等教育都開始收取學費,然而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之間的收費差距沒有拉開,不能體現高校收費優質優價,過于高昂的高職收費已經大大超出學生家庭承受能力,而高職畢業生預期收入不高又進一步降低了高職教育的個人收益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個人收益率相對較低,又抑制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個人需求。為了體現高等教育優質優價,為了吸引更多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該降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收費標準。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本科院校不銜接也是一個政策定位問題。如前所述,美國當初開辦的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學習兩年可以獲得副學士學位后就業,也可以不經任何考試進入四年制大學的三年級繼續完成正規高等教育。德國不論何種類型、層次的教育最終都能匯集到一個頂點。而我國現階段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生畢業后只能就業,不能直接進入高一級學院繼續深造,學生的受教育機會好象到此告一段落。這樣的政策定位不利于激發有長遠抱負的學生的受教育需求,因而會有一部分學生寧愿復習以圖明年考取本科院校而不愿到職業技術學院入學報到。
  3.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審批過多,多數院校辦學沒有自己的特色。據筆者調查,河南省在2001年之前原有職業技術學院6所,2001年又審批了11所,再加上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本科院校以及原有普通專科學校都辦有新高職,加起來有30多所院校辦有新高職,且每年院校的招生土政策(如給生源學校“招生費”即“回扣”),嚴重降低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聲譽,致使部分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偏偏不上新高職。筆者對政策在短時間內審批這么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是持不贊成態度的。這幾年經濟發展速度是趕不上高等教育擴招速度的,前者是7-8%,后者是30-50%。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必須與經濟發展速度相適應,因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人才最終是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如果一味脫離經濟發展實際盲目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不僅使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經濟支撐得不到保證,而且會使學生畢業后由于沒有足夠的就業崗位而導致結構性失業,又進一步降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個人需求。因此從大范圍來講,筆者不僅不贊成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盲目大發展,而且也不贊成整個高等教育脫離經濟發展實際盲目大發展,而應該與經濟發展相適應,保持正當合理的發展速度。
  大多數新批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由于辦學時間短,都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專業設置重復,沒有自己的拳頭專業和特色專業,有的專業設置甚至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這使學生畢業后就業難度加大。而最近幾年社會上用人單位一再抬高就業門檻,人才需求高學歷化,使原來就業難的高職學生更是雪上加霜。再加上現有的戶籍制和勞動人事制度的弊端,阻礙了人才的自由流動和充分就業,導致高職畢業生就業難上加難,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個人需求。
  4.部分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物質條件落后和教育質量差損害了整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聲譽。現有的大部分職業技術學院是在原有的專科院校基礎上合并中專甚至小中專改制而成,還有的是幾所中專合并而成。中專學校短時間內合并成職業技術學院是值得商榷的,殊不知辦高等教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教育教學與中專學校有很大不同,管理模式也與中專學校不大一樣。有些本該遭到淘汰的中專學校卻搖身一變成了職業技術學院,其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效益可想而知,也難怪這些學校對考生沒有吸引力,誰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前程交給這樣的學校呢?筆者所熟悉的河南省一所地市級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原該市教育學院、機電學校、財稅學校和師范學校(后兩所是小中專)合并改制而成。合并之初就遭到教職工的反對:教育學院不與師專合并而與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中專學校合并,放棄自己的師范教育優勢而搞職業技術教育,無疑不是理想的選擇,然而在該市政府的干預下申報職業技術學院卻得到了審批。實際上一些不適應市場需求沒有生存能力的大中專學校應該遭到淘汰,既然企業不適應市場需求就可能破產倒閉,那么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大中專學校為什么就不能引入市場機制,讓其破產倒閉而非要政府扶持干預辦學浪費國家的教育資源呢?
  實際上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必須依靠自己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和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設置才能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才能贏得社會的認可,才能吸引到足夠數量的優秀學生入學。由此可見要想提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個人需求,不僅需要合理正確的政策定位,還需要職業技術學院內部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增加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個人需求的應對措施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供給盡管從2001年招生情況來看大于個人需求,但并不意味著國家、社會和企業對此需求也小。相反,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第三產業比重的不斷增加,中國的加入WTO,國家、社會和企業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需求會大幅度增長。所以說國家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方向是正確的,關鍵在于前文分析的幾個原因導致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個人需求不旺。因此,加強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院校的建設,擴大高等職業教育的個人需求成為當務之急。
  首先,改革戶籍制和勞動人事制度,健全人才流動機制,建立全國統一人才大市場。戶籍制在計劃經濟時代確實起到了積極作用,在當時物質極度缺乏的情況下有利于保障供給。而現在戶籍制的積極意義越來越小,它反而成了人才流動的最大障礙。人才遷移是需要成本的,在中國人才遷移的最大成本是戶口成本。過大的城鄉收入差距和過高的戶口流動成本,使大學畢業生“寧要城里一張床,不要農村一幢房”,城里的用人單位因過高的戶口成本而不能吸收更多的大學畢業生。致使很多單位因無力解決戶口指標而減少了外地生源畢業生的要求,實際上人為地增加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難度。越是這樣,大學畢業生越不愿到農村、小城鎮及中西部地區,硬要到大城市擠,因為一旦進入了農村或小城鎮單位,再想到大城市其戶口成本更高。其實就業難并非真的難,而是在大城市就業難。所以戶籍制的開放有利于降低人才流動成本,也有利于減小大學生就業的難度。
  戶籍制和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健全人才流動機制,建立全國人才大市場的兩個重要條件,在此基礎上用人制度改革要全面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唯才是舉,擇優錄用。在全社會實行學位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保證給各個學校、各類勞動力和專門人才提供一種公平競爭、自由流動的環境,打破各類勞動力和專門人才分配條塊分割的現狀,建立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和專門人才大市場。培育職業介紹機構,建立有利于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社會環境。各高等院校也可根據人才市場需求信息制定相應的學生培養計劃,增強學生的就業適應能力。
  其次,糾正高職教育的定位偏差,解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名份”問題。由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現階段中國的實際情況,決定了我們不宜把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專科教育的界限拉得過大,應該說除了前者重職業技術訓練后者重專業理論教育之外,二者不應該再有什么不同。由于一開始的定位偏差導致學生及家長對高職教育的不認同感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失,政府應該在這方面有大的舉動,淡化高職教育與普通專科教育之間的“名份”差別。招生時可以實行高職高專捆綁合并招生,統稱為“專科院校”錄取批次,甚至可以考慮像美國那樣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畢業生可授予副學士學位,或打通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與普通本科連讀的渠道,建立升學立交橋,給學生以繼續深造的機會,取得學生及家長的理解和認同。
  第三,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要加強師資培養,提高教學質量,了解人才需求信息,設置適銷對路的專業機構,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辦出自己的特色專業和拳頭專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把工作重點放在教學質量的提高上,重視現代教育意識,強調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性”,樹立技術應用能力質量觀,以高質量的畢業生和較好的就業出路來消除學生及家長的不認同感,樹立起自己的新形象。為此,必須與勞動部門接觸,目的是解決就業關口問題,鼓勵學生參加相應的職業資格考試以獲得證書。中國的學歷社會將進入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光有學歷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必須同時重視學歷和證書兩個方面。
  第四,嚴格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審批程序,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淘汰一批嚴重不合格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從現有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數量來看,已基本能夠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關鍵是要擴大規模以取得規模效益,不宜再審批更多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要限制普通本專科學校辦高職班,明確各自的培養目標,避免過分競爭生源,但可以考慮普通高等學校接收高職畢業生以完成本科培養計劃。對于一些教育質量嚴重低下,專業結構極不合理,管理效益很差,社會形象極壞實在招不到學生且沒有保護必要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可以考慮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將這些學校淘汰出局,政府不必非要去扶持它。實際上投入大量的教育資源而又不能把它扶持好才是教育資源更大的浪費。
  第五,要降低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收費標準。現階段高等職業技術院校3000-7000元/年的收費標準相對于其實際培養成本和家庭承受能力實在有些偏高。美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收費低,時間短且辦學靈活。而我們對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收費標準一開始就定得高。筆者也認為降低收費標準雖不是增加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個人需求的根本辦法,但它卻是短時間內非常有效的辦法,畢竟可以吸引一部分考分較低、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入學,特別是對廣大農村貧困學生而言更是有效。這對于滿足國家、社會、企業和個人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需求都是有益的。
  第六,鼓勵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聯合企業辦學。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必須面向企業發展需要,培養適銷對路的技術人才。它與企業的聯系如果僅停留在企業提供實訓場所,參與指導實訓層面上,不能深化產學結合內涵,也很難辦出特色。因此高職學校主動“親近”企業,校企聯合、產學結合將使學校企業互惠互利,企業也應主動向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滲透,培養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特殊人才[4]。可以說,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聯合企業辦學是企業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是教育伴隨企業走向市場的必然選擇,是教育規律與經濟規律相結合的必然產物,是教育供求矛盾的必然結果[5]。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與企業聯合辦學是一項雙贏的措施,企業不僅可以培訓自己的原有員工,還可以培養符合需要的特殊人才,甚至可以少有盈利得到投資回報;而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因此可以獲得更多的教育投資,可以解決部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可以培養面向經濟建設的實用人才,可以促進學校建立市場意識,樹立教育經營的理念,注重教育的內部效率。
鄂州大學學報63~67G53職業技術教育崔民初20022002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出現了社會供給大于個人需求的現象。從我國經濟發展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來看,目前應該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個人需求旺盛的時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供大于求的現象呢?這里既有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政策的原因,即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政策定位存在偏差;也有勞動人事制度、戶籍制度的原因;還和高職院校自身的師資力量、專業結構和辦學水平有關。為此,一方面必須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也必須改善自身辦學條件。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供求失衡/對策分析higher vo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losing balance betweensupply and demand/countermeasure analysisHigher Vol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LosesIts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As well as Thought ofthe CountermeasureCUI Min-chuAs the educational scale in our country is broader,highervol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 appears the phenomenon of moresocial supply than indiviual demand.Judging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chnical personnel in the present economic development.it should have been the peak period ofindividual demand of higher vol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Why does it appear the phenomenon of more supply than demond?It i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policy of developing highervolcational technical education,that is,the location of thepolicy of higher vol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 exists somederiations,but also because of the labouring personnel system,and of the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it has something to dowith the teachers in their own volcational colleges,thestructure of specialities and the level for running colleges too.Therefore,on the one hand,we must have relative policyadjusted;on the other hand,we must improve the conditions inthe vol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崔民初,(1972.9-),河南鄢陵縣人,講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教育經濟學(教育供求) 華中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作者:鄂州大學學報63~67G53職業技術教育崔民初20022002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出現了社會供給大于個人需求的現象。從我國經濟發展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來看,目前應該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個人需求旺盛的時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供大于求的現象呢?這里既有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政策的原因,即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政策定位存在偏差;也有勞動人事制度、戶籍制度的原因;還和高職院校自身的師資力量、專業結構和辦學水平有關。為此,一方面必須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也必須改善自身辦學條件。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供求失衡/對策分析higher vo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losing balance betweensupply and demand/countermeasure analysis

網載 2013-09-10 21:35:45

[新一篇] 我國職教資源配置的分析與國際比較

[舊一篇] 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水平評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