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近年來,在語法研究中引入語義分析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研究漢語語義的論文和著作日漸增多。肯定句和相應否定句的關系是句子語義分析的一項重要內容。通行的觀點是,每個思想都有一個與之相矛盾的思想(弗雷格,1918),從語言直覺上說,每個肯定句都能通過加上否定標記而形成一個相應的否定句。但是在漢語的實際語料中,肯定句和相應的否定句存在形式上和語義上都不平行現象。例如:
(1)a.林慧如已經到了香港。 (“已經”可出現)
b.* 林慧如已經沒到香港。 (“已經”不能出現)
(2)a.* 孫君瑞從來看了《紅樓夢》。 (“從來”與“了”語義矛盾)
b.孫君瑞從來沒看《紅樓夢》。 (“從來”與“沒”語義不矛盾)
(3)a.張文林還參觀了博物館。 (“還”表示頻度)
b.張文林還沒參觀博物館。 (“還”表示保持)
例(1)中,肯定句成立,否定句不成立,這與副詞“已經”的語義有關。例(2)中,肯定句不成立,否定句成立,這與副詞“從來”的語義有關。例(3)中,肯定句成立,否定句也成立,但是,副詞“還”在肯定句中表示的語義是[頻度],在否定句中表示的語義是[保持]。
上述句子中的動詞“到、看、參觀”都是動作動詞,句子的結構和其他詞語都相同,所不同的是:a類是肯定句,b類是否定句,相應的句子在能否成立(正—誤)和含義是否相同(同—異)方面存在差異。這種語言現象說明,漢語的肯定句與否定句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漢語否定句所表示的語義內容需要深入研究。
本文著眼于語義的確定性,提出[正確定]、[負確定]、[不確定]三個概念,假定這三個概念對應于漢語的三類句子: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則得到如下的語義確定性關系表:
(4)語義確定性關系表
附圖{H1O812}
根據語義確定性關系表,下面主要討論否定句所表達的負確定及肯定句所表達的正確定,基本方法是將二者進行句法結構和語義內容的對比分析,疑問句所表達的不確定性將另作討論。
一 詞語語義特征的確定性
詞語往往有多項語義特征,在詞典釋義時,詞語的多項語義特征表現為共存性,例如“父親”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是“有子女的男子是子女的父親”。假定將“父親”的語義進行分解,得到四項語義特征[人、男性、成年、有孩子](當然還可以更多),在帶有“父親”的肯定句里,詞的這四項語義特征仍然共存,即都是正確定。但是,在帶有“父親”的否定句里,詞的這四項語義特征則表現得較為復雜,即有些特征是正確定,有些特征是負確定。試比較:
附圖{H1O813}
肯定句a在語義上同時蘊涵{H1O814},這說明肯定“父親”,就肯定了父親所具有的四項語義特征的內容。比較否定句b,在語義上并不必然同時蘊涵{H1O815},這說明否定“父親”,并不能否定父親所具有的四項語義特征的內容,在自然語言中,通常只是否定其中某項語義特征的內容({H1O816}),或者說,存在優勢理解(我們曾經在復旦大學上課時詢問b句的含義是哪一項,在瞬間反應時回答{H1O816}的最多)。這項內容可以認為是該詞語的基本語義特征,也可以稱作無標記語義特征(unmarked semantic feature)。當然,如果在實際話語中提供更多的語境信息,否定句b也可以包含{H1O817}的語義,因為[人]、[男性]、[成年]也是“父親”一詞的語義特征。例如在對比句中:
(6)a.那不是父親,那是一頭牛。
b.那不是父親,那是一個男孩。
c.那不是父親,那是一個(無孩子的)成年人。
這說明,在對詞語作語義特征分析時,肯定句和否定句在語義確定性方面的表現并不相同,二者表現出不平行性。肯定句中,詞語的各項語義特征表現為共存性;否定句中,詞語的各項語義特征表現為層次性,有些語義特征的確定對語境沒有要求(中性語境),有些語義特征的確定對語境有較明顯的要求(偏性語境,如對比句)。
進一步考察“父親”一詞的語義特征在肯定句和相應否定句中的確定性,可以發現肯定句例(5a)只有一種含義,而否定句例(5b)則存在多種含義。如果將“父親”的四項語義特征符號化為大寫的[A,B,C,D],正確定不用符號,負確定用符號[-]表示,則(7)是肯定句例(5a)的解,只有1種含義;而(8)中的15種含義都是否定句例(5b)的解。即:
(7) [A,B,C,D](肯定句:句中所有語義特征都為正確定)
以下15種含義為否定句的語義:
(8)a.[-A,B,C,D]
b.[A,-B,C,D]
c.[A,B,-C,D]
d.[A,B,C,-D]
以上4種含義:其中一項語義特征為負確定。
e.[-A,-B,C,D]
f.[-A,B,-C,D]
g.[-A,B,C,-D]
h.[A,-B,-C,D]
i.[A,-B,C,-D]
j.[A,B,-C,-D]
以上6種含義:其中兩項語義特征為負確定。
k.[-A,-B,-C,D]
l.[-A,-B,C,-D]
m.[-A,B,-C,-D]
n.[A,-B,-C,-D]
以上4種含義:其中三項語義特征為負確定。
o.[-A,-B,-C,-D]
以上1種含義:四項語義特征均為負確定。
(7)為肯定句的語義,詞語“父親”的四項語義特征皆為正確定。(8)為否定句的15種語義,“a-d”4種含義,詞語“父親”的四項語義特征中有一項為負確定;“e-j”6種含義,有兩項語義特征為負確定;“k-n”4種含義,有三項語義特征為負確定;“o”1種含義四項語義特征皆為負確定。
雖然人們在實際交際過程中,直覺上可能并不認為否定句“他不是父親”會有如此復雜多樣的含義,但這些含義都是該否定句可能的語義解釋。換言之,在肯定句中,詞語的多項語義特征均為肯定(正確定),句子無歧義。在否定句中,詞語的多項語義特征中只要有一項語義特征為否定(負確定),句子即可成立,換言之,句子有歧義。詞語的語義特征越多,否定句的歧義指數就越大,理解句子的難度也就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兩點看法:(一)詞語進入句子后,在肯定句里,各項語義特征表現為共存性,均為正確定;在否定句里,各項語義特征表現為層次性,其中某一項語義特征最容易表現為負確定,可視為基本語義特征,句子存在優勢理解現象;(二)如果暫時忽略語境上的差異,則在肯定句中,該詞語的各項語義特征均為正確定,句子沒有歧義;在否定句中,該詞語的各項語義特征只要有一項表現為負確定,句子即可成立,句子存在歧義。詞語的語義特征越多,則歧義的數量越大。可見,肯定句的語義確定性較高,否定句的語義確定性較低。
二 “名詞+名詞”偏正結構中語義成分的確定性
在“名詞A+名詞B”的偏正結構中,兩個名詞均為正確定。該類結構進入句子后,在肯定句中,兩個名詞在語義上仍為正確定,而在相應的否定句中,兩個名詞的確定性存在復雜情況。試比較:
(9)a.李映嵐是學生干部。
b.李映嵐不是學生干部。
如果將上述句子中的組合符號“學生干部”分解為[A,B],那么,從語義上分析,肯定句a的含義只有一種(例(10)),而否定句的含義存在三種情況(例11)。即:
(10)李映嵐是學生,李映嵐是干部[A,B]
(11)a.李映嵐不是學生,李映嵐是干部[-A,B]
b.李映嵐是學生,李映嵐不是干部[A,-B]
c.李映嵐不是學生,李映嵐不是干部[-A,-B]
分析例(10)可知,在肯定句中,“名詞+名詞”偏正結構的兩個成分“學生”和“干部”均為正確定。分析例(11)可知,在否定句中,“名詞+名詞”偏正結構中的兩個成分至少有一個為負確定,也可以兩個同時為負確定,換言之,否定句存在歧義。在實際言語交際中,例(11)也會產生優勢理解問題,在a句、b句、c句三種含義中,有一種處于優勢理解地位(對語境依賴最低),確認優勢理解需要進行語言學的調查測試,根據統計數據來決定。從語感上來分析,“a>c>b”(符號“>”表示語義理解上“強于”)。這種語感符合語義理解上的“鄰接原則”,即相鄰接成分的語義關聯性最強。當然,如果引入語境因素,如運用重音手段或出現對比句,句子的優勢理解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例如:
(12)a.李映嵐不是學生干部,他是專職干部。 [-A,B]
b.李映嵐不是學生干部,他是普通學生。 [A,-B]
c.李映嵐不是學生干部,他是一個陌生人。 [-A,-B]
由于后續句的語義制約,上述句子中的語言片斷“李映嵐不是學生干部”只存在句末括號中所表示的那一種語義解釋,“名詞+名詞”在否定句中可能出現的多種理解在語境的幫助下被確定下來,句子的歧義被消解了。
需要說明的是,“名詞+名詞”是一個句法結構,由于名詞之間搭配時語義關系的復雜性,該結構拆分后有時并不能與其他成分構成合理的語義組配。例如:
(13)a.李映嵐不是技術干部。
b.李映嵐不是軍隊干部。
c.李映嵐不是學生家長。
d.李映嵐不是學生輔導員。
上述句子中的“技術干部”、“軍隊干部”不能拆分后與主語成分“李映嵐”組成合理的語義結構,“*李映嵐是技術”、“*李映嵐是軍隊”均不成立。而c句中的“學生家長”和d句中的“學生輔導員”中的[A]、[B]相對主語成分來說不能并存,如“學生家長”語義上拆解為[學生,家長]后,與主語分別組配得到的兩種意義“李映嵐是學生”、“李映嵐是家長”不能同時成立。就這點來說,上述句子中的“名詞+名詞”可以認為是一個整體,否定是相對整體結構而言。
不過,“名詞+名詞”結構在實際語句中有時不能拆解組配的情況并不影響否定句語義確定性的分析。即,雖然[A]和[B]拆解后不能組配出合格或者合理的句子,但在語義分析上二者仍然可以分離,否定句中仍然存在三種負確定的情況。分析例(13a),可以有如下的含義:
(14)a.李映嵐不是技術干部,他是行政干部。[-A,B]
b.李映嵐不是技術干部,他是一般技術人員。[A,-B]
c.李映嵐不是技術干部,他是車間工人。[-A,-B]
由以上分析可知,“名詞+名詞”結構進入句子后,在肯定句中,兩個名詞的語義均得到肯定(正確定),句子沒有歧義,具有單義性。在否定句中,兩個名詞的語義在確定性方面存在三種情況:否定A、否定B、否定A而且否定B,也就是說,否定句有歧義,具有多義性。即使在不能拆解配合的“名詞+名詞”結構中,否定句仍然有歧義,在確定性方面仍然存在多種理解的可能。由此可知,肯定句的確定性較高,否定句的確定性較低。
三 連動結構中語義成分的確定性
連動結構是指“動詞短語A+動詞短語B”{H1O818}的結構,連動結構出現在肯定句時,連動結構中的各個成分都得到肯定(正確定),沒有歧義。如果出現在否定句中,連動結構中各成分的確定性表現出復雜情況,有的得到肯定(正確定),有的得到否定(負確定),即同一種語序排列的否定句,在否定語義的確定性方面表現出多種含義。試比較:
(15)周玉芹瞞著父母玩游戲機。 (肯定句:[A,B],“瞞”和“玩”)
(16)a.周玉芹沒瞞著父母玩游戲機。(否定句:[-A,B],“~瞞”和“玩”)
b.?周玉芹沒瞞著父母玩游戲機。 (否定句:[A,-B],“瞞”和“~玩”)
c.周玉芹沒瞞著父母玩游戲機。(否定句:[-A,-B],“~瞞”和“~玩”)
肯定句例(15)只有一種形式,含義也只有一種,即連動結構中的兩個成分“瞞著父母”(A)和“玩游戲機”(B)都得到正確定,句子表現為單義性。相應的否定句例(16)中的a句、b句、c句在表層線性排列上是同一種形式,但是句子的含義卻有三種:沒瞞著父母,玩了游戲機(否定前事件);瞞著父母,沒玩游機(否定后事件);沒瞞著父母,沒玩游戲機(否定前后兩個事件)。也就是說,帶有連動結構的否定句表現為歧義性,語義確定性較低。
在實際語言交際中,例(16)的上述三種含義也會出現優勢選擇,在中性語境條件下,受語言成分線性組合鄰接原則的制約,在語義選擇上,“a>c>b”,即:否定前事件>否定前后兩個事件>否定后事件。在語感上,b句的可接受性較弱,但在適當的語境條件下仍是可接受的,因為這類結構存在著歧義的可能。下列句子在理解時,由于動詞類型的影響,由于生活知識的制約,在語義理解的優勢選擇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有歧義的,在確定性方面都比相應的肯定句要低。例如:
(17)a.馮經理昨天沒開汽車上班。
b.蔣小姐從來不上街買菜。
c.林二嬸很久沒穿新衣服過年了。
d.姜老板不進酒店談生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連動結構{H1O819}進入句子后,在肯定句中,連動結構中的兩個成分都被肯定(正確定),在語義上表現為單義性,確定性較強。在相應的否定句中,連動結構中的兩個成分至少有一個被否定(負確定),存在著否定前項、否定后項、否定前后兩項等多種情況,在語義上表現為多義性,確定性較弱。
附帶說明漢語中的另一種現象,范圍副詞“都”出現在肯定句時,語義是前指的,句子沒有歧義。但相應的否定句在語序形式上有兩個位置:否定標記在“都”的前面,否定標記在“都”的后面。試比較:
(18)畢業班的同學都走了。 (肯定句:全部走了)
(19)a.畢業班的同學都沒走。 (否定句:全部沒走)
b.畢業班的同學沒都走。 (否定句:部分沒走)
從句子的語義范圍來分析,肯定句例(18)中“都”所指的對象是“畢業班的全部同學”,語義范圍是確定的,沒有歧義。在漢語中,相應的否定句有兩個,例(19a)的含義是“全部沒走”,是全稱;例(19b)的含義是“部分沒走”,是特稱。兩個否定句在確定性的范圍含義方面沒有歧義,但是,相對例(18)的肯定句來說,由于要說明范圍上的全稱和特稱,漢語中出現了兩個否定位置,形成了兩個相應的否定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也說明,肯定句的確定性較強,否定句的確定性較弱。
四 “可能”句中語義成分的確定性
情態助動詞“可能”出現在句子中,在語義上表示的是推測,具有不確定性。因此,肯定句和相應的否定句在語義上存在相通之處。例如:
(20)徐慶霞那天可能在家。
(21)徐慶霞那天可能不在家。
上述兩個句子一為肯定句,一為否定句,在語言形式上表現為極性對立。如果用一個圓表示一個可能世界,各個可能世界之間用線條連接,可得出如下示意圖:
(22)“可能”句語義示意圖
●——○——○——○——○……○
W1 W2 W3 W4 W5 Wn
圖中的圓表示可能世界W,實心的圓“●”表示為真(正確定),空心的圓“○”表示為假(負確定)。連接線表示與句子語義相關的可能世界。通常的陳述句表示的語義是針對一個現實世界而言,符合現實的為真,用肯定句來表達;不符合現實的為假,用否定句來表達。肯定句和否定句表示的都是斷言(assertion),都是確定,只是確定性的方向不同,由此造成確定性在強弱上的表現不同,如前面幾節的分析。句子中用上情態助動詞“可能”以后,肯定句的語義是表示存在多個可能世界(W1,W2,W3,……Wn),其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正確定)。相應的否定句(否定標記在“可能”后面)則表示在多個可能世界中,至少有一個是假的(負確定)。由于二者都不是對現實世界(唯一性)的表述,而是對可能世界(多樣性)的表述,所以存在著語義上相通的可能。肯定句例(20)和否定句例(21)所表示的語義都可以用例(22)來說明,不過,肯定句凸顯的是實心圓W1,否定句凸顯的是空心圓W2。
“可能”和“一定”是意義對立的一對詞,二者的基本語義不同,前者表示或然義(不確定),后者表示必然義(確定)。通過否定可以建立起二者之間的語義聯系。試比較:
(23){H1O820}張嵐可能看到了那張照片≠{H1O821}張嵐一定看到了那張照片(肯定句)
{H1O822}張嵐不可能看到了那張照片≈{H1O823}張嵐一定沒看到那張照片(否定句1)
{H1O824}張嵐可能沒看到那張照片≈{H1O825}張嵐不一定看到了那張照片(否定句2)
上述例句中的符號“≠”表示前后兩句語義上不相同,符號“≈”表示前后兩句語義上基本相同。比較上面三組例句,第一組是兩個肯定句,表可能的肯定句{H1O820}與表一定的肯定句{H1O821}之間在語義上不相同,建立不起意義聯系。但是第二組和第三組的否定句中,表可能的否定句{H1O822}、{H1O824}與表一定的否定句{H1O823}、{H1O825}之間在語義上基本相同,可以建立起意義聯系。下面是二者語義關系的對照表:
“可能”與”一定”的否定句之間語義聯系對照表
附圖{H1O826}
從對照表可以看出,“事件的肯定+‘可能’的否定”({H1O822}:不可能V)在語義上與“事件的否定+‘一定’的肯定”({H1O823}:一定沒V)基本相同,都是表示事件的確定。而“事件的否定+‘可能’的肯定”({H1O824}:可能沒V)在語義上與“事件的肯定+‘一定’的否定”({H1O825}:不一定V)基本相同,都是表示事件的不確定。僅僅從肯定句({H1O820}、{H1O821})的角度不能在表示語義不確定的“可能”句與表示語義確定的“一定”句之間建立起語義聯系,而通過相應否定句之間的對比,則可以在二者之間建立起語義上的聯系。
五 結語
本文通過對詞語語義特征、“名詞+名詞”偏正結構、“動詞短語+動詞短語”連動結構在肯定句和相應否定句中的不同表現,說明在語義確定性方面,肯定句具有單義性,否定句具有歧義性,肯定所表示的正確定在語義上強于否定所表示的負確定。這一結論可以解釋為什么肯定句可以作為事物的性質定義(正確定,單義性),否定句不能作為事物的性質定義(負確定,歧義性),只可以作為探求事物性質的操作性定義。帶“可能”(不確定)的句子與帶“一定”(確定)的句子在說話人的主觀語義上表現為極性對立,但是引入否定標記以后,可以在二者之間建立起語義確定世界漢語教學京20~27H1語言文字學戴耀晶20042004本文從語義的確定性著眼,提出[正確定]、[負確定]、[不確定]三個概念,分別對應于句法上的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論文主要討論了漢語否定句所表達的負確定及肯定句所表達的正確定,通過將二者進行句法結構和語義內容的對比分析,得出結論:肯定句具有單義性,否定句具有多義性,肯定所表示的正確定在語義上強于否定所表示的負確定。否定/正確定/負確定/優勢理解本文主要內容先后在“第二屆肯特崗國際漢語語言學圓桌會議”(2002年11月,新加坡)和“新世紀第二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2003年4月,廣州)上作過發言,承蒙張洪明、陸丙甫、石毓智、徐大明、潘海華、胡建華等先生提出寶貴意見,謹致謝忱。滴石Multi-probe into Patterns of Semantic Orientation Configuration
SHUI Chang-xi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 China)戴耀晶,男,1958年生,江西泰和人。1990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語法學和語義學。出版專著《現代漢語時體系統研究》,發表《現代漢語動作類二價動詞探索》等論文50余篇。通訊地址:200433 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 作者:世界漢語教學京20~27H1語言文字學戴耀晶20042004本文從語義的確定性著眼,提出[正確定]、[負確定]、[不確定]三個概念,分別對應于句法上的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論文主要討論了漢語否定句所表達的負確定及肯定句所表達的正確定,通過將二者進行句法結構和語義內容的對比分析,得出結論:肯定句具有單義性,否定句具有多義性,肯定所表示的正確定在語義上強于否定所表示的負確定。否定/正確定/負確定/優勢理解本文主要內容先后在“第二屆肯特崗國際漢語語言學圓桌會議”(2002年11月,新加坡)和“新世紀第二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2003年4月,廣州)上作過發言,承蒙張洪明、陸丙甫、石毓智、徐大明、潘海華、胡建華等先生提出寶貴意見,謹致謝忱。滴石
網載 2013-09-10 2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