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化地理學的基本理論與主要內容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文化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研究一定空間范圍內的諸文化因素的分布、組合和發展及其形成條件的科學。它強調地表所發生的文化差異,以文化與環境的關系論點作為其理論基礎,并著重研究人類社會中的文化差異對這個關系的影響。對文化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各家見解不一,早期的研究有環境決定論,可能論及文化決定論,現代的趨向即三種相互補充的研究方向:景觀學派、文化生態學派及環境感應研究。
   1 文化地理學的基本理論
  1.1 早期研究
  1.1.1 環境決定論
  地理環境決定論是一種典型的必然論的人地觀。這種觀點認為:地理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原因,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一切人類的社會活動都是地理環境的必然結果。德國人文地理學家李特爾,把自然現象看作是人文現象的基本原因,認為自然決定人類歷史的發展。拉采爾則被認為是環境決定論者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他接受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認為既然人類和生物一樣是環境的產物,那么人類就應該象生物一樣受地理環境的嚴格限制,“環境以盲目的殘酷統治著人類的命運”[1],這一論點充分說明了拉采爾的必然論最終一定通向地理宿命論。當決定論遭到批判以后,代替它的是可能論的觀點。
  1.1.2 可能論—導致文化決定論
  我們知道,決定論在因果上忽視了隨機變化,它認為一個原因只有一個必然結果,而可能論認為一個原因可以有多種結果,一個結果也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因此,從哲學上看,可能論代替環境決定論是很自然的[7]。
  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環境決定論在文化地理學中已失去了地位,可能論取代了它。可能論認為,任何自然環境都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可能方式。人如何利用和棲息在一個地區,全靠人在環境提供的多種可能性中作出選擇。可能論者把環境當作提供機會和限制而已,人為滿足自身需要而在其中作出選擇。總之,一個地區的文化和經濟特點是在環境提供的可能范圍內,根據文化作出決策的產物,一文化的技術水平越高,供選擇的可能性越大,自然環境的影響就越小。可能論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的讓·白呂納。他認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無定的。人們可以按心理的動力在同一環境內不斷創造出不同的人生事實來”[2]。顯然,白呂納把人地關系決定論的因素由地理環境轉向人,夸大了人的作用。從而導致了文化決定論。它是環境決定論的對立面,這種理論,在人地關系上強調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是正確的,但是忽視了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反作用。
  1.2 現代趨向
  對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的研究,現代趨向于:以謀求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間的和諧[3]。其中景觀學派、文化生態學派及感應研究三個方向互相補充,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體系,它們分別是回答了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什么(景觀學派),怎么樣(文化生態學)和為什么(感應研究)的問題。
  1.2.1 景觀研究
  美國的索爾認為文化景觀是“附加在自然景觀上的人類活動形態”。他從文化角度認為景觀是一個具有獨特交往形式的地區并認為景觀的研究即探索從自然景觀到文化景觀的發展過程。文化景觀的研究主要是認識各文化景觀的特點,強調人對改變自然環境的普遍作用。我國人文地理學家李旭旦先生認為文化景觀是“地球表面文化現象的復合體,它反映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征”。
  H·J·德伯里在《人文地理》一書中明確提出“文化景觀包括人類對自然景觀的所有可辯認的改變,包括地球表面及生物圈的種種改變”,德伯里認為文化景觀既包括建筑、道路、耕地,也包括一些無形的事物,例如“氣氛常常是易感受到的,但難以描述”。因此德伯里建立了物質文化景觀與非物質文化景觀的概念[8]。物質文化景觀是指文化的各種可見的、有形的和自然的特征,并能表現于地圖上的文化景觀。如各種各樣的建筑等。非物質文化景觀是指文化的各種無形的但可感受到的文化景觀。如市場集市氣氛、宗教氣氛等。
  實際上文化景觀是由種種文化特征集合在一起所構成的某一區域的印象與感覺的綜合。這里的區域便是文化地理學家所確定的知覺區(或感覺區),知覺區是不同于經濟區或行政區有明晰的界線,知覺區只是一個大致的區域,是人們心理感知的界線不十分清晰的區域,因此這一知覺區反映文化景觀的基本內容以及由此開放的文化層次與思想。
  景觀學研究的內容比較復雜,但絕大多數文化地理學家認為景觀的研究主要有:聚落的格局、土地劃分的格局以及建筑。即景觀學研究主要集中闡釋物質文化景觀及其空間變化。而H·J·德伯里卻深化了其研究的內容,即對非物質文化景觀加以研究和解釋,其非物質文化成份包括:氣氛、音樂、藝術、風俗、語言等等。涵蓋的內容極其廣泛。并以知覺區作為文化景觀的載體加以系統闡釋。
  我國人文地理學家金其銘先生在論及景觀學研究的現實意義時明確提出五點要義①文化景觀表明人類對自然的改造與利用情況以及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差距、不協調性。②對區域資源開發從更高層次上設計綜合利用方案等。③通過對文化景觀的系統研究,可為不同景觀地域發展服務。④文化景觀研究可為國土整治,環境保護等提供理論依據。⑤從旅游學角度探討旅游景觀的可利用性,以更好地開發旅游資源[10]。
  1.2.2 文化生態學研究
  景觀學派并不能解釋所有的人地關系問題,還有其它方面有待探索。50年代中期,在文化地理學加強了文化生態學的研究。景觀學派注重人類和地理環境互相作用的后果,而文化生態學注重二者相互作用的過程。景觀學派把人類看成是獨立于自然的,而文化生態學則將人類平等地看成是生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景觀學派提出了人類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什么?文化生態論提出人類如何與環境相互作用而產生了這樣的景觀結果。
  美國兩位學者特利·格·喬丹與利斯特·羅文垂撰著的《文化地理學》認為:文化生態學的研究對象是文化與自然環境之間因果的相互作用[9]。這里的自然環境是指氣候、地貌、土壤、植被等等諸多自然要素而網絡成的整體。而人類為生存與發展,必然同自然環境發生各種各樣的作用。因此文化生態學側重“相互作用”的研究。這樣可以大致明確文化生態學的研究內容,即①環境對文化的影響;②人的文化作用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文化地理學家在探討文化與環境之間的影響時,必然探討文化與環境的相互影響才能闡明文化的空間變化。因此便建立了文化生態學。“生態學”這個詞來自于兩個古希臘詞。OikoIogia意即“關于生境的學說”[9]。與文化一詞組合成“文化生態學”,主要探討文化與環境的雙向影響及作用,進而否定環境決定論與可能論所闡明的單向絕對作用。環境決定論對份強調環境在人類活動中的作用;可能論又走向另一極端,宣揚文化的決定作用,過份強調人類對環境的改造與支配。而文化生態學觀點正如大多數文化地理學家所闡述的:人與環境相互施加影響的可以雙向通行的街,而非單向通行的街。H·J·德伯里教授在批駁環境決定論時指出:人絕非環境的奴隸,環境亦絕非人之附庸[8]。
  1.2.3 環境感應研究
  文化地理學中這個最新的探索始于60年代,環境感應論者認為人不可能十分準確地了解他的環境,人們的價值系統影響感應,而感應又影響行為,所以從研究人們對其環境的感應入手,就能知道他們將怎樣作用于環境,即解釋文化景觀為什么會如此。
  由于人的認識的層次性與差異性,對環境的認識具有深淺區別及地域分異,因此在人們頭腦中所認識的環境不可能反映客觀存在的環境。而環境感知論即為人所作的選擇取決于其所認識的環境而非客觀環境的實際情況。所以文化地理學家通過環境感應來探討文化與環境的關系,進而揭示文化景觀的客觀存在的原因。對環境改造所采取的決策常常依賴于認識環境而不是客觀環境。這樣在探討人類有關行為時,所關切的對象不該是涉及周圍環境的客觀現實,而應是我們頭腦中的印象。環境感知從人對環境感覺、知覺、認識以及行為的角度,闡釋了人類文化景觀的演替、客觀存在的原因,深化了景觀學研究的內涵。
   2 文化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文化是一個復雜的體系,它由各文化要素特征組成,即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的組合,這種組合就是文化綜合體,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便構成了一個文化區;由于文化區內的各種要素是緊密聯系的,因此這種相互關系便構成了文化綜合;文化源地即文化發祥地,它是文化發展的搖籃,通過擴散,使文化從其源地向外傳播的;長期以來,地表上的文化印跡即文化景觀。文化區、文化綜合、文化源地與擴散、文化景觀這四個方面便構成了文化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2.1 文化起源與傳播
  2.1.1 人類社團生活在陸地上,就會有這樣一些地方,那里的人們聰明能干,創造與努力往往獲得成功,因此,使社團力量壯大,相對穩定,不斷發展,隨著社會不斷完善,人們不僅能維持生活,也可有余暇顧及政治和藝術。這些地區的傳統得到發揚,其生活方式成為附近其它地區的楷模。這些地區是人類早期文化和文明的發源地,從這里向外傳播信息、革新和思想意識,推動世界前進。世界古文明中心共有五處:我國古代黃河中下游,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西北部的古印度,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中心,以秘魯、墨西哥高原、尤卡坦半島為中心的美洲印第安古文明中心。
  文化發源地的發展是建筑在工具或武器的發明與更新的基礎上。我國古代不僅以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著稱于世,而且在科技方面也取得了輝煌成就。很久以前,人類社團以種植谷物和飼養動物為主,我國是世界上種植谷子最大的起源中心。距今6千年前,我國黃河流域就已經大量種植谷子了[5]。我國的谷子在極早的時候就南傳印度、巴基斯坦;西傳俄國、奧地利以至整個歐洲;東傳朝鮮、日本以至于全世界。古代文化中心是文化的成長、壯大、創造和革新的地方。新發明的技術、工具、設備及其反映人們活動方式的觀念等,通過商隊及商人從發源地向外擴散。
  2.1.2 文化擴散便是一種觀念從其源地向其它地區的傳播過程。傳播方式有兩種:膨脹型與遷移型。①膨脹型傳播是指某種思想或發明在核心地得到發展,保持興旺的同時還在向外傳播。伊斯蘭教從其發源地阿拉伯半島向埃及、北非、中東、西南亞和印度,東南亞及西非的傳播過程便是一例。膨脹型傳播有三種形式:傳染型、等級型及刺激型。A、傳染型:即在傳播中幾乎每個人都受到影響,它幾乎能夠傳染給一個集體中的每一個人。B、等級型:如果一種思想只影響到一個社會的某些人而不是每個人,那便屬于等級型傳播。C、刺激型:在這種傳播中,人們對某種觀念不是原封不動地接受,而是進行試驗和加以改變。②遷移傳播就是具有某種思想的人或集團從一地遷到另一地,分為占據式、蔓延式、墨漬式、變異式。
  占據式擴散是指甲地的文化被移民帶到乙地,移民們所帶來的文化至今仍與舊地文化基本相似,仍屬于同一文化系統。占據式擴散還可再劃分為2個小類:第一類為大一致性擴散即大面積文化區中存有一小部分異文化的地域,移民將這一小部分的異文化同化掉,從而形成文化區內一致性的文化;第二類為小一致性擴散,即移民從自己的祖輩們所在地遷移到與此地并不相鄰的地區,在包括這兩個地點的區域內文化并不一致,但移民在新居的文化與舊地原有文化仍保持一致,屬于同一文化系統。
  蔓延式擴散即為移民并不占領成片的廣大地區,而只是具有選擇地在一地點定居下來,處于土著的包圍之中,但因移民所帶來的文化較優越,經濟地位亦較高,故慢慢地對周圍地區有所浸潤,同時也吸收了一部分土著文化,因此蔓延式擴散中的文化屬于混合型文化,新地的文化并不完全同于舊的文化了。
  墨漬式擴散即移民首先占據式地遷移到區域內的若干個小區內,之后進行著蔓延式的文化擴散,但這幾個小地域并未聯成一片,中間尚被別的文化所隔開,只是散落其中若干個地點,這種擴散是由占據式擴散與蔓延式擴散兩部分組成的。擴散后這幾個新地域內的文化雖都與舊地方言有一定的關系,但它們之間的文化差異已經較大了。
  變異式擴散即移民到新地之后與土著雜居,文化中往往會摻雜進土著的文化,由于土著文化經濟地位較高,移民又處于土著的包圍之中,舊有的文化不可能長期保留原有的基本面貌或特征,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民的舊文化被土著文化所同化,從而形成了移民所具有的文化與舊地文化完全不同的新文化。
  2.2 文化區
  一種文化特征并不一定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但是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的組合即文化綜合體。文化體系的定義涉及到種族、語言、宗教和其它一些文化要素。因此,在文化地理學中,文化區可以分為形態文化區及功能文化區兩種。
  2.2.1 形態文化區:以一種盛行文化的特征或幾種文化的綜合特征加以規定,可見形態文化區的范圍隨著所采用的指標而變化。例如,根據語系,世界是可以劃分為20大語系,而我國分屬五個語系,其中漢藏語系中的漢語,可根據發音等分為七大方言:①官話區,②吳語區,③贛語區,④客家語區,⑤湘語區,⑥閩語區,⑦粵語區。[4]
  2.2.2 功能文化區:在文化上不一致,而是一個已經組織起來并且有政治、社會或經濟方面的機能作用的地區。功能文化區有一個中心點,起著協調和指導方面的作用。例如,促使中國文化體系形成的內因是她的歷史、哲學、環境條件、大量的傳統和觀念等,這一完整的文化體系構成了一個功能文化區。按此定義,中國便是一個功能文化區,她的中心點即首都北京。在文化地理中,文化區主要是指形式文化區。一個相對孤立的文化區可以分為三個地帶:①向中心集中的核心區域;②中心區域:即一定的文化綜合體占優勢的地帶;③邊緣帶:某些文化特征盛行的區域。可見,這三帶模式描述了文化強度是從形態文化區的核心逐漸向外層衰弱。核心區包含了文化綜合體的精華,并具有最大的同質性和景觀均質性。
  2.3 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是文化集團在某居住區所創造的人為景觀,是采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塑造的。一種文化顯示了一個地區的特征,任何一個有特定文化的民族,通過建造房屋、開辟道路、耕種土地、開渠引水,已改變了他們的生存空間。文化景觀包括建筑、道路和耕地等,但也包括一些無形的事物,例如:氣氛等。文化特征分為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為此,文化景觀分為物質文化景觀與非物質文化景觀[8]。物質文化景觀包括建筑、紀念性藝術品及裝飾品景觀:非物質文化景觀有音樂及生活習慣等。物質景觀是可見的,如我國黃河流域內的西安、洛陽、開封等地的古跡文物——西安的兵馬俑、秦阿房宮遺址、大小雁塔。洛陽的龍門石窟;開封的鐵塔、繁塔等,這些景觀可告訴我們過去的文化與其環境的相互影響。再如非物質文化景觀:我國的春節——剪窗花、帖年畫、貼春聯、包餃子、拜年、放瀑竹等,就增加了喜慶的氣氛[6]。因此,文化景觀是由文化特征集合在一起所構成的,它是對某一地區文化的各種印象和感覺的集合。
  2.4 文化綜合
  文化的各方面要素在空間上是錯綜復雜的,每種文化要素之間及其與整體文化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的,這種相互影響即為文化綜合[10]。以語言與文化為例來說明。語言是文化的主要因素,語言的產生意味著燦爛多姿的人類文化的誕生,文化的發展也促使了語言的更大發展。一般來說,文化形式的變化不引起語言形式的相應變化,但是相反,語言形式的變化會引起文化形式的相應變化。比如,古代日本和朝鮮曾受過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它們從中國文化中借去大量詞匯,但是日語和朝鮮語結構即語言并不因此而發生變化。再如,皖南在歷史上屬于吳語區,太平天國戰爭后,來自湖北的大量移民,使皖南某些地方的原有方言湮滅,而代之以湖北話,同時這些地方也因此流行起黃梅戲來。黃梅戲源于鄂東黃梅縣,原來以純粹的湖北語演出,現在以安慶方言為基礎。
  以上論述了文化地理的主要內容,它們都是一個整體中密切相關的部分,正如文化地圖所反映的那樣,文化的空間格局也反映在文化景觀中,它涉及到文化的起源與擴散問題,并顯示出文化綜合的作用。
人文地理西安39-43K91中國地理張晶19971997文化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本文對文化地理學的基本理論進行了詳細論述,提出了現代趨勢向為三種相互補充的研究方向,即景觀學派、文化生態學派及環境感應研究。本文又對文化地理學的主要內容進行了闡述,意在豐富、充實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文化地理學 基本理論 主要內容  Cultural geography;Basic theory;Main contentTHE BASIC THEORY AND MAIN CONTENT OF  CULTURAL GEOGRAPHY(Zhang Jing)  Cultural geography is a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this paper detailedly explains thebasic theory of thecultural geography,gives the study direction of threemutual supplements:landscape school of thought,culturalecology school of thought and enviroment perception school of thought.At the same time,the paper also sets forth the main content of cultural geography.哈爾濱師范大學地理系 組織紀律 張晶  (Department of Geography,Harbin Teacher's University) 作者:人文地理西安39-43K91中國地理張晶19971997文化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本文對文化地理學的基本理論進行了詳細論述,提出了現代趨勢向為三種相互補充的研究方向,即景觀學派、文化生態學派及環境感應研究。本文又對文化地理學的主要內容進行了闡述,意在豐富、充實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文化地理學 基本理論 主要內容  Cultural geography;Basic theory;Main content

網載 2013-09-10 21:38:40

[新一篇] 論文化產業的生產特征與組織多樣性

[舊一篇] 論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