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語文教學中“翻開書”與“合上書”手段的運用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提要 課堂教學中,藝術地運用“翻開書”和“合上書”的手段是有意識地利用學生的競爭心理和懸念心理而使用的一種較常規的教學手段。它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增加課堂活力,又可以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是一種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              *             *
  為了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智力發展,語文課中運用的教學手段應該說是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而且許多教學手段都已有了理論的闡述和科學的說明,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但有一種許多教師常用而且收效不錯的手段,即藝術地引導學生“翻開書”和“合上書”以達到激發興趣、發展智能和訓練語言目的的手段,卻沒得到廣泛重視,更無這方面的理論總結。
  所謂“藝術”地運用“翻開書”和“合上書”的手段,是指教師為達到某種教學要求,實現一定的教學目的而有意識地利用學生的競爭心理和懸念心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采用的一種較常規的教學手段。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青少年的注意力常為興趣所左右。在以班級授課制為特征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授課不見意趣,學生勢必苦于聽講,注意力分散,這也是語文課教學少慢差費的一個重要原因。上課有了意趣,就能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在興趣的激發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感知事物,對事物的觀察變得比較敏銳,邏輯記憶加強,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同時,因為情緒高漲,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也增強。
  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翻開書”,直接目的似乎是引導他們到課本中尋找知識答案,而“合上書”則往往是對答案的猜測或強化。其實,“答案”的置解只是表面現象,其更深層的考慮是興趣的激發和智力的訓練,是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合上”、“翻開”似乎是二個簡單的動作過程,實際上卻包含著深刻的教育學、心理學原理。不管是先“合”后“翻”,還是先“翻”后“合”,都是一個循環過程,而且不是單循環過程。撇開課堂節奏的嚴謹、教學容量的增大等不說,單就學生積極響應和參與的程度,就顯示了卓有成效的智力培養和語文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為了說明問題,這里不妨先舉二個課堂教學實錄片斷:
  片斷一:教學《從三到萬》
  師:今天這堂課我想教大家二種學習方法:一是學習講故事說道理;二是學習“揣測法”。所謂“揣測法”就是不看文章先揣測其寫法,或只看文章的一部分揣測其他部分的寫法,最后對照比較,找出優劣,這種方法對我們理解課文或作文很有好處。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是《從三到萬》,大家看過了嗎?(生答:沒有)沒有就好,現在大家翻開書,但只能看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聽清楚嗎?能做到嗎?
  (于是師生集中力量解決本節的文言字詞句等難點,并理解了故事內容)
  師:現在大家把書合上,說說看,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學生紛紛發表看法,許多道理與課文內容很接近,教師擇其要一一板書)
  師:現在請大家翻開書。但只能看4~7自然段,看看課文所講的道理與我們揣測的道理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學生看書踴躍,思維積極,效果極佳)
  (師用同樣的方法“揣測”開頭和結尾的寫法,最后布置一篇講故事說道理的作文,要求仿照課文的寫法)
  片斷二:教學《看云識天氣》
  師:課文列舉了晴天時的云有四種: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現在我給大家五分鐘時間,把這四種云的特征記清楚,然后合上書復述。看哪位同學記得最完整,分得最清楚。不能死記,要發揮想象力,想想它們在天空上的樣子。
  (不到五分鐘,學生大都能不看書復述。然后再讓學生翻開書印證、鞏固)
  (教師用同樣方法教學雨天的四種云)
  師:大家看到過夏天午后的雷雨云嗎?(生答:看到過)下雷陣雨前的云是怎樣的呢?現在請你們發揮想象,把這種云的形狀及其變化寫下來,把書全合上。看看那位同學寫得與書上一樣好甚至比書上更好,時間十分鐘。
  (十分鐘后,指名學生讀自己所寫的片斷,教師分析,再翻開書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指出優劣,學生印象深刻)
  這兩篇課文的教學,筆者曾聽過不少老師的課,但都是因為太按部就班,效果并不盡人意。教《從三到萬》時,在“論點”、“論據”、“論證方法”上大做文章,教師雖條分縷析,學生仍是不得要領。教《看云識天氣》時,在黑板上一一羅列每種云的形狀特征,大多數學生被機械地提問,教學內容不可謂不清楚,但學生卻似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效果之差自不待言。而就這二則巧妙運用“翻開書”與“合上書”的手段,可以看出,學生不會開小差,也沒機會開小差,這里邊所包含的激勵因素有如下三個方面:第一,教師巧妙地運用了學生的懸念心理。所謂懸念,就是給人心理上造成一種強烈的想念和掛念,是對人們期待、渴望心理的強化。在讓學生翻開書之前,教師早就設置了“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懸念。如“片斷一”,“只能看第3段”,為什么?4~7段到底講的什么道理呢?有這樣的中間部分,開頭到底是怎么寫的?這許多問題,在翻開書之前一直縈繞在學生的腦中。“片斷二”也有如下問題:雷雨云到底是怎樣變化的?我寫得對不對呢?書上到底怎樣寫的?因此,這個時候,課本好比是閘門,合上書就好比是關上閘門,把學生的思考和疑問蓄得滿滿的。而當老師說打開書時,就好比打開了閘門,期待和疑問就爭先恐后地逸出,學生往往都是迫不及待地到書中尋求答案或印證自己的思考,這是一種極好的“落差”導向,是有效的“發電”過程。第二,教師巧妙地運用了學生的競爭心理。如,“看誰在翻開書時讀得最快。”“看誰在合上書后回答得最好”,這些話對少年兒童是極富“煽動性”的。有了這種競爭心理做基礎,學生就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誰都想證明一下自己的智能,誰都不甘落后于其他同學,于是學習熱情就很高漲,思維器官就高速運轉。當然,這時教師所提的要求必須適當,太易和太難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和信心。第三,合上書也是對學生自信心的一次鍛煉。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個論斷在理論上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同,但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仍舊是以“我”為中心的。而讓學生合上書則是充分發揮學生聰明才智的好機會,學生也覺得這是真正顯示自己能力的時候了,因而無形中有了一種自己作主人的感覺。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堂教學中,學生如果能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也充分地肯定和強化這樣的意識,那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翻開書”和“合上書”過程中的自信心的鍛煉,就是促進和強化這種意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們說,有了興趣就能積極思考,而積極思考則是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就智能培養的角度看,“翻開書”與“合上書”的藝術運用,其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翻開書”與“合上書”是一個互相關聯的循環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十分明確,目標指向相對單一,故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因為內容節奏轉換快,不會產生注意力的疲勞狀況。另外,學生要在有限的翻開書的時間內強記一些內容,才能在合上書后應對自如,這樣反復訓練,又有利于記憶力的培養。
  其次,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果說書的開合僅僅是為了背誦,那作用未免太窄了。從“片斷一”和“片斷二”中,我們只要稍加注意,便可發現學生如果缺少想象和聯想,這一手段便會失去意義。在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中,想象和聯想是很重要的,要是失去想象和聯想,就會嚴重影響課文的理解和寫作。因此,課堂上運用這一手段,對整個語文教學有積極作用。
  再次,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人腦對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規律性的關系的認識能力。語文教學原則的重要一條,就是要求語文教學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盡管思維能力含有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等不同層次,但在具體教學中,卻并不一定是某種思維的專項訓練,而是綜合的模糊的人腦機能的鍛煉。當然,側重點還是有的。考察上文的兩個片斷,雖然都強調了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但前者以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為主,后者則更側重于形象思維。
  至于語文能力方面的培養,因為聽、讀、說、寫始終貫穿于這一手段中,而且又是高速高效地運作著,因此,對語文能力的全方位的有效訓練,自不待言的。這一點因其道理淺顯,本文就不再展開論述。
  那么,在什么樣的課文和什么樣的教學情況下使用這一手段為好呢?
  這是一個極難界定的問題,因為教無定法。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多樣性和語文教師的獨特性使得我們很難規定“應該這樣教而不應該那樣教”。當然,教學也有常規,一般說如下幾種情況下可采用這一教學手段:
  一、就課文而言,那些表面能讀懂而實際上難以把握或難以深刻體會的文章,在教學時可運用此法。這類文章一般以說明文為主,其次一些議論文。因為此類文章粗看好象什么都懂,但真的體會或應用起來,卻又往往傻眼。用“翻合”的方法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如前文所舉的就是兩個很好的例證。
  二、就教學內容而言,某些語文知識點因過于抽象,僅靠教師的解釋和說明并不能使學生從心里泛起多少漣漪,作用甚少。在這種情況下,可使用此法以形象強化。如錢夢龍老師在教學《中國石拱橋》時,為了強調說明文的“用詞準確”,在講課文之前就有意識地要求學生“合上書”用一個詞說明“大拱”與“小拱”的關系,當學生絞盡腦汁,濾盡詞匯還不能使老師滿意的時候,教師說“翻開書”,于是“兩肩”一詞豁然而出,學生對“用詞準確”的理解就十分清楚,而且深刻了。
  三、就課堂教學過程而言,一般在上新課前的問題設置或對舊課的復習,常采用“翻開書”和“合上書”的方法加以點撥或強化。如上文所舉的二個片斷實錄都是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的。
  另外,為了加速復述或背誦,為了調節學習情緒,為了引起競爭心理,都可隨時靈活使用這種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那么,“翻開書”或“合上書”到底用多少時間最合適呢?換句話說,時機該怎樣把握呢?筆者以為,當教師感覺到學生的思考相對窮盡的時候,就是“翻開書”或“合上書”的時候。有經驗的教師總是把學生的懸念心理或競爭心理調撥到智力訓練和語文能力訓練的高度。其實,這就是控制“開合”的最佳時機。
  課堂教學的手段很多,本文談的是其中的一種,在運用時,切忌為了手段而手段,搞花架子,否則不管其表面多么迷人,最后都將以失敗告終。
  
  
  
臺州師專學報:社科版臨海83-86G31中學語文教學鄭友霄19961996 作者:臺州師專學報:社科版臨海83-86G31中學語文教學鄭友霄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4:05

[新一篇] 談講評課的最優化教學

[舊一篇] 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科學定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