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古典哲學”這個稱呼本身似乎就表明:這種哲學已經終結了,它已經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它的功績業已記錄在哲學史上,在人們關注的當代哲學問題中它已經不再起作用;如果說今天的人們有時還會想到它們、談起它們,那也只是出于對歷史淵源的追溯,比如德國古典哲學曾經是馬克思哲學的主要理論來源,要理解馬克思哲學就不能不去了解這種哲學,如此等等。我們通常都是這樣來理解、這樣來認識的。
這樣的理解和認識不能說沒有道理,但這只是一方面道理,這里還有另一方面的道理。這另一方面的道理就是:應該說,那些真正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哲學是不會死亡的,這些理論會終結(會被“打倒”、會被“取代”),但它們蘊含的意義和價值卻不會隨這些理論的終結而終結。這里所說的意義和價值不僅是指由于它們的啟發和它們所奠定的基礎而蘊含在后來哲學體系中的那種意義和價值,而且是指,當我們面對我們的現實所遇到某些新問題而需要理解時,常常還會從以往的哲學中獲得啟示,從中發現我們過去沒有注意、沒有理解或者忽略了的意義。這也就是說,真正的哲學,它們的意義并不僅僅限于歷史,而是對后來的發展也始終保持一定的意義,這使我們在認識現實問題時還需要經常重溫哲學史;尤其是“古典哲學”更有著不可否認的現實價值,這樣的哲學隨著歷史的進展會不斷展示某種新的意義,這種意義或許哲學家本人在當初也未必完全意識到。
為什么是這樣?在我看來,這與哲學這種理論的特殊性質有關。
表面看來,哲學的研究對象不定,理論體系不斷更替,哲學主題經常轉換,在哲學中似乎沒有什么一定之規,那些先前的哲學早已被后來者徹底否定,否定者最后也還要被否定。這是哲學發展的歷史事實,但這不過是表面的現象。我們深入去思考和觀察就會發現,不論哲學理論怎樣變化,它們在深層都有一個共同指向的“隱性主題”,這就是人、人的生存、人的本性、人的世界、人的命運、人的價值。這個隱含的主題有時并不以直接的形式出現,但它作為哲學的根基卻是永恒的,不同的哲學體系以及哲學體系的歷史演變所表現的,不過是從不同側面對這同一主題的探索、挖掘和展開而已。
“人是哲學的奧秘”;“哲學是人的自我意識理論”。這是我的基本看法。人作為宇宙精華的結晶,可以說是一個“縮微的大全”,怎樣去理解人、把握人的本性,因此便成為一切難題中的最大難題。人從自然而來,在經歷了一切之后才形成為人。人所走過的道路,哲學作為人的自覺意識也不能不以理論的形式去經歷,這就是哲學在歷史發展中曾經什么都是過(“知識總匯”、“神學的侍女”、“科學之科學”)的原因。只有在經歷過這一切之后,哲學才能逐漸明確理解人的方法、把握人之本性、回到哲學自身。從這一意義說,人的主題是永恒的,關于人的那些哲學理論,只要是真有所見特別是方法上的真知灼見,它就永遠不會失去意義,即使對人的理解在不斷深入,也仍然會有它的價值。
在這方面,我覺得德國古典哲學是最具典型性的。下面作為例證,我想就一個側面,即關于人的本性的理解方法問題,談談它的現實意義。
哲學的歷史發展表明,理解人的難點主要不在于把人認識(規定)為什么,而在于怎樣去認識(規定)人。對人的理解中,方法論問題之所以特別重要,這與人的特異本性有關。
人性不同于物性,它既包含著物性,又超越于物性,所以才是人性。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人有肉體又有靈魂,人是由肉體和靈魂兩個方面結合而成的整體。對人的這種特異性質,人們從直觀和體驗就能了解,這在遠古時代的神話中已有所表露。肉體屬于物質本性,它連通著自然世界;靈魂屬于精神本性,它連通著超自然世界。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本性怎么能夠結為一體,人怎么可能同時來自兩個世界?當著人們進入文明時代、運用理性去思考時,人的本性問題反而成了困惑人們的最大難題。自哲學產生以后,關于人、人的本性有過不下百種以上的不同說法,然而歸結起來,仍然不過是這兩種性質:或者把人“物化”,歸結為物質本性,如“人是‘機器’”的觀點;或者把人“神化”,歸結為精神本質,如“人是‘純粹理性’”的觀點。兩種觀點相互對立,總難達到統一。這兩種觀點雖然對立,思維方式卻是一個,即都從“世界的絕對統一”這一觀點出發,追求世界與人的單一的、前定的、不變的本性。按照傳統的思維方式,關于本性的規定就應如此,也只能如此。所以在兩千余年的發展中,人性觀念被人為地分裂開了,哲學也始終處于或者“唯物”或者“唯心”兩軍對壘的鏖戰之中而無法自拔。
“或這,或那;或是,或否”,追求單一、前定、不變本性的這種思維(不論“唯物”或“唯心”),其實質就是“物種規定”的原則。這樣的原則用來說明物的本性可以,用到人的身上就不靈了。人是“超物之物,超生命之生命”,人的本性恰好屬于“是這,也是那;又是,又否”,而且永在不斷變異之中的本性,所以要真正理解人的這種特異本性,就必須改變傳統習慣的物種思維方式,尋求新的思維方式。這一點,人們在哲學的發展中漸漸地感覺到了。近代以來的哲學發展,從這一意義上可以認為就是一部力求掙脫傳統物種觀點、為理解人的本性尋求新的思維出路的演變歷史。在這一過程中,德國古典哲學應該說是一個重大轉折,對此做出了最為重要的貢獻。
德國古典哲學的理論貢獻是多方面的。通常我們著眼于“哲學理論”自身,很少從深層的“隱性主題”出發,所以看重的主要是它在認識論和辯證法等純粹理論方面的意義。其實在我看來,它在轉變關于人、人的本性看法方面的意義是更具有根本性的,包括它的那些認識論、辯證法理論,就其實質而言也都是建基于此。我們過去之所以不大談論德國古典哲學在人性理論方面的貢獻,應該說也是有原因的,這或許同下面這一情況有關:即德國哲學家非但并未完全擺脫抽象人性論的局限,而且他們還是與法國哲學家的觀點針鋒相對、將人的本性脫離開物質基礎而歸結為“純粹理性本質”的典型代表。從這個方面去看,他們的觀點是很片面的,確實很難談論他們的貢獻。
但是如前所說,對人性的理解,把人性的本質看成什么、規定為什么,同如何去看待人性本質的規定以及對規定方式的理解,這是兩個相關然而并不相同的問題,前者屬于具體觀點問題,后者屬于理解方式問題。在對人性的理解中,應該說后者是更加重要的問題,而德國古典哲學家的貢獻恰恰主要體現在這個方面。我認為,正是從他們開始,才真正突破傳統物種觀點的人性規定方式,不再把人性看作前定的、不變的、外在規定(給與)的,而是試圖從人自身的活動中去理解人性的來源、本質和特性,這樣,它就為從理性把握人的特異本性開辟了一種嶄新的理解途徑。
德國古典哲學區別于其他哲學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把論證人的“自由”、“能動”的本性提到了哲學第一天職的位置,整個德國古典哲學可以說都是圍繞這一中心目標展開的。依據當時的理論發展狀況,要為肉體—靈魂、物質性—精神性、物性—理性找到統一的現實根據和基礎是不大可能的,當時面臨的任務首先是必須突破“自然必然性”的一統天下,把人從一切存在物中提升出來,賦予人以完全不同于他物的本性,根本改變關于本性的傳統物種觀念。依據當時哲學的公認原則,這樣做還不能完全破壞“世界的統一性”原理,這樣就決定了德國古典哲學理論的基本邏輯走向。
康德哲學作為德國古典哲學奠基性的理論,不得不把本體和現象“二元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人性的自由騰出活動地盤,為人性的解放提供一種理論基礎。正是在康德奠定的基礎上,費希特才有可能賦予人性以真正的自由、充分發揮人的能動本性,然而這樣一來,人也就被完全主觀化,成為封閉于自我世界的孤獨存在。進一步,要使人在不失能動、自由本性的前提下與客觀存在相協調,那就必然會走上謝林的“絕對—普遍理性”的哲學道路,而這一步,實質上也就是要根本顛倒唯物論的世界觀,賦予一切存在即整個世界以人性化的理性本質。要做到這點,就只有引進并貫徹“發展”的觀念,賦予理性自身“自我發展”的本性才有可能,而這依靠“發展”邏輯構造出的絕對理念世界,就是黑格爾哲學。在我看來,費爾巴哈哲學也是沿著同一邏輯“發展”出來的,也應該看作屬于這種哲學、是這種哲學的最后終結。費爾巴哈清醒地意識到,黑格爾哲學不過是一種“理性化的神學理論”;而他要使哲學回到現實的世界,也就是使虛幻的“理性人”回到“感性的人”。費爾巴哈的哲學做到了這點。人確實回到了感性世界,這是費爾巴哈的貢獻,然而在他那里,人的自由性、能動性卻沒有著落了。
這就是馬克思哲學得以產生的直接理論基礎。馬克思提出的“實踐”理論既充分肯定了人的能動、自由本性,又把它置為感性物質活動的基礎,從來分裂的人性在馬克思哲學中首次找到了得以統一的現實根據。這樣,馬克思就不僅解決、回答了困惑德國古典哲學家的難題,而且由此使整個哲學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我們可以說,沒有德國古典哲學作為理論先導,很難想像會產生出馬克思哲學,也很難想像會有哲學理論的根本性變革。但從另一方面說,馬克思哲學的產生,也并不意味著德國古典哲學從此便失去它在人的理論方面的獨立價值和意義。馬克思終結了舊哲學(包括德國古典哲學),但并沒有終結人的哲學理論;正相反,馬克思的實踐理論為關于人的理論研究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在我們更加深入研究人、人性的問題時,德國古典哲學仍然是我們應該利用的寶貴思想資源。
我們來看德國古典哲學家的下述論斷:
康德:“人之為物,其存在本身就是目的”;“世界上只有一類的存在者,其因果作用是目的論的,……這類的存在者就是人”(注:康德:《判斷力批判》下卷,商務印書館1964年出版,“關于目的論的一般解說”一節。)。“人乃是惟一的自然物,其特別的客觀性質可以是這樣的,就是叫我們在他里面認識到一種超感性的能力(即自由)”(注:康德:《判斷力批判》下卷,商務印書館1964年出版,“關于目的論的一般解說”一節。)。
費希特:“我完全是我自己的創造物”(注:費希特:《人的使命》,《費希特著作選集》第3卷,商務印書館1997年出版,“信仰”一章。);“不是自然使人成為他所成為的人,而是人本身把他自己造成他將成為的人”(注:費希特:《人的使命》,《費希特著作選集》第3卷,商務印書館1997年出版,“信仰”一章。);我是“我自己變為我的一切存在和現象的惟一源泉”(注:費希特:《人的使命》,《費希特著作選集》第3卷,商務印書館1997年出版,“信仰”一章。)。
黑格爾:“個體是自在的又是自為的:他是自為的,這也就是說,他是一個自由的行動”(注: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卷,商務印書館1962年出版,“自我意識”一章。);“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有什么樣的個人”(注: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卷,商務印書館1962年出版,“自我意識”一章。);“勞動陶冶事物,……在陶冶事物的勞動中則自為存在成為他自己固有的了”(注: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卷,商務印書館1962年出版,“自我意識”一章。)。對此,馬克思曾指出:“他(指黑格爾——引者注)抓住了勞動的本質,把對象性的人、現實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為他自己的勞動的結果。”(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163頁。)
費爾巴哈:“人是從哪里來的呢?先問問人是什么吧!你若弄清楚它的本質,那么他的起源你也明白了。”(注: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三聯書店1959年出版,第247、247頁。)“直接從自然界產生的人,只是純粹自然的本質,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歷史的產物。”(注: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三聯書店1959年出版,第247、247頁。)
這里顯然無法引用他們的完整思想,但僅從這些片段就足以看出,德國哲學家完全改變了看人的傳統觀念,他們已明確而且自覺地把人、人的本性歸結為是一種“自身根源”、“自為本性”、“自由的存在”。這是關于人性規定進而也是關于本性規定的一種全新理解方式。關于本性,從來的哲學都是按照“物種”的規定去理解,把本性看作決定存在、先于存在的一種既定的不變本質(即通常所說的“本質先于存在”的“本質主義”)。按照那時的觀念,人們很難想像世上還會存在一種以自身為根源、自己造就自己、自我生成、永在重構知身、不斷變異的本性(或許只有“上帝”才能夠如此)。突破了根深蒂固的傳統本性觀,這就意味著人們的思維開拓出一個新的理解時空,許多問題包括人以及與人有關的所有問題的看法都將發生根本變化。這種變化,有的我們今天已經意識到了,有的還屬于“空場”,需要進一步去開掘。
翻開現代的哲學著作,人們關于人的說法就與以前的傳統理解方式完全不同了。如今流行的看法是:人是未確定的動物,人就是超越自身;“人是什么”的問題是根據人實質上之所是來提出和解答的;人就是自由,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東西,首先是人存在、出現、登場,然后才給自己下定義;人在本質上是不確定的,人的生活并不遵循一種被事先確定的過程,自然只完成了人的一半,另一半留給自己去完成;人是一個能向世界無限開放的可能性;人就是生成,人永遠沒有定型;人根本沒有本性,人被宣稱為應當是不斷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如此等等。這樣的看法,不論你承認不承認,明顯都與德國古典哲學的影響有關。
關于人的本性,到今天我們還不能認為已經了解得很透徹。正如海德格爾所說,人屬于那種“能是”的可能性,這方面的認識是永遠不會有盡頭的,留給我們的活動空間還非常之大。
隨著人的本性觀點的改變、人性觀念的變革,同人、人性相關聯的那些領域中,需要我們去重新理解的問題就更廣泛了,例如,“社會”的本性;“歷史”的發展規律;“哲學”本性和哲學演變的本質;對“文化”、“文明”的理解和認識,以及對“真理”、“正義”、“價值”、“善惡”種種問題的看法等等。千百年來這些問題都是依照物種規定的人性觀念去認識的,人們耗費了大量精力去追求它們的不變本性、永恒規律、先驗模式,如果不使它們也同樣經受德國古典哲學的“洗禮”,我們對它們的認識就不可能適應已經變化了的人性觀念,達到真正的理解。傳統、習慣是一種惰性力量,多年養成的追求絕對本性的思維習性不是說變就變得過來的。
這里,我們可以拿“哲學”的觀念作為例證。關于“哲學”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學問,即如何理解“哲學”的本性問題,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到今天我們還在不斷地爭論,總要為它尋找一種標準的模式。我覺得這個事實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過去的觀念是:“我發現了哲學真理,我的哲學是‘真正的哲學’,其他的理論都算不上‘哲學’”,這是以往哲學家們對自己的“哲學”、也是對“哲學”的基本信念和態度。他們采取這樣的看法和態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時關于本性的傳統觀念就是如此,即只能承認哲學有一種固定的本性,不可能承認哲學會有不斷變異的本性。在哲學經歷了形態的無數次轉變、人性觀念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的今天,如果還要為哲學尋求一種標準模式(不變本性),承認這種形態是哲學、不承認那種形態是哲學;認為哲學應當這種樣子、不應當那種樣子,這就不好理解了,這只能說明我們有關本性的觀念還沒有跳出傳統模式。“哲學是什么?”這并沒有先驗的規定,我們認真觀察哲學發展的歷史,從哲學自身的演變過程就會明白這一點。在那里能清楚地看到,哲學理論只是人、人的生存狀態、人的理想追求歷史性發展與變革的一種理論表征。人變了,哲學理論就要隨之改變理論形態;人性具有多維特質,哲學就會形成不同的理論傾向。如果我們了解了人的自我構成、不斷變異、多維的本性特質,那就必然會得出結論:哲學永在重構自身、不斷尋求新的可能,它正是作為“人的自我意識理論”而對人性的一種本能表達。人性沒有固定的模式,哲學也就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在這一意義上,黑格爾說的“哲學也就是哲學史”這句話,確是很有道理的。
在過去,對待與人相關的問題,追究它的人性根據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若干時期以來,在發現以往的人性理論都屬“抽象人性論”之后,我們便拋棄了這種分析方法。應該說,那時這樣做是對的,不過如果我們估計到人性理論也在變化這種情況,那么,我們應當拋棄的就只是抽象人性論的根據,而不應該是人性的根據。人性分析在人文學科不僅必要,而且是帶有根本性意義的,失去了人性分析,對于與人相關的那些問題來說,也就是失去了它自己的真實“根基”。我們曾經拋棄對哲學史的人性分析,把哲學發展史歸結為一部“階級斗爭史”,在發現這種看法不符合哲學本性之后,又換成了“認識發展史”、“思想演變史”,換來換去,其結果只是使哲學愈來愈變成哲學詞句,哲學愈來愈不像哲學,哲學史愈來愈不像哲學史。這個經驗和教訓值得吸取。我們不要忌諱人性分析,關鍵問題是必須改變人性的觀點和理解方式。在我看來,這里就體現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現實意義。
學術月刊滬9~13B6外國哲學高清海20022002在人性問題上,德國古典哲學突破傳統的物種規定的人性觀念以及追求“絕對本性”的思維習性,將人的本性歸結為一種“自為本性”,為人性規定以及與之相關聯的諸多領域開創出一種全新的理解方式,不僅成為馬克思哲學變革的理論先導,而且其所開拓的理解時空至今十分廣闊,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德國古典哲學/人性理論/物種規定觀念/自為本性作者高清海,吉林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學術月刊滬9~13B6外國哲學高清海20022002在人性問題上,德國古典哲學突破傳統的物種規定的人性觀念以及追求“絕對本性”的思維習性,將人的本性歸結為一種“自為本性”,為人性規定以及與之相關聯的諸多領域開創出一種全新的理解方式,不僅成為馬克思哲學變革的理論先導,而且其所開拓的理解時空至今十分廣闊,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德國古典哲學/人性理論/物種規定觀念/自為本性
網載 2013-09-10 21: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