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辯證法的交互視角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B0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94(2004)02-0137-06
        一、問題的提出
    歷史辯證法是一種研究和理解歷史的重要的方法,這一點是為人們所認可的。但是, 歷史辯證法當中的許多方法,卻并沒有被人們所正確地理解和有效地運用。而且,由于 對其中的許多方法缺乏自覺的理解,在不少自稱之為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中,出現了與 真正的歷史辯證法的方法論相矛盾的觀點,并且出現了同樣自稱為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 之間的矛盾對立。如在社會環境與個人的關系上,社會環境決定個人還是個人決定社會 環境,就相持不下。在20世紀80年代前期,主張人的實踐活動的能動作用的論者強調人 的主體性,“人的實踐是能動性與受動性的統一,是我們理解一切社會現象、理解社會 歷史中的人的一個根本之點。這一觀點的形成,標志著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史觀的真正 創立。”[1]而批評者則認為人的能動性與受動性的觀點導致異化理論,并認為,“生 產力與交往關系這對矛盾的發現,是唯物史觀的形成關鍵,換言之,它構成唯物史觀形 成的標志。”[2]有意思的是,這種針鋒相對的觀點,都引用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論述作為自己的證據。出現這種對立的觀點有當時歷史的和政 治的背景,而從理論本身來說,究竟哪里出了問題呢?而且,這種爭論盡管已過去許多 年,但深層的對立并未真正解決。
    這種對立,在我國,是主體論或實踐本體論的一派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一派之間的對立 。也可以說是人本主義和科學主義的世界觀的對立在社會歷史研究領域的一種表現。對 于這種對立,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都各自看到了真理的一個側面:事實是,人類 在生存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既受到不以自己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條件的制約,因而有‘不 由自主’的一面;但人類又總是不斷地按照自己的意志改變著客觀條件,有‘自主選擇 ’的一面。問題是,雙方都沒有看到,人類總是在求取生存和發展的實踐活動過程中, 不斷積累和發展著自己的物質和精神力量,使自己逐漸減少‘不由自主’的程度,增加 ‘自主選擇’的自由度。由于雙方都沒有看到這個驅動和轉化的中心環節,只看到自己 所在的那個側面,因此雙方都無法回答自己面臨的根本性問題:機械唯物論者無法回答 他們發現的那些‘結構’、‘模式’是怎樣生成和改變的,因此或者避而不答,或者最 終歸因于上帝;唯心論者無法回答他們所說的決定歷史進程的精英人物的動機和意志是 怎樣產生的,為什么屬于不同時代和不同階層的精英人物會有截然不同的動機和意志, 而同一時代、同一階層的精英人物的動機和意志又頗為類似;面對此類問題,唯心論者 同樣是或者避而不答,或者最終歸因于上帝。”[3]論者說,馬克思恩格斯找到了解決 問題的途徑,那就是勞動。不過,抓住勞動,可以說是抓住了歷史的真正“本體”,以 及那種決定了“怎樣”或“為什么”的“根本性問題”。而另一方面,由此所帶來的一 種新的方法論,也是解決問題所必不可少的。或者說,正是由于這種新的方法,才使對 歷史中的矛盾現象有了一個恰當的解釋,并且,才真正走出了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 僵硬的對立。同時,也使勞動這一范疇不僅僅只是一個“歷史本體論”的范疇,而且也 成為一個極具解釋力的方法論范疇。
    解決這一問題的新思路,就是視角改換,由過去的單一視角,改換為一種交互視角。 即在同一個解釋框架中,分別看到“真理”(應稱之為“對象”)的不同“側面”。與交 互視角的考察相關的,是對問題的循環解釋。由于這種方法直接建基于歷史辯證法的總 體系,所以,我稱之為歷史辯證法的交互視角。
        二、視角與交互視角
    所謂視角,就是觀察對象的那個特定角度。人們經常說“觀點”如何,嚴格說來,“ 觀點”的本意就是視角,即觀察對象的那個“點”。對于人們的認識來說,視角的意義 是多方面的。首先,不同的視角所觀察到的對象世界是大不相同的。尤其對人們的社會 認識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人類的認識史上,關于同一個對象往往會有許多種互不 相同的認識,其差別經常與認識視角的不同有關。其次,從不同視角得出的認識,經常 是可以同時成立的。所謂唯一正確的認識,往往是一種獨斷論。再次,不同視角往往影 響到認識對象世界并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選擇。就像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理論可以同時成 立一樣,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同時有效,盡管這并不否認不同的方法的有效性存在著某些 差別。
    影響人對認識視角的選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哲學的世界觀的,方法論的,價值觀的 ,人的認識能力和水平的等等,都是影響人們選擇某種視角的因素。過去人們經常說立 場、觀點,立場是更深層的、前提性的因素,人們的觀點即視角,受到“立場”的強有 力的制約。不過,“立場”不僅僅如以往人們所說的只是一個政治傾向性或階級屬性的 問題,“立場”可以分為政治的、階級的、文化的、階層的乃至教育水平的等多方面的 內容。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時從某一角度展開,這可稱之為單一視角。這種單一視角對事物 的認識也許不太全面,但它始終是認識的基礎。為了使認識更全面、完整,對同一對象 的認識,還有可能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展開,這可以稱之為多視角的認識。
    在人們的認識活動中,經常需要解釋事物變化、現象發生的原因,解釋引起它們變化 的力量。這種解釋活動一般是從某一事物出發,解釋它對另一事物的作用、影響,在這 一解釋中,前者被視為引起變化的力量、原因,而后者則被視為受作用的存在物或作為 結果的現象。這種解釋的路數,從考察問題的角度來看,可以稱之為單向視角的解釋。 這種單向視角的解釋是有意義的,但卻是不夠的。人們認為,這一解釋中的各元素的位 置決不能反過來,不能從受作用的事物或結果性的現象,來解釋發生作用的事物或原因 性的現象,若此,就是邏輯矛盾,就是循環解釋。前面所說的在社會歷史認識領域中的 一些相互對立的見解,在認識論方面,就是這種單向視角解釋的產物。這種單向視角的 認識方式,在解釋社會歷史現象時的困難已是很明顯的,因而我希望通過重新“發現” 馬克思的歷史辯證法的交互視角的真實內涵,為走出相互對立的解釋困境提供幫助。
    所謂交互視角,是指對一個內部存在著相互對立的兩方面的矛盾統一體,分別從這兩 個方面,展開對該事物的考察。由于這兩個方面是相互作用的,因而依托于這兩個方面 的視角就是交互的,并且是同時成立的。對于這種交互視角的認識活動來說,從一個視 角展開的認識,并不否認從另一個相對方面的視角所展開的認識活動的合法性。與之相 應,一方面,認可了認識的相對性,任何認識及其結果都是相對于其認識視角而言的, 是特定的視角中的認識,因而認識的真理性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認識對象的意義是相 對的,在某一特定視角中是一種意義,在另一相對視角中則是另一種意義。
    交互視角的意義,理論的研究者們已有涉及。哲學人類學家米夏埃爾·蘭德曼(Michael Landmann)在其《哲學人類學》一書中,曾評論利特的方法說,“在論述‘個 人與社會’的問題時,西奧多·利特(Theodor Litt)所談到的‘視角的交互作用’是正 確的。”蘭德曼進一步說,“從文化的觀點看,主動的生產性是基本的。它是文化的基 礎。然而,從個人的視角看,人是被動的產品這個事實是基本的。每個人首先為文化所 塑造,只是然后,他或許也會成為一個文化的塑造者。”[4](P217)這些看法極有啟發 意義,而相同的思想和方法,也正是歷史辯證法所固有的。只是,多年的一種并非辯證 法的思維方式,將這種方法掩蓋了、扭曲了,使我們不得不去重新“發現”。
        三、實踐活動與歷史辯證法:交互視角的基礎
    交互視角的使用,也只是在一定的范圍內才是有必要的和有效的。這個范圍就是對相 互作用著的對立統一體的考察,除此之外,是沒有必要的,也是無效的。而且,正是社 會歷史領域的對立統一,為交互視角的可能性提供了基礎。
    在社會歷史的認識領域運用交互視角展開考察活動,是基于人的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 ,實踐活動奠定了其可能和有效的基礎。對人的實踐活動在人類社會歷史中的地位的正 確認識,則在哲學本體論和認識論方面提供了前提。
    在馬克思的社會歷史理論中,人的實踐活動是核心范疇。實踐是人滿足自身需要、作 用于對象世界的目的性活動。在實踐過程中,人改變了外部對象世界,同時也改變了人 本身,造成了人和世界之間的普遍和實際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系。這種普遍的相互聯系 、相互作用的觀點,是辯證法的基本觀點。不過,在社會歷史領域的這種辯證法,是以 實踐為核心而形成的,是一種實踐的辯證法或歷史辯證法。在這里,歷史是指整個人類 生活領域而言。關于是否存在自然辯證法的問題此處不論,但有一重要差別卻不能不說 。如果不考慮人類的影響,在純粹的自然領域,各個具體的存在物之間盡管也發生相互 聯系和相互作用,但它們本質上是處于一種原始的同一狀態的,相互之間未發生真正的 對立。所以,我們把它們稱之為“自然”。對于人類世界來說,最重要的不同是,人類 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原初的自然界相互分離,甚至相互對立。盡管當代的人們對于人類 所造成的種種環境問題十分重視,進而反省人與自然對立觀念的錯誤之處,然而,這一 切畢竟要以人從自然界分化出來、創造了文化世界為前提。否則,就連反省者和反省活 動本身都是不可能的。人類的這種使自己從原始的自然界分離出來的創造活動,在建構 起一個與純粹自然不同的屬人的人類世界的同時,也就真正建立起一種對立統一關系。
    人類社會歷史領域的這種相互作用,使得一種要素的存在和變化,離不開與其構成對 立統一關系的另一要素的存在與變化,并且,所發生的變化,是一種雙方相關性的變化 ,即在對立統一體中,雙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既是自變量,又是因變量。社會存在的各 要素中發生著普遍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系,是馬克思的歷史辯證法的基本理論觀點之一 。對于社會歷史這種普遍的相互作用的認識,采取單一的視角顯然是不行的。因為,單 一的視角只能做到對某一因素A作用于另一因素B的認識,而對B作用于A,至多作為一種 對A的反應或反作用來加以認識,卻不能正確解釋其主動的作用。多年通行的哲學理論 中一直在毫無意義地爭論決定作用與反作用的問題,例如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其實 只是單一視角的認識。問題不在于爭論的結果對還是錯,而在于爭論問題的視野本身的 局限性,使得爭論難以產生有價值的思維力量。由于拘泥于單一的視角,不僅所得出的 認識結果難免其片面性,而且,也從根本上遠離了相互作用的本質含義。因為,所謂相 互作用,并非是一方加作用于另一方,而另一方只是被動地做出反應,相互作用是雙方 都可能發出主動的作用,而對方都相應地作出反應。這種意義上的相互作用才是真正的 相互作用,或者說,是實踐辯證法即歷史辯證法的相互作用。所以,交互視角不僅因以 社會歷史領域的相互作用為基礎而成為可能,而且,也是為這種相互作用的正確認識所 必需的。
    歷史辯證法的另一個基本觀點是把歷史正確地看作人類發展的過程,因而,歷史辯證 法中的許多內容,都必須在過程的觀念中加以理解。關于這一點,后面將進一步論及。
        四、交互視角中的社會歷史問題
    作為交互視角的具體運用,在馬克思的歷史辯證法中,對許多問題做出了獨特的解答 ,從而也就形成了許多看似矛盾但卻合理的觀點。此舉幾例,以加深對這一方法的認識 ,并借以對一些社會歷史理論問題能有更正確的理解。
    1.歷史與自然
    歷史與自然即人與自然界的關系是哲學家們所無從回避的問題。在馬克思的歷史辯證 法看來,歷史與自然是既相聯系又相區別的統一體,歷史是自然的歷史,自然是歷史的 自然,“自然的歷史”和“歷史的自然”兩個命題同時成立。[5](P76)歷史,在這里是 指人類生活世界和人類的發展過程。所謂歷史是自然的歷史,指的是,從歷史的視角看 ,或者說,在自然與歷史的關系中考察歷史的來源時,人類歷史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產物 ;人類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本來就是自然界”。[6](P167)人永遠也不可 能脫離自然界而生存;無論人本身還是人類社會,都帶有自然的規定性,因而人的行為 、需求,社會群體的組織,都不能完全脫離自然規定性來理解;正是因為這種自然規定 性和自然的力量作為基礎和前提,人才能夠創造歷史、創造文化的世界;人類歷史是在 特定的地理環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同的民族文化類型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如此 等等,都是“自然的歷史”中的內在含義。
    另一方面,從自然的視角來看歷史和自然的統一體,則自然是歷史的自然:盡管人類 是自然的一部分,并是自然進化的結果,同時,人類更是自己創造自己的一種自然的、 有生命的存在。所以,歷史辯證法同時認為,“勞動創造了人”;在人類的活動中,自 然不是獨立于人類世界之外的存在,而是被納入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成為以人的 活動為基礎的感性世界的一部分。所以,盧卡奇說,自然是一個社會范疇;經過人類的 長期的改造世界的活動,自然已經不是原初的、純粹的無人的自然,自然已經成為人化 的自然;自然界為人類所提供的,只是進行創造的條件,而人類社會、文化的一切,都 是人自己創造的。
    從歷史和自然的交互視角,形成了馬克思的哲學世界觀的一系列重要內容。馬克思的 許多理論觀點,只有從歷史與自然的交互視角才能有一正確理解。特別是自然觀和歷史 觀的統一性問題,尤其需要從這種交互視角才能理解。譬如,馬克思說,感性活動是現 存世界的基礎,如果不是限定在“自然”的視角,那么,這一觀點就很讓人們疑惑,且 大有唯心主義的嫌疑。而如果僅有這一個視角,那么,關于自然對于人的優先性觀點, 也就是毫無意義的了。
    “歷史的自然”和“自然的歷史”的統一表明,人和自然永遠糾結在一起,人與人的 關系和人與自然的關系也永遠在發生著相互作用。“這里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樣,自然界 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現在:人們對自然界的狹隘的關系決定著他們之間的狹隘的關系,而 他們之間的狹隘的關系又決定著他們對自然界的狹隘的關系,這正是因為自然界幾乎還 沒有被歷史的進程所改變。”[5](P82)
    2.環境與人
    環境與人的關系是馬克思的理論初創時期的又一重要問題,其基本思想是:人創造環 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同歷史與自然關系方面的理論一樣,這里也必須從交互視角 的意義上,才能正確理解。
    在馬克思之前,法國的思想家在環境與人的關系上提出,環境、教育,對于人具有決 定的作用,因而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由于強調了環境的決定作用,所以他們成了唯 物主義者。然而也正是這一點,決定了他們的哲學只是舊唯物主義。在他們的理論中, 無法說明環境、教育又是如何變化的,是由什么決定的。于是,他們便想到了偉大人物 的作用,他們才是教育者。然而,正如馬克思所批評的,“關于環境和教育起改變作用 的唯物主義學說忘記了:環境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 這種學說一定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駕于社會之上。”[5](P55)所以,盡管 這些思想家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者,他們也借此提出了改變社會環境和教育的要求,但這 種改變最終也只能寄希望于社會的那部分教育者,亦即那部分處于社會上層的人們。因 為,是他們的“意見”支配世界。而民眾在日常實踐中對社會環境的改變,則沒有被納 入視野。
    實際上,法國唯物主義者如愛爾維修,他們的缺陷并非像普列漢諾夫所批評的,是沒 有超越“相互作用”而陷入環境決定意見與意見支配世界的循環,而是沒有發現二者相 互作用的深層基礎,也就是在“本體論”的層次上沒有把人的感性活動這一最重要的“ 相互作用”看作是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在方法論上,盡管已經初步地分別從不同視 角考察相互作用的事物,但卻沒有自覺地意識到這一點,并將其合理地統一在整體中, 給以恰當的解釋和有效的運用。所以,他們在環境與人的關系上的許多有價值的思想, 就難免其形式上的自我循環。
    馬克思在環境與人的關系這一問題上,成功地超越了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 同時分別吸收、綜合了他們各自的合理因素:唯物主義對世界的客觀方面的認識和唯心 主義對能動方面的強調,形成了新唯物主義或稱實踐唯物主義。在這一哲學理論中,“ 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 ”[5](P55)這一思想,正是與交互視角或“觀點”直接相關的。從人的活動對環境的作 用來看,人創造了環境;而從環境對人的制約來看,則是環境決定了人。二者同時成立 ,同樣正確。而在實質上,則是人在感性的實踐活動中,在受到環境的制約的同時,改 變著環境和人本身。在這一過程中,所體現的,也正是實踐的受動性(環境決定人)和實 踐的能動性(人創造環境)的統一,是實踐的雙重特性的實現。
    3.社會共同體與個人
    社會共同體與個人的關系,本質上和環境與人的關系是同一的,之所以有必要再加以 討論,是因為在這一問題上的混亂更多。其中,關于個人的社會本質、社會對于個人的 優先性、社會關系的生產,都是存在很多疑問的。
    馬克思有一句名言:“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 切社會關系的總和。”[5](P56)這一觀點無疑有著重要的價值,但它絕不是如某些人所 認為的那樣,是關于人的本質的唯一正確的界定。實際上,它只是從社會的視角把握人 的本質,是人的本質的一個方面,是人的社會本質,但卻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社會關 系是獨立于人的存在。相反,人們的社會關系、社會聯系,也是由人們的活動所創造的 ,是人們的實踐活動的產物。所以,馬克思說,“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系,所 以人在積極實現自己本質的過程中創造、生產人的社會聯系、社會本質,而社會本質不 是一種同單個人相對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個單個人的本質,是他自己的活動 ,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財富。因此,上面提到的真正的社會聯系并 不是由反思產生的,它是由于有了個人的需要和利己主義才出現的,也就是個人在積極 實現其存在時的直接產物。”[6](P24)所以,改換視角看,則社會關系是人的活動的產 物,是“每一個單個人的本質”。在這種交互視角的考察視野中,人的本質和社會關系 的本質,是同一事物的兩個側面。它們是相互決定的,而不是單向地由社會關系決定了 人。
    這里也就自然得出了一個結論:個人與社會是同時存在的,無論是在何種意義上,都 不會“存在著社會對個人的優先地位”。[7](P110)在時間的意義上不可能存在社會對 個人的優先性,因為離開個人的社會是很荒謬的看法;在決定論的意義上也不存在社會 對個人的優先地位,因為,社會、社會關系,也是人們的活動、交往的產物。當然,也 不能據此反過來說,存在著個人對于社會的優先性。
    在交互視角的考察范圍內,社會與個人是這樣的:從社會的視角看,社會“是人們交 互活動的產物”,[8](P532)社會的變化由人們的活動造成,人們有可能改變社會的形 式、結構;從個人的視角看,個人是社會的產物,是由社會所塑造的,因而個人總是帶 有它所生活于其中的社會的特點,個人的社會性格是他所置身于其中的社會性質的具體 體現。
    4.人與歷史:歷史的劇作者與劇中人
    歷史由人類自己創造,這一觀點從維科開始就已經為大多數人所接受,除去一種所謂 的歷史唯物主義說“歷史運動的原因在人之外”[9](P107),再就是神學家們還在堅持 神創造了人類歷史。在馬克思的歷史辯證法那里,既把人看作是他們本身的歷史劇的劇 作者,又當作是這一歷史劇的劇中人。[5](P147)
    從人的視角看,人是歷史的劇中人物。作為歷史的劇中人,人始終是歷史的產物。對 于每一個人來說,歷史都是既成的,人無法選擇他所面臨的歷史,而必須首先面對它。 所以,人只能對自己負責,無法對過去的歷史負責。
    從歷史的視角看,人就是歷史的劇作者。作為歷史的劇作者,人是自己歷史的創造者 。面對歷史的未來走向,人會對歷史作出選擇,所以,人的意志、人的熱情、人的努力 和奮斗,決不是毫無意義的。光榮與罪惡都屬于人自己,這是無可推脫的。
    當然,人不僅是歷史的劇作者和劇中人,還是歷史劇的觀眾和評論者。人在歷史中創 造歷史,同時又認識反思歷史,亦即在自我意識中造成了歷史的活劇。不過,這就是歷 史認識論的另外一個問題了。
        五、交互視角與循環解釋
    當我們論及社會歷史領域中對立統一雙方的相互作用時,我們把其中一方作為引起另 一方發生變化的原因來理解,而把另一方的相關性變動當作由此引起的結果,因而就在 二者之間建立了一種因果關系。很明顯,這里有一些無法回避的問題:如果承認相互作 用的雙方有著因果聯系,而雙方的存在又是相互依存因而是同時性的,或者說在某種意 義上是互為因果的,那么,是否還認可因在果前的關系?按照我們所說的交互視角展開 認識,包含著一種循環解釋,即從要素A解釋要素B的變化,同時又反過來,從要素B解 釋要素A的變化,這種循環解釋是否可行?這兩個問題是密切相關的,在傳統思維邏輯中 ,作為原因的現象、事物,不能同時作為結果存在,因此,一旦某一方面或因素被作為 原因并被用來解釋作為結果的另一方面或因素,就不應該反過來進行解釋,否則就是無 意義的循環,這種循環解釋歷來是被作為一種思維的錯誤來看待的。而且,在因果關系 中,總是因在果前,不如此,則必定是思維上的邏輯混亂。顯然,這些思維的常識是不 能輕易否定的。因此,要對交互視角的合理性作出肯定,必須面對這些問題,并給予合 理的解答。
    首先討論相互作用中的因果關系問題。承認相互作用的雙方是互為因果的關系,并不 一定要否定因在果前。對這一看似矛盾的說法的理解,關鍵在于分清問題的層次。當我 們說互為因果時,所談論的是較為抽象層面上的存在,而在具體的層面,仍然是因在果 前的。例如,當我們說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作用,互為雙方變化的原因時,我們是在 一般的意義上說的。而具體到實際的社會歷史中,某一水平、性質的生產力是某種形式 的生產關系變化的原因,就是確定的;而生產關系某些變化引起生產力的相應變化,在 具體的領域,有時也是確定的。這種情形,就像兩人對弈一樣,總是要根據對方的行為 做出某種應對,由此也就造成了連續不斷的互動。
    進一步看,還應當在歷史的過程中來理解這種相互作用中的互為因果。在某一時期, 對立統一關系中的某一方面,首先發生變動并引起相對方面的變動,此時,先發生變動 的一方就是相對應的一方的變動的原因,而后者的變動就是前者的結果。由于二者始終 處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關系中,因而后者作為繼起的變動又作用于前者,二者就處 于一種連續不斷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面對這種情況,只能在較短的時間中大體確定具 體的因果先后關系,而在長期的歷史時期中,就只能將其抽象為一種結構性因果關系, 也就是互為因果的關系。這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如果是在具體的某只雞 和具體的某個蛋之間,那是很容易就可以確定哪個先有。但如果是一般地問先有雞還是 先有蛋,那么,就只好像馬克思在面對“誰產生了第一個人和整個自然界”這一問題時 所回答的那樣:你的問題本身就是抽象的產物。[6](P130)
    馬克思曾說,“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 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于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 繼承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5](P88)這里論述 的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所表達的正是在歷史過程中來理解的思想。也就是說,人與環 境的相互作用、相互改變,只是在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中才能實現的。如果舍棄了過程 ,相互作用只是停留在空間上被理解,則這種相互作用也就是毫無意義的。
    根據相互作用的因果關系的這一特征,循環解釋既能夠成立,而且也是一種理解問題 的必要的方法。只是應該做出區別的是,在具體的因果關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結果就 是結果,決不可以倒因為果,或倒果為因,否則就是思維混亂。譬如,法國大革命前的 經濟發展和各種社會矛盾,可以用來解釋大革命發生的原因,對此,決不可以倒過來, 用法國大革命來解釋革命前的各種矛盾。但在一般的意義上,既可以用革命作為原因來 解釋經濟的變化,又可以用經濟的變化作為原因來解釋革命的發生。這里的“一般意義 上”,就是歷史哲學的思維層面上,進入具體的研究,就必須根據歷史的實際和具體的 研究的需要做出解釋,而不應當將循環解釋當作公式,硬套到研究對象上。這也表明, 交互視角以及相關的循環解釋,只是作為一種認識社會歷史問題的方法才是有意義的, 有效的,它不能代替具體的研究。
    肯定交互視角乃至多視角在認識、解釋社會歷史世界中的可能和必要,其意義既是認 識論和方法論方面的,更是社會方面的。前者有助于使人們的認識更為全面,更為符合 社會歷史領域的辯證特性;后者則有助于在不同的認識者之間建立一種寬容的精神,這 一點的現實意義尤為重要。因為任何認識都是一定角度的認識,都難免其特殊性和局限 性,而這一點又往往有助于認識的深入和解釋的徹底,即所謂深刻的片面。尤其當不同 的認識者從相對的視角進行認識時,其認識結果差別就更大,甚至截然對立。但這種對 立有時并非互不相容,反而常常在更高的層面上相互補充,即都看到了“真理”的某個 側面,因而都有一定的價值。因此,要想推進人類整體的認識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豐富 ,就需要承認不同角度得出的認識結果的相對合理性和相對正確性,此時,認可交互視 角的存在價值,有助于促進認識的互補。偏見尚且“合法”,而要使“合法的偏見”不 至于導致謬誤與混亂,不至于成為獨尊的意識形態,就需要“合法的偏見”之間的寬容 和互補。
    收稿日期:200煙臺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137~142B1哲學原理劉忠世20042004以人的實踐為基礎,在各要素間建構起對立統一的相互作用關系,是歷史辯證法的一 個重要觀點。基于此,以對立統一體的兩方面分別作為考察視角,展開對社會歷史現象 的理解和解釋,便構成了社會歷史認識領域的雙向視角。在雙向視角的考察中,歷史辯 證法形成了許多獨特的理論觀點。歷史辯證法/交互視角/循環解釋/historical dialectics/interactive perspective/reciprocal explanation此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批準號01BZX007。霍桂桓






李紅霞 女,1978年生,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研究實習員,1007The Interactiv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Dialectics
  LIU Zhong-shi
  Editorial Office of Oriental Forum,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00,ChinaI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at,on the basis of human practice,it is an important viewpoint of historical dialectics to establish a unity-of-opposites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ifferent elements.Therefore,it constitutes a dual-perspective view in the field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gnition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social and historical phenomena from the angles of the two facets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In this dual-perspective observation,historical dialectics has developed many unique theoretical viewpoints.青島大學 《東方論壇》雜志社,山東 青島 266000
    劉忠世(1954-),男,山東青島人,青島大學《東方論壇》編審。 作者:煙臺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137~142B1哲學原理劉忠世20042004以人的實踐為基礎,在各要素間建構起對立統一的相互作用關系,是歷史辯證法的一 個重要觀點。基于此,以對立統一體的兩方面分別作為考察視角,展開對社會歷史現象 的理解和解釋,便構成了社會歷史認識領域的雙向視角。在雙向視角的考察中,歷史辯 證法形成了許多獨特的理論觀點。歷史辯證法/交互視角/循環解釋/historical dialectics/interactive perspective/reciprocal explanation此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批準號01BZX007。霍桂桓







網載 2013-09-10 21:42:30

[新一篇] 歷史話語的崩潰和墜回地面的舞蹈  ——對當前小說現象的探源與思索

[舊一篇] 雙頭鷹:同時注視著東西方——一九九五年俄羅斯外交政策回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