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歐游雜記》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朱自清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83年5月第一版
  32開/91000字
  文如其人,風華是從樸素出來,幽默是從忠厚出來。
                         ——楊振聲
  逐句念來,有一種逼人的風采,使你覺得這確是佩弦的話,確是佩弦的口氣,那么親切,那么誠懇。只要你肯聽,便叫滿懷忿忿,也不會不慢慢地心平氣和,乃至傾耳入神,為他一句一點頭呢。這是佩弦先生文字的魔力。
                      ——唐@①
  朱自清先生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所受到的禮遇比起其同時代的諸多文學大家來說,應當說是十分高的。《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綠》,字字珠璣,篇篇錦銹,令今天的中學生朋友耳熟能詳,即便是臨近高考的學子,也依然可以從教材中讀到朱先生《威尼斯》這樣的作品,多少給枯燥緊張的備考生活平添了一份清朗之氣。《威尼斯》一文正選自朱自清于20世紀30年代寫作的游記——《歐游雜記》。
  其實,本書正是朱自清先生送給中學生的禮物。他在序中寫道:“本書絕無勝義,卻也不算指南的譯本;用意是在寫些游記給中學生看。在中學教過五年書,這便算是小小的禮物吧。”為此,作者無論在表達方式還是語言風格都頗費了一番心思,一改以前散文清幽典麗的調子,“口語化”成了一大特色,使其散文進入了“清淡自然、平易近人”的境界。讀著作者“周密妥貼,平淡質樸”的文字,“真個像跟他面對面坐著,聽他親親切切地談話”(葉圣陶語),有著“逼人的風采”。
  既是寫游記,自然免不了要描景繪境,而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創作上又一向以工于繪景著稱。所不同的是在《歐游雜記》所表現的繪景方式改變了作者以往的細膩多變、綺麗纖@②的格調,而是淡入淡出,娓娓道來,融古詩之意境于景物的描繪之中,使其筆下的異國他鄉之景,一如中國的水墨山水,清爽而不淺俗,簡約而不直白。
  瑞士的湖水一例是淡藍的,真正平得像鏡子一樣。太陽照著的時候,那山在微風里搖晃著,宛然是西方小姑娘的眼。若遇著陰天或者下雨,湖上迷迷蒙蒙的,水天混在一塊兒,人如在睡夢里。也有風大的時候;那時水上便皺起粼粼的細紋,有點像顰眉的西子。(《瑞士》)
  ——雨意空méng@③、晴光瀲滟,仿佛踱步于西子湖畔。
  這些廢墟,舊有的加上新發掘的,幾乎隨處可見,像特意點綴這座古城的一般。這邊幾根石柱子,那邊幾段破墻,帶著當年的塵土,寂寞地陷在大坑里;雖然在夏天中午的太陽,照上去也黯黯淡淡,沒有多少勁兒。(《羅馬》)
  ——清角吹寒、空城落寞,好似佇立在漢家陵闕。
  淡淡的天色,寂寂的田野,火車走著,像沒人理會一般。天盡頭處偶爾看見一架半架風車,動也不動的,像向天揸開的鐵手。(《荷蘭》)
  ——天地悠遠,清闊疏朗,好像徜徉于田園曠野。
  別林斯基在評價果戈里《死魂靈》的創作藝術才能時,曾這樣說道:“我們不得不驚佩他那滲透細微的、普通目力所無法透入的關系和原因深處的鷹隼一樣的眼力……”這“眼力”,是指作家藝術家對所要攝取對象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和看透本質的洞察力。朱自清先生體物之細、之周、之深,正源之于他十分敏銳的觀察,而且以一種客觀自然地記述景物方式來表現,“極少說到自己的地方”,避免“我”的出現,把異國風情十分傳神,十分準確地傳達給讀者,自然深切、別具一格。
  更令人稱道的是朱自清在語言表達上的追求。在“序”中他談了自己如何煉字造句,提出了記敘性語言如何增強形象化和動態感的美學觀點。他說:“記述時可也費了一些心在文字上:覺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難。顯示景物間的關系,短不了這三樣句法;可是老用這一套,誰耐煩!再說這三種句子都顯示靜態,也夠沉悶的。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個討厭的字,例如‘樓上正中一間大會議廳’,可以說‘樓上正中是——’,‘樓上有——’,‘——在樓的正中’,但我用第一句,盼望給讀者整個的印象,或者說更具體的印象。再有,不從景物自身而從游人說,例如‘天盡頭處偶爾看見一架半架風車’。若能將靜的變為動的,那當然更樂意,例如‘他的左胳膊底下鉆出一個孩子’(畫中人物)。”從中我們可以略略窺見作者的匠心。這里不妨讀上一段:
  佛羅倫司(Florence)最教你忘不掉的是那色調鮮明的大教堂與在它一旁的那高聳入云的鐘樓。教堂靠近鬧市,在狹窄的舊街道與繁密的市房中,展開它那偉大的個兒,好像一座山似的。它的門墻全用大理石砌成,黑的紅的白的線條相間著。長方形是基本圖案,所以直線雖多,而不覺嚴肅,也不覺浪漫;白天里繞著教堂走,仰著頭看,正像看達文喬(達·芬奇)的《摩那麗沙(蒙娜麗莎)》像,她在你上頭,可也在你里頭。這不獨是線形溫和平靜的緣故,那三色的大理石,帶著它們的光澤,互相顯映,也給你鮮明穩定的感覺;加上那樸素而黯淡的周圍,襯托著這富麗堂皇的建筑,像給它打了很牢固的基礎一般。夜晚就不同些;在模糊的街燈里,這龐然的影子便有些壓迫著你了。(《佛羅倫司》)
  在作者的筆下,那高大的教堂、黑白的線條、冰冷的大理石都似乎得了生命一般,高大而有親和之力,單調卻不乏“溫和平靜”,一切都顯得和諧相融;加上對白天晚上的教堂的不同感受的渲染,使得這座大教堂在讀者感覺中,不但產生了“形似”的美,而且也有了“神似”的美,而這種悠悠不盡的審美情趣蘊含在作者樸素的敘述之中。
  一位真正的作家由成熟到老到的發展,常常帶有這樣的普遍規律:越是大作家,越到完全成熟之時,其語言越是樸素,文義越是明晰。《歐游雜記》中所反映的作家散文風格的改變正說明這個道理。作品中語言表達自然質樸;所敘之言,信手拈來;表情表意,委婉有致;古語活用,不留痕跡;口語巧用,恰到好處。話雖說得自由曉暢,但毫不浮泛,絕無贅語,確確實實體現出作者深厚的語言功力,真個叫人為之“傾耳入神”,“一句一點頭”。最后請欣賞其中的一段:
  兩岸山上布滿了舊時的堡壘,高高下下的,錯錯落落的,斑斑駁駁的:有些已經殘破,有些還完好無恙。這中間住過英雄,住過盜賊,或據險自豪,或縱橫馳驟,也曾熱鬧過一番。現在卻無精打采,任憑日曬風吹,一聲兒不響。坐在輪船上兩邊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種各樣的堡壘歷歷的從眼前過去;仿佛自己已經跳出了這個時代而在那些堡壘里過著無拘無束的日子。游過一段兒,火車卻不如輪船,朝日不如殘陽,晴天不如陰天,陰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幾點兒螢火,一閃一閃的在尋覓荒草里的幽靈似的。最好還是爬上山去,在堡壘內外徘徊徘徊。(《萊茵河》)
  讀到這兒,可能勾起了你想找本《歐游雜記》讀讀的欲望了吧!不過,讀這樣的作品,不便在人聲嘈雜之處,不便在心境煩躁之時,你不妨在心情恬淡之時,沏上一杯茶或沖上一杯咖啡,靜夜里臺燈下細細品讀,那時,你一定會從中讀出滋味,令你嘖嘖稱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古老的人生經驗,也是中華的文化箴言。書讀得多了,連成線,就成了路;路行得多了,記下來,就變成書。《歐游雜記》即是行路人的書作,朱自清的筆墨就是作文的成功之路。讀進去,你就上路了,一路歡欣,一路漂泊,一路如詩如畫的風景……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弓的右邊加上山豎出頭下加又
    @②原字為禾右加農
    @③原字為江的左半部右加蒙
  
  
  
語文學習滬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郭惠宇20002000郭惠宇,安徽馬鞍山二中 作者:語文學習滬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郭惠宇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44:35

[新一篇] 探索公共圖書館的使命:英美歷程借鑒

[舊一篇] 揭開中國近代史的序幕——《鴉片戰爭史》評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