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人類學的審美走向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04)04-0039-005
      一、問題的提出
    人類學從一開始,就與美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多維發展的人類學,就有審美人類學一支,就有跟審美直接相關的文學人類學、藝術人類學等交叉形態。在人類學的大家庭里,有著美學的重要成員。
    美學于人類學,不僅有著局部構成的意義,更有著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的普遍情形。這種情況,在生態人類學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這是由美學與人類學的學理相通,特別是研究領域的相關決定的。人類學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科學。美學是通過探索主客體潛能的對應性自由實現,以構建審美人生與審美世界的科學。顯而易見,兩者在目標的設計、目標實現的途徑與機制方面均有著相互包含性,相互貫通性。憑此,美學不僅可與人類學交叉,形成人類學的分支形態,還可向人類學的整體形態、全部形態滲透,構成人類學的普遍特性:審美性。審美性是人類學的固有特性,是人類學的整體本質的重要側面,審美走向是人類學的固有軌跡與發展路徑。
    人類學與美學、生態人類學與生態審美學,是在發展中強化了趨合性,乃至趨同性。殊途同歸,當代美學的前沿形態是生態審美學,生態人類學的前沿形態也是生態審美學。它們從不同的坡面躍上同一個峰頂,形成整合發展之勢,顯示了科學發展的規律。^  二、走向生態審美結構^生態人類學是應用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人的素質、潛能、本質、本質力量自由地形成、發展和與大自然對應性實現的科學。這種對應性實現,構成生態關系、生態結構、生態場,形成各部分協調發展特別是整體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自由。這一自主、自足、自律、自覺、自然的生態自由,既是系統的生態規律與生態目的的統一,還是系統的生態規律、生態目的與系統的審美規律、審美目的的統一,是生態自由與審美自由的結合,從而構成了生態審美自由。與此相應,生態人類學也一步一步地實現了與生態審美學的融通與同構。
    生態人類學在當代的發展,可分為初始、發展、提升三個階段。它每向前發展一步,生態性與審美性的融和隨之推進一步,審美性生態結構,也相應地走向審美化的生態結構,最終走向生態審美結構。
    1.審美性生態結構
    當代始初形態的審美人類學,倡導人的本質和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形成以主體為宗旨為目標的生態結構。在形成這一生態結構的過程中,主體的生態規律和客體的生態規律達到統一,客體的生態價值統一于主體的生態目的,具備了高于人類學的生態性。同時,它也具備了一定程度的生態審美性。美是主客體潛能的對應性自由實現。在上述生態結構里,主體的生態潛能與客體的生態潛能達到了一定程度的對應性自由實現,在顯現生態真、實現生態善的同時,構成了生態美,達成了生態真、生態善、生態美的三位一體。
    但這種生態性與審美性的統一,還是初步的,所形成的生態審美性的質值量度還不夠高。這主要是由于主客結構的生態不平衡導致的。
    首先是合規律與合目的的不平衡。它由合目的的不平衡所導致。全面的合規律實現了主客雙方的平衡,即生態結構既合主體的生態規律也合客體的生態規律,兩者協同,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整體的合規律;合目的是不全面的,客體的生態價值不指向自身,而是指向主體,為主體的生存發展服務。也就是說,客體沒有自身的目的,以主體的目的為目的。這種合客體的目的與合主體目的之間的不平衡,導致了合規律與合目的的不平衡,即合規律是比較充分與全面的,合目的是單一的片面的,這就影響了生態結構的穩定與制衡。
    再有是主客雙方生態潛能實現的不平衡。主體的生態潛在既合自身規律又合自身目的中得到了較充分的實現,客體的生態潛能在合自身規律與合主體目的中未得到充分的實現,導致整體結構潛能實現的未充分。上述生態的不平衡,導致生態真的顯現不夠充分,生態善的實現不夠完備,生態美的建構不盡理想,雖達到了真善美的統一,但不是大真、大善、大美的統一,更不是盡真盡善盡美的統一,構成的是審美性生態結構。
    這種客體合于同于主體的生態結構,顯示了靜態平衡之美。它的結構聚力大,且全統一于主體一方;結構張力小,且在趨合于主體中模糊了個性、多樣性、差異性、矛盾性;結構趨向嚴謹,但是顯得呆板僵硬,整體形成統一,然而缺乏靈氣活韻。這種彈性不足的生態美形式結構,反映了生態美的內容構成,也存在著相應的缺陷。生態美的內容,是對應性自由實現的主客體潛能。張力托載的客體生態潛能自由實現不夠,聚力托載的主體生態潛能自由實現的程度相對較高,造就整體實現的生態潛能,是一種非平衡的統一,非多樣生態性的統一,同樣缺乏生態審美活力和生態審美靈性。總而言之,這是一種因生態性的缺失,或者更具體地說,因生態活性與靈性的缺失,而缺乏生態張力與審美彈性的生態結構,是生態真、生態善、生態美處于非平衡發展和非平衡統一狀態的生態結構。這樣的生態結構,蘊含著生態審美性,然沒有實現與審美結構的復合,更尚未成為生態審美結構。這種審美性生態結構是形成生態審美結構的基礎。
    2.審美化生態結構
    生態平衡是生態性和生態審美性同步發展的機制。當代生態人類學在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因生態結構是非平衡統一的,造就了生態張力與生態聚力的非平衡發展,影響了整體的生態活力與生態靈性,生態美和生態審美也因此缺乏彈性。
    當代生態人類學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形成了主客體耦合并進的生態結構。在這一結構里,主體的生態潛能與客體的生態潛能,相互生發,相互制約,進而在相爭相勝與相競相贏中,實現了動態平衡。
    主客體動態平衡的生態結構,既合主體的生態規律、生態目的,也合客體的生態規律與生態目的,更合主客體協同發展的生態規律與生態目的,生態真與生態善實現了相生互長,構成了動態統一。
    主客體動態平衡的生態結構,還合審美規律與審美目的,形成了較高程度的生態美。在主客體耦合并生與耦合并長的格局中,主體生態潛能的生發,受對方生態潛能生發的促動與制約,同步形成了結構張力與結構聚力,即自身的發展力與客體的關聯力,這種力作用于客體,既促動又規范客體潛能的生發,造就客體潛能生發時張力與聚力的平衡與同行并至,從而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動態平衡。這就實現了生態多樣性、差異性、變化性、獨特性與生態的統一性、同一性、穩定性、普遍性的結合,構成了超越靜態平衡的生態美,造就了生態真、生態善、生態美在生態結構中的平衡結合,即一體三面的統一,形成了審美化的生態結構。
    3.生態審美結構
    在當代生態人類學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圈形生態結構實現了整體制衡的聚力和永續發展的整體張力的內在統一。在良性循環、螺旋發展的整體生態運動中,強大的結構聚力內在于強大的結構張力之中,內在的聚力維系了整體結構的統一、穩定與平衡,外在的張力,推動了整體結構的變化、更新、發展與提升。由于聚力在張力中,張力是聚力化的張力,聚力是張力化的聚力,張力發展到那里,聚力隨之布展到那里,這就實現了圈態結構每一次整體循環的變化、更新、發展、提升,都是統一的、穩定的、平衡的。這種內在的整體的動態的生態平衡,在生態性與審美性的統一方面,以及真善美的同物共象方面,都超越了此前兩個階段的生態人類學。
    當代初始階段的生態人類學,描述的生態結構是依生形態的,審美結構是靜態平衡形態的。客體依生、依存、依從、依同主體的生態結構,決定了張力趨于、合于、同于聚力的審美結構。依生的生態結構,是淺近的、單方面的、單向度的生態聯系、生態規律的表征,顯示了基礎形態的生態性,靜態平衡的審美結構,是初級的、單向的審美聯系、審美規律的揭示,兩者統一,構成基礎平臺的生態審美性,形成審美性生態結構。
    當代發展階段的生態人類學,闡明的生態結構是共生形態的,審美結構是動態平衡形態的。相生共長、相競共贏的生態結構,促進了張力與聚力協調發展、平衡統一的審美結構。共生的生態結構,是深刻全面的雙向往復的生態聯系、生態規律的反映,具備了高級的生態性,動態平衡的審美結構,是深刻、全面的審美聯系、審美規律的托載,形成了高級的審美性,雙方統一,構成審美化生態結構。
    當代高級階段的生態人類學,即當下處于前沿形態的甚或未來形態的生態人類學,論證的生態結構是整生形態的,審美結構是圈態良性循環的,即整體動態平衡的。整生,是最系統、最深刻也是最普遍的生態規律,整生促成的整體動態平衡,是天人整體生態潛能的自由實現,同樣是最系統、最深刻也是最普遍的生態審美規律。這就達成了最高形態的生態性與最高形態的生態審美性的統一,構成了生態審美結構。
    隨著當代生態人類學的發展,它的審美性生態結構,經由審美化生態結構,走向生態審美結構。生態審美結構是生態結構與審美結構的重合,是生態人類學走向生態審美學的重要標志。
      三、走向生態審美關系
    生態關系構成生態結構,生態關系的性質決定生態結構的性質。生態人類學在闡明生態結構的形態與性質的同時,揭示了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系的屬性與特質,顯示了生態結構與生態關系的統一性。
    生態關系是生命體在生態活動中構成的總體價值關系。它包括指向真的認知關系,指向善的倫理關系,指向益的實踐關系,指向宜的日常生存關系,指向美的審美關系等。上述五種生態關系相互結合,相互滲透,不斷使自身的本質綜合化與整體化。綜合化,使每種生態關系的價值指向,包含其他生態關系的價值指向。整體化,使每種生態關系的價值本質,成為整體生態關系價值本質的一個側面。
    在人類的早期,審美關系本是依存其他生態關系的,為其他與生存更為直接的生態關系服務的。審美關系走向獨立后,與其他生態關系的結合、滲透較為普遍,隨著生態文明的發展與提升,審美關系逐步實現與其他生態關系的交叉、復合與同構,形成審美性生態關系、審美化生態關系,生態審美關系,一步一步地使生態審美的價值追求,成為生態關系的普遍的、主導的、最高的本質規定。生態人類學是生態文明逐步走向自覺的產物,它揭示了生態關系的審美化進程,顯示了自身的發展與生態關系審美化的對應。
    1.審美性生態關系
    當代初級形態的審美人類學,揭示了生態關系的審美性。審美性生態關系,指生態關系的整體及其各部分,均有著審美的指向性。在天和于人的依生結構中,所展開的生態關系,除了純粹的審美關系外,其他諸如指向真、善、益、宜的生態關系,均同時具有審美價值的追求。在上述生態關系中,展開的各種生態活動,除符合特定的生態規律、實現特定的生態目的外,還不同程度地遵循了審美規律,構成了審美價值。審美性生態關系,所指向的價值系統,以真、善、益、宜為主體價值,審美價值作為次要價值,統一于主體價值。當審美價值與主體價值發生矛盾,前者必須服從后者。與遠古不同的是,這種審美價值有著獨立的審美功能,它不依附其他價值,也不僅是其他價值的生發手段。隨著生態文明的進一步提升,生態結構、生態關系的進一步合理,它在價值系統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進一步實現了與其他價值協調平衡的發展。
    2.審美化生態關系
    當代發展形態的生態人類學,所揭示和描述的生態結構、生態關系更為和諧自由,審美價值與生態價值更為平衡與統一。在主客體耦合并進的生態結構里,雙方的生態關系與審美關系走向同一,生態價值的真、善、益、宜指向與審美價值的怡情悅性指向趨于一致。雙方生態潛能耦合并進的自由實現,既創造了多元的生態價值,也創造了豐富審美價值。這兩種價值,實現了一體兩面的統一,展示了在生存中審美、在審美中生存的理想境界。
    3.生態審美關系
    當代提高形態的生態人類學,所闡明的圈態整生結構,包蘊了人與自然良性循環的生態發展關系。它是天人耦合并生的生態與審美同一的結構關系的發展。它變二元對生的審美化生態關系,為多元整生的生態審美關系。在生態關系、審美關系的深刻性、廣泛性、整體性以及雙方統一的完備性方面,后者都要超過前者。再從價值目標來看,它把結構關系所指向的最高目標定位于生態審美的價值追求。生態關系的真、善、益、宜都指向美,歸于美,歸于生態美,歸于生態審美,歸于天人整體的美生。
    這種歸于美生的最高價值指向,是以往的生態人類學所沒有的。初始階段的生態人類學,審美價值作為次要價值,合于真、善、益、宜的主要價值中,美學作為次要的成分進入生態人類學之中。發展形態的生態人類學,審美價值和真、善、益、宜的生態價值同等同構,一體兩面,二元并存。美學與生態人類學走向合璧。只有提高形態的生態人類學,把所有的生態價值目標,提升、整合為生態審美的價值目標,構成審美地生存和詩意地棲居。生態人類學順理成章地趨向自身的高級形態——生態審美學。
      四、走向生態審美自由
    生態結構、生態關系是形成與決定生態自由的。生態結構、生態關系越是充分的、平衡的、整體的合規律合目的,也就越能形成與發展生態自由。審美結構、審美關系與審美自由的關系也如此。當代初級形態的生態人類學,生態結構、生態關系在合規律合目的方面,存在著非平衡性,非充分性,非整體性,形成的生態自由也就有限。與生態結構、生態關系結合并受之影響的審美結構、審美關系,在合審美規律及合審美目的方面,以及形成審美自由方面,也存在著相應的不足。再有,生態自由與審美自由也存在著非平衡統一現象,構成的審美性生態自由,是一種帶有審美自由特點與性質的生態自由,審美自由在生態自由的結構中不占主要地位。
    當代發展形態的生態人類學,生態結構、生態關系與審美結構、審美關系走向一體兩面,在合規律合目的方面,實現了主客雙方動態平衡的統一,審美自由與生態自由二元一體地并生共進,形成了審美化的生態自由,或曰生態化的審美自由。審美自由與生態自由,實現了同形共相。
    當代提高形態的生態人類學,其圈狀結構與整生關系,在整體的合規律合目的中,所形成的生態自由與審美自由整合發展,趨向高度自覺、自然的生態審美自由境界。
    隨著生態人類學的向前推進,包括人類在內的生態整體的生態自由的審美化程度在持續提高,最后走向以審美為核心、為主旨的生態審美自由,生態人類學也憑此一步一步地走向它的高級形態——生態審美學。
      五、走向生態審美場
    生態場是生態人類學的整體對象。這一整體對象,隨著當代生態人類學的發展,形成了不斷地走向審美化的趨向。當代初始階段的生態人類學,研究的生態場,是主體對象化的生態活動域。主體的對象化生態活動,在遵循生態規律、實現生態目的的同時,一定程度地遵循了審美規律,實現了審美目的,這就構建了帶有審美特性、具備審美意味的生態場,即審美性生態場,從而說明,生態人類學從一開始,就含有豐富的美學成分。
    當代發展階段的生態人類學,研究的生態場,是主客體耦合并進的生態活動域。主客體對應耦合的生態活動,更合生態規律、生態目的,也更合審美規律審美目的,構成了生態化的審美活動域。在這一活動域里,彌漫的生態氛圍,有著濃郁的審美氣氛與審美情調,是生態氛圍與審美氛圍的統一。這審美化的生態氛圍,升華出審美化的生態意識。這就實現了生態場三個層次的審美化,從研究對象方面,顯示了生態人類學與美學的緊密結合。當代提升階段的生態人類學,研究的生態場,是天人一體的螺旋提升的生態圈。它按照整生的生態審美范式、美生的生態審美理想運轉,構成了良性循環的生態審美活動圈,成為生態審美場的基礎層次。在其上,浮動著生態審美氛圍。生態審美氛圍升華出生態審美風范。生態審美風范作為最高的生態審美原理、原則、模式,沉入生態審美氛圍,進而使生態審美活動潛移默化,自覺自然地按照來自最高層次的生態審美理性運轉,構成更加良性循環的天人一體流轉的生態圈,生成更高形態的生態審美場。
      六、走向生態審美學
    整體對象是建構理論體系的基礎與起點。當代生態人類學和生態審美學在整體對象上的同一,決定了雙方理論結構的一致,確證了生態審美學是當代生態人類學發展的高級階段。
    當代生態人類學走向生態審美學,不是自身的異化,而是學科發展的必然。
    生態審美文明、生態審美自由是生態人類學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的生存與發展的境界,與生態文明、生態自由的發展直接相關。人的生存發展的高級目標,是生態審美。生態文明、生態自由的發展方向,也聚于生態審美。墨子說:“食必常飽,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層次理論,也認為人的生存需要滿足后,自然地形成審美需要。審美,是人的高級生態目的,生態審美更是人的普遍的系統的高級生態目的,它要求人的各層次需求的滿足,同時是審美的滿足,人的生存與發展目標的實現,同時是審美的實現。隨著生態文明、生態自由的進一步發展,審美這一高層次的生態目標向其他低層次的生態目標回生與覆蓋,生態審美將由生態理想逐步地成為生態現實。這就使得生態人類學,自然而然地把美生即生態審美,作為自身的整體價值目標,從而歷史地走向廣西民族研究南寧39~43B7美學袁鼎生20052005生態人類學從包含審美性,到實現審美化,最后走向生態審美學,形成了由局部到整體的審美走向。生態人類學/審美走向/生態審美/生態審美學基金項目: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規劃項目(03SJA72005),華南理工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苗子項目(D76020)趙聲良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冢繁體
      @②原字山下加豆右加頁繁體
      @③原字般下加木   (Departrment of philosoph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袁鼎生,廣西民族學院副院長、教授,文學博士。南寧,530006 作者:廣西民族研究南寧39~43B7美學袁鼎生20052005生態人類學從包含審美性,到實現審美化,最后走向生態審美學,形成了由局部到整體的審美走向。生態人類學/審美走向/生態審美/生態審美學基金項目: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規劃項目(03SJA72005),華南理工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苗子項目(D76020)趙聲良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冢繁體
      @②原字山下加豆右加頁繁體
      @③原字般下加木

網載 2013-09-10 21:46:33

[新一篇] 生存論意義上的精神文明

[舊一篇] 生態文化與感知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