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僧先生小傳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吳雨僧先生,清光緒二十年甲午七月二十日(1894年8月20日)生于陜西涇陽縣安吳堡,原名玉衡,少年時改名陀曼,1910年報考清華學堂時更名為宓,取其“安靜”之義,字雨生,又名雨僧。

  先生生父名建寅,字芷敬。落世半年,生母辭世,3歲過嗣與叔父。嗣父名建常,字仲旗,民初曾任涼州副都統及國民政府監察委員。吳氏為涇陽望族。先生文心早慧,幼即寢饋詩文,亦以天性所近,得之自然。13歲起就讀三原宏道學堂,孜孜向學,中懷文字起衰、赤驥風塵之想。宣統三年(1911)春,考入清華學堂(前身為游美肄學館),是為清華立校之始,同學有吳芳吉、湯用彤、劉方濟等。五載流光,書卷沉吟,于青燈識味之際,先生卒業清華。民國六年(1917)夏,放洋赴美。入弗吉尼亞州立大學二年級習文學,翌年轉學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師從文學批評家白璧德(Irving Babbitt)。自此植立融會中西悟真崇道之人文主義理想。其時,《紅樓夢》、柏拉圖、中西文化之本體精神皆先生子思與俳徊者。同道陳寅恪、俞大維、湯用彤、張鑫(歆)海、樓光來諸君,俊彥常集。越三年,先生于該校本科及研究院先后畢業,獲文學碩士銜,旋即應已先期返國的梅光迪先生約,買舟還。抵滬后,任教于南京東南大學英語系,講授《英國文學史》等課程。

1922年,先生參與創辦之《學衡》雜志出版,任總編輯。并于該刊先后發表《文學研究法》、《論新文化運動》、《詩學總論》、《英詩淺釋》、《我之人生觀》等論文,譯介白璧德等人論人文主義思想資料。十年間,先生由東南大學而東北大學而清華大學,席不暇暖,于《學衡》編事仍任之始終,耿耿其心。時新文化思潮涌動,先生不喜趨時,亦不惜以自己之失敗奉獻時代。其弘揚傳統文化之真價值,反對宗傍自然主義、機械主義、功利主義的“物主文化”意識,持守以人文道德為本位的文化觀和獨行精神(意志自由),運思宏遠,慷慨任道,其意義初不以白話文言之爭、新舊之爭所限也。《學衡》之外,先生亦曾主編《大公報 ·文學副刊》,至1933年止。

另,1925年,先生重返清華園故地。是年,值清華改為國立大學,開設國學研究院,先生主其事,奔走籌畫。聘請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為導師,稱一時之選,先后有吳其昌、劉盼遂、徐中舒、高亨、王力、謝國楨、劉節、陸侃如等問學于此,先生有功學術亦大矣。后辭研究院主任職,專任外文系教授,開設“中西詩之比較”等課程,才俊之士多出門下。

婚姻生活為先生另一煩惱。先是,于1922年與杭縣陳心一女士結縭,七載后分手。而所摯戀之“海倫”(毛彥文女士)棄而他適。故先生有“空軒詩”懺語:“空軒冷月對梅花,往事回環夢影斜,始信情場原理窟,未甘術取任緣差。”其情感獨鐘,不恤人言,表現其人亦有詩人雪萊式的浪漫氣質,情真而襟懷坦白,非世故所可譏彈者。

七·七變起,先生隨清華南遷,輾轉入滇,執教于西南聯大。又講學不輟于成都之燕京大學、四川大學,樂山之武漢大學,遵義之浙江大學,于文學事旨、人生哲理,深研幾索,撥隱抉幽,恒以出世心為入世事。

光復后,先生出川,居白云黃鶴地方,受聘武漢大學教席。又一度講學西安、廣州。1949年4月再度入川,欲赴成都川大,阻于重慶北碚。自此卜居山城,任教于西南師范學院,迄于暮年。

先生后半生,寂寞而坎壈猶加,仍勤勉教苑,出入中西文史,奈何著述付梓為難,墨澤多歸散佚。然其安道樂仁、嚶嚶友聲,俱見于一生詩作及與寅恪先生的終生友誼。其遺音大旨或已寄托于1935年中華書局版《吳宓詩集》一巨冊,及新版之舊稿《文學與人生》。作為20世紀中國文化性格、命運的典型之一,其“保守”,或須平心覆按,再作釋讀。

惟先生一生知音難獲,值1966年“文革”難起,更在劫中。先生備嘗折磨,晚境凄涼,至生活難以自理,伶仃無所依,1976年冬由妹須曼迎養回籍。迄1978年1月17日瞑逝故土涇陽,終年八十四。后三年,名譽得以恢復,埋骨灰于嵯峨山下。

吳方 2011-04-11 20:20:24

[新一篇] 從《孫傳庭疏牘》看明末陜情

[舊一篇] 《鵑失啼》與黨崇雅晚年心態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