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鵑失啼》與黨崇雅晚年心態研究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長安大學圖書館 710064)

 

【摘 要】本文以黨崇雅傳世詩集《鵑失啼》為據,分析研究黨崇雅晚年心態,認為詩作表達了亡國之恨,失節之悔和喪子之痛。
  【關鍵詞】 明清史 黨崇雅 鵑失啼
  【分類號】 K827=49


 《鵑失啼》是明末清初名臣黨崇雅晚年致仕后,避世隱居在寶雞固川方塘埔村北太平堡天然山洞意先居所作詩集,大約寫于順治十二年(1655)至康熙三年(1664),共收詩165首。從內容上看,其中除《有是無》和《無是有》兩首五律詩帶有濃厚的虛無縹緲的佛家禪意外,其余都是贈答懷念友人、哭憶愛子和述懷的寫實之作。據統計:狀景抒懷詩共65首,贈答友人詩55首,懷舊傷感詩25首,哭憶愛子詩10首,題畫詩7首。《鵑失啼》是黨崇雅惟一傳世詩集,另有數篇碑文志序題跋散見于地方志中,其余著作已散失無存。黨崇雅,寶雞蟠龍山人,1585年生,1625年中進士,初仕南陽府推官,升都察院山東道監察御史,選四川巡按,崇禎末年官至戶部督餉侍郎。明亡,投降李自成。后降清,任刑部左侍郎,升尚書。調戶部尚書,告老還鄉,特旨起用內翰林國史院大學士,未一年,告老致仕,回原籍寶雞。1666年去世。民間尊稱“黨閣老”,其軼聞故事廣為流傳,并被編為戲劇《黨閣老辭朝》。

一、《鵑失啼》題解及主要思想傾向

《鵑失啼》抄本是咸豐五年寶雞人李棻手抄,書前錄《寶雞縣志》“黨崇雅傳”二篇,并有道光十七年小蓬山人題跋和東崖樸堂氏《書鵑失啼后》七律詩一首。后附閱邑志補入詩二首,《賈大司馬修棧記》和《寶雞縣志序》文二篇。李棻作了一篇序言,認為黨崇雅仕清是借清復仇,為明朝官僚地主報農民起義鎮壓之仇。又說:“余曾聞故老相傳,先生于闖焚神器之日,隱居待時,日與僚友數人,聯床賦詩,談心適慮,竊臆《鵑失啼》即此時所作也。今讀其詩,音節蒼古,可歌可泣,雖未與先生同時,戴共主,而憂國思君之忱,如見先生之忠魂宛在”。[1][P7]猜測《鵑失啼》作于甲申(1644)年是不對的。黨崇雅在《鵑失啼》中表達了亡國之恨,失節之悔和喪子之痛,是其晚年悲恨痛悔,寂寞孤獨,無人理解,被人嘲諷的苦悶心情的反映。詩中大量借用莊子寓言典故,是失意之士借老莊思想自我麻醉,排遣孤獨痛苦的常用方式。“莊子思想是士人人生失意時的一種精神慰藉,是可以得到解脫的一片精神天地。……有的因莊子思想而走向消沉,有的因莊子思想而走向曠達,而有的卻因莊子思想而走向悲憤。”[2][P12]

“詩以言志,凡身所履之地,與所處之時,艱難險阻,抑郁無聊,口所不能宣者,而詩皆足以達之。是詩為發抒性情之具,抑即為覘驗人品之券也。”[3][P7]“崇雅回鄉后心情是十分苦悶的,一是憂慮民生。十年間災荒不斷,人民饑苦,再加上家事不順,愛兒黨恂如夭亡,還有地方上有封建正統觀念的人對他‘三易其主’的不理解,說什么‘樂死劉之勃,氣死黨崇雅’”[4][P242]“曾聞鳥之鵑者,愧德不靈,若遂自亡,化而為鳥,血鳴達旦。余曷鳴乎?惟德不朽,生其具耳,是以遽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衛武公行年七十,而興淇澳綠竹之感,原所存出,豈無謂哉?余也按步循墻,詎敢自外于古,不了之生,逼八十矣。視彼五十七十,課行若何?晝為夜息,旦氣若何?追昔泣今,此心之悔,翻天覆地,猶然我也。秦人不自哀,誰其哀之。亦曰:“山間明月,江上清風。且得一寸心,容此萬斛愁。蘆灰可止滔水耶?二子能指東南翔雍耶?鑿井窺天,傾肝瀝膽,卒至竭思。血枯歸化,不得結舌無聲。人乎鳥乎,向誰鳴乎。故曰:《鵑失啼》。康熙癸卯春月有先山人于姜黨崇雅題于混沌穴。”[5][P9]黨崇雅在自序中解釋了以“鵑失啼”命名詩集的緣故,也指示了詩作的情感基礎是“此心之悔,翻天覆地。”杜鵑鳥又名子規,相傳蜀帝杜宇稱為望帝,他死之后其魂化為杜鵑,其啼聲慘烈吐血,人民見鵑鳴而思望帝。費孝通在《杜甫與杜鵑》一文中說:“杜鵑是望帝的化身,久已為人所公認,所以杜甫見群鳥‘禮若奉至尊,’不免要引起當時亂世的君不君、臣不臣的現象。”“但是可憐,在這禽鳥都不如的人類,在湮滅了人倫禮法的人類,除了互相殘殺和爭斗外,毫無其他合乎人道作為的人類里,既無明君可尋,更沒順民可求。”[6][P320]黨崇雅曾任四川巡按,對四川杜鵑及杜甫詩當然熟悉。“少陵先生者,余素奇先生之詩,并奇先生之遇。何也?曾見《得弟書》:‘老身須付托,白骨更何憂’!為之掩卷,即流寓秦州,遺韻頗多,非詩也,蓋以不可逃之身寄無可寄之心者也。”[7][P287]黨崇雅與杜甫一樣,遭逢昏君亂世,兵荒馬亂之際,顛沛流離失所,抱負理想難以實現,《鵑失啼》之作,也是“以不可逃之身寄無可寄之心者也”。借用杜鵑啼血失聲意象表達自己痛悔不已,有口難辯的復雜心情,是恰當而自然的。

二、黨崇雅在《鵑失啼》中抒發了明朝滅亡的亡國之恨

明清易代,甲申乙酉之際,“這是一個大變動的時代,每一個英雄豪杰或遲或早都要面臨生與死、忠與奸的抉擇。這又是一個悲慘的時代,每一個英雄豪杰幾乎都以鮮血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句點。”[8][P17]“于姜先生,我邑名人,大明臣子,其委身以事懷宗也,累官至戶部尚書[侍郎],人臣之榮。不可謂不極矣,而際遇亦不可謂不艱。比年以來,群賊蜂起,進思退補,交瘁心力,惟以恢復社稷為任,孰意天心不佑,未幾年而河山一改,人臣履極尊之地,當鼎革之時,滿腔愁慘,實有難為俗人道者,悉寓于詩中以發之,亦固其宜。”[9][P7]黨崇雅在《寶雞縣志序》中說:“語云‘窮則變’,今日之風俗,猶望今日之人心留之乎?惟自歲之己巳,寇氛漸熾,戶口日消,桑田半成草萊……所可為之,慎固封守,樹內藩以御外侮而已。余故出蜀入告曰:‘綢綢西南牖戶。’雖兩廑圣慮,深愧空言無當。”[10][P51]黨崇雅希望明朝廷注意防守四川,保住南方半壁江山,但空言無濟于事。慎固封守,樹內藩御外侮的正確建議不被崇禎帝采納,奏請皇帝重用四川名將涂原以蜀人治蜀兵防守巴蜀的正確建議被朱由檢拒絕。后李自成崛起于商洛漢中,張獻忠稱王于四川重慶,明朝廷即全面崩潰。“縱覽天外,紛愁取匡。移形落影,矗草回光。石鼓蹺望,潘溪沸狂。嗟蘭有室,憶味含香。拂柳清岸,飛花折腸。金斷說利,卯起追商。云也南返,龍其北翔。鞭秋熟黍,續命饜稂。寄興之戴,返舟者王。傾山著霧,裂雨垂堂。披開尺素,顛倒玄黃。炎威日永,胞短思長。淡卻如水,醇仍醉觴。摶沙膄腹,亂耳鳴璫。榆景伊近,鳥哀莫將。我深眷念,誰忍遺忘。忽見風轉,兩鬢揮霜。歸心失所,剜肉醫瘡。”這首《懷舊》詩是《鵑失啼》第一篇。總述其晚年歸隱生活和苦悶心情。《苦略》詩具體描述其人生痛苦,以無所歸一句領起通篇。“歸舟迷口渡,浪逆打漂萍。積想深殘夜,待酬畏及晨,追亡遺乃影,忘返失其真。四壁垂天蓋,荒田暫幕賓。層巖盤曲轍,跋馬駕方輪。困極居奇貨,情深說故人。滅明心割痛,胡廣杖行迍。撫弱看磨硯,娛甘茹味辛。呼炊曾得伴,抱枕自長呻。造命非無意,勞生亦有因。顏窺今異舊,眼入昔驚新。縱灑歧途淚,何辭躍冶嗔。饑寒難作主,喜怒敢攖鱗。為妒流清鬼,偏留遺戮民。游魂沉月旦,挺骨試荊棒。步到周千變,聲狂患一身。分愁誰識取,息氣怎凝神。點雨無寧耳,波風亂鼓唇。休哉朝者菌,倦矣古之椿。遍地翻江海,吞來當玉津。”這首詩用歸舟迷渡,逆浪漂萍起興,抒發了黨崇雅晚年担心被人誤解貶損的心情。“滅明心割痛”是用春秋時孔子弟子澹臺滅明的兒子被水溺死指代黨恂如夭亡的喪子之痛。“胡廣杖行迍”是用東漢中期重臣胡廣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壯,繼母在堂朝夕瞻省,傍無幾杖,言不稱老的典故,反襯自己步履艱難,扶杖而行的衰敝情形。“縱灑歧途淚,何辭躍冶嗔”反映黨崇雅明亡之際,雖然歧路徘徊,道窮痛哭而返,然仕闖及清,難辭茍且偷生,攀援幸進的嘲諷。“饑寒難作主,喜怒敢攖鱗”吐露了身處亂世,饑寒交迫,無法自由選擇生存方式的艱難困境和皇帝專制制度下進退惟谷、伴君如伴虎的恐懼心態。

1644年三月十九日凌晨,崇禎帝朱由檢自縊于煤山。二十日“賊分騎走通州,叛弁魏廣勝出糧餉賊,州遂破。黨崇雅、柳寅東在通州降。二十一日,黨、柳方巾色衣,自西長安門騎馬入內。二十四日,例授原官偽侍郎,直指使”[11][P104-114]可見黨崇雅是被農民起義軍俘虜才被迫投降的,“不曰叛降,曰降臣何?明諸臣之初心,非有背逆,偷生畏死,以至此極也。夫國亡君死,為人臣者,仗戈匡復,宏濟艱難,計之上也,能死者次之。既不能為其上,又不肯為其次,隱忍貪昧,廉恥道喪,名辱身危,愧恨莫及”。[12][P126-127]“明亡之際,事多令人啼笑皆非。……非但‘忠義’被歸結于死,“失節”亦必以死懲之。‘節義’問題簡化為死的問題,死成為最終解決。實在痛快之至,也荒謬之至。但這還非有關死的議論的全部,死否之外,更有死早死遲的議論,即死,而又有以一死塞責的批評”。[13][P30]《述懷》詩“夫豈耽余歲,始知脫網難。身心多自負,天地肯為寬。積恨形敲影,抽思膽裂肝。朝迎風雨侮,暮臥杖針端。待喚皮毛問,爭啼骨髓干。我途悲阮籍,誰雪臥袁安。書起忙留畫,袍先教典冠。旋巢回顧卵,奪氣刷飛翰。枻鼓孤舟渡,津迷萬里灘。冥冥游不到,日日抱冰丸。”不是偷生怕死,而是走投無路,身心矛盾痛苦,寢食不安。途窮而哭,孤舟迷渡,悔恨苦惱,如飲冰吞雪。《聞鳥》詩“飛高聲在耳,想入舊時枋。不解號飛意,惟深繞樹藏。分愁難共語,合苦敢攖芒。大地渾如許,偏來折我腸”。聞鳥聲起興,鳥尋故巢而不得,號鳴高飛,繞樹深藏,比喻自己家國兩失,名節不保。不能共語分愁排解,又怎忍觸動痛苦的敏感神經,多添煩惱。天地這么廣大,這慘叫的鳥聲為什么偏來折磨我的肺腸,真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與杜甫同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受了。其《感燕》詩“棲屋飛來遠,計歸切舊投。低聲傳密語,點淚灑離愁。啼咽心傾倒,腹狂血出嘔,迷深誰正路,浪跡縱窮游。”借燕子尋故壘而不得比喻自己無有精神寄托和歸宿。黨崇雅降闖王李自成從明朝地主階級立場上看是背叛明朝廷,南明福王小朝廷定從賊案,黨崇雅列在陷北庭聽贖俟定奪者中第五名,而被明遺民士大夫拋棄和羞辱;其仕清,從漢民族儒家立場上又是破壞夷夏之大防,是失節不貞之舉。明末清初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同時激化,尖銳對立,要求每個人不為玉碎,則為瓦全,沒有第三條路可走。《后漢書》“胡廣傳”后論曰:“爵任之于人重矣,全喪之于生大矣,懷祿以圖存者,仕子之恒情,審能而就列者,出身之常體。夫紆與物則非已,直于志則犯俗,辭其艱則乖義,殉其節則失身。統之,方軌易因,險途難御。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遲遲于歧路之間也。如令志行無牽于物,臨生不先其存,后世何貶焉?”[14][P642]黨崇雅處世為人,遭際行事如東漢中后期的胡廣。“胡廣性溫柔謹素,常遜言恭色,達練事體,明解朝章,雖無謇直之風,屢有補闕之益。” [15][P641]胡廣周流四方三十余年,歷事六帝,練達故事而溫柔謹愨,取媚于時,無忠直之風,天下以此薄之。犯顏直諫,逆鱗喪生是胡廣不愿意為也不能為的,黨崇雅也是如此。“以先生讀書明理,豈不知忠臣不事二君,古人垂訓,昭如日星,而顧偷生忍辱,與忘君事仇,趨炎希榮者等乎,其心蓋有不得已而為之者,恐庸流耳目,未能識其微也。”[16][P8]這不得已,就是以“百姓之心為心,因時變通”。[17][P6]“俾薄海內,得扶杖而聽寬租之詔;安居食力,再見法省不煩之治。”[18][P51]黨崇雅是以百姓安居樂業為標準選擇追隨統治者,而不計較一家一姓之得失,個人名節之毀譽,這與封建統治者宣揚的愚忠愚孝是矛盾對立的。

三、黨崇雅在《鵑失啼》中抒發了被迫仕闖和清的失節之悔

清王朝建立之初,大量招用明朝降附官吏,一方面固然是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也是政治手段,“蓋開闖大一統之規模,自不得不加之錄用,以靖人心而明順逆。”[19][P776]但清王朝實權掌握在滿清軍事貴族手中,有孝莊皇太后、皇帝福臨、攝政王多爾袞,還有議政王大臣會議,親王兼管六部。尚書滿漢各一,侍郎滿漢各二,順治五年前無漢尚書。黨崇雅等漢官在清朝不過是充門面,寫文字,備顧問,作參謀而已。而清初剃發令,圈地令,逃人法等弊政層出不窮,遭到漢民族激烈反抗。黨崇雅身為刑部侍郎、尚書,反對濫刑濫殺,草菅人命,奏請暫用明律,恢復朝審秋審制度,參與纂修《大清律集解附例》。“之俊,崇雅鄭重斷獄,可謂能舉其大矣。要其謹身奉上,亦一代風氣所由始也。”[20][P7556]其調任戶部尚書時,災荒戰亂頻繁,財政赤字擴大,黨崇雅一方面奏請減免貧民賦稅攤派負担,另一方面建議精兵簡政,捐納屯田,設法向富民官紳勸獻捐輸,征收財產稅來增加財政收入。而“封建官場常常是不平靜的。同僚間勾心斗角,上司喜怒無常,政敵互相傾軋,政局變幻莫測,都是官場上常見的現象。因此,久歷官場,便揣摸出了圓滑模棱,以時趨避的做官訣竅。靠此便可以八面玲瓏,左右逢源,誰也不得罪,從而順利地做官升官。清代官場上這種做官訣竅甚為流行,清初官場上的普便觀念是:圓滑是明智,剛正是狂愚”。[21][P86]黨崇雅任國史院大學士時“扃居禁署,謝客卻掃,親故難睹其面”[22][P1]其憂讒畏譏,明哲保身之狀如在目前。“駱養性被訐貪婪通賊,辭連黨崇雅,讞不實,免議。給事中莊憲祖劾崇雅衰庸,崇雅疏乞罷,留之”。[23][P7554]順治帝認為“黨崇雅服官潔操,臣工罕睹。”[24][P374]而史書載“八年調戶部尚書,諸法司凜凜,奉法唯謹,節時飯一魚一果,力卻之,日飯粗叨蔬,至家童有乞去者。廝隸赤腳單褲,風雪中從崇雅策蹇過天街,都人士相聚觀嘆:‘尚書公一寒至此哉’”。[25][P1]而順治年間政治斗爭尖銳復雜,多爾袞死后被清算,滿漢隔閡民族歧視,南北官員朋黨斗爭,反清復明戰爭此起彼伏。黨崇雅謹慎小心,正是避禍心理的表現。

1652年,順治對(1644)死節之士進行褒彰,為士大夫確定了新的行為標準,這顯然使黨崇雅等曾事明順二主的歸降者感到狼狽。清朝統治漸趨穩固,歷年科舉少年新進不少,黨崇雅在滿洲貴族和新進少年眼中是可笑可鄙的,況且年已七旬,引年高蹈,實為激流勇退,見機而作的明智之舉。如此則不難理解其任內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僅十個月即告老致仕的緣由了。順治八年上諭吏部:“近見部院諸臣因仍前弊,未能洗滌肺腸,托名熟練,持祿養交,習為固然。其有年屆懸車,戀戀爵祿,豈真有心報國,不過假借朝廷為養身之計。如大學士馮銓著令致仕,戶部尚書謝啟光革職為民,永不敘用”。[26][P289]陳名夏被絞死,陳之遴被流放,都是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所有擁護清朝的漢人對滿族人都懷有矛盾的心理。同時滿族人也警惕著與其合作的漢人,但滿族的君主若不聯合漢官,去擊敗貴族勢力,便不可能有所作為,但他們也意識到,若全按漢族傳統方式進行統治,則會變得過于漢化。從而失去漢族人民對他們的忠誠和愛戴。他們感激與其合作的漢人教會了他們如何按儒家方式統治中國,也同樣地輕蔑這些明朝的叛徒。鄙視其茍且偷生,譴責其變節賣國”。[27][P1]后來清乾隆帝修貳臣傳,黨崇雅果然名列其中。“為清朝效力的漢人,拋棄了明朝末年那種虛幻的道德英雄主義,作為補償,則獲得了實行各種政治改革的機會,這些改革確實起到了穩定中央政府的作用,而這正是崇禎時期那些浮夸的文人學士遠不可能做到的。與滿族合作的漢人有權說他們以“救民于水火”的實際行動完成了儒者的使命,但還是先去了舊日自我標榜的社會理想主義者的自信心。”[28][P2]美國人魏斐德不愧為黨崇雅異國知已,黨崇雅《鵑失啼》所反映的正是缺乏太上立德的不朽,惟恐因失節遭受后人貶斥的復雜心理。而《述懷》詩:“無聊氣轉亂啼聲,為我耽游與海爭。接漢狂瀾思砥柱,呼杯鼓枻待孤征。不知楚越俱肝膽,惟見梃戈是性情。想到沙來摶世界,踢翻萬古沸天鐺”則是激憤解脫之語,表達齊物我,泯是非,遨游逍遙,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思想境界。

四、黨崇雅在《鵑失啼》中抒發了子女先他病逝的喪子之痛

黨崇雅至少有四個兒子,只有黨恂如有歷史記載。黨恂如是順治八年辛卯(1651)科舉人,能詩善文,風流儒雅,深得黨崇雅鐘愛。黨恂如康熙初年病逝,黨崇雅異常悲痛,這使得他的身體健康受到很大損傷。其《哭兒》詩“想我曾餔爾,仍然說少瘳。從容來入咽,隱忍怕生愁。轉盼言無次,吞聲挽莫留。瞻依知在念,別苦復憐不?”“涕泣旁無語,連呼我數聲。從中難盡意,只此不勝情。欲起追長夜,來誰可絕纓 。心濤千丈血,點點向誰傾。”晚年喪子是人生三大不幸事之一,白發人送黑發人,讓人感受到人生的殘酷和無情。而封建大家族若無功名之士維持將不可避免地衰敗下去。黨崇雅死后蟠龍山鄉居大宅院易主,寶雞縣城府居淪為酒肆、書院即是明證。“重門寂寂曾更主,流水潺潺不復灣。石寶平泉評買價,書殘鄴架散人間,后園客罷飄簾動(舊注:城中舊第已為酒肆),優孟歌聞負薪還。剩有西州門下淚,遺詩三疊尚容刪。”[29][P21]“大家庭生活出資人的權威來源于家庭以外的政治、社會地位和年齡、輩份的禮制優勢,一旦家庭中心人物過世,幾乎沒有一個家庭不面臨著分家的結局。個案大家庭生活現象,從來是短暫的,此起彼伏的。歷史上個案大家庭的衰敗之迷,常常引起人們的極大探究興趣,一般總是在其內部尋找原因,而忽略了外部生存條件。中心人物一經消失,若沒有相應等級的后繼者,政治眷屬、社會尊敬和經濟收入立刻朝惡化方向變化。各類性質的凱覦之心變作實際行動成為可能。”[30][P28]“明智的士宦巨富之家無不把后代的教育投資放在首位,期望后世代有英才通過科舉進入政界。然而這一慮及長遠的教育投資十之八九以失敗告終。”[31][P33]黨崇雅任大學士時“暇則據幾伸紙,以課阿郎,猶迄迄作舉子業”。[32][P1]其《夢兒來書》“每向夢中尋,今何難再睹。公車去路遙,獨立歸期數。信寄已心傾,開函仍血吐。呼天地兩分,教我魂游釜。” 《望兒》詩“子去嚴寒五夜霜,無情草木也飛黃。啼雞不視安危寢,愛刃何來骨肉傷。禹錫難收千頃淚,樂天轉斷九回腸。于今幾向延陵望,苦我留生釜沸湯。”哭兒憶女,生不如死,如沸湯油鍋,食不知味,眠不入夢。其《七夕》詩“經年今夜會,費我許多思。不識成橋幾,殊念轉路歧。郎來先已駕,女去復何之,想是清虛上,機緣別有期。”其《詠懷》詩“何知深若歲,臥塊木號風。結想無頭緒,盟交付影中。孤孫懷泣硯,二豎早悲窮。待問貽經事,西山宿霧濛”。愛子夭傷,孤孫泣硯,貽經無人,后事凄涼。黨崇雅晚年長歌當哭,《鵑失啼》之作,實是嘔心瀝血的人生挽歌,也是“窮而后工”的詩歌精華。


參考文獻

[1][3][5][9][10][16][18][22][25][32] [清]黨崇雅,鵑失啼[M],咸豐五年李棻抄本,藏寶雞市地方志辦公室
[2] 涂光社,莊子范疇心解[M],羅宗強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4] 梁福義,寶雞史話[M],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1990
[6] 費孝通,推己及人[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0
[7] 王耀,南郭寺藝文錄[M],《杜詩石刻》黨崇雅跋,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
[8] 方舟子,江山無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11][12] [清]徐鼒,小腆紀年附考[M],北京,中華書局,1957
[13]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4][15]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M],長沙,岳簏書社,1994
[17] [清]王國瑋,石門遺事[M],藏陜西師范大學圖書館
[19] 謝國禎,增訂晚明史籍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0][23] 戴逸,(簡體字本)二十六史,清史稿[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1] 李喬,烈日秋霜[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4][26] 史松,清史編年[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7][28] [美]魏斐德,洪業—清朝開國史[M]導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29] [民國]強振志,寶雞縣志[M],錄[清]鄧夢琴題黨太保別業詩,寶雞,1922
[30][31] 李寶臣,文化沖撞中的制度慣性[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


A Study Dang Chong Ya’s Mentality in His Later years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ends to study Dang chong Ya’s mentality in his later years on the Basis of his literary works--《Juan Shi Ti》 collection of poems.The author of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Dang chong Ya’s poem reflects the hatred for losses of his country,the integrity And his son.
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Dang chong Ya;《Juan Shi Ti》 Collection Of poems.


作者簡介:李均宏(1972--),男,陜西鳳翔縣人,長安大學圖書館館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


李均宏 2011-04-11 20:22:09

[新一篇] 吳雨僧先生小傳

[舊一篇] 難忘老西安的創傷——回憶日本空軍對西安的狂轟濫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