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羅茨基:我鄙視與列寧有關的列寧格勒 鳳凰副刊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首先,我最好還是相信我的出生證,上面寫明我1940年5月24日生于俄羅斯列寧格勒,盡管我厭惡用這個名字來稱呼這座城市。很久以前,普通人都僅僅用“彼得”一一來自彼得堡一一這個諢號來稱呼它。有兩行舊諺:


老彼得摩擦

人民的兩肋。


在民族經驗中,這座城市肯定是列寧格勒無疑;在其內容的日益粗俗化中,它愈來愈成為列寧格勒。此外,作為一個詞,“列寧格勒”對俄羅斯人的耳朵來說,聽起來已經中立如“建筑”或“香腸”。然而我寧愿稱它“彼得”,因為我尚能記得這座城市看上去還不像“列寧格勒”時的樣子一一就在戰爭剛結束之后。偏灰、暗綠色的建筑物表面留下一個個彈孔;空蕩、沒有盡頭的街道,沒幾個過路人,車輛也少;一種因此而來的近乎饑餓的表情,有著更明確的,如果你喜歡,也可以說更高貴的面貌。一張清瘦、堅硬的面孔,其河流那深奧莫測的閃爍反映在其空洞的窗口的眼睛里。既然是一個幸存者,就不應以列寧來命名。


在那些莊嚴的布滿痘疤的建筑物表面背后一一在舊鋼琴、破地毯,沉重銅框里蒙塵的油畫、圍城期間被鐵爐消耗掉的家具殘余(尤其是椅子)中間--一種微弱的生命正開始發出微光。我記得,當我上學途中,經過這些建筑物正面時,我完全沉浸于想象在那些有鼓起的舊墻紙的房間里,到底正發生什么事情。我必須說,從這些建筑物正面和門廊--古典的、現代的、折中的,連同它們的廊柱、半露柱和涂上厚厚泥灰的神秘動物和人物的頭像--從它們的裝飾和支撐陽臺的女像柱,從它們入口處壁龕里的軀干雕像,我所學到的關于我們這個世界的歷史,要比后來從任何書本學到的多。希臘、羅馬、埃及--它們全都在那里,全都在轟炸期間吃了炮彈。從那條流向波羅的海的灰色、反射的河流和河流里偶爾一艘在急湍中掙扎的拖船,我學到的關于無限和禁欲的知識,要比從數學或芝諾那里學到的多。


所有這一切,都與列寧無關,而我想,大概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鄙視他了,與其說是因為他的政臺哲學或實踐--我七歲的時候對此幾乎一無所知--不如說是因為他那無所不在的畫像,這些畫像充斥于幾乎所有課本、所有教室墻壁、郵票、鈔票等,描繪他一生不同年齡和階段的形象。有嬰孩列寧,金黃色鬈發,看上去像一個小天使。然后是二十多歲和三十多歲的列寧,禿頭、緊張,臉上那個毫無意義的表情可以被誤解為任何東西,就說有目標吧。這張面孔在某種程度上縈繞在每一俄羅斯人腦中,并暗示某種標準的人類面孔,因為它完全缺乏任何特征(也許恰恰因為這張面孔沒有任何特征,所以它暗示諸多可能性。)然后是稍老的列寧,頭更禿,留楔形胡須,穿三件式暗色套裝,有時候微笑,但大多數時候是站在某輛裝甲車上或某次黨代表大會講臺上向“群眾”發表演說,一只手伸向空中。


尚有一些變體:列寧戴工作帽,翻領上別著一朵康乃馨;穿馬甲,坐在書房里寫作或閱讀;坐在湖邊樹墩上,草擬他的四月提綱;或其他荒謬的戶外活動。最后是列寧穿著一件準軍事夾克坐在花園長凳上,旁邊是斯大林,后者是唯一將要在無所不在的印刷畫像上超過列寧的人。不過,那時斯大林還活力充沛,而列寧已經死了,僅僅是因為這點,他便是“好”的,因為他屬于過去--即是說,得到歷史和自然的贊助。而斯大林則僅僅得到自然的贊助,或者,反過來說也可以。


我想,學會忽略這些畫像是我切斷電源的第一課,我嘗試疏離的第一步。接著還有很多:事實上,我的余生都可以被視為不停地在回避生命中那些最糾纏不休的方面。我必須說,在這個方向上,我走得頗遠;也許太遠了。任何表示重復的東西,都變成―種損害,因而必須鏟除。這包括文字措辭、樹林、某些類型的人,有時候甚至包括肉體痛苦;這影響了我的很多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我得感激列寧。只要是大量的,我便立即把它視為宣傳。我想,這個態度,演變成某種可怕的加速度,穿過各種事件的灌木叢,也連帶伴隨著某種膚淺。



我一刻也不相信性格的所有線索都可追溯至童年。約三代俄羅斯人都住在集體公寓和逼仄的房間里,我們父母做愛時,我們都假裝在熟睡。然后是戰爭、饑餓,缺席或斷手殘腳的父親,欲火中燒的母親,學校的官方謊言和家中的非官方謊言。嚴酷的冬天,丑陋的衣服,在夏令營把我們尿濕的床單拿出來示眾,以及在別人面前重提這類事情。然后紅旗會在夏令營桅桿上招展。那又怎樣?所有這些童年的軍事化,所有這些脅迫性的愚蠢行為和性欲緊張(十歲時,我們全都對女教師想入非非)都沒有對我們的倫理學或美學--或我們愛和受苦的能力產生太大影響。我回憶這些事情,不是因為我覺得它們對潛意識很重要,當然更不是出于對童年的懷舊。我回憶它們是因為我從未這樣回憶過,是因為我想讓這些事情多少能留存下來--至少在紙上。還因為回顧比其相反更有益。明天就是不如昨天有吸引力。


《小于一》/約瑟夫-布羅茨基/浙江文藝出版社/2014-10


鳳凰讀書 2015-08-23 08:49:41

[新一篇] 沒人喜歡汪國真嗎

[舊一篇] 肖全《我們這一代》 一日一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