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主義是宗教學、哲學中的一個重要話題,它萌生于古代,在幾乎各大世界宗教中都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迄今為止,神秘主義不僅沒有消亡,反而漸漸滲入了更多的領域,從而引起了不同學科專家們的認真思索和積極探討。而神秘主義作為一種經驗和生活,在20世紀晚期又異乎尋常地得到了復生與發展,這使得神秘主義的研究越發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
神秘主義(mysticism)“源于希臘文mysterion,其詞根為muein,意思有引導、介紹入會、秘密的東西、放棄肉體感覺,代之以超驗的啟示等等(注:王曉朝:《神秘與理性的交融》,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頁。)。據英奇考證,神秘主義一詞的起源與古希臘的秘教(Greek Mysteries)有關,一個秘教的成員被介紹入會,并被傳授關于神圣事物的奧秘知識,對此,他應當閉上嘴巴,禁止外傳,也許他的眼睛依然是閉著的。新柏拉圖主義者接過了這個詞,并加入了一些技術化的術語和思想,漸漸演變成了后來的神秘主義一詞,而神秘主義所包含的意義就是,對外界事物有意地閉上眼睛(注:參見W·R·Inge Christ-ian Mystisism London,1913年版,第4頁。)。神秘主義的詞源是清晰的,但對于我們現在所沿用和研究的神秘主義一詞要下一個廣為接受的統一概念,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困難的。這是因為,首先,神秘主義本身起源就相當復雜,它不但牽涉到宗教,而且涉及到了哲學、藝術等領域;其次,神秘主義尤其是起源時期的文本記錄已大量流佚,這使我們的研究失去了可靠的文本依據;第三,即使后來的神秘主義文獻被保存下來了一些,但神秘主義者所援用的術語則多是現世范疇的。在這些術語的越界使用中,本來意義遭到了很大的扭曲和變異,確切厘定這些術語的本真意義、比喻意義、象征意義實在是一件過于艱巨的任務,更不用說許多神秘主義者的表述本身就帶有強烈的主觀化甚至情感化色彩;第四,神秘主義遍布各大世界宗教,這使神秘主義的內容充滿了豐富性,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有極大的差異性;第五,研究神秘主義的學者往往分屬不同的學科,如心理學、生理學、宗教學、哲學、藝術等等,不同的側重點也必然使神秘主義的概念很難得到普遍認可。所有這些因素都決定了神秘主義概念的多樣性。英奇在《基督教神秘主義》一書中就列出了不同研究者為神秘主義所下的26種不同的定義。從眾多的定義來看,分歧的原因主要產生于兩個方面:一是從不同的學科出發;二是對概念本身切入的角度不同。杰弗里·帕德林爾認為,“對神秘主義思想來說,其基本核心在于結合”(注:帕林德爾:《世界宗教中的神秘主義》,今日中國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頁。)。這是側重于神秘主義的本質;《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定義是:“神秘主義是融修行術與秘傳知識為一體的一門學科,是上升到最高水平的個人宗教。神秘主義可以與宗教有關聯,但并非必然如此”(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7卷,第152頁,轉引自王曉朝《神秘與理性的交融》,1998年版,第5頁。)。這個定義介紹了神秘主義的方法、內容和意義;維克多·考辛認為,“神秘主義存在于直接的啟示代替非直接的啟示,出神代替理性,狂喜代替哲學之中”(注:參見W·R·Inge Christian Mystisism London,1913年版,第347頁。)。這個主義概括了神秘主義的內容和方法;芬德利認為,“神秘主義已經幾乎成為每一個人態度的一部份,猶如舉目就是廣闊的天空一樣,它是人們必須經歷的一個普遍背景”(注:帕林德爾:《世界宗教中的神秘主義》,今日中國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頁。)。這個定義指明了神秘主義的意義。對神秘主義的不同定義盡管存在著表面上的分歧,但本質上還是有共同之處的。綜合眾多的研究成果,我們認為,神秘主義可以簡要定義如下:神秘主義是一它的最高目標是追求與神的合一或消融于最高神圣者之中。
正是因為神秘主義分布的廣泛性和概念的多樣性,因此,在對神秘主義進行分類的問題上也同樣出現了不同的標準和形式。魯道夫·奧托將神秘主義區分為兩類:內省的神秘主義和統一性幻視的神秘主義,內省的神秘主義意味著一條秘密的通往內心之路,它從外在事物中脫身出來,沉入到自我之中,以達到直覺,在自我的最深處尋求無限者或上帝或梵;統一性幻視的神秘主義則在多樣性中看待世界,它通過直覺或獨特的知識來尋求多樣性的統一,而這種直覺或知識在我們看來,更類似于一種奇怪的幻想或對事物的永恒關系的一瞥。奧托為此分別舉出的兩個例子是愛克哈特和商羯羅,但他同時認為,這兩種神秘主義雖有不同,但卻互相聯系,而且,即使在愛克哈特和商羯羅二人中,這兩種神秘主義也是互相交織和滲透的(注:Rudolf Otto Mysticism West ans EastNew york,1960年版,第57頁。)。與此相應,瓦爾特·司塔斯也將神秘主義區分為兩類;內傾的神秘主義和外傾的神秘主義。外傾的神秘主義向外看,通過具體的感覺在外在世界尋找一,而內傾的神秘主義則向內尋求,在人格和自我的深處尋找一。同時,他還認為,內傾的神秘主義無論在神秘主義史中還是在人類思想史中都比外傾的神秘主義更重要(注:J·A·Ogilvy Self and World,第589頁。)。這兩種分類都是側重于從神秘體驗的方式上行區分,除此之外,還可以從體驗方法上分為虔修的神秘主義和思辨的神秘主義。廣義方法上分為有神的神秘主義和一元論的神秘主義。以上只是幾種主要的、大概的分類方法,對每一種宗教中的神秘主義的認真研究決不是一種或幾種分類方法所能完全概括徹底的。
二
神秘主義的最終目標是達到神人的合一或人與神圣者的融合,因此,真正的神秘主義也可以說是一種道路,如蘇菲派所言,是一種靈修的道路。神秘主義的多樣性決定了各種各樣神秘主義的道路的不同,有的側重于虔修,有的側重于思辨,還有的側重于情感化的渴望。當然,這種情感如“愛”在本質上已經不同于我們世俗意義上所言的情欲之愛,在這些表面的差異之下,還是存在著基本的共同之處,因為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世界宗教中的神秘主義都不約而同地受到了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學者們側重于認為,盡管神秘主義存在著不同的方式和階段,但凈化、啟示和統一(合一)可以被認為是神秘主義的三個主要階段。這三個階段早已由偽狄奧尼修斯在《教階體系》中所提出,而偽狄奧尼修斯在思想上則直接繼承了普羅克魯斯等新柏拉圖主義者。作為新柏拉圖主義的代表,普羅提諾也曾經提出了靈魂與神合一的三個階段,那里就已經包含了這些內容。從下面的具體分析中,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獲得這個說明。
按照英奇的研究(注:參見W·R·Inge Christian Mystisism Lo-ndon,1913年版,第12頁。)。第一階段是凈化的生活,除了包括痛悔、告解、自律等因素外,還應包括公民道德和社會道德,因為這兩種道德是最低的要求,任何人都必須遵守。與此相同,普羅提諾也將這兩種美德作為與神合一的第一階段,他認為它們的主要價值在于教給我們秩序和界限的意義,而這則是神圣者的美好品質。
第二階段是啟示的生活,所有的能力、意志、理智和情感都集中于上帝之上,不同于凈化的生活之處,在于它不再是象追求公民道德和社會道德那樣被動行事,而是自覺自愿地,這就意味著追求神人合一之路上已經從外在的生活轉入了內在的生活。普羅提諾也認為,所謂凈化,就是要清除掉異已的東西,專心于靈魂自身的活動。因此,普羅提諾認為,向上的生活其實也正是向內的生活,上升之路也就是向內之路,這也是后來神秘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
第三個階段即統一(合一)的生活,這也是神秘主義道路的最后階段。靈魂獲得了神的召喚,他奔向目標,進入合一的或觀照的生活,人面對面注視上帝。普羅提諾也一再強調神的顯現,他認為,在追求神人合一的過程中,單單憑借人自身的努力是不夠的,要等待神的恩賜和召喚,這種觀念也一直被后來的神秘主義者所繼承。
神秘主義的最終階段和最后目標就是達到神人的合一或人消融于神圣者之中,這可以說是神秘主義中最關鍵也最奧秘之所在了,按照常理,這應該是最難理解也最難言喻的部份,奇怪的是,恰恰是這一部份,是神秘主義者最喜歡談論,同時也談論最多的部份。令人奇怪的還在于,這種合一交融本應是最純粹最靈性化的,而神秘主義者在言說方式上卻采用了最通俗、最形象、最誘人的表達方式,他們大膽地采用了愛和婚姻來作為主要的類比形象,這大大激發了神秘主義者的想象。同時,也引起了后來學者們的分歧和論爭。神秘主義之所以在這一點上如此備受關注,不在于他們發現了愛與婚姻,而在于他們將愛和婚姻的運用推廣到了極端的地步。實際上,愛、婚姻、還有性,從一開始就在幾乎所有的世界宗教中出現,并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新約全書》就很強調結合,并用婚姻來象征結合,在《腓立比書》中寫到:“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注:《腓立比書》,第5章,25節以下。):《在啟示錄》中寫到:“我又看見圣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注:《啟示錄》,第21章,2節以下。)《舊約·何西阿書》也曾用先知娶妓女為妻來比附耶和華對以色列人的愛,而《雅歌》更具色情色彩的描寫,則常常成為神秘主義關于愛與合一的想象和靈感的觸發點。基督徒后來就常常用丈夫與妻子之結合來比喻基督和教會的親密結合,并常常將基督比作神圣的配偶,將靈魂比作新娘,用新娘對丈夫的愛來比喻靈魂對上帝的熱烈渴望,猶太教神秘主義也常常用女兒對父親的愛來比喻靈魂對上帝的愛。印度宗教更是以性愛色彩的濃烈而聞名,黑天崇拜和克里希那——拉達崇拜就是明顯的例證。在佛教密宗和道教中性和性交都受到了異乎尋常的運用和尊崇。神秘主義的高潮體驗是迷狂和陶醉,讀一讀神秘主義者過份熱烈的靈修體驗,我們馬上便能體會得出情愛的意味,經常被人援引的圣特蕾薩的著迷體驗便是一個有力的證據。神秘主義為什么要采用一種最具世俗色彩的象征來表現最為神圣的關系,這依然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它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人類自身,更真切地洞察神秘主義的本質。也許,神秘主義表達的是一種最大的理想、最高的愿望,渴望的是一種最深刻的體驗和最完滿的狀態,而兩性的結合也正是世俗之中最親密的關系,最熱烈的狀態,它不只能夠給我們帶來肉體上極大的暢快,更能帶來心理上極度的酣醉與飽滿,這使二者具有很大的可比性。而真正神秘主義體驗的難以企及和難以言喻,則促使神秘主義者只能選擇這種替代和象征,盡管它是極世俗的。事實上,神秘主義者對于這種矛盾從一開始就注意到了,神秘主義者很小心地區分了世俗之愛和神圣之愛,而且,對于婚姻象征的結合,也盡可能地剔除了感官的肉欲,更加注重于精神的結合,這從神秘主義者在描述神人合一之時更多選用的詞語是“靈魂”而不是具體的“人”這一點也完全看得出。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神秘主義的這種矛盾性恰恰也表明了神秘主義本身并不神秘,它本質上是人類現實生活的延伸和補充,換句話說,它是人類真實理想和愿望的一種間接表達。
三
與其它形式的宗教體驗比較起來,神秘主義具有著鮮明的個性和特征。威廉·詹姆斯歸結出了四個特征:難以表達性、理智的特質、短暫性和被動性;戴克曼歸納出了五個特征:統一、超感覺極強的實在性、難以表達性、異常感覺;司塔斯則歸納出了七個特征:統一、超越時空性、客觀性與實在性、深刻的肯定態度、神圣性、似是而非性、難以表達性(注:梅多、卡霍:《宗教心理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6頁。)。不同的學者因為學術背景和研究對象的不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差異,但共同點也是明顯的,難以表達性、統一、超感覺和超時空性這幾點不約而同地被作為神秘主義的特征而提了出來。我們認為,神秘主義的特征大致可歸納為如下五種:統一(合一),不可言說性、超越時空性、認識的反常性、經驗的真實性。具備了這五點,基本上就可以判定是神秘主義。下面我們扼要分析一下各點主要內容:
統一(合一)從我們前面對神秘主義概念的討論中就可以首先確定這個特征。統一(合一)是所有神秘主義的共同追求,是神秘主義的最終目標,它理所當然地應當成為神秘主義首要的和根本的特征。
不可言說性,神秘主義的不可言說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神秘主義主要是一種體驗,一種感覺,有時還伴隨有強烈的主觀化和情感化色彩,因此,語言很難準確地描述它;第二,神秘主義是一種遠遠超越于日常生活之上的另一種極端體驗,日常運用的詞語無法直接表述神秘主義,只能訴諸比喻、類比、象征乃至否定等修辭方法來間接表述。
超時空性,日常生活從屬于世俗世界,受制于時間和空間,而神秘主義與神合一的體驗是飛升到了天國世界,從而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合一之際,人被神##與神合一的結果同時也是人對神的真正認識。因此,神秘主義在認識上帝的過程中并不采用通常的感性或理性,而是訴諸修行、訴諸冥想、訴諸默觀,神秘主義者甚至還宣稱,愛也是一種認識上帝的方式。當然,最根本的認識方式還是上帝的恩賜,因為僅憑人自身的能力是永遠無法認識上帝的。
經驗的真實性,在常人看來,神秘主義者也許是些瘋子,或是處于幻聽、幻視狀態。但神秘主義者卻十分清醒,他們堅信自己的體驗是真實的。也許他們確信的是外人所無法體驗得到的另一個世界的真實性。
以上這五個特征只能說是神秘主義的一個大概特征,真正要說清楚神秘主義的本質,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學者們為此而進行的研究更多的還是間接性的。有人從大腦的功能、性格特征等方面探討神秘主義的起因,也有人從生物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神秘主義的特質,還有一些人利用音樂、舞蹈、性愛、致幻藥劑等方法,力圖親身體驗神秘主義。但這些研究毫無例外都不是直接的。他們的結論也大多建立在類推的基礎之上,其結論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尚需進一步推敲。神秘主義本身畢竟不僅僅是一種心理的或生理的體驗,它主要還是一種靈性的體驗。而恰恰就是這部份最關鍵的內容卻是常規的科學方法難以企及的。而對這個難題,真正的神秘主義者又能如何呢?對他們而言,在神人合一之際,自我是被否定的、被拋棄的,語言是無法言喻的,認識也只能是否定性的。也面對神秘主義,人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只能是:保持沉默。
四
盡管有人批評神秘主義是反科學的、反理性的、反邏輯的,但神秘主義畢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因此,評論神秘主義的意義也就必然應該是多角度的、多層次的。
神秘主義產生于宗教,發展于宗教,并影響著宗教,但神秘主義與宗教的關系卻是復雜的。有人聲稱神秘主義是宗教的核心,是最高度發展的個人化宗教。神秘主義的確擴大了宗教體驗的深度和廣度,提出了一些富有挑戰性的思想,而且,神秘主義還將情感化的體驗帶入宗教之中,所有這些都大大增強了宗教的活力,推動了宗教思想的深化和豐富。但是,另一方面,正統宗教對待神秘主義的態度又很矛盾,因為神秘主義的許多思想和體驗都趨于極端化,而這些極端化的東西很容易偏離正統思想,從而對正統宗教的穩固性和權威性帶來一定的威脅,因此,神秘主義者在被正統接納的同時,仍然會被扣上異端的罪名。比如,基督教神秘主義者宣稱人不必經過教會的幫助,就可以達到與神合一的至福境界,這就很容易導致對教會和教皇的重要性產生懷疑和否定。馬丁·路德也正是沿著神秘主義的這種思路最終走上了與羅馬天主教會的徹底決裂。伊斯蘭教神秘主義者哈拉智宣稱,在神人合一體驗中,我就是實在或創造性的真理,這被認為是表達了自我的極端膨脹和對神明的最大褻瀆,哈拉智因此而被處死。神秘主義正好象是一柄鋒利的雙刃劍,正統教會卻不得不緊緊地將它攥在手中。
神秘主義的意義不僅表現在宗教之中,同時,還表現在宗教之外。神秘主義追求的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個體與整體的統一;神秘主義的眼光是普遍聯系的,同時,也是詩意的。神秘主義的這種體驗深深地植根于人類的內心深處,是人類的共同財產。正如芬德利所言:“所謂的神秘主義大師,如普羅提諾、札拉丁·魯米、圣特蕾薩等人不過是這樣一些人,他們把人類經驗中絕對正常的、普遍的、不可或缺的那一方面發揮到天才的頂點”(注:J·N·芬德利:《升向絕對者》,轉引自帕德林爾《世界宗教中的神秘主義》,第218頁。)。神秘主義可以教會我們突破簡單機械的思維,穿透生硬的事實,進入到意義的核心之中。在內容上,神秘主義追求的是個體對無意義的世俗生活的超越,對時間和空間等短暫性的超越,神秘主義渴望達到的是靈魂的純粹、永恒與圓滿,這也許正是淹沒于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中的人們被遺忘的理想和愿望。20世紀后期歐美等國神秘主義的復生正是一個極好的例證。神秘主義作為一種體驗方式,作為一種生存狀態,其意義和價值對于我們而言,永遠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
社會科學滬20~24B9宗教王瑞鴻19991999王瑞鴻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哲學系 作者:社會科學滬20~24B9宗教王瑞鴻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