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日美同盟的生命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修回日期:2007-04-25]
世界經濟與政治京37~46D7國際政治劉星20072007
日美同盟/同盟生命力/日美軍事合作
同盟的生命力主要取決于同盟所面臨的“威脅”的明確性和強度、同盟成員國相互關系的緊密程度以及同盟成員國內部主張結盟的政治勢力的地位。冷戰結束以來,日美同盟經過短暫的“漂流期”以后獲得新的定義,同盟的生命力日趨增強。其主要因素是:日美雙方逐步明確同盟所面臨的共同“威脅”特別是所謂“中國軍事威脅”;日本政府尤其是小泉政權的極度親美政策導致日美關系的緊密化;日本國內政治保守化與美國國內新保守主義抬頭的互動。從長期看,日美同盟并非鐵板一塊,它與日本走向“普通國家”的目標既有相一致的一面,又有相矛盾的一面。如何應對日美同盟的調整,爭取實現中國追求和平發展所需的周邊安全環境,成為中國外交的重大課題。
作者:世界經濟與政治京37~46D7國際政治劉星20072007
日美同盟/同盟生命力/日美軍事合作
網載 2013-09-10 21:49:12
[新一篇]
試論振飛先生在“俞派唱法”形成中的卓越貢獻 ——為紀念俞振飛先生百年誕辰而作
[舊一篇]
試論春秋時期的祖先崇拜
相關閱讀
紀念梅蘭芳周信芳誕辰一百周年
如何評價新理學
世俗生活的審美圖景 ——對90年代中國審美風尚變革的基本認識
百貨商店仍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文學要把握時代的表情 ——“文學時尚化批判”論壇紀要
科教興國與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
社會轉型的動力和標志
關于金朝開國史的真實性質疑
社會心理學中兩種研究取向的歷史作用及其綜合趨勢
推薦文章
臺灣歷史游戲老店的資深舵手
李零:《周易》是本什么樣的書(上)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楊恒均:我是中國人
北大才女精彩演講 讓整個中國沉思(圖/視頻)
學生反文化現象的教育學思考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周亞輝 歷代王朝滅亡前十大征兆
“cannot...too...”結構及其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