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到本世紀末,我國教育發展的總目標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顯提高;城鄉勞動者的職前、職后教育有較大的發展;各類專門人才的擁有量基本滿足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基本框架。再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較成熟和完善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實現教育的現代化。”《綱要》對教育現代化指明了具體內容和要求。在《綱要》的指導下,全國教育工作者都在向《綱要》提出的總目標奮進。1996年江蘇、上海、珠江三角洲都舉行了教育現代化研討會,探討教育現代化的特征、內涵和實施的策略和措施。一時間教育現代化成了熱門話題,現代教育學的專著也已有多本問世。可以說教育現代化的討論已經擺上議事日程。因此我想就這個問題說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什么叫教育的現代化?
為了說明白什么叫教育現代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現代化。
世界各國都在追求現代化,但什么叫現代化,卻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認為,所謂現代化,是指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包括人類自身)的能力空前提高的歷史過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各領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其目標是創造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1]現代化是一個歷史過程,這個過程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以意識形態的轉變為標志,從而確定它是從歐洲文藝復興開始的。因為中世紀時代是以神為中心,神統治著世界的一切,文藝復興沖破了神的束縛,人得到解放,人的思想得到解放,從而使人類步入現代化的進程。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對文藝復興的偉大意義作了高度評價。他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2]第二種觀點是以科學技術與生產的結合為標志,因而確定它是以產業革命為起點。
我傾向于第二種觀點。因為,文藝復興固然是一次偉大的思想革命,但它只是現代化開始的先兆,是思想的準備階段,只有產業革命把科學技術與生產結合起來,使大工業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業小生產,人類認識、利用、控制自然的能力才有了空前的提高。這一深刻的變化為人類帶來的文明與進步,是整個工業社會以前的歷史無法比擬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蒸汽和新的工具機把工場手工業變成了現代的大工業,從而把資產階級社會的整個基礎革命化了。工場手工業時代的遲緩的發展進程變成了生產中的真正的狂飆時期。”[3]科學技術一旦與生產結合就變成巨大的生產力,推動著社會的發展。
現代化是一個歷史過程,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的過程。它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工業化、信息化兩個階段。工業社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工業化。即資本的集中和大企業的形成。第二,城市化。英國在19世紀上半葉,其城市人口就占總人口的五分之四。第三,社會結構的分化與集中化。即一方面個人角色和社會角色趨于專門化,社會資源的配置渠道趨于多樣化;另一方面,社會協作與流動又在不斷深化和加強。第四,世俗化和理性化。利益、效率和程序成為社會行為的最高原則,神秘主義的精神寄托被理性主義的實際行動所代替。現代化的第二個階段是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階段。1956年美國白領工人的數量在歷史上第一次超過藍領工人,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兩件事成為世界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標志。信息社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第一,信息化;第二,智能化;第三,國際化;第四,未來化。美國社會預測學家約翰·奈斯比特認為信息社會具有以下特點:第一,信息是經濟社會的驅動;第二,信息和知識在經濟增長因素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三,人們的時間和生活觀念總是傾向未來;第四,人與人相互交往的增多,使競爭和對抗成為人們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等等。其中,“智力工業”、“知識工業”是信息社會的核心工業,這是信息社會的最重要的特點。如果說,產業革命時代現代化的主要特征是機器代替了人的體力,那么本世紀中葉以來的現代化的主要特征則是電腦代替了人的部分腦力,社會生產趨于智能化。[4]
教育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組成部分。社會的現代化包括人的現代化。從理論上講,一個國家要實現現代化,首先要求人的現代化,這就要求教育的現代化。教育現代化確是國家現代化不可缺少的條件,兩者互相促進,互為因果。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總目標就是建設“四個現代化”,也迫切要求人的現代化,沒有現代化思想的人,沒有時代精神的人是建設不成“四個現代化”的。
怎樣理解教育的現代化?就是指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化的過程。所謂轉化,并不是把傳統教育拋棄掉,空中樓閣地去構建一個現代教育,而是通過對傳統教育的選擇、改造、發展和繼承來實現的。傳統教育中有許多優秀的東西,要繼承和發揚,但它畢竟是舊時代的產物,有不少與現時代不相適應的東西,這就要揚棄或改造,使它符合時代的要求,成為現代教育的傳統。所以說,教育現代化是一個傳統教育轉化為現代教育的過程。
在這里有一個問題需講清楚,就是現代化不是西方化,教育現代化也不是教育西方化。現代化是從西方先開始的,而且工業化是它的主要標志,因此容易被人們誤認為現代化就是西方化。50年代末,在西方出現過一種“現代化理論”,企圖論證西方社會制度的優越性和合理性,并為戰后發展中國家的社會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政策依據。這種理論認為,非西方發展中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是一致的,前者現在所處的階段曾是后者經歷過的一個階段,非西方發展中國家要想實現現代化,唯一的途徑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傳播,靠輸入西方社會的現代化因素才有可能。[5]
“現代化理論”在60年代末就遭到許多學者的批判。這種理論代表了西方中心主義的觀點。事實上世界文明并非以西方文明為中心,西方文明只是人類眾多文明中的一個類型;更重的是在60年代末一些發展中國家運用這種理論所提供的“增長第一”的發展戰略和發展政策并未使它們真正進入現代化,許多國家出現了“有增長無發展”的局面。“現代化理論”遭到懷疑。
現代化的內容是極為復雜的,它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各個方面,它在不同社會制度下,在各個不同的國家的表現形式也有不同,很難用普通的特征來概括它。中國的現代化就是要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把國家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就是說,中國的現代化,在政治上要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在經濟上要分三步走,在下個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在文化上要普及九年制義務制教育;在觀念上要樹立改革開放的思想。
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指導思想就是鄧小平同志指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就是教育要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就是要改變舊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達到現代教育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要求。
二、現代教育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現代社會包含了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兩個階段。現代教育在這兩個階段中也有不同的特性。工業社會的教育特征有以下幾點:第一,受教育者的廣泛性與平等性,至少在理論上、法律上是這樣。第二,學校教育的制度化、體系化,建立起各級各類教育體系。第三,教育的生產性,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現代教育的普遍特征。第四,教育內容的科學性,學校增加了科學教育的內容。進入信息社會以后,現代教育除了保留了工業社會教育的某些基本特征以外,又增加了許多新的特征。
根據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和當前世界教育發展的形勢,我不揣冒昧地提出現代教育概念性的描述:所謂現代教育,就是建立在先進科學技術基礎上的,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能夠滿足全民學習需要的教育活動。現代教育是現代生產的產物,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現代教育的普遍規律。[6]現代教育有如下特征:
1.受教育者的廣泛性和平等性。工業社會由于大工業機器生產要求工人有一定科學文化知識,普及義務教育的思想得以形成為國家的法律和制度。義務教育的最重要的意義是使全社會成員不分民族、種族、性別、家庭狀況、財產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從而在相當的程度上實現了受教育者的廣泛性和平等性。這種廣泛性和平等性的程度,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的。包括義務教育年限的延長,高等教育向大眾化的發展,等等。因此,實現教育現代化,首先要建立一個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的教育體系。
2.教育的終身性和全時空性。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方面的廣泛應用,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巨大變革,使得一個人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和能力已遠遠不能滿足這種變革的需要。人們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思想在本世紀60年代應運而生。所謂終身教育,俗話說就是活到老、學到老。正如郎格朗所說的,把人生分為兩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勞動的概念,是毫無科學根據的。教育要為社會每個成員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
終身教育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原理的。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時講到:“大工業的本性決定了勞動的變換,職能的更動和工人的全面流動性。”[7]現代生產的發展證明了馬克思的論斷的科學性。幾百年來,由于新的技術和工藝在生產上的應用和變革,使得一些傳統的行業不斷消失,一些新的行業不斷產生。這種變革就要求人們不斷地學習。
所謂教育的全時空性,是指教育已經不限于學校,而且來自家庭和社會。特別是現代傳播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知識)。因此,需要全時空的大教育觀,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3.教育的生產性和社會性。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現代教育的普遍規律。工業生產要求與科學技術相結合,要求教育為它培養掌握科學技術的人才,信息社會尤其如此。因此,現代教育只有走出象牙之塔,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社會發展服務,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同時教育本身也才能得到發展。近些年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普遍受到各國的重視。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的第38屆教育大會,就是以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為主題。作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形式,教學、科研、生產一體化,合作教育等在各國有了較大的發展。
4.教育的個性性。人的發展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它們都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制約。但共性更多地體現社會的要求,而個性則較多地體現個體的要求。工業社會比起農業封建社會來說,雖然人身得到了自由和解放,但他受到社會分工的束縛。而且工業社會強調的是標準化、統一化,個性并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信息社會強調個性化、多樣化,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也為個別學習提供了可能。這就為個性發展提供了條件。
個性的核心是創造性。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要求教育培養創造性人才。同時社會上的激烈競爭也需要培養具有個性的、有創造能力和開拓精神的人才。
發展個性與培養同一社會同一時代的共性不是矛盾的。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里,個性必須符合社會的要求,并與環境和諧相處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發展個性與全面發展也是不矛盾的。全面發展是指一個人的智力和體力的充分自由的發展。但每個人的智力和體力是有差異的,所以不能要求每個人在各個方面都一樣的發展。全面發展也可以理解為每個人在德、智、體諸方面都達到一定的要求。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和性格,不可能要求每個人在德、智、體諸方面都一樣的發展,平均的發展。信息社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社會,需要具有個性的豐富多彩的人才。
5.教育的多樣性。教育的個性性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樣性。教育的多樣性表現在教育目標的復雜性和多樣化。農業社會的教育目標是很單純的,只是傳授知識,教書育人,培養統治階級的官吏。工業社會的學校教育不僅要培養統治人才,而且要培養發展社會生產的科學技術人才和有文化、懂技術的勞動者;學校要為社會發展服務。信息社會要求學校成為信息的策源地。高等學校不僅要開展科學研究,創造新的知識和科研成果,而且要創造新的價值觀和思維方法。
教育的多樣性表現在教育結構的多樣化。學校教育由過去單一的普通教育,發展到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技術教育等多種教育;高等教育由單一的長期學術性教育發展到多層次多類型的教育。同時教育突破了學校教育的框框,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正式教育與非正式教育多種形式并存。
教育的多樣性還表現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多樣化。由于培養目標不同,各類學校的課程設置五花八門。學分制的普遍推行,使教育內容(表現在課程上)因人而異,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化,特別是教育技術的發展、多種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使得教學過程突破了教師教、學生學的單一局面。課堂教學雖然一時間還不會消失,但已經不是唯一的教學形式。個別學習、學生廣泛參與是現代教學的重要特點。
6.教育的變革性。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不斷變革。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現代工業從來不把某一生產過程的現存形式看成和當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現代工業的技術基礎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產方式的技術基礎本質上是保守的。”[8]現代工業生產的變革造成社會的不斷變革,與之相適應,教育也必須不斷革新,才能適應社會不斷變革的需要。近幾十年來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頻繁正是反映了現代社會變革的需要。
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必將引起教育的革命。它改變了某些過去認為亙古不變的教育原則,改變了教育內容以文字教材作為唯一的載體,改變了教學的形式和方法。有人說,人類的知識載體由無紙載體變為有紙載體,今天又在向無紙載體轉化。此種說法不太確切,應該說是向多種載體轉化。
7.教育的國際性和開放性。現代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國際現象,它是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結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間的交通越來越便捷,信息的交流越來越快捷,世界變得越來越小,某一個國家的某一項教育改革會迅速傳遍全世界。大量國外學習的留學生,在異國工作的外國專家和顧問,在世界各地舉辦的國際會議,學者間往來的各種信件、資料的交換,都促進了國際間教育文化的交流。
教育的國際性和開放性表現在國際間的人員交流、財力支援、信息交換(包括教育內容和教育觀念)和教育機構的國際合作、跨國的教育活動和研究活動等方面。
教育國際性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關心和了解國際形勢及其發展,具有國際交往能力的人才。
教育的國際性和開放性關系到國家的生存和發展。缺乏信息交流,就會使我們的教育停步不前,使科學技術落后于世界,“文化大革命”10年的教訓是深刻的。
教育的國際性與教育的民族性是不矛盾的。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也就有著不同特征的教育。教育的國際性不排除各國教育的民族性。在當今世界,文化越具有民族性,才越具有世界意義。教育也是一樣。正是因為教育具有民族性,才有國際交流的必要。
8.教育的科學性,即教育對教育科學研究的依賴性。現代教育不是憑經驗,而是更多地依賴科學的決策,教育行為的理性加強了。科學決策的失誤往往會影響整個教育的發展,甚至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到教育的發展戰略,小到課堂教學的改革,都要在調查研究、科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
教育的科學性還包含著教育的法制性。法律不等同于科學。但現代社會的法制需要建立在科學基礎上,一旦教育規范經過科學論證,形成法律,它就具有法律的規定性。現代教育是法制的教育,教育行為都有國家的立法來規范。這種法制化的教育是高度理性化的。
現代教育的特征可能還可以舉出若干條,但上面幾條基本上包括了現代教育的基本屬性。
三、現代教育的基本內容
教育現代化的內容很廣泛,包括教育思想的現代化、教育制度的現代化、教育內容的現代化、教育設備和手段的現代化、教育方法的現代化、教育管理的現代化等等。本文無意也不可能論述所有的內容,只想談談教育思想的現代化。
上述教育現代化的內容錯綜復雜。但它們是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的。教育思想是主導,教育內容是核心,教育制度、設備、方法、管理是保證。教育思想的變革就會引起教育內容的變革,教育方法的變革。本世紀60年代,新的科技革命帶來的沖擊波引起了教育思想的變革,一時間出現了各種教育思潮,其中要素主義、結構主義占了上風。由此引發了教育內容的一場革命,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方法,例如發現法、問題教學法、掌握學習教學法、暗示教學法、范例教學法等等。反過來,教育內容的變革和教學方法的變革也要求教育思想的變革。古代人文科學知識的傳授可以是經院式的,但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授就需要科學實驗,從而要求教育思想轉變。當代多媒體電腦進入課堂,不僅改變了知識的載體,而且也改變了教學方法。教師的教育思想不轉變,就不能適應這種變化。
總的來說,教育思想作為上層建筑的一部分,是隨著社會的變革而變革的。例如,中世紀是宗教控制著社會、控制著教育,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神職人員,用宗教信仰來教育虔誠的臣民。文藝復興打破了神學的統治,要求培養人,促進人的和諧發展。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生產需要有文化的工人,于是教育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品,而成為平民百姓的權利。到本世紀60年代,科學技術進步引起的社會生產不斷變革,不僅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能獲得現存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使他們具有獲取知識的能力。總之,經濟基礎的變革要求作為上層建筑的教育思想隨之變革,不同的社會制度又有不同的教育思想。但是,由于教育與科學技術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是沒有國界的,因此,現代教育思想又有某些共同的特點。
教育的現代化,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現代化,即教育思想的現代轉化,使它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教育思想的現代轉化,包括人才觀、教育價值觀、教學觀、師生觀等等。本文也難于一一加以論述,只能概括地描述現代教育思想的幾個特征。
1.教育價值的全面性。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歷史上曾經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是教育萬能論,認為教育可以改變社會的一切;另一種是教育無能論,認為環境決定一切,或者遺傳決定一切,教育無能為力。馬克思主義認為,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是相互制約、互為因果的,而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人是社會環境的產物,而社會環境需要人去改造,人又是生產力中最主要、最活躍的因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的培養和科學技術的創造都需要教育。
教育具有多種功能,既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又有文化功能。教育既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功能,又具有促進人(個體)發展的功能。教育是通過培養人來為社會服務的。教育為社會服務,為人的發展需要服務是不矛盾的,全面理解教育的功能,樹立全面的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才能真正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放到優先發展的地位。
2.教育觀念的開放性。傳統的教育觀念是封閉的,它把教育局限于學校、課堂。現代教育觀念是開放的,教育不僅在學校,而且在家庭、在社會。它以學校教育為主導,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聯系起來。傳統的教育觀念是狹窄的,把教育局限于青少年時代的正規教育。現代教育觀念是廣泛的,教育延續到人的一生,包括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現代教育觀念具有全時空性。
3.教育觀念的民主性。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教育是教師的事,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教師是權威,神圣不可侵犯,所謂“師道尊嚴”。現代教育觀念是民主的,認為師生是平等的,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啟發、引導、幫助學生,并且設計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環境。傳統的教育觀念只重視嚴格管理和訓練,養成學生死記硬背、唯書唯上的思維定式;現代教育觀念強調學生的自動性、創造性,有利于學生養成積極思考、敢于向權威挑戰的思想品質。
4.教育觀念的未來性。傳統的教育觀念總是向后看,留戀于以往的經驗。現代教育觀念總是向前看,看到新的情況和發展趨勢,研究新的問題。當然過去的經驗是寶貴的,是創造的基礎,離開過去的經驗積累就沒有創造。但現代教育更重視在新的形勢下的創造。傳統的教育觀念傾向于被動地等待變革,現代教育觀念是主動適應社會變革,對教育建設具有超前意識。
注:
[1][4][5]參見拙作《比較教育導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頁、第209—210頁、第167—169頁。
[2][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5頁、第301頁。
[6]這里需要說明的是:①現代教育是現代生產的產物只是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提出的,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這里并不排除其它社會因素對教育的影響。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現代教育的普遍規律,但認識這條規律,使用這條規律則因社會政治制度的不同和教育觀念的不同而不同。
[7][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4頁,第533頁。
(責任編輯 李月章)
中國教育學刊京10-15G1教育學顧明遠19971997 作者:中國教育學刊京10-15G1教育學顧明遠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