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素質教育的哲學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素質教育正處在艱難的探索階段。為了深化對素質教育的研究,加快素質教育實踐的順利實施和發展,我們提出素質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的幾個基礎性問題,并從哲學思考的層面作簡要分析。
    一、是與不是——素質教育的新視點
  素質教育是什么?現在并沒有定論,因而現實生活中存在著把素質教育泛化的傾向,“素質教育”仿佛是個標簽,想往哪貼就能貼在哪。這種傾向不僅于探討素質教育無補,而且會在理論和實踐上造成混亂甚至危害。因為一個事物無所不包,實際上就等于取消了自身。假如我們從一個新的視角進行思考和研究,即在探討素質教育“是什么”的同時,也問問它“不是什么”,如果我們能夠從理論上對素質教育的“是與不是”有了比較清晰的界定,那么我們就會在素質教育的實踐上取得主動和較大的突破。
  素質教育是在傳統教育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發展需要的背景下提出來的,是對傳統教育進行的整體的、實質性的革新。
  素質教育肯定不是傳統教育中那些滯后的、僵死的東西。如果我們清楚地把握了那些不合時代需要的東西,并在教育實踐中剔除它們,那就至少為素質教育的判斷騰出了空間,為這一難題的解決創造一個新的起點和視角。
    二、能與不能——素質教育的基點
  立足現實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方法論。素質教育不能脫離客觀現實條件。要真正實施素質教育,還必須從理論和實踐上了解素質教育在什么領域現在是可能做到,也是能夠做好的,在哪些方面是現在不可能的。
  素質教育是一種理論,更是一種偉大的實踐。教育是以人為客體的活動,所以,在探索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和途徑時,特別是在大范圍推行某種教育模式時,必須慎重,必須仔細、全面地進行可行性的研究。因為教育的失誤所帶來的損失不只是一個或一小部分人,而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正是因為教育的這種特殊地位、作用和使命,要求我們對素質教育要仔細研究、全面論證,分清楚“能與不能”的界限。在現階段應該避免那種“一窩蜂”現象。
    三、共性和個性——素質教育的焦點
  教育既要促使人的社會化,培養和提高人適應社會的能力,又要尊重每個受教育者的特質和發展個性。培養共性和發展個性是一對矛盾,是陷教育于兩難選擇的問題,也是傳統教育失誤最大、損失最重的地方。
  傳統教育對培養共性的要求普遍而絕對地高于發展個性的要求,在有時和某些地方甚至沒有給個性發展留出任何可能的空間,走向了絕對化的境地。豐富多彩的個性完全淹沒在剛的教育之中,人真的成了簡單的機器。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素質教育相悖的。我們認為,促進個性發展、發展個性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個性是創造和創新的基礎。人是個性人,無個性則不成其為人;沒有個性就沒有人的創造性品格;沒有了個性,也就沒有了創新。在當代,創新是民族強盛的靈魂,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這也就決定了個性化教育在人的發展和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價值。
  世界各國普遍關注個性化培養,注重素質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當前,我國的教育形勢是嚴峻的,盡管教育改革的難度很大,但我們首先必須在概念上要革新,要樹立個性化教育的觀念。從某種意義上說,素質教育就是個性化教育。因為創新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而個性是創新的靈魂。更何況共性和個性是矛盾的統一體,任何個別都是一般。沒有了個性,共性焉存?又談何創新?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問題必然構成了素質教育的一個理論焦點和核心。
    四、絕對和相對——素質教育的疑點
  素質教育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應該說它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
  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一種教育模式(如果能稱為“模式”的話)相對于另一種模式而言具有較大的優越性。這是絕對的。這就是今天我們為什么毫不猶豫、大膽提倡和推進素質教育的緣由。但是,在素質教育大探索的時代,我們有沒有必要在理論上和實踐中去追求一種所謂的“模式”,或者把素質教育作為什么模式來探討、研究和確立。我們認為,素質教育是沒有什么模式可言的。教育如果有了個模式,就有可能會導致呆板和僵化。把握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在我們中國一談到什么模式就有可能出現機械化、教條化和絕對化。如果要說在素質教育中有什么絕對性的話,那只有對發展全面素質和創新能力的追求是絕對的,是無止境的。創新是人人可作、能作的,可以說這是時代賦予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也是時代賦予人的使命。每個人都應該絕對地去追求“發展全面素質和創新能力”,或者把“培育全面發展的人”作為一個絕對的目標來追求,就像人都應該絕對地去追求“生”一樣。但是,素質教育的這種絕對性,更確切地說是這種絕對性的實現是與人類認識能力的至上性聯系在一起的。而人類的認識能力又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統一。所以,素質教育既有絕對性的一面,也有相對性的一面。任何教育活動都是在既定歷史條件下進行的,都有優劣。為此,素質教育有必要避免兩種傾向,一是把素質教育看作簡單容易之事,或者把那種拉大旗作虎皮諸如此類的事情也看作是教育的創新,使素質教育簡單化、庸俗化,從而失去其應有的意義和效果。因為這取消了素質教育的真正價值。二是把素質教育無限拔高,給人以可望而不可即的敬畏感,致使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受挫,從而阻礙素質教育的進行和發展。如何把握好這個“度”,以實現絕對和相對的有機統一,這需要我們仔細研究。
    五、繼承與發展——素質教育的關節點
  一種新的教育的提出和實施必然是在對傳統教育模式進行反思的基礎上產生的。我們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有一個如何對待傳統的教育模式的問題。
  傳統教育是應該否定,但應該是辯證的否定。如果沒有這種辯證否定,素質教育就只會是一廂情愿。但是,也不能像現在有些人那樣把對傳統教育的否定絕對化。楊振寧先生在對比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時,沒有對中國教育的傳統模式一概否定,而是承認中國傳統教育的一些優勢。傳統教育不能說沒有素質培育,只是僅僅停留在教育領域的某些方面和個別環節上,沒有占據主導地位,沒有成為教育的中心和重心,沒有成為教育的根本。所以,傳統教育才不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是要把培養整體能力、尤其是把發展和創新能力作為教育的中心。
  許多人過分批評傳統教育強調知識的傳授、學習和掌握,好像素質教育只需要創新而不需要知識。我們應該看到,強調知識的傳遞和掌握是傳統教育的一大優勢,這不是它的過錯,錯就錯在它只強求知識的量的積累而忽視知識的質的審視和更新,錯在知識的傳授遠離于個體的特質、現實基礎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我們認為,素質教育仍然必須堅持傳統教育的許多優勢,包括強調知識的傳授和掌握。因為任何創新都離不開一定質和量的知識儲備。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是不是需要傳授、掌握多少知識,而在于傳授和掌握什么樣的知識,如何傳授和掌握知識以及如何實現知識向能力、創新素質的積極轉化。
  我們不能對傳統教育簡單地否定了事,而是必須認真研究如何革除其劣勢和繼承、發揚其優勢。因為素質教育不能在一個沒有傳統教育的根基上進行,創新也不能脫離傳統。對傳統的簡單否定就是割裂歷史,沒有歷史,人類就失去了發展的根基。因此,如何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尋找一條切實可行的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是當前教育戰線的一項重要任務。
    六、先與后和輕與重——素質教育的重點
  素質教育是內涵豐富的系統工程,必然存在著各構成部分孰輕孰重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必然有個孰先孰后的秩序。什么是重點?重點在哪里?
  鄧小平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時遇到的首要的基本問題就是“什么是社會主義”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鄧小平把“什么是”和“如何建”統一起來,使之統一于實踐之中。我們現在對于素質教育也面臨著“什么是”和“如何‘建’”的大問題。我們可以借鑒和運用鄧小平的偉大思路來解決這一問題,即把它們有機地統一在教育實踐活動之中。要實踐,就必須要有闖將,要有闖將就必須要有支持闖將的“公共環境”。素質教育也要解放思想,也要實事求是,也要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
    七、目標和手段——素質教育的難點
  教育是育人的。但是育什么樣的人、用什么樣的方式育人,對不同時代、不同模式的教育來說是不一樣的。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什么?素質教育是不是以培養創新型的人才為根本甚至惟一的目標?
  創新是傳統教育中所缺失的,傳統教育在許多方面抑制了人的個性張揚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社會發展對知識的創新和人才的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務。所以,傳統教育必須轉換為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必須培養新型的、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培養創新人才是素質教育的中心和目標,但絕不是惟一。如果把素質教育的目標只定在培育人的創新能力上面,而忽視其他方面的培育,這種教育也會是畸形的教育,由這種教育培育出來的人也是畸形的人。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根本上扭曲了教育的真正實質,從而走向素質教育的反面。
  任何教育都是目標和手段的統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一定的手段。在眾多的手段中,人們總是根據目標來選擇、確立和運用手段。現在,普遍存在著把素質教育看作是手段的創新和新手段的運用的簡單化傾向,仿佛只要運用了一些新的手段,傳統教育就變成了素質教育。在教育中是不是只要運用了高新科技的手段就是素質教育?恐怕問題不是那么簡單。
  目標創新和手段創新是統一的。目標的創新不僅必須從我國的實際和對人才的需要出發,而且必定依托于一定的手段;手段的創新既要服從于目標,又要決定于現實的客觀條件。如何實現目標創新和手段創新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是當前素質教育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點。
  素質教育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當前它還只是開端,問題多多,困難多多。但是,只要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就一定能夠開拓素質教育的新路子。
教育探索哈爾濱G39小學各科教與學李青/龍艷/北英20022002李青 龍艷 北英 防化指揮工程學院馬列教研室 作者:教育探索哈爾濱G39小學各科教與學李青/龍艷/北英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57:04

[新一篇] 對第三產業性質的誤解亟需澄清

[舊一篇] 對組建圖書發行集團一些問題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