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遼學刊:社科版四平65-68K5世界史翁有利19961996 日俄早期現代化過程中,由于日本重視教育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普及教育,使其在短期內就完成了工業化,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林;而俄國忽視并限制本國教育的普及與發展,從而造成了國民素質相對低下,工業化進程十分緩慢,阻礙了其經濟的發展,日俄兩國對待教育的不同態度及產生的不同結果對我們今天的現代化進程有著較大的借鑒意義。 * * * 日本和俄國,是世界上兩個晚進的現代化國家,其早期現代化(俄國始于農奴制改革,日本始于明治維新,下限都到近代結束。)就是兩國向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學習,進行社會改革,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的過程。搞現代化,科學技術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然而,到19世紀末,沒有一個日本科學家對知識做出的有獨創性的貢獻比得上俄國的門捷列耶夫、季米里雅澤夫、洛巴切夫斯基和彼得羅夫等人。〔1 〕在科學研究上,俄國有日本遠不可比的優勢,但兩國的早期現代化卻出現了不同的結局,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繼續向前發展,短期內就完成了工業化,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林;俄國資本主義發展十分緩慢,在近代結束時,資本主義現代化卻被歷史的裁判員罚出場外。科學知識領先的俄國,其早期現代化為什么落后于日本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覺得,科學技術對于社會發展雖然十分重要,但搞現代化光有科學技術是不夠的,科技真正對社會發展發揮作用,必須是通過教育和社會生產相結合,教育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日俄兩國政府對待教育的不同態度,是導致兩國早期現代化不同結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將兩國政府如何對待教育、教育如何與科技結合及他們對各自的早期現代化的影響做一對比分析,以求對我們今天的現代化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 在對教育的認識上,兩國存在著差異。日本政府認為:如果教育和人才不發達,這個國家就不能前進,“國基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2〕只有實行全民的智力開發, 培養出“千載無盡”的現代化的人,才能實現其戰略目標。意識到“不教之民難使,無能之民不可用。”〔3〕把現代化看成是全體國民的事。所以, 在明治維新的綱領《五條誓文》中就鄭重地指出:“公卿與武家同心,以致于庶民,須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求知識于世界,大振皇國之基礎。”公開表明,要掀起一場全民族的向全世界探求科學知識的浪潮。認為學習科學知識,使國民掌握科技知識,首先必須抓教育,以提高全體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為此,不惜花大氣力抓教育,第一步著重進行普及教育。在當時這項工作的難度是相當大的,政府內部有保守和激進兩種勢力的斗爭,來自民間的抵抗更為嚴重,農民經濟貧困,負担不起子女就學的學費,家庭負担的沉重,迫使當時的日本兒童“年及六、七歲,如果父母外出時則留守家內。如果在外則負幼兒刈草,或牧牛喂馬,或上山去田助以樵耕之業,在家內則編織草鞋,搓捻繩索。”〔4 〕家長對教育的社會作用的認識則更差,認為貧困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辦學所造成更多的沉重負担,于是岡山縣等一些地方自發地起來搗毀校舍等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仍能咬緊牙關,在充分借鑒國外教育制度的基礎上,一步步地制定了適應自己國情的教育體制,從普及教育入手,逐步發展了實業教育、師范教育、高等教育,實現了教育的早期現代化。 這一時期,俄國的沙皇政府認為:“我們需要人的勞動力,需要體力勞動,而不是教育。教育應由物質生活有保證的階級享有,而不是大眾。”政府甚至担心“伴隨義務教育的實施或者擴大受教育的范圍,群眾必然產生變革國家的愿望,會發生社會變革和無政府狀態。”〔5 〕基于上述認識,沙皇俄國政府不僅不去積極地普及平民教育,反而還采取措施,擴大教會學校,加強貴族對教育的壟斷等措施限制地方自治局辦學,限制平民教育的發展。因此,列寧指出:“人民群眾這樣被剝奪了受教育、獲得光明、求取知識的權利的野蠻國家,在歐洲除我俄國以外,再沒有第二個。”〔6〕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日俄兩國早期現代化過程中,對教育的態度,尤其是對待普及教育的認識是朝著兩個相反的方向發展的。之所以這樣,是由兩國政府的性質決定的。日本是資產階級政府,它要在政治、經濟上采取措施來鞏固和發展資本主義,希望任何有利于資本主義的改革。俄國是沙皇專制政府,它可以容許經濟發展來鞏固國基,而唯恐對國基本身——專制制度有任何損害。在他們看來,政治、教育等上層建筑方面的改革是危害其專制統治的,所以要全力加以限制。日本在現代化之前,整個國民的知識水平就比較高,據統計:“19世紀中期,45%的男人和15%的女人都識字,這個數字同當時先進的西方國家相比也差不了太多。”〔7〕這樣好的基礎,政府又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扶持和推動,所以其早期現代化過程中教育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俄國的條件比較差,政府又采取限制政策,其早期現代化過程中教育發展速度之慢是可想而知的。近代接近結束時,據1908年的統計,日本兒童入學率為97.8%,俄國仍有4/5的兒童和少年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兩國形成天壤之別。 二 由于兩國政府對待教育的不同態度,不僅導致了兩國教育發展的不同結果,也導致了兩國早期現代化的不同結果。在日本,教育的普及與發展,使民眾具有較高的知識結構和文化心理素質,對外來的科學知識、外界新鮮事物接受較快,對開放改革進行現代化的適應性較強。現代化伊始階段,為解決技術短缺、人才不足的問題,他們不惜高薪聘請外國技術專家,引進外國技術,目的是為了培養和帶動本國人才。一旦某項技術本國人才能夠掌握和應用,外國人就得馬上被解聘國回,所以當時外國人一般在日本呆的時間都比較短,且難以取得日本國籍。為了把外國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科技經驗盡快學到手,日本向國外派遣了大批的留學生。在派出之前,政府對哪些專業的人重點到哪個國家學習哪些具體內容都有明確的規定,目的是要短時間內學到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使這些人盡快脫穎而出,成為本國經濟、產業發展的支柱人才。對于政府官員,也不斷地派他們出去考察學習,要求他們不僅要考察西方的科技、制造,還要“研究各國教育之各項規章、國民教育之方法。”〔8〕目的是為了及時地了解西方, 以便能夠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他們認為,引進外國的技術、設備是為了自己能更快地模仿、制造并改進,一旦這種機器設備能“模仿西洋而在內地(日本)制造之”〔9〕的時候,就不再引進。 本國人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不斷地擴大再生產,創造出大量的利潤,外國資本開始逐步減少,使之不能構成對本國經濟發展的負担。這些都是教育發展的結果。教育的發展,國民素質的提高,使外國的東西在本國得到廣泛地應用、改進和再造,更多地產生積極影響。日本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工業化,國力不斷強盛,最終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強國,這不僅得益于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時更得益于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明治維新開拓的近代教育,不僅為日本培養了一個精銳的,掌握當代最新科學技術的知識階層,同時也為日本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產業大軍,這就“為積極地促進經濟發展打下了基礎。”〔10〕 俄國忽視了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結果造成了國民素質的低下,而不能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工業化時期,工人的素質相當差,盡管俄國工人階級集中的程度高于當時任何國家,但是,集中的卻是大多數沒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低下的農民,知識水平和心理文化素質決定他們“長期與農村保持著聯系……從未被有效的紐帶與工廠組織連在一起。 ”〔11〕文化素質的低下,決定著他們對于先進的科學、技術、 設備及管理手段只能是望洋興嘆。基礎教育不發達,自己的人才培養不起來,不能與引進的東西相銜接,外國技術人員搞的東西長時期以來自己不能搞,所以只得在人才上長期依賴外國,外國人長期被安排在工廠、企業及政府部門,成為俄國的公民或永久性居民。據統計1700年到1917年在俄國政府中担任高級職務的大約2900人中有900 多人的姓名表明他們是西歐人和中歐人。〔12〕外國的技術、設備長時期自己不能模仿和生產,只能是長期進口。資金不足,對外國人才、技術、設備的長期依賴又導致了對外國資本的長期依賴:“1861—1880年俄國資本在生產性投資中的比重為28%,外國資本占72%。”〔13〕20世紀初,外國資本的比重在俄國全部股份資本中超過了1/3,大工業則達到了45%。外國人控制著工礦企業及銀行的股份,“到1914年,90%的采礦業、近100 %的煉油業、40%的冶金業、50%的化學工業、甚至28%的紡織業的所有權都歸外國。”〔14〕國民素質的低下,對外國的東西不能很好地吸收,只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外國人才、技術、設備、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俄國,并逐漸生根成長,儼然使俄國成為外國資本的半殖民地。即使當時俄國有領先于世界的科學發明、有世界一流的科學家,但由于國民教育的不發達,最終還是導致了社會經濟發展的落后。可見,沒有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就沒有國民素質的提高;沒有國民素質的提高,就沒有掌握和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沒有掌握和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就沒有不斷深入的生產與創造,也就不會有一個國家的真正發展。 三 兩國早期現代化過程中,政府對科技與教育的態度及其對各自現代化進程的影響,給我們以較大的啟示: 科教興國,經濟是中心,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它還不是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它只有和社會生產接軌才能顯現出對社會的巨大推動作用。這種接軌的程度如何決定于人,決定于勞動者的素質。勞動者對科技的發明,對科技掌握和運用的程度如何,則又取決于受教育的程度。這一點,日本在早期現代化過程中就有清醒的認識,1893年,文部省發布了實習補習教育的訓令,指出:“晚近世界各國之財力以不可阻擋之勢與年倍增,此乃科學之繁榮以其發明應用于諸般實業所致……我國雖有文明之進步,但科學之知識能力尚未浸潤普通人民之中,教育與勞動截然分立,農工諸股事業大多仍不免沉溺于舊習。今欲增進國家未來之財力,則必須對國民子弟施以科學、技術與實業配合一致之教育……。”〔15〕這樣,日本通過發展各級各類、各種實業教育,把科技與產業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促進了經濟及社會的發展。俄國早期現代化過程中不注重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相對注重的只是社會上層的教育,其結果是盡管上層人士的知識水平較高,但整個國民素質的低下,也未能使科技和產業很好接軌,也就沒有象日本那樣促進社會的發展。所以,一個國家“發達與不發達的真正區別,主要并不在于一小批文化貴族的存在,而在于教育在全體人民中更廣泛的普及。”〔16〕意大利經濟史學家齊波拉的這句話,十分真切地概括了科學、教育的普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因此,要實現社會的現代化,首先必須實現人的現代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發展教育,提高全體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馬克思早在《資本論》中就曾指出:“要改變一般人的本性,使他獲得一定勞動部門的技能和技巧,成為發達和專門的勞動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訓練。”〔17〕國民教育的普及與發展,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當初日本提出的口號是“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18〕足見其對教育的重視和發展教育的決心。在我國,普及和發展教育困難是較多的,尤其是在偏遠、落后地區,越是偏遠落后辦學條件就越差,師資水平就越低,人們對科學、教育的認識程度也就越不足,嚴重地影響著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的科技進步。而地少人多的地區,唯一的出路又是發展農業科技、發展與普及農村教育,培養出能夠掌握和應用科技知識的新式農民。明治維新以來的日本采取的有力措施,就很好地解決了發展教育來自農村和農民的阻力問題,雖然土地有限,但日本人利用其科技文化知識在少量的土地上精耕細作,農業收入在國民經濟總收入中的比重也是相當可觀的。俄國土地面積極其廣闊,早期現代化時期,由于農民缺少文化知識,而采取粗放經營的方式,農業的發達也是不及日本的。這一點,日本和俄國的早期現代化實踐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教訓。鄧小平同志說過:“日本人從明治維新就開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維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干的現代化,我們是無產階級,應該也可能干得比他們好。”〔19〕因此我們在今后的現代化進程中要“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強盛〔20〕。”使我們才有可能盡快實現我們的現代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翁有利 四平師院歷史系講師 世界史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薛柏成 作者:松遼學刊:社科版四平65-68K5世界史翁有利19961996 日俄早期現代化過程中,由于日本重視教育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普及教育,使其在短期內就完成了工業化,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林;而俄國忽視并限制本國教育的普及與發展,從而造成了國民素質相對低下,工業化進程十分緩慢,阻礙了其經濟的發展,日俄兩國對待教育的不同態度及產生的不同結果對我們今天的現代化進程有著較大的借鑒意義。 * * * 日本和俄國,是世界上兩個晚進的現代化國家,其早期現代化(俄國始于農奴制改革,日本始于明治維新,下限都到近代結束。)就是兩國向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學習,進行社會改革,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的過程。搞現代化,科學技術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然而,到19世紀末,沒有一個日本科學家對知識做出的有獨創性的貢獻比得上俄國的門捷列耶夫、季米里雅澤夫、洛巴切夫斯基和彼得羅夫等人。〔1 〕在科學研究上,俄國有日本遠不可比的優勢,但兩國的早期現代化卻出現了不同的結局,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繼續向前發展,短期內就完成了工業化,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林;俄國資本主義發展十分緩慢,在近代結束時,資本主義現代化卻被歷史的裁判員罚出場外。科學知識領先的俄國,其早期現代化為什么落后于日本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覺得,科學技術對于社會發展雖然十分重要,但搞現代化光有科學技術是不夠的,科技真正對社會發展發揮作用,必須是通過教育和社會生產相結合,教育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日俄兩國政府對待教育的不同態度,是導致兩國早期現代化不同結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將兩國政府如何對待教育、教育如何與科技結合及他們對各自的早期現代化的影響做一對比分析,以求對我們今天的現代化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 在對教育的認識上,兩國存在著差異。日本政府認為:如果教育和人才不發達,這個國家就不能前進,“國基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2〕只有實行全民的智力開發, 培養出“千載無盡”的現代化的人,才能實現其戰略目標。意識到“不教之民難使,無能之民不可用。”〔3〕把現代化看成是全體國民的事。所以, 在明治維新的綱領《五條誓文》中就鄭重地指出:“公卿與武家同心,以致于庶民,須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求知識于世界,大振皇國之基礎。”公開表明,要掀起一場全民族的向全世界探求科學知識的浪潮。認為學習科學知識,使國民掌握科技知識,首先必須抓教育,以提高全體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為此,不惜花大氣力抓教育,第一步著重進行普及教育。在當時這項工作的難度是相當大的,政府內部有保守和激進兩種勢力的斗爭,來自民間的抵抗更為嚴重,農民經濟貧困,負担不起子女就學的學費,家庭負担的沉重,迫使當時的日本兒童“年及六、七歲,如果父母外出時則留守家內。如果在外則負幼兒刈草,或牧牛喂馬,或上山去田助以樵耕之業,在家內則編織草鞋,搓捻繩索。”〔4 〕家長對教育的社會作用的認識則更差,認為貧困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辦學所造成更多的沉重負担,于是岡山縣等一些地方自發地起來搗毀校舍等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仍能咬緊牙關,在充分借鑒國外教育制度的基礎上,一步步地制定了適應自己國情的教育體制,從普及教育入手,逐步發展了實業教育、師范教育、高等教育,實現了教育的早期現代化。 這一時期,俄國的沙皇政府認為:“我們需要人的勞動力,需要體力勞動,而不是教育。教育應由物質生活有保證的階級享有,而不是大眾。”政府甚至担心“伴隨義務教育的實施或者擴大受教育的范圍,群眾必然產生變革國家的愿望,會發生社會變革和無政府狀態。”〔5 〕基于上述認識,沙皇俄國政府不僅不去積極地普及平民教育,反而還采取措施,擴大教會學校,加強貴族對教育的壟斷等措施限制地方自治局辦學,限制平民教育的發展。因此,列寧指出:“人民群眾這樣被剝奪了受教育、獲得光明、求取知識的權利的野蠻國家,在歐洲除我俄國以外,再沒有第二個。”〔6〕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日俄兩國早期現代化過程中,對教育的態度,尤其是對待普及教育的認識是朝著兩個相反的方向發展的。之所以這樣,是由兩國政府的性質決定的。日本是資產階級政府,它要在政治、經濟上采取措施來鞏固和發展資本主義,希望任何有利于資本主義的改革。俄國是沙皇專制政府,它可以容許經濟發展來鞏固國基,而唯恐對國基本身——專制制度有任何損害。在他們看來,政治、教育等上層建筑方面的改革是危害其專制統治的,所以要全力加以限制。日本在現代化之前,整個國民的知識水平就比較高,據統計:“19世紀中期,45%的男人和15%的女人都識字,這個數字同當時先進的西方國家相比也差不了太多。”〔7〕這樣好的基礎,政府又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扶持和推動,所以其早期現代化過程中教育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俄國的條件比較差,政府又采取限制政策,其早期現代化過程中教育發展速度之慢是可想而知的。近代接近結束時,據1908年的統計,日本兒童入學率為97.8%,俄國仍有4/5的兒童和少年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兩國形成天壤之別。 二 由于兩國政府對待教育的不同態度,不僅導致了兩國教育發展的不同結果,也導致了兩國早期現代化的不同結果。在日本,教育的普及與發展,使民眾具有較高的知識結構和文化心理素質,對外來的科學知識、外界新鮮事物接受較快,對開放改革進行現代化的適應性較強。現代化伊始階段,為解決技術短缺、人才不足的問題,他們不惜高薪聘請外國技術專家,引進外國技術,目的是為了培養和帶動本國人才。一旦某項技術本國人才能夠掌握和應用,外國人就得馬上被解聘國回,所以當時外國人一般在日本呆的時間都比較短,且難以取得日本國籍。為了把外國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科技經驗盡快學到手,日本向國外派遣了大批的留學生。在派出之前,政府對哪些專業的人重點到哪個國家學習哪些具體內容都有明確的規定,目的是要短時間內學到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使這些人盡快脫穎而出,成為本國經濟、產業發展的支柱人才。對于政府官員,也不斷地派他們出去考察學習,要求他們不僅要考察西方的科技、制造,還要“研究各國教育之各項規章、國民教育之方法。”〔8〕目的是為了及時地了解西方, 以便能夠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他們認為,引進外國的技術、設備是為了自己能更快地模仿、制造并改進,一旦這種機器設備能“模仿西洋而在內地(日本)制造之”〔9〕的時候,就不再引進。 本國人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不斷地擴大再生產,創造出大量的利潤,外國資本開始逐步減少,使之不能構成對本國經濟發展的負担。這些都是教育發展的結果。教育的發展,國民素質的提高,使外國的東西在本國得到廣泛地應用、改進和再造,更多地產生積極影響。日本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工業化,國力不斷強盛,最終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強國,這不僅得益于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時更得益于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明治維新開拓的近代教育,不僅為日本培養了一個精銳的,掌握當代最新科學技術的知識階層,同時也為日本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產業大軍,這就“為積極地促進經濟發展打下了基礎。”〔10〕 俄國忽視了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結果造成了國民素質的低下,而不能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工業化時期,工人的素質相當差,盡管俄國工人階級集中的程度高于當時任何國家,但是,集中的卻是大多數沒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低下的農民,知識水平和心理文化素質決定他們“長期與農村保持著聯系……從未被有效的紐帶與工廠組織連在一起。 ”〔11〕文化素質的低下,決定著他們對于先進的科學、技術、 設備及管理手段只能是望洋興嘆。基礎教育不發達,自己的人才培養不起來,不能與引進的東西相銜接,外國技術人員搞的東西長時期以來自己不能搞,所以只得在人才上長期依賴外國,外國人長期被安排在工廠、企業及政府部門,成為俄國的公民或永久性居民。據統計1700年到1917年在俄國政府中担任高級職務的大約2900人中有900 多人的姓名表明他們是西歐人和中歐人。〔12〕外國的技術、設備長時期自己不能模仿和生產,只能是長期進口。資金不足,對外國人才、技術、設備的長期依賴又導致了對外國資本的長期依賴:“1861—1880年俄國資本在生產性投資中的比重為28%,外國資本占72%。”〔13〕20世紀初,外國資本的比重在俄國全部股份資本中超過了1/3,大工業則達到了45%。外國人控制著工礦企業及銀行的股份,“到1914年,90%的采礦業、近100 %的煉油業、40%的冶金業、50%的化學工業、甚至28%的紡織業的所有權都歸外國。”〔14〕國民素質的低下,對外國的東西不能很好地吸收,只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外國人才、技術、設備、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俄國,并逐漸生根成長,儼然使俄國成為外國資本的半殖民地。即使當時俄國有領先于世界的科學發明、有世界一流的科學家,但由于國民教育的不發達,最終還是導致了社會經濟發展的落后。可見,沒有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就沒有國民素質的提高;沒有國民素質的提高,就沒有掌握和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沒有掌握和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就沒有不斷深入的生產與創造,也就不會有一個國家的真正發展。 三 兩國早期現代化過程中,政府對科技與教育的態度及其對各自現代化進程的影響,給我們以較大的啟示: 科教興國,經濟是中心,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它還不是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它只有和社會生產接軌才能顯現出對社會的巨大推動作用。這種接軌的程度如何決定于人,決定于勞動者的素質。勞動者對科技的發明,對科技掌握和運用的程度如何,則又取決于受教育的程度。這一點,日本在早期現代化過程中就有清醒的認識,1893年,文部省發布了實習補習教育的訓令,指出:“晚近世界各國之財力以不可阻擋之勢與年倍增,此乃科學之繁榮以其發明應用于諸般實業所致……我國雖有文明之進步,但科學之知識能力尚未浸潤普通人民之中,教育與勞動截然分立,農工諸股事業大多仍不免沉溺于舊習。今欲增進國家未來之財力,則必須對國民子弟施以科學、技術與實業配合一致之教育……。”〔15〕這樣,日本通過發展各級各類、各種實業教育,把科技與產業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促進了經濟及社會的發展。俄國早期現代化過程中不注重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相對注重的只是社會上層的教育,其結果是盡管上層人士的知識水平較高,但整個國民素質的低下,也未能使科技和產業很好接軌,也就沒有象日本那樣促進社會的發展。所以,一個國家“發達與不發達的真正區別,主要并不在于一小批文化貴族的存在,而在于教育在全體人民中更廣泛的普及。”〔16〕意大利經濟史學家齊波拉的這句話,十分真切地概括了科學、教育的普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因此,要實現社會的現代化,首先必須實現人的現代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發展教育,提高全體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馬克思早在《資本論》中就曾指出:“要改變一般人的本性,使他獲得一定勞動部門的技能和技巧,成為發達和專門的勞動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訓練。”〔17〕國民教育的普及與發展,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當初日本提出的口號是“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18〕足見其對教育的重視和發展教育的決心。在我國,普及和發展教育困難是較多的,尤其是在偏遠、落后地區,越是偏遠落后辦學條件就越差,師資水平就越低,人們對科學、教育的認識程度也就越不足,嚴重地影響著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的科技進步。而地少人多的地區,唯一的出路又是發展農業科技、發展與普及農村教育,培養出能夠掌握和應用科技知識的新式農民。明治維新以來的日本采取的有力措施,就很好地解決了發展教育來自農村和農民的阻力問題,雖然土地有限,但日本人利用其科技文化知識在少量的土地上精耕細作,農業收入在國民經濟總收入中的比重也是相當可觀的。俄國土地面積極其廣闊,早期現代化時期,由于農民缺少文化知識,而采取粗放經營的方式,農業的發達也是不及日本的。這一點,日本和俄國的早期現代化實踐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教訓。鄧小平同志說過:“日本人從明治維新就開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維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干的現代化,我們是無產階級,應該也可能干得比他們好。”〔19〕因此我們在今后的現代化進程中要“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強盛〔20〕。”使我們才有可能盡快實現我們的現代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網載 2013-09-10 21: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