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代化是教育由傳統走向現代的不斷改革的過程。在過去,人們往往片面地注重傳統與現代相對抗的方面,在教育改革中多是以現代否定傳統而放棄反映民族特色的傳統,忽視了傳統與現代之間互補互動而必須整合這個重要方面。在當今世界文化教育呈現出多元化發展和相互矛盾共存的態勢下,中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必須注重保持和發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特色和優勢,并使之更新而富有現代性和世界性,這樣,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文化教育事業作出較大貢獻。教育現代化中傳統與現代的整合具有對立統一性質,它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審視傳統教育、使之轉化為現代教育內容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要更新傳統,確定傳統的現代意義,尊重它在現實教育中的反映和價值。同時,這種整合還應具有強烈的開放性,它要求加強與世界各國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文化教育的相互溝通和整合。在教育現代化過程中,既要反對“西方文化中心論”,也要反對“儒家文化復歸論”,我們必須堅持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古今中外,綜合創新”的文化整合原則。
一
教育現代化中傳統與現代的整合具有對立統一的性質。
中國文化教育現代化的過程,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把傳統與現代置于二元對立狀態。傳統文化教育與現代文化教育的二元對立關系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出現在中國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說。中國教育現代化即從傳統教育走向現代教育,這是一個傳統教育如何變成現代教育的過程,也是現代教育如何取代傳統教育而居主導地位的過程。20世紀中國的中與西、傳統與現代的文化教育之爭,從時間上看,是一個古與今之爭。不過,中國人意識到“現代”或“今天”的到來,并不是出于一種要更新自己傳統文化教育的思想的需要,而更多是因為一個外來“異端”的出現,它以“堅船利炮”和“聲光化電”把中國人驚醒了,并危害著中國的存在。因此,中國人不得不承認物質文化明顯地高于中國的“西方”應該是學習的對象,“西學”就成為現代中國人進行教育現代化的參照系。但是,這并不足以動搖“中學”的主體地位。根據張之洞以夷制夷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方案,固有的傳統文化教育是主體,是文化教育思想結構的根本,而現代文化教育則是被傳統文化教育所利用。曾經接受西洋文化熏陶的嚴復、梁啟超等人,宣傳“西學”,提倡洋務,興辦新教育,試圖動搖“中學為體”的意識,提出中西互補的主張,在當時沒有發揮很大的作用。但是,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開始,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體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動搖。
盡管“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姿態是革命的,言論是激烈的和具有鋒芒的,實踐是帶有先鋒性的,但是,在當時辦的新教育并沒有因為這些姿態、言論和實踐而跟固有文化教育的傳統斷裂,傳統無論是被批判、利用或繼承,都與教育的現代化進程息息相關。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存在變異性、連續性而非斷裂性關系。
時至今日,盡管各種各樣的教育在教育思想觀念、理論、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顯示其現代性,能借助外來文化的力量和影響,不斷推進教育改革,給教育帶來新的面貌,然而,它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傳統文化教育的某些方面,都是新與舊、傳統性與現代性矛盾統一的表現。
二
教育現代化中傳統與現代的整合,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審視傳統教育,使之轉化為現代教育內容的過程。
中國教育的現代化,從傳統走向現代,經歷了一個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新審視的過程,新文化教育對于舊文化教育是采取批判和利用的態度。因此,新與舊、傳統與現代一直處于二元對立的緊張狀態。但是,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這種對立關系并不是絕對的,在教育的文化內容方面,儒家文化的主導地位受到震撼可能是最大的,特別在道德倫理教育的層次上,封建禮教受到空前無情的抨擊。但在具體教育活動中,目前對傳統文化教育的繼承或延續是頗為明顯的。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我們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在學生中開展優良傳統文化教育,必須看到傳統文化的歷史局限性。不能簡單地把它們拔高或貶低,不能放棄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的批判武器。以儒家文化為主的中國文化教育傳統,其基本內容應審視如下。
1.人文精神傳統。儒家重視人文,尊重個體人格,提倡倫理,因而使中國成為“禮儀之邦”。但是,儒家的人文精神又強化了“人治”,與秦漢以后發展起來的封建專制主義,有著邏輯上的內在同一關系。
2.民本精神傳統。儒家有較強烈的“民本”精神,重視“民生”、“民利”、“民心”。然而孟子所謂“民為本”、“得民心”,是站在統治階級立場面對治國平天下而言的。
3.反躬修己、自強不息的精神傳統。梁漱溟把儒學概括為“反躬修己”之學,是有道理的。儒學強調“修身”、“內省”,通過“修身”、“內省”以達到理想人格。中華民族依靠發揮“自強不息”精神,創造了綿延6千年的東方文明,這在世界上是極為罕見的。然而,過分地“內省”、自律也會影響向外開拓的競爭意識、創造意識,也容易誘發“心外無物”的主觀思維的局限性。
4.維護宗法、血緣家族的傳統。受宗法、血緣支配的東方或中國特有的家族結構,容易給人們蒙上一層溫情脈脈的親緣感情面紗,形成社會的內聚力與凝聚力。然而,這又是形成封建家長制、中央集權制的土壤,是培育封閉、狹隘、保守意識的溫床。
5.尊卑有序的精神傳統。孟子所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朋友有信”這些人倫,在中國封建社會確實起到了和諧人際關系,穩定社會的作用。它能使社會在特定的軌道上有秩序的運行。但是,這種精神傳統又給人的發展套上了精神枷鎖,容易壓抑人的個性發展,限制人的才能的發揮。
6.憂患意識、承担精神的傳統。儒家既強調士人要有“憂患”意識,孟子所謂:“生于安樂而死于憂患”,又鼓勵發揚勇于“承担”精神。孔子所說:“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顧炎武所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云云,都曾經鼓舞過數以千萬計的志士仁人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發展而奮斗。[①]我們認真審視這些傳統文化中的基本內容,并加以選擇,是為了使這種傳統的文化精神,轉化成現代的文化精神,并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
從教育內容的文化傳統精神來看,既有與現代化相矛盾、相對抗的一面,又有與現代化相適應、相協調的一面。所謂使文化傳統進行具有現代性的轉化,實際上就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審視、現代詮釋和發掘,弘揚與現代化相協調的思想,批判和避免與現代化相矛盾的思想,以便完成從古老傳統到現代的轉化,達到使傳統與現代互動互補的效果。例如,對從儒家精神中引申出來的尊卑等級觀念,家長制作風,一定要給以批判與避免。然而,對于民本精神、禮儀精神,要發揚,要繼承。這就是把古老的傳統的文化精神轉化為對現代有利的時代精神。審視傳統文化教育,即在教育現代化過程中,發展現代的同時保留某些傳統的合理內核。現代教育是在與傳統教育不斷相互調節、制約和影響的過程中逐漸走向成熟和完善的。
三
教育現代化中,傳統與現代的整合,首先要更新傳統的涵義,克服把傳統與現代對立起來的觀念,必須確定傳統的現代意義,尊重它在現實教育中的反映和價值。傳統的本質何在?應當說,傳統是文化教育發展中體現連續性的東西,它的本質存在于現實之中;傳統是通過對現代人的制約和支配而獲得自己的規定性的,這就意味著,傳統不是消逝在歷史中的東西,不是僅僅沉睡在遺存下來的書面文獻中的東西,不是作為現代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歷史上積累和傳遞下來,通過社會生活的各種媒體而轉化為現代人本身存在的東西,轉化為現代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東西。
有人指出:“傳統是由一群人的創造,得到多數人的承認,受過長時間的考驗,因而成為一般大眾的文化生活內容。”強調傳統具有頑固性,[②]同時說明“它含有歷史意識”,具有現存性、歷時性和共時性。傳統不是遠離我們的東西,而是存在于我們中間。[③]傳統也不是停滯的,它隨社會生活的變遷,在不斷的革新和突破。在豐富多彩的中西、古今的溝通中更新與轉化傳統文化教育并使之具有現代意義,傳統文化教育存在于現實文化教育之中。在實現教育現代化,對傳統與現代的整合過程中,必須尊重傳統文化教育在現實文化教育中的反映和價值。
在20世紀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并沒有因為“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的激烈反對而消亡,也沒有因為某些內容和形式被現代人所利用而改變了它被“批判繼承”的地位。盡管現代文化教育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借助外來文化的力量,但其內在發展正需要傳統的補充和啟示,傳統是現代不可缺少的內在組成部分。傳統文化教育是建立現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不可忽視的國情的組成部分,也是當前教育現代化的現實基礎。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④]我們進行教育改革開放,實現教育現代化,也是在中國既定的歷史條件下的一種創造活動,而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則是這種歷史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現代教育是在排斥傳統文化教育中落后的思想內容或舊形式的同時建立自己的現代性的,而傳統文化教育的舊思想或舊形式也在被現代文化教育批判和利用的同時注入了較多的現代氣息。正是在這種互相滲透、互相調整的過程中,消解“傳統”與“現代”的對立沖突,以實現教育的現代化。
傳統與現代的整合,即在教育現代化中,消解傳統與現代的沖突,使之統一起來。把傳統文化教育與現代文化教育整合起來,并非簡單的認同或對抗,而是互相理解協調、互相補充的過程。以此達到的效果是融匯貫通古今與中西,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現代化過程。
表面對立的文化教育論爭正是整合的開端。我們不能只看到教育現代化過程中舊與新、中與西之間的文化教育沖突的一面,更重要的是,還應看到,只有通過相互的溝通與整合,才能找出傳統文化教育更新和創造性轉化的契機,也才能詮釋、發掘傳統文化教育的現代意義。傳統文化教育的更新問題涉及到教育的思想、內容、方法、制度、結構等是否能適應現代社會或能否賦予其現代的意義,并在揚棄中獲得新的生命力。中國傳統教育中的封建禮教,盡管在今天一定程度上仍會支配著現代社會的道德規范和思想行為,有待進一步反思與消除,但更迫切的是,如何使傳統文化繼續成為現代教育的原動力。傳統文化教育更新的壓力也來自西方文化教育的挑戰。在中西文化交融的今天,應采取更為開放的態度,取西方之長,避自身之短。這是一種相互溝通整合中自我更新的表現。文化教育傳統的民族意識,似乎無法離開外來現代文化教育而獨立產生,它總是在外來(西方)現代文化教育的參照中認識自己,同時也選擇外來(西方)文化教育,并獲得現代的意義。因此,我們在對西方文化教育進行反思的同時,其實也在重新思考中國文化教育的更新問題,我們應該建立一個跨文化交流的機制。只有努力打破文化教育的壁壘,更新文化教育的傳統和進行當代文化教育的溝通,才能使中國文化教育走向世界。
四
教育現代化中傳統與現代的整合具有開放性。實現教育現代化,深化教育改革,擴大開放,不但要善于學習和汲取世界各國包括西方的優秀文化成果,而且要堅持民族特性的價值取向,發揮民族傳統文化的特色和優勢,進而去影響世界文化,為當今世界文化教育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從擴大開放意義上講,傳統與現代的文化整合可以說是東方與西方文化的互動和互補,可以理解為一種反中心的表現。在教育現代化過程中,我們既反對“西方文化中心論”,也反對“儒家文化復歸論”,堅持“古今中外,綜合創新”的文化整合原則。當前,值得注意的是,冷戰結束后,東西方關系的緩和與軍事對抗的減弱,促成了文化教育因素在國際關系中地位與作用的上升。
冷戰時期,西方國家憑借經濟、軍事和綜合國力的優勢,全面輸出所謂“西方文明”,在全球范圍內出現了一股以西方文化為中心的“西方化”的思潮。隨著冷戰的結束,廣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的迅速崛起,在政治上文化上的覺醒與復興,使“西方化”思潮正在遭到越來越強的抵制。“西方文明”的輸出遇到的最大挑戰,是西方社會的進一步衰敗,這引起西方國家一些人士的憂慮。布熱津斯基在他的新著《大失控與大混亂》中指出:在西方國家,物質享受上的縱欲無度,越來越主宰和界定著個人自下而上的內容和目標。“豐饒中的縱欲無度”,使社會道德的中心地位日益下降,而追求物欲上自我滿足之風日趨熾烈。他指出:“好萊塢影片和電視制作廠家已成了文化顛覆者”。他斷言:西方文化不可能成為全球統一的政治倫理。[⑤]這種腐朽與自私的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因此遭到強烈的抵制。
西方國家輸出文化教育和意識形態,有強烈的政治、經濟目的,也引起第三世界國家的警惕。特別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亞洲國家在經濟上的迅速發展,更引起了發展中國家對其發展道路和文化教育的強烈興趣。美國《紐約時報》1996年2月4日的一篇文章承認,“最有吸引力的發展模式不是成熟的西方,而是經濟蓬勃發展的遠東”。1988年1月,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聲明,向世界呼吁:21世紀,人類要生存,需要吸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可是,有些學者從世界各國現代教育的“趨同”現象出發,雖然指出跨越文化差異培養現代人的共同發展的趨勢,卻忽視現代人的民族文化特征,他們所謂的教育現代化不過是教育的西方化。在他們看來,民族的傳統文化教育總是教育現代化的障礙,并被當作現代教育改革中要加以革除的消極因素,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從世界范圍看,一些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在現代化過程中都曾有過向西方學習的歷史,但結果證明,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不可能靠抄襲別人的現存東西來求得成功。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保持民族特色的現代化是民族文化教育事業繁榮昌盛的必由之路,否則,民族文化的消亡就意味著這個民族的消亡,也就談不上國家、民族的現代化。
日本在歷史上以善于吸收中國和西方文化教育而著稱,但在吸收外來文化教育過程中,其自我主體一直處于主導地位,這個主體滲透著日本民族的性格、心理、思維方法、審美情趣乃至風俗習慣。由于日本的文化教育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先進成果,并經過不斷的自我調整和變革,加之國際格局的變動和美國的支持,從而在戰后短時期內就把經濟恢復起來并迅速實現了騰飛。新加坡實行“兼容并包,東西結合”的文化模式,以東方價值觀作為精神主體,以西方科技文化作為發展經濟和轉變人民物質生活的手段,創造了現代化的先進文化和文明,推進了教育的現代化。
在美國頗有影響的哈佛大學亨廷頓教授提出文化是未來世界沖突的重要根源,儒家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是西方世界的最大威脅。他說,“我認為新世界的沖突根源,將不再側重于意識形態和經濟,而文化將是截然分隔人類和引起沖突的主要根源。”[⑥]他主張西方在世界舞臺采取各種手段對付儒家傳統的國家和伊斯蘭教的國家。我們并不認為將會有一個遏制中國文化的世界陣線,我們反對僅僅以東方傳統文化的“儒學復歸”去解決當代文明沖突,但是,我們看到,確實有一些西方人對中國文化抱有成見、偏見和誤解,它們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會干擾中國人在世界舞臺上的行動。克服和消解這些問題,將需一場漫長的文化斗爭。亨廷頓很清楚,在不遠的將來,有的只是一個包含不同文明的世界,而每一個文明都得學習與其他文明共存。一些人經過中西文化的比較之后,特別是看到西方社會有物質財富而無精神生活,有科技的進步而無安定的環境以及社會分裂、人格分裂等現象的時候,他們更覺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有自己的長處。梁啟超認為,西方文化的弱點在于沒有解決是非善惡和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準則問題,因此不能解決思想的危機和人生的理想,應該用東方文化彌補西方文化的不足,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應該給世界文明做出貢獻。
概括地說,我們實現教育現代化,整合中西文化教育,在中國文化教育和世界文化教育的關系中尋求溝通和融合,應當主要爭取達到以下四個目標:第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促使正在形成中的世界文化教育更多地吸取中國文化教育的內容;第二,在國內協調中國文化教育與外來文化教育的矛盾,汲取世界文明包括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以較小的代價(文化震蕩和價值沖突)使更多的外來文化教育成果能夠為我所用;第三,在國際政治事務和經濟交往中明智地運用文化教育手段以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堅持文化教育的民族獨立性和自主性;第四,要堅定不移地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依靠教育的根本思想。
注:
①趙吉惠:《論儒學前景與21世紀人類文化走向》,《中國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
②《徐復觀文錄選粹》,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9頁。
③《艾略特詩學文集》,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603頁。
⑤萬立:《當今國際交往中文化沖突加劇的背景及原因》,《高校理論戰線》,1996年第11期。
⑥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譯文載《二十一世紀》,1993年10月號。
〔作者系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副教授,重慶 630715〕
(本文責任編輯:趙永嵩)*
教育研究京17-21G1教育學周鴻19971997 作者:教育研究京17-21G1教育學周鴻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