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的足音已經清晰可聞。知識經濟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廣闊而深遠。知識經濟引發的社會革命,將不僅波及科學技術、政治經濟,而且將引發生活方式、思維方法、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的全方位深層遷移。在由工業時代向信息代時代遞嬗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面臨的將是知識的較量,經濟的較量,更是文明的較量。因而,充分估計知識經濟對我國文化建設的影響,準確把握知識經濟時代文化建設的基本特征,認真研究知識經濟條件下文化建設的發展方略,就顯得緊迫而重要。本文將試圖就這些問題作出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一
由于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智力資源的占有、開發和利用將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依托;加之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加快,將促使任何一個國家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資源,在世界大市場中“有所為,有所不為”,因而,智力的較量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而智力的開發與文化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必然給文化建設帶來一系列至深至巨的影響。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知識經濟對文化建設的影響,進而把握知識經濟時代文化建設的基本特征,以提出相應的文化發展策略。從宏觀角度看,知識經濟對文化建設的影響至少有四個方面。
(一)知識經濟的發展將加劇文明的沖突,使中國文化面臨嚴峻的挑戰。1993年夏,美國哈佛大學亨廷頓教授就冷戰后世界格局的走向發表了“文明的沖突”的觀點。他認為,冷戰結束后,新的世界沖突的主要根源“不是意識形態的和經濟的”而是“文化上的”;在未來的世紀,“文明的因素將成為人類社會中一切沖突之源”;并斷言,“下一次戰爭,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文明之間的戰爭”。(注:[美]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劉緋譯,1999年1月第2版。)亨廷頓不僅將未來世界文化形態概括為西方、儒家、日本、伊斯蘭、印度教、斯拉夫——東正教、拉丁美洲、非洲等八種主要文明的互動,而且直言不諱地將“儒家文明”視為引起未來文明沖突的主要力量,明確提出西方應聯絡其他文明形態對之加以遏制的全球文化戰略。這是對中華文明的挑戰,是對中國文化的挑戰。
亨廷頓的觀點并非空穴來風、天方夜潭,而是他看到了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和只有二百年建國史的美利堅文明之間的巨大落差。實際上,亨廷頓的“文化戰略”也是西方,特別是美國冷戰后國際戰略決策的理論向導。美國實施的對華“知識產權戰略”可以看作是這一文化戰略理論的具體化。美國率先為互聯網自由貿易區確定規則,這是它運用文化手段,實施文化戰略,占領知識經濟時代制高點、推行國家權力擴張的新形式。
可見,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已將中國文化發展戰略推進到全球各種文化力量相互激蕩的國際文化關系新的格局之中。新世紀之初的文化發展方略制定,不僅關系到國際文化力量的對比調整,而且直接關系到知識經濟時代中國文化的世界地位和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
(二)知識經濟將為文化建設提供新的增長點。由于信息化發展和知識作用的提高,知識經濟時代將為文化建設提供巨大的物質財富,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并將出現產業結構軟化,腦力勞動和科學技術的投入相對增加,生產活動的主體變成自動化設備和機器人。因此,從事體力勞動的“藍領階層”將逐步減少,而從事腦力勞動的“白領階層”將逐步增加,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漸次縮小,每個人都是經濟的主體,都是社會的主人。人們既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從事物質世界的改造和創新,又能最大程度的調動自己的情感積極性,去參與精神世界的完善和提升。同時,人們對住房、衣著、交通和日用品的需求也逐步得到滿足。富則求文,閑則求樂。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越來越迫切。強烈的精神需求必然刺激文化事業的發展,否則便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
另一方面,新技術革命的連鎖反應,必然激起新產業革命的浪潮。教育、信息服務、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事業等產業將從第三產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第四產業,并以投入少、產出高、增幅大、帶動力強的經濟效益滲透到國民經濟的洪流中去。從而使文化事業發展的增長點加大,使人們的精神需求滿足成為可能。目前美國的視聽產品是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產品,日本的娛樂業已經超過汽車工業的產值,就是新技術革命帶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明證。因此,知識經濟既激發了人們的文化需求,又為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顯身手的舞臺。在制定文化建設方略時,必須牢牢抓住知識經濟給我們帶來的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三)知識經濟將對人的文化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識經濟要求的必須是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兼備的人才。這是因為在知識經濟時代,勞動者所使用的勞動工具是由電腦控制的智能化機器,所作用的勞動對象(勞動資料)是可再生并且是可增值的資源——知識。從生產力角度出發,勞動者運作知識的能力是發展知識生產力的關鍵因素,這里的能力實際上就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體現。
按照目前一般的理解,素質包括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技術素質、創新素質、人文素質和身心素質五個方面,而這些素質的養成和發揮都離不開人文文化的作用。因此,人文文化決定著一個民族的生死存亡,決定著一個人的政治信念、倫理規范和終極關懷;可以培養科學精神;可以拓寬知識視野;可以激發創造興趣;可以貫通思維空間。
(四)知識經濟對文化建設的負面影響。知識經濟時代一個最深刻的挑戰,是人類目前的文化儲備還遠遠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日益深刻和巨大的文化、倫理沖擊。不斷增加的電腦和網上犯罪防不勝防,不斷提出的生物工程、生命科學應用將對人類的倫理道德提出嚴峻的挑戰,不斷惡化的電磁幅射、轉基因成果的不安全因素將成為棘手的人類課題。
目前的狀況是,由于產業結構升級壓力的不斷激化,使得知識的應用根本來不及對上述問題進行嚴肅而負責的文化、倫理反思和解決,而對這樣一種不惜以沖擊人類文化賴以建立的基礎為代價的經濟行為,人們顯然對其深重后果缺乏充分的估計,對科學應用負面影響的防范還沒有切實的手段和機制。文化建設在強大的科技、經濟發展面前顯得蒼白無力,羸弱不堪。
此外,由于文化與科技的互相融合,物質與精神的界限打破,文化智能化、文化產業化,必然導致大眾文化的無節度發展甚至泛濫成災;精英文化(亦稱雅文化)有可能會出現被束之高閣、曲高和寡的尷尬局面而削弱文化先鋒的鋒芒;主導文化(亦稱主旋律文化)的支配、制約地位也將受到肆無忌憚的蔑視和侵凌。因此,文化建設的意義重大而難度增強,情勢急迫必須加大。
二
作為人類社會的新的經濟形態,知識經濟有其基本的特征和自身的發展規律。文化與經濟、政治等社會因素同生共存,且受到其他社會因素的制約,因而知識經濟條件下的文化建設,自然有不同于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時代的內在本質和外化特征。只有抓住了本質和特征,才能提出相應的有利于文化發展的正確方略。概言之,知識經濟條件下的文化建設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色。
(一)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交融程度加大。眾所周知,知識經濟的實現是一種不斷將知識融入經濟活動,不斷地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社會行為。既然是社會行為就必然涉及到政治、經濟、司法、意識形態、文化領域等諸多方面;涉及到政府機構、科研機構、生產企業等社會組織;涉及到知識生產、科學發明、科技成果轉化等人的科技活動。所有這一切,都與人有關,與人文文化有關。都需要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各社會要素的協調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往往是科技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生產;物質中有科技的含量,文化中有物質的溶媒。先進的生產力,離不開理性的文化、民主的政治、現代化的教育水平和較高的國民素質的強有力支持。如果從大眾文化的角度理解,這些給予物質生產以支持力量的哪一個不是精神文化的因素?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需要文化的協調和支持;同樣,文化事業的發展也需要物質因素和手段為承載。不論是新聞出版,還是廣播影視;也不論文化事業,還是娛樂服務,抑或旅游開發、文化交流,如果不插上科技和經濟的翅膀,他們又怎能獲得靈動的飛揚!在知識經濟社會,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緊密融合、互為參透,較之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已是水乳交融、須臾難分。
(二)文化產業化,文化商品化。文化產業是以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為主的產業。它包括廣播影視、文學藝術、衛生體育、文化娛樂等。文化產業伴隨著文化市場的發展而發展,被國際經濟學界普遍認為是“朝陽產業”。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文化產業化,文化商品化,成為文化事業發展的突出特色,文化產業更將閃爍出奪目的光芒。
所謂文化產業,是指人類社會為人們有效地參與物質生產而構筑起來的物質技術舞臺,是由日益高級化技術和物質資料發生一切可能的聯系組織起來構成的基本組織結構體系。在知識經濟中,知識作為生產要素投入生產,必將帶動文化產業的極大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的有獨特生命力的產業。以前人們習慣按三種產業劃分,90年代各種新興信息傳播技術與各類高科技迅速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后,人們又提出了第四產業的說法,而電影、電視、圖書、出版、演出、娛樂、旅游等文化事業完全符合成為第四產業的因素,并且都可以在信息傳播技術和各類科技的介入和推動下走上產業道路。使精神產品進入市場,既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消費,又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是知識經濟時代才有的社會現象,是知識和信息等生產要素作用的結果。
(三)文化向全球化、開放性發展。知識經濟時代,文化伴隨經濟的一體化、全球化而走向開放。
1994年美國正式向全球首倡“信息高速公路”之后,既開啟了知識經濟時代之門,也拓寬了知識和文化交流、傳播的廣闊渠道。光訊、星訊、衛星電視、激光照排、電腦傳真、光子圖書館,特別是英特網的迅速發展,使人類社會能夠獲取的信息量和知識量不僅總量呈幾何級數地增加,而且獲得的時間空前縮短,獲得的空間可以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世界因此變成了“地球村”。經濟、科技一體化、全球化,必然帶動文化的全球化和一體化。憑借發達的載體和傳媒,文化交流的頻率提高,范圍擴大,深度加強。東西方文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沖突、滲透和碰撞在所難免。各民族文化將以開放的氣度和精神,珍攝世界先進的、理性的文化,在各種文化的整合中,建立起既是世界意義的又是民族意義的現代化文化。
(四)大眾文化空前活躍,文化消費多元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將是社會全面發展、人類綜合進步的社會。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大眾傳媒渠道的暢通,商品經濟的相對發達,言論出版自由的保障以及社會觀念的普遍開放,必然給大眾文化提供大顯身手的舞臺。因為上述因素是非常契合大眾文化的本義的。大眾文化顧名思義是大眾的文化,即反映著最大多數人的文化心理和取向、具有最為廣泛的群眾性的文化。它兼有數量、時間和空間的規定性,即數量龐大,大量復制,消費對象或受眾人數眾多。時間迅速,音響文化、網絡文化代替了印刷文化、實態文化的地位,大眾文化借助現代傳播手段廣泛傳播,使過去文化消費的“讀”和“想”變成了“看”和“聽”,傳播速度極快;空間廣闊,大眾文化輻射范圍極廣,超越了政治、經濟、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礙,跨越年齡、性別、職業、地域等等的界限,為大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
由于知識經濟是分散文化生產,職工可以在家里或分散的小辦公室里工作,歐美正在流行的SOHO,就是“小辦公室”或“家庭辦公室”的生產方式;所以,人們在接受大眾文化時就呈現出一種個體化傾向。加之大眾文化的超空間性和文化消費方式的先進,因而不同的民族階層、職業、年齡、素養,就會有機會而且有條件確定不同的文化消費選擇和各異的文化價值取向,知識經濟時代的文化消費也便呈現出多元發展的狀況。
(五)文化精神的深層次裂變和多維性遞嬗。人類歷史上每一次經濟形態的出現,都會引起從社會政治到觀念意識的一系列深層次變革和轉換。知識經濟的撲面而來,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全球化、一體化的快速推進,也會引起人們價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維模式等文化精神的深層次裂變和思想觀念的多角度轉換。由于知識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因而人們的人類生存的終極關懷意識增強,將力求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親合;由于知識經濟的價值體現在智力和知識的占有上,所以在價值取向上,人們更崇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由于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腦體倒掛得以縮小,人們真正成為社會的主人;因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法制意識增強,個性意識覺醒,人格精神得以張揚,理念色彩為之鮮明。
但由于各個國家和民族知識經濟的形成和發展很不平衡,人們對知識經濟帶來的社會變革將難以很快適應,人們的精神和心靈必然會經過過去與未來、前進與后退、歡樂與痛苦的彷徨、迷惘、掙扎和煎熬。此外,分散化的生產方式和網絡空間(或稱“賽博空間”)的出現將使人們的孤獨感加重和精神虛擬化,從而造成社會渙散、精神空虛、人類生存質量下降。而類似“克隆”、試管嬰兒等生物工程的出現和電腦犯罪,將使人類面臨潛在的災難。知識經濟給人類帶來或喜或憂的深層次文化激蕩也許不止這樣的且深且廣。
三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文化建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并使文化建設具有了不同于農業和工業經濟的時代特點。因而,根據時代特點作出文化建設的戰略選擇,已是社會發展關鍵時刻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為此,1997年9月,中國共產黨十五大報告明確指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全黨必須從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和民族振興的高度,充分認識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這是一個大國的最高決策者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審時度勢作出的清醒和正確的判斷。制定文化建設發展方略,是一個復雜的決策系統。這里試圖圍繞十五大報告的文化建設方針,結合知識經濟的時代特點,提出如下既考慮當前,又著眼未來,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順應世界潮流的知識經濟文化發展方略。
(一)明確文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從知識經濟的文化特征來考慮,文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主要應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一個社會的公民,是否普遍地具有健康的、積極的、遠大的理想,是反映這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因為理想目標的追求所產生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會凝聚為強大的精神動力,通過反作用功能系統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精神支柱。這種共同國民理想和民族精神,構成一個民族最閃光的文化內核,深潛在文化層面的社會意識深層,是一種無形的但又最有力的文化能源。在世界文化體系中,唯有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而生生不息,延續不絕,而不似其他民族文化產生中絕、異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華文化精神具有強大的凝聚功能、激勵功能和整合功能。正是由于中國文化精神的強大生命力,因而成為知識經濟時代西方國家遏制、挑戰的首選目標。所以,要占領知識經濟時代的世界制高點,要在各種精神文化力量的激蕩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把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和終極關懷。而今天我國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和精神支柱,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建立富強、文明、民主的現代化強國。
2.致力于人的現代化,為發展知識經濟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人是創造價值的根本力量,發展知識經濟必須從價值的源頭做起。有關知識經濟的理論研究表明,經濟系統的知識水平和素質已成為生產函數的內在成分,是生產率提高和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之一,且經濟越是高級化,科技水平和勞動者素質的份量和影響就越來越重。我們常說實現現代化,知識經濟時代實際上就是現代化的實現。現代化的實現就是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經濟增長的高度發達和社會進步的全面提高。或者說,現代化的實現有兩層含義,一是現代化要靠人來實現,二是現代化的根本要素是人的現代化。歸根到底,“現代化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一個理想目標,其核心在‘人’的精神的現代化。”(注:徐雁等:《科學精神與東西方文化》,《中國文化報》1998年11月26日。)毫無疑問,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一個需要大智慧、也有可能孕育大智慧的世紀”(注:何中華:《中國文化走向與哲學使命》,向文華:《世紀末的思考》,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365頁。)。知識經濟就是人類智慧的大匯聚、大展示,發展知識經濟需要智慧和具有智慧的人,需要“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注: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因而,培養“四有”新人,就是要實現人的現代化,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整體文化素質。提高民族思想道德素質是文化建設的根本指向,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也是文化事業的題中應有之義。因此,為知識經濟的形成和發展提供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是文化建設責無旁貸的重任。
(二)堅持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和方針。
1.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們正在從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在當前就表現為,為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務,促進和保證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為知識經濟的成熟和發展創造條件和積累經驗。文化建設依賴于經濟建設,同時又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和智力的支持,當然也應該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
2.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古今中外的文化發展史已經證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一定社會階段思想文化發展的關鍵。知識經濟時代的科學全球化、經濟一體化和文化開放化,決定了文化建設更應該空前地突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提倡和鼓勵人們大膽探索、自由爭論,保障學術自由、創作自由,進而使精神生產者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精神產品,推動意識形態的進步和完善。
3.重在建設,重在創新。在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的創新能力,包括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是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競爭和全球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作為給經濟發展和進步以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建設,就要培養創新意識,倡導創新精神,為建設知識經濟時代思想體系和文化精神做出建設性的努力。這里的建設包括兩個方面的建設,一是文化事業的建設,一是文化理論的建設。前者是硬件建設,后者是軟件建設。而最具有創新意義的是軟件建設。理論建設關鍵是積極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不斷積累、總結文化成果,要引導全社會的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要建構知識經濟時代特有的思想文化體系,要及時跟蹤和研究知識經濟條件下出現的新發展、新格局、新問題,要創造性地提出應對性的發展新思路、新方略、新舉措,發揮文化先鋒的重要作用。
(三)確立文化新體系,構建中華新文化。面對市場經濟的全球化、信息傳播的全球化和文化沖突的全球化的趨勢,東西方文化都面臨著沖突與融合、反思與超越和構建新文化體系的世界性話題。面對這一文化背景,實現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和中國文化的世界化,應是構建新文化的基本路向,而構建中華新文化的方略應是繼承、吸納、整合和創造。
1.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東方,綿亙數千年,創造了燦爛輝煌而博大精深的的中華文化,它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升華,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怎樣對待傳統文化,這是自鴉片戰爭以來長期爭論的文化課題。在建設知識經濟時代中華新文化的過程中同樣有一個怎樣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我們對待傳統文化惟一正確的方法和態度是實事求是,辯證分析,批判地繼承。具體一點說,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必須立足于改革的現實,從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實際出發,對傳統文化進行歷史的、辯證的分析,然后決定取舍。這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綜合系統工程,需要一代乃至幾代人的努力。
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把能否適應知識經濟作為傳統文化的首要標準,進而實現傳統文化向現代化的轉換。這種轉換要把握住兩點。一是著力于發掘傳統文化中進步的、民主的和科學的要素。比如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和“厚德載物”、有容乃大的開闊胸襟是中國傳統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建設中永遠不能丟棄的民族精神。又如自明清之際萌芽的民主和科學思想,也使傳統文化發展的后期具有了新鮮的現代氣息,這是不可否認的。二是以現代精神對傳統文化中合理的因素加以改造。用馬克思的“自然的人論”觀點和歷史唯物論觀點去升華改造傳統文化基本內容之一的“天人合一”論,進而實現人與自然、乃至人與宇宙的協調與統一;又如可以在傳統文化另一基本內容的“以人為本”思想基礎上,建立起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思想。
2.大膽吸收西方文化優秀成果,實現西方文化中國化。在中國文化史上,我們曾有過第一次外來文化的成功引進和消化,即縱貫漢唐十個世紀的對外中西亞文化和南亞次大陸文化的引進和吸收。其中最典型的是佛教的中國化。現在我們所面臨的是自16世紀肇始,至今仍在繼續的西方文化的引進和消化。時值世界文化激烈碰撞交匯的開放時代,閉關自守,對西方文化采取拒絕排斥的主張,已經顯得荒唐愚昧;而不加分析,全盤西化,也是喪失民族文化獨立性的荒謬之論。關鍵是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大膽拿來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在充分考慮中國國情的前提下,消化吸收,為我所用。如與市場經濟、知識經濟相聯系的效益觀念、競爭觀念、信息觀念、科學和個性觀念等等,都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所必不可少的思想元素。
3.整合創新,中國文化世界化。在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反思、批判、繼承,對西方文化進行考察、引進、選擇、吸納、實現了傳統文化現代化、西方文化中國化以后,接著要進行文化的綜合與創新,即建立中華文化新體系,實現中國文化世界化。正如當代文化學大師張岱年所言:“中國新文化應是中國優秀傳統與西方先進成果的綜合。”(注:張岱年:《中國文化發展的道路》,《東方赤子·大家叢書·張岱年卷》,華文出版社1998年第1版。)建立健全的文化體系,首先必須表現民族的主體性,即民族的獨立性、主動性和自覺性。一個民族在文化上如果喪失了主體性,這個民族就會淪為他國的附庸。其次,一個健全的文化體系,在保證文化主體主導作用的同時,還要兼容并包,允許各民族思想、各種文化意識的存在。只有這樣,才能使文化充滿活力,才能激發創新精神,才能適應開放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四)弘揚主導文化,帶動文化形態多元協調發展。這就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處理好主導文化與大眾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關系。主導文化體現和引導著一國一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根本文化方向,規定著一國一民族的文化性質。知識經濟時代的中華文化也不能沒有體現國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主流文化。所以必須弘揚主旋律,“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注:江澤民:《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1994年1月24日。)用主導文化引導、影響大眾文化。大眾文化受主導文化制約和影響,但它又不是被動的,它是文化的主流。它一方面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一方面又反作用于主導文化。精英文化承担著創造進步文化、傳播先進思想、開拓科學技術的重任。它應是主導文化的破冰船,也是大眾文化的引航員,還是溝通主導文化與大眾文化的橋梁。
2.處理好社會主義文化與非社會主義文化的關系。中華新文化就是包括香港、澳門甚至統一后的臺灣的中華民族文化。要實現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就不能只有大陸的社會主義文化,還應該有涵融各種文化背景生成的文化意識形態。“一國兩制”是政治概念,也應是文化概念。盡管各種意識形態不可統一,但卻可以和平共處。不論你信仰何種主義與學說,都可以團結在中華文化精神——愛國主義的旗幟下。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京30~36G0文化研究趙秀忠20002000趙秀忠 河北經貿大學 作者: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京30~36G0文化研究趙秀忠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