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具有悠久的考試歷史,考試在中國人的教育和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在世界教育改革大潮的沖擊及中國社會改革的推動下,中國教育改革也逐步深入。就教育改革的深層矛盾來說,考試改革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教育改革的攻堅任務。而且,就中國社會改革而言,各種職業資格認證也蓬勃發展,伴隨著職業資格認證而興起的各種各樣的職業資格考試也問題多多。客觀地說,目前中國各種類型的資格考試不下百種;主觀地說,考試幾乎成了中國人不可改變的命運。對于決定中國人命運的考試改革不能不慎之又慎,因此,就已經進行的考試改革和正在進行的考試改革而言,幾乎都未能觸動考試之根本。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考試改革,除了受制于各種各樣的權力與利益外,而且還受制于考試改革的理論研究。遺憾的是,關于考試改革的理論研究都一致集中于考試的操作層面,這樣的研究相當于“修補術”,其結果只能是使考試“千層百納”,越來越讓人看不清考試的本來面目。如果說這樣的研究對考試改革有什么作用的話,那就是使考試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論指導,就像“船在大海中航行沒有舵手”。為了厘清考試改革的思路,有必要從哲學的層面來探討考試改革的根基。
一、考試改革的本體論
在西方哲學史和中國哲學史中,本體論分別具有各自的含義。在西方哲學史中,本體論指關于存在及其本質和規律的學說。“本體”一詞來自拉丁文on(存在、有、是)和ontos(存在物)。德國經院學者郭克蘭紐在其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本體論”一詞,將其解釋為形而上學的同義語。現代西方的一些哲學流派脫離客觀物質世界,從抽象的概念出發談論世界存在及其性質,他們把本體論同認識論和邏輯學相分離,并把它作為全部哲學的基礎或獨立分支。
在古希臘羅馬哲學中,本體論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質。各派哲學家力圖把世界的存在歸結為某種物質的、精神的實體或某個抽象原則。巴門尼德提出了唯一不變的本原“存在”,使關于存在的研究成為這一時期的主題。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實體,而實體或本體的問題是關于本質、共相和個體事物的問題。他認為研究實體或本體的哲學是高于其他一切科學的第一哲學。從此,本體論的研究轉入探討本質與現象、共相與殊相、一般與個別等的關系。在西方近代哲學中,笛卡爾首先把研究實體或本體的第一哲學叫做“形而上學的本體論”。17世紀,萊布尼茨及其繼承者沃爾夫試圖通過純粹抽象的途徑建立一套完整的、關于一般存在和世界本質的形而上學,即獨立的本體論體系。沃爾夫把一般、普遍看作是脫離個別、單一而獨立存在的本質和原因。康德一方面認為建立抽象本體論的形而上學不可能,本體論要研究的只能是事物的普遍性質及物質的存在與精神存在之間的區別;另一方面又用與認識論相割裂的、先驗的哲學體系來代替本體論。黑格爾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提出了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學統一原則,并從純存在的概念出發構造了存在自身辯證發展的邏輯體系。
在現代西方哲學中,一些流派(實證主義、分析哲學等)反對任何形而上學和本體論。但也有些人試圖重新建立關于存在學說的本體論,如胡塞爾的“先驗的本體論”、海德格爾的“基本本體論”、哈特曼的“批判本體論”等,他們往往借助于超感覺和超理性的直覺去建立概念體系,其觀點帶有唯心主義或不可知論,且往往同錯誤的社會觀點相聯系,為宗教哲學所支持。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本體論叫做“本根論”,指探究天地萬物產生、存在、發展變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據的學說。中國古代哲學家一般都把天地萬物的本根歸結為無形無象的與天地萬物根本不同的東西,這種東西大體可分為三類:(1)沒有固定形體的物質,如“氣”;(2)抽象的概念或原則,如“無”、“理”;(3)主觀精神,如“心”。這三種觀點分別歸屬于樸素唯物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在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中,有些學者用“本體論”一詞專指那種在物質世界之外尋找物質世界存在依據的唯心主義學說,如魏晉時期王弼的“貴無論”。
盡管中西方哲學在對待本體問題上眾說紛紜,但就本體論而言,無論什么哲學流派都是要探究事物存在的根本。從本體論來看待考試改革,則是要探討考試改革的根本。在這一問題上,從未有聰明的哲學家發表過任何高見。探其原因,可能在于考試改革作為一項社會實踐也許進入不了形而上領域。但是,即使不能把考試改革的本體與世界的本體等量齊觀,也并不能就此放棄對考試改革本體的思考,至少在教育哲學的層面上來說,考試改革的確存在一個根本,盡管對其根本的認識像人們對世界的本源的認識一樣千差萬別。概括起來,考試改革的本體論分為兩種。
第一,功能論。這種觀點更多地關注如何考的問題,即如何考才能發揮出考試的功能。一般認為,考試具有兩大功能,一是選拔功能,二是評價功能。就考試的選拔功能而言,“一考定終身”的升學考試受到較多的關注和批判。批評者認為,這種考試所造成的結果就是使教育圍繞著考試轉,教育成為考試的附庸,考試造成了學生繁重的課業負担,是造成“高分低能”的罪魁禍首。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功能論者著力探討如何考試才能展示被考者的能力。就考試的評價功能而言,功能論者認為,注重結果的考試(主要是“試卷考試”)不能全面體現應考者的水平和能力,注重過程的形成性評價、成長記錄、面試等應受到重視,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考試的信度和效度至今仍是功能論者無法解決的難題。可以肯定,圍繞考試功能所進行的改革仍然是今后很長一段時期的任務,甚至可能是考試改革永遠的任務。
第二,實質論。功能論關注如何考,實質論關注考什么。有觀點認為,考試不應該只注重知識的考查,因為知識并不能全面衡量一個人的能力;也有觀點認為,考試不僅要重視考生解決問題的結果,而且要重視考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以考查考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水平;更有觀點認為,考試不能只重視能力的考查,還應該反映考生的情感和態度。
二、考試改革的認識論
簡單地說,認識論就是認識世界的理論,是主體對其存在的客觀世界及其狀態的一種思考方式,是主體理解世界、解釋世界的方法。盡管“認識論”一詞是從黑格爾之后才出現的①,但是在黑格爾之前就已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認識論,幾乎可以說,每一哲學流派都有自己特殊的認識論。從認識論發展的歷史來說,大致分為兩種,即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每一種認識論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又有不同的表現,如唯物主義就可以分為樸素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等。人們所持的認識論不同,對待世界和實踐的態度也就不同,在實踐中的行為也會有著或大或小的差異。考試改革作為一項社會實踐,必然要受到某種認識論的制約。在中國來說,影響考試改革的認識論主要有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實用主義認識論、后現代主義認識論。
第一,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馬克思主義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強調物質第一性,同時注重意識對物質的能動反映。毛澤東發展了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提出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路線。直接指導中國社會改革的鄧小平理論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的認識論,提出“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理論,這一理論也同樣指導著中國教育改革和考試改革。可以說,中國考試改革是從中國的現實需要出發的,在改革的過程中形成理論,反過來又以考試理論來豐富和完善實踐。這種從實踐出發,邊改革邊完善的思路所堅持的正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第二,實用主義、后現代主義認識論。中國的改革和開放是同步進行的。敞開國門,各種思潮也一并涌入,我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同時也遭遇到實用主義、后現代主義等哲學思潮。這些思潮盡管不會成為我國考試改革的指導思想,但是對我國考試改革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從實際情況來看,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同時,我國的考試改革在實施過程中也深受實用主義、后現代主義等哲學思想影響。就實用主義和后現代主義而言,其對考試改革的影響主要是其知識論。無論是實用主義知識論還是后現代主義知識論,都非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的。但就中國考試改革的實際情況而言,并沒有糾纏于其學理上的探討,只是在實踐中吸收了“有用即真理”、“做中學”、“知識即權力”等思想。例如,受實用主義知識論的影響,我國不斷地調整考試的內容,越來越注重考察實用性的知識和考生的實踐能力;受后現代主義知識論的影響,考試內容與形式開始重視知識的價值性和情境。
三、考試改革的價值論
19世紀,奧德首先提出價值論這一概念,它與本體論、認識論構成哲學的基本理論分支,也是構成哲學發展的主線。與本體論和認識論不同,本體論關注世界是什么,認識論關注人類能否認識世界、如何認識世界,價值論關注的則是世界應該是怎樣的,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應該委身于什么樣的生活,我們能夠將世界改造成為什么樣的。就價值論研究的基本問題而言,主要包括三大領域:價值基本原理、評價論和價值觀念論。哲學中的價值論運用到考試改革的研究中來,主要是要探討考試改革的應然取向問題。而且,就改革而言,改還是不改主要是一個價值論問題,也就是說,考試改革的價值論主要關注要不要改革,以及什么要改,什么不要改。就考試改革中所出現的價值觀念來說,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激進主義改革論。這種理論認為必須要進行考試改革,改革既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考試本身的需要。持這種觀念的人相信改革的價值,甚至有些人對改革的價值達到了迷信的程度,認為改革總是好的,不改革就沒有出路。這些人從考試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弊端出發,經過理論的夸張,認為考試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教育的質量,甚至更夸張地說考試問題已經危及人的發展和民族存亡,已經到了不改不可的地步。為了應對反對者的批評,持這種觀點的人則進而提出,盡管改革也存在風險,可能不會成功,但是不改革則一定是死路一條,改革則可能帶來生還的希望。在中國的考試改革過程中,這種理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近年來,從取消小學升初中考試到高考單獨招生,從校內到校外(主要是職業資格考試以及各種水平考試),從考試的內容到考試方法,圍繞考試所進行的改革如火如荼。盡管如此,持這種價值觀的人仍覺得不夠盡興,還提出“系統、全面”的改革設想,對于與考試有關的一切必欲改之而后快。
第二,保守主義改革論。這種理論對改革持消極的態度,懷疑改革的價值。與激進主義者相反,保守主義者不認為現存的考試存在不改不行的問題,即使有問題也是可以接受的。針對人們對考試所提出的各種批評,保守主義者有的從個人經驗出發,大談特談某種考試(比如高考)的好處;有的則從理論上提出考試所帶來的種種不足和危害是發展過程中必須要付出的代價,而這些問題是可以通過發展自行解決的。
第三,中庸主義改革論。這種理論認為,改革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改革又是萬萬不能的。中庸主義者既承認考試所存在的問題需要改革來解決,又承認改革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在這種價值觀念的指導下,中庸主義者提出,考試是涉及教育成敗和社會穩定與否的敏感性問題,既要改革,但又不能盲目地改革。但是,中庸主義者的態度實在太曖昧,他們根本提不出究竟什么地方需要改,什么地方不能改。
注釋:
①王恒:《歷史的真實呈現:從認識論到存在論》,《江海學刊》,2002年第2期。
湖北招生考試武漢34~36G1教育學姚運標/郭興舉20072007
考試改革/考試本體論/考試認識論/考試價值論
Reform in Examination/Ontology of Examination/Epistemology of Examination/Axiology of Examinatio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Reform in Examination
Yao Yunbiao Guo Xingju
As for the social practice of reforming the examination, only when we clearly realize its philosophical basis can we ensure it smooth implementation. While exploring into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reform in examination, we will inevitably come down to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axiology.
就考試改革這項社會實踐而言,我們只有清楚認識到其得以運行的哲學基礎,才能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從哲學的層面來認識考試改革的思想基礎,就必然涉及考試改革的本體論、認識論與價值論。
作者:湖北招生考試武漢34~36G1教育學姚運標/郭興舉20072007
考試改革/考試本體論/考試認識論/考試價值論
Reform in Examination/Ontology of Examination/Epistemology of Examination/Axiology of Examination
網載 2013-09-10 21: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