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來,學術界對孫中山先生生平的研究日益深入,鴻篇巨帙碩果累累。然而其中關于孫中山早年(1894年11月興中會成立前)的重農思想,即力主興辦近代化農業的主張則鮮有論及。殊不知這一主張對于他后來民主革命思想的發展卻具有重要的意義。
興辦新式農業的重農思想的形成
孫中山早年的效法西方大興近代化農業思想的產生,主要由下列一些因素所促成。
第一,家庭環境的潛移默化
孫中山出生于一個數代務農的家庭,親鄰友好大多為農民。他幼年曾參加砍柴、除草、排水、放牛等勞動,在潛移默化之中即產生了熱愛勞動、關心農業、同情農民的思想感情。他后來雖然成為一位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領袖,但一直關心著居全國人口80%以上的農民的生活,這顯然是與他長期所受的家庭環境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由于耳濡目染,孫中山對于日趨嚴重的農村貧困化和農民的苦難生活也是十分了解的。他說:農村的形勢是異常嚴峻的,“完善之地已形覓食之艱,兇jìn@①之區難免流離之禍”[①]。究其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則是由于千百年來,農業“恒守古法,不思變通”[②],陳陳相因,停滯不前。為了擺脫這一落后的窘迫困境,孫中山認為只有學習西方先進國家,引入新的農業科學和技術設備,“大興農政”改革舊式農業,使中國躋入近代化行列之一途。
第二,就讀西校時的誘導、啟迪
孫中山在13歲后,遠渡重洋前往僑居檀香山的長兄孫眉處,得以就讀于英、美教會所創辦的學校,開始接受西方近代化教育。他學到了在故鄉書塾中所沒有學到的自然科學知識,特別是植物、動物、化學、物理等課程,使他深受啟迪。而長兄孫眉采用科學技術經營畜牧業及商業發家致富的情況,也在他的思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年之后,又在香港進入高等院校讀書深造,知識日豐,見聞益廣,孫中山終于成為當時國內少有的學貫中西的知識分子之一,并且產生了以近代科技手段改良祖國農業的強烈愿望。
他說:“早歲志窺遠大,性慕新奇”[③]。所謂“新奇”,指的就是西方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他自稱“于西學則雅癖達文之道;而格致政事,亦常瀏覽”[④]。這里所說的“達文之道”,系指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孫中山自稱一向“留心植物之理”[⑤],對農業尤為關心。故于“耕植一門,更為致力”[⑥],其從達爾文學說中獲得啟發自是顯而易見的。
至于他速說的西方“格致政事”,即對政治上的興衰隆替亦能深入研究其成敗得失的基本原因。從不斷變化、進步的世界形勢看,以農立國的華夏古國,其“治亂之源,生民根本之計”[⑦],只有將農業作為治國之本來抓,緊緊跟上時代步伐,才是唯一的出路。
第三,社會現實生活的體驗
廣東是濱海省區,由于階級矛盾嚴重,有清一代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即不斷發生。降及清末,農村的破產失業問題則更趨嚴重。孫中山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1.吏治不修,“綱維敗壞”;政風惡劣,“公行賄賂”[⑧],而苛捐雜稅紛至沓來又進一步加重了農民的負担。2.水利荒廢,“災荒頻見”,以致“饑饉交集,哀鴻遍野”。3.耕作方法落后,產量低下,農民胼手胝足常年辛苦而不得溫飽。4.人口日增,耕地日少,許多地方都出現“人滿之患”、“伏莽時聞”[⑨]的嚴峻形勢。
至于如何解決形勢日益嚴重的農村社會問題,孫中山除了提出選用“賢才”、“修我政理”等主張外,則力主學習泰西農業新法,作為挽救之策。他自稱對于“所謂西學者概已有所涉獵,而所謂專門之學亦已窮求其一矣”[⑩]。他所說的“窮求其一”的西方專門之學就是近代農業科學。因為他此時深感自己對農田水利以及“樹藝牧畜諸端”,均能“洞悉奧@②”[①①],故望清廷能夠委以大興農政的重任,以展救國救民之壯志,庶不負生平所學。
據上可知,孫中山早年重視農業近代化思想的形成,殆系多方面因素所使然,故能剴切陳辭,悉中肯綮。
發展近代化農業的主要宗旨
首先,孫中山主張“以農為經,以商為緯”
他認為必須把重視農業與發展商業作為治國之本,因而提出了“以農為經,以商為緯”[①②]的建議。所謂經、緯,本是指紡織品的縱線與緯線,在這里乃是用來比喻治理國家的根本之道。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云:“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就是把“禮”作為治理天下國家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來看待的。
孫中山鑒于晚清時期的農業遠較歐美先進國家落后,而封建社會的傳統政策又輕視商業,視之為“末”。他為了“謀富強”之策,從有利于“國計民生”[①③]的角度出發,并從其兄孫眉在檀香山經營農場和商業因而積貲致富的經歷中獲得啟示,遂提出了“以農為經,以商為緯”的主張。其目的就是希望舉國上下共同努力以發展新式農業及商業,以便中國能夠早日躋身于先進的富強國家之林。他說:商業之功在于能夠“轉運”各地貨物,“貨流既暢則財源自足”[①④]。例如農業所需要的機器、化肥之類的物品以及大量農產品的銷售,都端賴商業渠道為之供應或運銷。他認為如能做到“地有遺利,民有余力”,而“百貨暢流,商賈云集”,即可實現“財源日裕,國勢日強”[①⑤]之目的。因此,興辦近代化農業與商業是互為依存相得益彰的。
第二,采用科技方法,以求提高糧食產量
中國古代的政治家管子有言:“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①⑥]。如果連年荒歉倉無余粟,必將造成饑饉相望餓莩載野的悲慘后果,進而激化矛盾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寧。因而孫中山嚴正指出:“夫地利者,生民之命脈”,治國之“大本”,只有“地能盡其利”,才可使“民食足”。為此,必須仿照歐美各國之法,采用新式科技“經略其事”。此其一。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農田單位產量,力求“使同等之田,產數畝之物”,從而實現“費力少而成功多”[①⑦]之目的。此其二。另一方面,他認為發展近代化農業必須從綜合性的角度進行全面考慮,自不能僅僅局限于稻、麥、豆、菽之類的糧食作物。易言之,興辦新式農業應當農、林、牧、副、漁諸業并舉,以期平原、山嶺、高地、陂塘、湖泊、沙漠皆能充分利用,創造財富,以盡“地利”。此其三。
第三,發展新式農業,期能解決“人滿之患”
中國人口眾多,早在百余年前即已超過四萬萬。故孫中山在其年青時代即滿懷憂時憂國之心,以沉重的心情嚴正地指出:“今日之中國已大有人滿之患矣,其勢已岌岌不可終日”。由于人多地少和經營方法落后,“豐年不免于凍餒,而災荒必致于死亡”[①⑧]。然則,如何解決中國社會所面臨的“人滿之患”的問題?孫中山在進行了反復思考之后,認為應當從下述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貨能盡其用”;二是充分發揮“電風水火”的作用;三是“貨能暢其流”;四是“節惜物力”,“而裕民生”;五是大興“農政”,即用科學椊法種田,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則民雖增數倍,可無饑饉之憂也”[①⑨]。
第四,興辦新式農業,以補洋務運動之不足
孫中山對于清政府自19世紀60年代之后興辦的“自強新政”,基本上是肯定的。他說:“中國仿效西法,于今已三十余年。育人才則有同文、方言各館,水師、武備諸學堂;裕財源則辟煤、金之礦,立紡織制造之局;興商務則招商輪船、開平鐵路,已后先輝映矣”[②⑩]。
然而,對于洋務派未能重視興辦近代化農業以解決軍需民食的問題,他提出批評說:“竊以我國家自欲行西法以來,惟農政一事未聞仿效”,“此亦籌富強之一憾事也”。在這里,他直抒胸臆,無所隱諱,指出洋務新政中的“憾事”(實即失誤),反映了他對振興農業的卓越見識和迫切心情。他所說的“憾事”,主要表現有三:
其一,洋務派在思想上沒有重視農業。孫中山認為中國歷代王朝都一直是把農業作為國家的一項“大政”看待的,故“天子有親耕之典以勸萬民”。而今天提出用西法興農,不過是“廣我故規,參行新法”而已。
其二,孫中山認為要仿行西方先進農業,必需從培養專門人才入手,始克有濟。可是,洋務運動推行三十余年來,“派往外洋肄業學生,亦未聞有入農政學堂者”[②①]。這就反映了政府當局對改革舊式農業全然未予考慮。按:中國近代派遣青年前往歐美留學,始自19世紀70年代,但主要以學習陸海軍為主,希望他們回國后能夠成為建設新式軍隊的骨干。1872年后,由李鴻章主持的選派幼童120名分批赴美留學,乃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而這百余名留學生中,以學習理工者為多,間亦有學習文、法、醫及海軍者。遺憾的是,學習農業者竟無一人[②②]。這一情況,直至1894年甲午戰前基本未變。
其三,洋務派在19世紀80年代前后,開始在國內設立一些新式專門學校,如廣方言館、武備學堂之類,但卻未能及時興辦新式農業學堂,更沒有聘請精通農業科學的“西儒”担任“農學之師”,以培養有志于興農的青年學子。因而全國上下不知新式農業為何物,各地“只知恒守古法,不思變通,墾荒不力,水利不修”,以致產量滯后,“民食日艱”。關系到國家治亂之源的農業問題遂日趨嚴重。
為此,孫中山強調指出:“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不足食胡以養民?不養民胡以立國”?為了解決洋務運動之失誤,故“農政之興尤為今日之急務”[②③],不能再等閑視之了。
興辦新式農業的具體措施
為了使自己興辦新式農業的思想能夠付諸實踐,孫中山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略而言之有如下四點:
第一,設立農官,“總攬大綱”
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立國,歷代封建王朝雖有禮、兵、工、戶、刑、吏六部之設,但對于農業卻從無專門機構加以管理,僅由戶部派員兼理而已。孫中山主張步武泰西,從上到下建立一套完整、系統的農業組織。在中央設立農部,“綜理農事,參仿西法”[②④],“總攬大綱”[②⑤]即負責制訂振興農業的全面規劃,向全國推廣實行;在各省設立農田水利使,由“藩、臬、道、府”中遴選“精練”者充任,根據中央農官之大綱,制訂本省之內應興應革之事,貫徹執行。而各州、縣農事,則責成州、縣官將興農之事作為第一要務來抓,如果興農有方,墾荒有力,“開辟財源,使本境居民日臻富庶”,經上級道、府“查驗得實,乃得保以卓異,予以升遷”。否則,如果興農無大成效,僅僅完成“折獄催科”的一般任務,只能“謂之循分供職”,屬于平平庸庸;等而下之,倘使興農無方,甚至借興農為名,收受賄賂,徇私舞弊,“需索供應,騷擾閭閻”,一經發覺,除革職外,還要“重治其罪”[②⑥]。顯然,孫中山是以法制的手段,嚴澄貪墨澄清吏治,以達到大辦新式農業“興事勸功”的目的。
第二,講求科學方法,進行多種經營
孫中山認為科學技術日益昌明,自應積極講求,以提高農業產量。首先,需要從土壤學的角度全面考察統一規劃。“詳察地利,各隨土性,分種所宜”。即根據土地的高、卑、旱、濕,以及土壤的不同性能儸種植各種不同的農作物。其次,還要考察天時與農業的關系。“早寒之地”及“溫和之鄉”,因氣候不同、節令互異,就要在不同時間進行播種。例如同樣是小麥、水稻,南方與北方的種植時滀即各不相同。只要措施得宜,北方雖冷,農林漁牧“嚴霜不慮其摧殘”;南方燠熱種植禾稻,“一歲何止于三熟?”其三,使用化肥,爭取豐收。孫中山認為:磷、鈣、鉀等化肥應該及時適量使用,以補人畜糞之不足而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但對化肥則需不斷研究,不斷改進,以收“無微不至,無物不生”[②⑦]之效。其四,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情況迥異。必須因地制宜,實行多種經營。但“何處宜耕,何處宜收,何處宜蠶?”則應通過調查研究,合理布局,采用最新科技,方能豐產[②⑧]。
另一方面,不論是稻麥黍稷、花木果蔬乃至牛馬豬羊,均須采用科學方法培育良種,才能收高產、速生之效。對于最新科技,孫中山提倡尤力。他說:“邇有用電之法,無論草木果蔬,入以電氣,萌芽既速,長成更易”。此處所云的“用電之法”,殆即后來普遍推行的溫室大棚,可以自動調節室溫、濕度與照明以促進作物的生長,故孫中山稱之為“是誠巧奪天工矣”!必須指出,在一百多年前,這種溫室剛剛在歐美出現,中國人士知之者甚少,而孫中山就主張立即效法采用,這就充分反映他的積極進取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精神。
第三,中西結合,發展優勢
孫中山認為在學習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的同時,不能忽視中國數千年來在農業生產方面的優良傳統及其所積累的豐富經驗。為此,他提出了“綜理農事”之時必須“參仿西法,以復古初”的觀點。所謂“以復古初”并非恢復古代的農業生平,首先是指發揚古代的重農精神及優良傳統;其次則是指要認真整理、總結千百年來流傳久遠的農學精粹,諸如《齊民要術》、《農桑輯要》、《農政全書》等典籍,從中汲取有益成分。只有中西結合,精益求精,充分發展自己的優勢,才能使中國的近代化農業煥發出新的光彩。
為了說明問題,孫中山舉例說:養蠶、種茶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因而絲綢、茶葉一向為中國出口之大宗,在國際上久享盛譽。可是近代以來,由于未能使用新式科學技術以改進品種、種植及加工諸法,遂致這兩大傳統的外銷產品反而日趨落后。他不勝惋惜說:“印度、錫蘭所種絲茶,反寢寢乎勝于中國”,這不能不令人引為深憂。他認為絲綢產品之優劣,取決于蠶繭的好壞,而蠶繭是否符合應有要求,又視桑、蠶的情況如何而定。由于蠶農墨守陳法未能改進,“養蠶未善,不能醫蠶之病”,故影響絲綢質量,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往往失敗”。對于這種情況如果繼續漠然視之,將會使原屬中國獨步于世界的絲、茶產品一蹶不振,進而影響國計民生。
為了重新提高絲、茶產品在世界貿易市場上的競爭力,孫中山強調指出:當前急務一方面需要總結經驗教訓,揚長避短;另一方面則要派人“到外國學習”,以求掌握最新的種茶、植桑及養蠶技術,“并購備機器”用來制茶、繅絲和紡織[②⑨],以代替原來的手工操作,庶可將最新產品投入國際市場,在商品競爭的大潮中再展雄風,從而還可推動國內其他有關的工商業的發展。
第四,屯田邊疆,修筑鐵路以固國防
孫中山在其早年萌發重農思想之時,即敏銳地看到中國的東北、西北以及西南邊疆地區地曠人稀,而強鄰環伺虎視鷹瞵,實在使人憂慮。因此,他主張凡屬邊疆之地,“亟宜造鐵路,守以重兵,仿古人屯田之法”,以固國防。
屯滔戍邊本是中國歷史上常用的一種抵御外侮的方式,但古代采用此策的主旨在于解決軍糧供應的困難。孫中山則是從振興農業與鞏固國防的雙重目的出發,既有軍屯也有移民實邊的民屯。他主張移民邊疆進行多種經營:“凡于沙漠之區,開河種樹,山谷間地,遍牧牛羊”,要使沙漠荒地成為綠樹成蔭、牛羊成群之所。在畜牧業興旺發達的基礎上,“取其毳以織呢絨、氈毯”,即就地取材,發展毛紡工業。在西南邊疆氣候溫和之區,“則教以樹棉種桑、繅絲制茶之法”[③⑩],即建立新式的棉紡廠、繅絲廠、制茶廠,將成品外銷以增加財富。這也就是上述孫中山所提出的“以農為經,以商為緯”的主張的具體表現之一。
抑有進者,孫中山還深刻地看到僅僅移民屯田還不足以鞏固邊防,因為各項糧秣物資的供應、軍需武器的接濟以及軍民商賈的往來等等,如果沒有鐵路為之運輸都是十分困難的。因而他說:“泰西各國雖山僻之區亦行鐵軌,故其貨物能轉輸利便,運接靈捷”,“全國四通八達,流行無滯”。由于近代社會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需要,“地球各邦今已視鐵路為命脈矣”[③①]。于此足證,孫中山對修建鐵路重視之深實非一般人可比。后來,他于1912年4月辭去臨時大總統之際,就決定“舍政事,而只專心致志于鐵路之建筑”,務“使中國全境,暢通無阻”[③②]。其大興鐵路的思想實肇始于1894年之前。
重農思想的性質及影響
孫中山早年的重視近代化農業思想反映了他愛國愛民的殷切心情和具有遠見卓識的敏銳眼光。他批評洋務運動對于農業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徒惟堅船利炮之是務,是舍本而圖末也”[③③],顯然是正確的。為了身體力行以為天下倡,他還打算“將躬搡耒耜,以農桑新法啟吾民矣”[③④]。在著名的《上李鴻章書》中,他對“歐洲富強之本”,從多方面進行了分析。但其強調的重點則是“地能盡其利”,即大興農政、大辦近代化農業的主張。在這封長信之末,他向李鴻章戫示愿意“往游寰球各邦,觀其農事,如中堂(指李鴻章)有意以興農政,則文(即孫文)于回華后,可再行游歷內地、新疆、關外等處,察看情形”,審慎安排,“詳明利益,盡仿西法,招民開墾,集商舉辦,此于國計民生大有裨益”。因此,他深望“中堂有以玉成其志”。可見,孫中山對農業的重視堪稱是“一篇之內三致意焉”。
遺憾的是,李鴻章當時因中日甲午戰爭即將爆發,忙于應付對外事宜,既未能認真考慮這一正確合理的農業改革建議,更未能接見這位上書的青年志士,并畀以前往歐美考察農業新法的重任,僅僅答復說:“打仗完了,以后再見吧!”以致孫中山深感失望,“悶悶不樂”[③⑤]回到上海。
如所周知,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代先進人士,為了救亡圖存曾經先后提出了諸如教育救國、工業救國、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等各種宏論,孫中山可以說是“農業救國論”的代表者。必需指出的是,他強調大辦新式農業并沒有任何忽略、輕視、擯排其他先進事物之想。相反,則是主張工業、商業、礦業、交通以及教育等近代化事業應該互相配合共同前進,才能于較短的時間內使封建落后的中國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之林。
論者或許要問:孫中山早年重農思想的性質應當如何看待?筆者認為他早年力主興辦近代化農業的主張,乃是屬于改良主義的范疇:
首先,從進言的對象看,不論是《致鄭藻如書》還是《上李鴻章書》,或者其他文獻,孫中山都是寄效法歐美革新農業的愿望于上層人士,想通過他們的倡導自上而下地使中國滯后的農業實現近代化。
其次,從興農的內容看,孫中山的主張所涉及的政治訴求是十分有限的。他除了力主用新式科技、先進工藝發展農業以外,只要求清廷設立“農官”和嚴明賞罚以竟事功,并沒有其他涉及改革國家政治體制之處。
再次,從實現目標的方式看,區別改良與革命的重要標志,前者系用和平方式,后者則多為暴力手段。正如孫中山自己所說:本來“欲以和平之手段,漸進之方法,請愿于清廷儸俾倡行新政”,當時“蓋自信固為國利民福計也”[③⑥]。可是,自1894年上書李鴻章所求未遂之后,踵接而至的則是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的節節潰敗,孫中山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乃“益知和平改革萬不可能”,遂于是年冬,“創立興中會,決計革命活動”[③⑦]了。
由上可知,孫中山早年上書當道提出興辦近代化農業的主張,顯然屬于改良主義的范疇。
那么,孫中山當時的思想是否具有進步性呢?答復是肯定的。因為我們判斷任何一位歷史人物及其事功的進步與否,并不是以他們提出了什么口號、采取了什么方式為標準,而是看他們對當時社會所起的作用而定。由于孫中山主張振興農業是為了全體農民謀福祉和促進整個國家向前發展所作的一次積極努力,其目的是為了使長期落后、停滯的中國農業變成欣欣向榮的先進農業,所以,它的進步性是無可置疑的。
至于孫中山早年重農思想的影響則是十分深遠的。因為重農思想的要旨是發展新式農業使中國進入“富強之域”,為此,他在《興中會章程》中就揭示了“講求富強之學,以振興中華,維持國體”[③⑧]的宗旨。既然要“講求富強之學”,其中農業問題自然是一項重要內容。1903年8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青山創辦革命軍事學校時,進一步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四大綱領。這里所說的“平均地權”,乃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和促進農業的近代化所提出的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主張。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之后,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又將上述四大綱領解釋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而民生主義的核心就是“平均地權”,這也是孫中山重農思想在民主革命過程中不斷演進的表現。
1906年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中,提出實現“平均地權”的辦法是“當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力求做到“家給人足,四海之內無一夫不獲其所”[③⑨]。這里所說的“核定地價”,是為了增加國家財富、抑制個人以土地漲價而牟取暴利;而要做到“家給人足”,就必須以最新科技為動力,大幅度增加農業產量;至于“無一夫不獲其所”儸也只能在農業近代化問題獲得解決以及其他各項近代化事業均臻發展之后,才能期其實現。只有如此,始可將因“人滿之患”所引起的社會動蕩弭于無形,從而達到社會進步國泰民安的目的。
列寧說:“孫中山綱領的每一行都滲透著戰斗的、真實的民主主義”[④⑩]。這種民主主義的基本內涵,自然是包括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在內的。
1924年1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改組了國民黨,并于《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進一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號,這是對“平均地權”綱領所作的又一鮮明、具體和有力的說明。他說:“農民缺乏橕地淪為佃戶者,國家當給以土地”[④①]。然而國家的土地又從何而來呢?擙了開辟可耕的荒地以外,主要的來源還是要征取地主階級占有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因而這就必然要導致對封建的土地制度進行改革。孫中山早年的重農思想,只是想通過先進的科技方法使中國的農村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其主觀愿望自然是良好的。暙是,這一主張如果真正付諸實現的話,其實際受益者還不可能是廣大的貧苦農民,因為他們無力購買新式的農業機器、化學肥料、排灌設備等各種各樣的價格昂貴的器物,故仍難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這也就是說,在絕大多數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沒有提高之前,要想大面積大幅度地提高產量,使積習相因嚴重滯后的農業經濟邁入近代化的道路,還是困難重重的。
時代的風雷滾滾向前,從孫中山年青時代于《致鄭藻如書》(1890年)、《上李鴻章書》(1894年)等名文中,暢談自己的大興近代化農業之志以來,迄今已經過去一百零幾個年頭了。然而,孫中山早年奮發進取的重農精神,以農為本推動封建落后的中國實現近代化的構思,其進步性仍然是應當給予充分肯定的。至于他所提出的諸如從中央到地方設立各級農官以加強領導的意見、通過重賞嚴罚的法制手段來振興農業的建議、對農民普及科學知識以提高單位產量的規劃、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生產工藝在全國農村推廣的措施、使用新法改進絲茶等傳統產品的質量以有利于出口的愿望、移民實邊以解決內地“人滿之患”的計劃、修建鐵路直達邊疆以利屯田及鞏固國防的方針,等等,凡此無一不閃耀著孫中山高瞻遠矚的光輝睿智,以及從愛國主義立場出發而產生的強烈憂患意識。他的重農思想和振興農業的許多主張,直至今日都仍然有其值得參考、借鑒的意義。
① ② ⑦ ①⑧ ②③ ②⑧《上李鴻章書》,《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17、10、16、17、17、18頁。
③ ④《復翟理斯書》,《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48頁。
⑤ ①②《農功》,《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5、25頁。
⑥《擬創立農學會書》,《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25頁。
⑧《香港興中會章程》,《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21頁。
⑨《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21、17頁。
⑩ ①①《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16、18頁。
①②《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6頁。
①③《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18頁。
①④《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15頁。
①⑤《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10、13頁。
①⑥《管子·牧民》。
①⑦《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10、15、11頁。
①⑨以上引文見《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10~15頁。
②⑩ ②①《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15、17頁。
②②參見《中國近代教育資料》、《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等。
②④ ②⑤ ②⑥ ②⑦《農功》,《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5、4、5、4頁。
②⑨以上引文見《農功》,《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4~5頁。
③⑩ ③①《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6、14頁。
③②《論籌筑鐵路事致宋教仁函》,《總理全書》第二冊。
③③《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8頁。
③④《擬創立農學會書》,《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25頁。
③⑤《辛亥革命》(叢刊)第一冊,第28頁。
③⑥《倫敦蒙難記》,《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50頁。
③⑦《總理年譜長編初稿》(二十八歲),第31頁。
③⑧《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22頁。
③⑨《孫中山全集》第一冊,第297頁。
④⑩《中國的民主主義和民粹主義》,《列寧全集》第18卷,第152頁。
④①《孫中山選集》下卷,第527頁。
作者簡介:余明俠,1925年生,現為徐州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張生,1969年生,歷史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責任編輯:莫永明〕*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礻加侵右
@②原字穴下加交
江海學刊南京126-132K3中國近代史余明俠/張生19971997 作者:江海學刊南京126-132K3中國近代史余明俠/張生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