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紋之歌——電影《大明劫》觀后感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我入明史十年,經歷兩年的別離,今日重新又站在它的面前,是因為電影《大明劫》。
  自十三年前接觸了明史,便一發不可收拾,這份無法溢于言表的追尋探究持續至今。多少次,我看著桌案上摞了足夠二十公分高的手抄筆記本,還有書櫥里將近三分之一跟明代有關的資料書,回憶曾經不瘋魔不成活的十年。我曾掩卷哭泣,曾扼腕感嘆,曾因為那一卷卷歷史的興衰榮辱而代入自己強烈的感情。這份感情強到,我無法跳出它的籠罩。熟識我的諸君皆知,我對于明的怨念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刻意去體會找尋那種精神。那壓抑到內心深處的奔逸,精細敏感與質樸率真俱存,形如冰火同器的折磨,不是常人能夠感同身受,亦不足為外人道。每當我安靜沉默陷入深邃思索的時候,那種與大明氣質一并涌動的脈搏,就會回到我的身上,進入我的靈魂。它看起來像一種幽怨,然而,幽怨之下的深沉只有懂的人才能觸摸到。大明的輝煌與沒落,在歷史的天空上留下的印跡,其實不需要解釋太多,知心知己之人一見泯然。
  站在明史的對岸看明史,一站就是兩年。換了一個角度,并不是我要離開它,而是為了把干擾我的情緒撫平,將它看得更清楚。這一切,只因我是真的愛它,愿意接受它所有的真實。
  我不是一個熱血憤青,更不是一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我只是一個渴望真實客觀了解那段歷史的人。面對各種明清之爭,各種對明史的攻訐和抹黑,我淡然處之。面對各種刻意美化明史的人,宣揚民族對立的爭議,我亦淡然處之。有人覺得我冷血,還有人因此離我而去,認為沒有背負民族大義的担當,是一個只知道風花雪月的女人而已。我依然不想多做無謂的解釋。我不會因為抹黑了明史而背棄我的本命,也不會因為刻意逢迎我的本命而展露笑顏。歷史書放在那里,真真假假,不因人的意志而改變結果和它本來的面貌。
  步入影院之際,我的內心是忐忑的。我相信,很多很多的明史愛好者都是這樣的。我們希望它真的如前期宣傳的那樣,能盡可能真實的還原明末的那段歷史,同時,又担心還原的太好,讓我們代入得太深,被狠狠的虐心。被進口大片和國產商業大片夾擊之中的《大明劫》,公映的場次少,上座率也真是不高。這部我期待了半年多的片子,最終在南京鬧市區的電影院里,每天不過三場,場次大多在下午和晚上十點后。我是一個很少進電影院觀影的人,除非是很期待的片子。當我坐在空蕩蕩的影院放映廳里,周圍只有不超過六個觀眾,安靜的讓我有些不適應,但又在意料之中。在這個追求快餐的年代,追求利潤的時代,有多少人愿意花費自己時間和金錢去費腦筋拆解一個如此沉重的亡國前奏的史詩呢?
  比之好萊塢商業大片宏達刺激的場面和跌宕起伏的劇情,科幻想象的華麗等等,《大明劫》這樣的片子,在大多數人眼里是晦暗無光的國產片而已。它甚至比不上那些肥皂劇和搞笑片,文藝片。一則源于國產大部頭長久以來缺乏營養和思想深度,視覺和創意又不如好萊塢,酷愛思索的小眾不疼,喜歡娛樂的大眾不愛;二則源于觀眾被國產歷史劇日益下降的智商和情商給傷害了太多次,道具的穿越和雷人的劇情,對歷史風貌精神把握的錯位,真心讓喜愛歷史的觀眾傷不起,也就不再報以期待。讓我欣慰的是,《大明劫》算得上是此中的良心之作,道具和細節把握的很是精準,除了一開頭那面軍旗上的“明”字,若是不用打印字體,直接用手寫就更好了。我進劇院的時候,友人恰巧剛出他那邊的劇院,他回復我的微博,告訴我有些場面很血腥,要有心理準備。我雖然身為女人,但是鮮少畏懼戰爭片的血腥殘忍的真實,因為現實的就是殘酷的。戰爭的陰云不會因為你的恐懼和逃避而消散,也不會因為你對血腥的反感而變得小清新。我很感謝剪刀手這回沒有以血腥為由,將這種真實到紀錄片感覺的戰爭場面和將軍領兵過程的殺戮給剪掉,史詩劇就應該是這樣的不避諱。史詩劇從來不適合小清新,沒有強大的神經和內心,是沒辦法面對浩瀚史料中的真實的。故而,如果有厭惡血腥和自覺喜歡清新風,例如“那血像花一樣綻放”那種感覺的人,我負責任的說,還是別去看得好,會失望的。劇組對于明代風物的還原是相當執著的,軍旗上明的特殊字體,吳又可走街串巷時候手指尖掛著的象征游醫身份的小道具,明軍有限使用的火銃,守開封城士兵用的火炮,孫傳庭身上的甲胄,馮氏的穿戴服飾等等,趙提領小外孫對他的稱謂正好也對應明代的稱呼,等等的考據都相當的精良。雖然明代這方面的資料相對先秦要詳實得多,但是一一去確認形制并且考據制作,需要耗費相當的精力和心血。撇開劇情不談,單說這種嚴謹考據的作風,就應該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褒獎。以至于,我一度在看到孫傳庭復出后一身官服騎馬回家走過街巷時候的鏡頭時,恍然覺得有時光倒流之感,內心里那種熟悉的呼應肯定的告訴我,這是朝鮮和韓國都學不走的大明之風,它就在我的面前,觸手可及,那一刻,熱淚盈眶。就算朝鮮有“小中華”之稱,官制服飾等等都從大明,但它永遠也不可能取代真正的中華,因為氣質里的東西,是學不去的。
  有朋友在微博上列出了《大明劫》里經典的對白內容,確實很經典,也很觸及人性深處的東西,然而,我以為,最經典的對白其實是孫傳庭和吳又可在軍營空地上的一段對話。那段話點了題,我恰恰也因為這段話,才把這篇影評的名字起之為《錦紋之歌》。
  錦紋者,大黃也。初見于《神農百草經》,又有:“此藥至勁利,粗者便不中服,最為俗方所重,將軍之號,當取其駿快也。”的注解。
  在整部片子里,大黃這味藥多次出現。先是在吳又可剛出場的時候,因為他不按照常理給病人下大劑量的大黃,病人家屬不敢給病人使用,暗自換了藥方,后又將病人死亡的賬算在了吳又可頭上。公堂之上,吳又可第一次表現出了他行醫的與眾不同,不拘成法,當斷則斷的特立獨行。也暗喻了,吳又可“治亂世用重典”的基本思路。這是大黃第一次出場暗示。
  大黃第二次出場,隱形出場,是在吳又可跟著老師趙川入軍營給初染瘟疫的士兵診病的時候。因為吳又可使用了非治療傷寒的傳統藥方,代以之前治愈類似病例的藥方,遭到了老師趙川的否定。趙川的臺詞透露出了吳又可很可能又使用了大劑量的大黃,并且質疑吳又可不能因為治好了幾個病例,就敢用這樣危險的方子普遍使用。趙川認為士兵感染的是傷寒,而吳又可認為不是傷寒。師徒爭辯的結果,吳又可黯然離開。
  大黃最后一次出場,老師趙川因為全力救治卻治愈不了士兵,看著士兵大量死去,無能為力,自己也感染了瘟疫,憤懣自殺。 軍醫或逃或被殺,孫傳庭絕望之際,吳又可發現了瘟疫的傳播原因再一次來到了軍營,并在孫傳庭的激將之語下,以自己的醫者仁心決定留下來挽救士兵的生命。在這個過程中,這一天的晚上,孫傳庭和吳又可在軍營中的空地上偶遇,粗通醫理的孫傳庭請教吳又可大量使用大黃的醫理何在。吳又可解釋說,自己并非不知道大黃過量會死人的道理,但是治療重癥需要下猛藥,大黃素有藥中將軍之名,對癥用之,取其駿快。孫傳庭說,要是沒救回人怎么辦?吳又可說,“這世上什么藥都有,就是沒有后悔藥,當斷則斷,錯過一線生機,就生死兩隔了。”孫傳庭若有所悟感慨,治病之理其實和治軍是一樣的,治亂世用重典,救亡圖存,其實唯有奮力一搏。引申來說,孫傳庭對于沉疴傍身的大明朝而言,就是崇禎帝手里那一劑大黃,要么毒死自己,要么起死回生。我立刻想到那句經典的“治腐敗,亡dang。不治腐敗,亡國。”孫傳庭是大明朝和崇禎帝力挽狂瀾的猛藥,而吳又可是潼關戰役前孫傳庭應對瘟疫的猛藥。
  我們不細說這段歷史確鑿與否,傾向對不對,只說編劇的這個矛盾焦點設計,就很有想法。醫者,仁心仁術,治病救人,爭分奪秒和死神做殊死斗爭。將者,縱有百轉柔情,面對殘酷如斯的戰場生死,也只能化成鐵石心腸,雙手沾滿了鮮活生命的血,是生命的終結者。這樣的兩個人,一個屠殺生命,一個挽救生命,本該是對立的,卻在這個劇中成了一對相惜相殺的朋友。治病救人,和病魔做斗爭的時候,醫者就是大將,臨機決斷時手中也握著千萬人的性命。在戰場上,將者但凡有一次失誤和猶豫,就會導致千萬人尸橫遍野,全軍覆沒。這兩個職業既有相對立的立場,也有默契相通的地方。我相信,你從孫傳庭和吳又可對視的眼神和話語中,能夠看到對彼此的欣賞和認可,但是,又因為宗旨上的沖突,沒有辦法調和。孫傳庭的眼里只有敵我,吳又可的眼里只有病人和正常人。孫傳庭在末尾的時候向吳又可解釋自己屠殺感染瘟疫士兵的理由,我覺得那句話是中肯的。他說,“我并非嗜殺之人,但孰輕孰重總得有人做出決斷。”農民軍時刻盯著自己部隊的行動,如果把這些染病的士兵帶上前線,萬一感染有生力量就會全軍覆沒。如果把這些染病的士兵留下,就沒有節制,萬一后方大本營瘟疫復起,潼關就會不保。如他所言,作為一個領兵在外的將領,他不能給自己與敵軍的決戰留下任何一個疏漏,因此,在很多人道主義者的視角來看,他嗜殺殘忍是必然的。我無意為孫傳庭此舉洗地,但是,只希望觀者能切實站在他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思考這個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去看待一個歷史人物和事件,常會代入個人的感情因素去判定是非,或者代入后來者的眼光看待當時的人。其實,這是不公平的。正如,事情沒有發生在你身上,你怎么空想和做事后諸葛亮都是假設。只有你置身那個處境,才能明白坐在那個位置上的難處。孫傳庭在前面的劇情里說了一段話:“天下糜爛,百姓從賊,皆因饑餓,百姓饑餓,皆因無地可耕。得人心者得天下,你們知道什么是人心嗎?人心就是糧食,就是源源不斷的后備兵源。這就是為什么他李自成可以輸個十回八回,而我孫傳庭連一回也輸不起。”
  劇中的孫傳庭和歷史上的孫傳庭肯定不是完全貼合的,史料中的孫傳庭,每個人的看法都會不一樣。在我的眼里,劇中的孫傳庭是明末諸多將領的綜合體現,是一個代表形象而已。老實說,崇禎帝的運氣真的不算差,他即位后,還是有不少可堪大用的將才和帥才可以用來担負社稷之重的。然而,倒在戰場上,倒在朝堂黨爭之中的將領不在少數。他們中間不乏愛國的忠誠國士,甚至抱著必死的信念“知其不可而為之”,拋灑自己最后一抔熱血在深愛的大地上。劇中的孫傳庭忠君愛國,即使深陷囹圄,一旦社稷卿危,他也愿意臨危受命。正直勁利,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對于下級官員的瀆職,對于鄉紳富商的冷漠,他恨其不義,怒其不爭,想盡一切辦法卻無能為力。劇中他看到被人為燒毀的證據文本,手中捧著燃燒殘本的一團火,狠狠擲在地上時帶著絕望和歇斯底里:“明知道這些豪強劣紳強占軍田,該征的不能征,該殺的不能殺,投筆從戎十幾年,我到底為誰而戰!”我相信,這是許多有識之士內心的真實心聲。這一刻,會有很多人在心里里與孫傳庭一并共鳴,同樣帶著那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在這部劇中,孫傳庭成了力挽狂瀾的國士的象征,他的生滅,便是大明朝最后希望與幻滅。為了襯托這個國士的象征,編劇不排除拿一些歷史人物來設計劇情,比如扯到周延儒、外加諷刺了東林黨等等,有朋友甚至說有給曹化淳洗地的嫌疑(我覺得,那個沒有說名字的太監,也有可能是王承恩。)。但這點疑似的傾向問題,不影響整體的劇情表現和思想表達。軍屯的廢弛,強豪鄉紳的做大不仁,官員黨爭傾軋,災情遍地而賦稅不減,存糧告急,武備松懈,兵器不修……這些都是明末社會真實的寫照。一邊朱門酒肉臭,一邊路有凍死骨。北地尸橫遍野,百姓流離失所,南方鶯歌燕舞,醉生夢死。這就是編劇借吳又可的臺詞說出的分析:“歷朝歷代皆是始興終衰,其中道理,又可以為皆是重馭世之術,輕經世之道。我朝積弊已久,非一味猛藥可以痊愈。”
  所謂“上醫醫國,下醫醫病。”,治病救人,就如同君主治理天下一樣,道理是相通的。崇禎帝會有最后的結局,也并不是他一個選擇的結果。在他之前的歷朝大明天子積累下來的問題全部要他一個人來解決,大明亡國的責任讓他一個人來承担,真的公平嗎?站在他的角度,且不管他的方法對不對,他已經拼盡了全力,最后一死了之。所以,我一直說,我不一定認可他在亡國問題上沒有責任,但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我深深的理解他的絕望和掙扎。想以國之重任相托,又担心沒法駕馭傾覆了天下。這種矛盾的心理一直困擾著崇禎帝。他兒時的經歷又令他的性格里存在著極度的不安感,在強烈自尊和自卑中搖擺,這種不安使得他猜忌所有人,恐懼背叛。縱觀在他手下被殺和被整死的重臣,基本上都栽在猜忌之下。越是往后期,國事糜爛,他的焦慮使得這種猜忌無法再受控,于是人人自危。忠良盡死,落得個喪鐘之下,無人來朝的悲涼結局。劇中余少群的崇禎帝原先是最不被我看好的,不過,看完演出,我覺得,作為一個打醬油的崇禎帝他演得還算可以。通過一些小細節,他還是表現出來崇禎帝人格悲劇的部分特質,還有他作為君主的孤獨無依。近身太監為累倒在龍椅上他披衣服的時候,那個鏡頭真的讓我的心疼了一瞬。畢竟,他也只是一個人,除去天子的外衣,一個普通的人而已。他背負了太多的東西,很多甚至是他可能根本不想去背的,然而,命運之神仍然不肯放過他,于是,不成則死就成了他最后維護自己尊嚴的方式。
  最終,作為醫者的吳又可因為不能夠認可孫傳庭屠殺染病士卒的行為而離開了潼關,孫傳庭因為朝廷的催促而出關,戰死潼關,而后,大明朝在景山的夕陽中落下了帷幕。這一劑大黃終究沒有能力挽狂瀾,成了各自的宿命。
  劇中的很多細節處理的相當的有心,人物內心的變化豐富而敏銳。比如:吳又可和那個求他不要讓自己歸隊的小士兵的對話,出于醫者對生命的憐惜和善良,吳又可沒有解下小士兵手臂上的布條讓他歸隊。然而,當吳又可面對屠殺之后躺在地上小士兵的尸體的時候,解下他的布條時的神情里,我看到了醫者之痛之憤,還有后悔。 遍地躺著自己用心醫治的病患,看著他們一點點康復,作為醫者是最欣慰的,然而,一夜之間,他們都死了,死于自己信任的將軍之命。眼看著生命再次鮮活的瞬間,一下子被人撲滅的感覺,吳又可的憤怒和絕望可想而知。站在醫者的角度,他不可能原諒身為將領的孫傳庭。在他的眼里,孫傳庭就是個屠夫是個沒有人性的屠夫。他的那句:“將軍治療瘟疫的方法比我高明。”就充分表露了他內心對孫傳庭的鄙視和憤恨,也揭示了他離開的原因。孫傳庭和夫人馮氏的對手戲并不多,但是馮氏教育兒子和生活的細節卻透露了這位將門虎女的性格和風骨,還有內心的善良。孫傳庭殺掉劫持自己妻子的叛軍的時候,先是用了詐術,騙取了信任又殺掉了叛軍。這一切被馮氏看在眼里,她的臺詞只有兩聲“老爺”,卻將那種難以置信和惶恐無措表現的淋漓盡致。孫傳庭殺叛軍的這段細節,在我看來,是后面屠殺染病士兵的預告,也是關于他究竟是不是嗜殺拋出的一線思考。本片的編劇很擅長把小的伏筆埋的恰到好處,然后當你聯系起來看后面的劇情時,會發現其實早有預告。
  吳又可走了,回到江南魚米之鄉隱居修書行醫,終成一代醫學大家。而孫傳庭不能選擇像他一樣的路, 他只有披肝瀝膽,選擇馬革裹尸而還。“鐵甲蒙塵三軍老,血滿中原萬鬼新。得失誰算尋常事,揮劍斬卻家園愁。”道出了他作為一個心憂天下的國士之心,其實這首詩也道出了他為自己選擇的最后歸宿——戰死沙場。軍人的犧牲同軍人的冷酷是很多人沒法理解的和體諒的。吳又可是一個小民,孫傳庭則是一個社稷之臣,吳又可治病救人就是忠止于職,而孫傳庭安邦定國才是忠止于職。身處的階層不同,所要負責的對象和范圍也不同,責任輕重更加不同。這便是,他們互相之間,似乎相互理解又沒法最終理解認同的根源所在。
  劇中的吳又可對孫傳庭說:“黃帝內經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這句話放在這個片子里,居然一點也沒有覺得違和,反而有種深沉的回響不斷縈繞。以古鑒今,方可知問題根源何在。學史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能避免落入歷史的覆轍么?導演和編劇針砭時弊的手法非常的精準,很多臺詞一語雙關,竟能將明末的社會弊端與當今時弊融合的渾然天成。以至于得到了一同觀影的母親“結構緊湊,沒有一句廢話。”的評價。臺詞精煉到這個程度,可見編劇對于人文歷史的見解和積累不是淺顯的一朝一夕惡補的,有一種沉下去的用心,讓觀者欣慰。在這個片子里,也許你看不到什么太多的戰爭場面,但是,更多人性的光輝璀璨如星,發人深省。一點一滴,滴水穿石的打動著你。
  “亂世蒼生各有宿命,大疫之年,也許這就是醫者的宿命吧。”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籠罩著悲傷宿命和入木三分思考的電影里,其實還給我們留了一線希望之光。置身于這樣的世界,我們各自的宿命又是什么?我們各自需要承担的又是什么呢?
  總而言之,每一個不同經歷的人,會在這個故事里反觀到不同的人性和自己的內心掙扎,壓抑之后的冷靜梳理,卻又讓你看到希望,便是這個電影帶給我的東西。不論從歷史角度看待,還是簡單從一個故事的情節來看待,或者是從人性角度去剖析人與現實的關系,這都是一部值得喜歡思索的人一觀的影片。更多的細節,個人的感覺會不一樣,我也不便一一列舉。比起商業大片的視覺盛宴,它更容易讓人與現實達成某種靈魂的連接,像一首歲月積淀后,拂去塵埃的深沉的歌,會靜靜的讓你陷入一種理性的感動里。 清朝真應該感謝日本,努爾哈赤做為李成梁的打手,將反不反的重要的10年間,豐臣秀吉與大明在朝鮮戰場大動干戈,弄的兩敗俱傷,不了了之,大明那還有閑心管女真人的事情啊,而努爾哈赤就像成吉思汗一樣借機消滅反對勢力趁機坐大,成尾大不掉之勢并最終舉起了反明的大旗!

  -----------------------------
  沒有日本,前清和后清都建立不起來。我們今天上個網都一堆敏感字的生活,也是間接拜日本鬼子所賜

  所以華夏兒女必須世世代代仇恨日本


清溪齋主人 2013-10-27 12:37:14

[新一篇] 《大明劫》:馬革裹尸的最后掙扎

[舊一篇] 前清后清大對比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