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6月4日,西班牙《世界報》刊文《遏制全球經濟的愛情》,討論了中國人的婚姻觀念與全球經濟的關系。按照中國傳統,單身男子要想結婚就必須是自己房子的主人,而在今天,買房子需要一大筆錢。這就迫使很多人大幅度削減消費開支,而拼命存款。而中國是全世界最有潛力的市場,如果這個市場上的消費被抑制,全球經濟就會停滯。
這家西班牙報紙的話,只說對了一半。不錯,現在的年輕人確實把購買住房當成了結婚的前提條件。但這絕非什么傳統,而完全是新生事物。在我印象中,農村青年經常是在結婚后多年,經過自己奮斗后,才有能力建房的。而在城市,就在幾年前,人們在結婚的時候,大多數也是沒有自有住房的,最多只有單位宿舍,或者租賃的房屋。
但在過去幾年,也就是房地產業迅速膨脹的時期,擁有自有住房變成了結婚的前提。這種觀念之形成,首先與計劃生育政策有關。現在進入婚齡的年輕人,尤其是城鎮人口,基本上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政策對家庭結構、進而對人們的觀念產生巨大沖擊,比如,父母只養一個孩子,則家庭內部的關系必然變成父母服從子女。因為沒有其他孩子,父母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全部積蓄花費在獨生子女身上,這包括為孩子買房提供首付款。
當然,買房成為結婚先決條件的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房價瘋狂上漲的趨勢,以及房地產制度所造成的整個社會對于房價將會持續大幅度上漲的預期。人們的想法很樸實:現在咬咬牙,還可以付得起房子的首付。而房價每年上漲20%,那么,再過五年、十年,即便收入增多,也有一些積蓄,也根本買不起了。因而,理性的決策就是結婚的時候購買房子。這是一種恐慌性購買決策,而根本不是什么剛性需求。
這樣的新習俗,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幾十年來,主流文化都在贊美青年,青年身上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他們的獨立自主精神。從社會角度看,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不依賴父母。但是,就在這個國家最為開放的時代,青年人對父母、家庭的依賴,卻比任何時候都要嚴重。一項統計表明,在中國,人們購買首套住房的年齡是27歲。假定他們18歲上大學,22歲畢業,僅僅工作5年,他們當然不可能具有購買房屋的能力,連首付款也拿不出。這筆錢出自他們的父母。上一代人為下一代人的住房付款,這種情形恐怕是文明史上的奇觀。
年輕人因此而早早地住上了自有住房,但是,這個國家的精神因此而大大地委靡了。高房價帶動的房地產繁榮,似乎推動經濟高速增長,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商、購買了住房的人們,都從中獲利巨大。但是,這種畸形的房地產制度所導致的房價畸高,不僅正在制造巨大的經濟泡沫,也在摧毀社會的活力,因為,它在年輕人的身上施加了空前的重壓,讓他們變得委靡不振。
首先,把住房變成結婚的條件,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因為,當年輕人結婚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考慮對方父母向自己提供首付款的能力,這樣的計算會讓人們的結婚決策,變得扭曲。
中國的高房價正在毀滅年輕人的想象力。本來,大學剛畢業,沒有結婚或者剛結婚的那一段,是人生的一個特殊階段,他們可以吟誦詩歌,可以結伴旅行,可以開讀書會。但現在,年輕人從一畢業,就必須為購買住房做準備。首先,他們在畢業的時候,就必須選擇一個立刻可以掙大錢的職位,而根本不考慮自己的興趣。他們為了掙錢而選擇職業,而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其次,在獲得這樣的崗位后,他們必須努力工作,拼命攢錢,而不敢有絲毫懈怠。因此,年輕人從大學一畢業,就成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樣為了柴米油鹽而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的,世故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個可以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
最要命的是,當代中國的房地產制度從根本上抑制了年輕人的創業精神。最簡單的道理,年輕人創業總需要一個辦公室,或者需要一間鋪面開設商鋪,但是,居高不下的房租,讓他們無法邁出這第一步。
應當說,目前風行中國城鎮的房地產開發模式,正在從根本上摧毀小企業的生長空間。在原來的城鎮格局中,小型商業是非常容易生存的。很多房屋是個人所有,完全可以采取前店后住的方式,經營成本很低。但政府在城市改造中,普遍采用大規模成片開發的模式,實現了土地產權的轉移,由此推動商鋪價格陡漲。這樣,小型商業根本沒有存活的可能,很多年輕人,尤其是那些沒有上過大學的年輕人,將不可能有自行創業的機會。
最后,高房價將毀滅家庭,從而摧毀文明的細胞。父母支付首付款,年輕人需要支付月供。這是一筆沉重的負担。這樣的負担會讓年輕人以過于沉重的心情看待生活,包括看待生兒育女。過去十年,有越來越多的新婚夫婦作出了不生育的決策,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屋的壓迫。很可能,房價快速上漲的城市,人口已經在負增長。這樣,城鎮未來將有很多不完整的家庭,中國的小孩將會越來越少,最終,這個文明就會隨著老齡化,而日益喪失活力。
(責任編輯:荀志國)
中國經營報 2011-06-16 08:53:1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