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極少人能欣賞這部電影,我也如此。
沒高潮、沒場面、沒特效,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部黑白電影,但不是一部讓人看完就忘的電影。
影評人從電影中看人生哲理,而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的不是人生哲理,而是影片哲理。
我們中國人看電影:三個騙子到農村騙錢,騙子衣著鮮麗農婦家境凄涼,騙了一次兩次后肯定受良心的責備而悔改。遇到長大成人的女兒,為照顧女兒肯定最后改頭換面從良。被騙家庭中有殘疾悲慘的年輕女孩哭喊著請求這個假冒教士祈福,悲天憫人之心肯定會把騙來的錢歸還,來個完美結局。然而我們被騙了,這個騙子不但沒有改過將錢歸還,還騙同伙說錢已歸還。最后被搜出全部的錢,再遭到同伙的痛打并丟棄在山崖邊。受傷的騙子經過兩天努力,最終爬上山路時,幾個行人剛好走遠,而他已無力呼叫,結局了。結局了?就這樣結局了?這完全不符合我們看電影的規律啊。他女兒那么漂亮無助,他又那么想照顧女兒以彌補以前的拋棄,而那殘疾的女孩也快要打動他了,似乎這個騙子剛好在心靈的轉折點上就這樣死去,這樣也太沒有意義了吧。能有教育意義嗎?
從中我發現,我們大陸的影片,都是有“意義”的:做好事,做好人,聽黨話,愛國,愛家,忠孝不兩全時愛黨不愛家大義滅親等等,主題明確。影片中什么人都會被感化,沒被感化的最終都將凄慘,以至于我一看這部電影時在心里就已將它的結局想好了。但結局并沒有按預期的走,讓我耿耿,難于忘懷。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拍攝于1955年,可是,里面多個場景猶于我們現在的生活。比如加油站,幾乎這半個世紀來沒改變過。
楊柳千絲,絆惹春風 2014-07-09 17:04:4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