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之行之(一) 歡樂臺北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1.jpg

到達桃園,已是晚上,手機信號全無。機場各種偏溫馨的裝飾,讓人充滿一番新鮮感。入關處分兩種,其中“持中華民國護照旅客”的應當會簡易些吧。我們知道,臺灣的護照,在全球大多數國家都是免簽的,這可以間接了解這個地方的經濟繁榮與社會安定情況。經過一番檢驗,見到印有各種語言的的“歡迎”語,最大最引人注目的是“歡迎”與“Welcome”,“歡迎”則在挺角落的地方,搞得我差點以為沒有。實際上,在臺灣很多景點,都是繁體中文(他們稱之為正體,英語Traditional Chinese意即傳統中文)、英文、日文三種標語,而沒有簡中,估計是認為不需要吧。大陸人大多以為繁中過于繁復,港臺人往往覺得簡體中文(Simplified Chinese)缺胳脖少腿。美、加等地的唐人街及東南亞各地的華文也多以繁體為主,新加坡都是華人但官方語言是英文,采用簡中便于學習,畢竟那邊華人文化淡些吧。


臺灣是到處有歡樂的地方,各種不拘一格,小清新文藝范。


本想在大廳多取點臺幣,旁邊一位背包客跟我講銀聯外面都能取,驗證了我之前網上了解到的信息。那么,我認為他是一位常來臺灣旅游的獨行俠。轉個角來到售票處,人生地不熟,詢問怎么去臺北。售票員的態度,不是大陸銀行里那種過于規范化的禮儀,而是設身處地為旅客著想的感覺,送出一份小地圖,用色彩筆勾畫出要注意的站點。順便我問了手機卡如何辦理,他說在大廳的另一側,或者去你要去的士林也可以。也就是說,桃園到臺北有直達班車,只是要兩個小時吧,時間有點久。班車待發,導引員做出彎弓搭箭的姿勢,喊了聲“走”,然后車就出發了。


因為是夜晚,沿途景色隱約不明,只見山河、高架和各式的樓房。等見到密集的街市,棋盤式的展開,便知道臺北到了。街道的感覺,就像是上海的南京路,招牌在外,看起來頗為熱鬧和復古味。


我不理解的是,空氣這么清新,為何街上多的是戴口罩的。我為什么想不通是因為自我本位造成的,實際的答案往往是,他們如果感冒了怕傳染給別人,就帶個口罩出來。


來到地鐵,辦了悠游卡,這個卡地鐵、公交能用,7-11等店也能用,當然也有不能用的地方,比如大部分的私人店。旁邊還有能兌換零錢的機器,好像有兌換出張200的蔣中正頭像的,頗為難得,別的地方都沒再見到。臺北的地鐵沒有上海的那樣線路密集,不過四通八達,也算是十分便捷。噢,對了,那邊稱之為“捷運”。


臺北車站位于中正區,從外觀看可能談不上氣派,但走進車站卻能深深地被內部清晰實用的規劃布局所震撼。地鐵、高鐵、臺鐵三站合一,無論是去臺北周圍,還是去臺灣其他城市都很方便。月臺都在地下,而地面大廳除了寬敞明亮的售票大廳,還有就是星羅棋布的飲食店和商店。在一個地方,有臺灣人跟我講,這里節假日也會人很多熱鬧啦,只不過跟你們大陸的人多是兩個意思啦。那是啊,如果大陸的大城市,也是一個城市一個車站,馬上就會水泄不通。大陸一個小城也往往分為東西南北四站,新建的客運中心,一般也遠離鬧市在郊區。


乘地鐵前往著名的士林夜市,就在士林站下,這是個大站。途徑圓山站,“圓山”,原蔣美齡等經營,多國政要入住的著名圓山飯店?地鐵上用國語、臺語、閩南客家話等播放,音韻婉轉,聽起來蠻好玩的。下車后,在士林街頭辦了手機卡,一周無限制上網流量使用,貌似過期后電話仍能撥打,好像人民幣100左右。流量放開,上網速度還挺快的,充分證明流量限制非技術問題,是市場競爭是否充分的問題。夜市自然人擠人,簡直密不透風,吃的話酸甜苦辣,應有盡有。特別是像個菜場一樣的地方,有個地下美食街。夜市入口及盡頭會有兩個大的臨時垃圾筒,其余地方,就不用找了。在去旅館的路上,途徑高架橋旁,看到有民房上面掛著五星旗,難道是抵制拆遷戶?臺灣已經放開不能注冊共產黨團體的限制,當然也就愛掛什么旗就掛什么旗。在大陸有些地方甚至居民自己掛五星旗都不允許(可能也是為了抵制拆遷),更別說青天白日啦。


旅館柜臺一只白貓,按道理貓應該喜歡亂跳才是,這只貌似挺安靜。房間的電視臺里各種娛樂節目都有,甚至成人的日本工業化標準的愛情動作片激情上演。政論節目里,領導人上至總統下至知名廚師隨便罵,當然偶爾也會順帶評論大陸這邊的,包括熱門的反貪腐高層內幕。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臺灣的政治浮于表面,但是我覺得像三立新聞臺等的政論節目,撇開藍綠陣營不說,觀點很深刻入味,主持人點評也很有遠見。談到國民黨,就說“作為一個百年政黨,沒有開明的人才選拔機制,如此迂化不開放脫離基層”,談到民進黨,則是“土生土長的民主黨派,如此作秀缺乏清晰路線”。從現象表面開始梳理來龍去脈,各種觀點交鋒,點出本質原因及對未來發展的預測,讓人看了覺得酣暢淋漓。徹底反一共的電臺很少,不過也有,就是個別啦,而且多是大陸人政治運動等各種原因逃出去創辦的。不過說實在的,節目畫質甚至制作質量很多都不如大陸的衛視。因為它都是民營的,小本經營吧也許,各個地區的服務公司不同,節目來源也不同。在大陸我們知道,民生時事或許可以討論,但那些政治包括近代歷史話題是不允許討論的禁區,黨報的社論已經包括了一切。


第二天,坐公交回地鐵,再前往自由廣場。這個廣場原名“中正廣場”,因為它邊上就是“中正紀念堂”嘛,在阿扁“去中國化”、什么“孫中山是外國人”等時期改成了現名。廣場兩側為國家劇院及音樂廳國家兩院十分壯觀氣勢磅礴、古典雅觀,白色建筑在藍天的映襯下莊嚴肅穆、宏偉壯麗。廣場上各式的群眾活動,有青年的,也有親子的攜家帶口游玩,邊上還有戲耍鴿子的,很是歡樂。中正紀念堂貌似在裝修,只看到蔣中正的像,以及“倫理”、“民主”、“科學”等字。堂下面是些商店及展示廳,有蔣“橫掃千軍”的書法,與毛的狂草不同,蔣的字非常工整。據說里面有一些蔣公的遺物、書信,曾經坐過的轎車,還有當年二戰結束日軍投降時的投降書,可惜趕時間沒看到。在堂下詢問一個上了些年紀的老婦人,看裝扮應該是個義工,該如何去總統府或中山紀念堂。她非常熱情的指引,在地圖上參謀劃策,以至于走到哪,都不放心的樣子要跟過來講解。要是在大陸,這應該就是個要推銷的了。我當時在想,那要是每次問路,都聊上這么多天,那就沒時間玩了。


在臺灣,百度地圖基本作廢,能用的是Google Maps和Bing Maps。根據手機地圖導航指引,前往較近的總統府,途徑凱達格蘭大道。路邊很多樹木培育成涼亭架子的樣,倒是方便,以樹為標設為陽棚,既大氣又美觀一路上,臺北的樹林覆蓋甚為可觀,當然地圖上,還有臺北之肺“大安森林公園”。


大道旁邊有介壽公園(紀念原抗戰時期的國府主席林森)和228公園,沿線大片國民政府的旗幟飄揚。進總統府前需要安檢,還算人性化,因為是周末辦公人員不在,二樓也開放,介紹說幸運因為會客廳昨晚會見過賓客一并開放。樓下和樓上大廳里都有馬英九和吳敦義的木制塑像,方便游客合影。樓梯上是中山像,以及“天下為公”四個字。


下樓按路線,來到一樓后堂,有總統誓詞及民國臺灣的發展情況。可以看到,這個地球上,大部分的發達國家,都給予了臺灣免簽國的待遇也可以看到,馬英九當年是蔣經國的秘書,話說這張經典的相片中,蔣經國告訴來訪的《華盛頓郵報》記者,政府即將解除戒嚴并開放組黨,馬英九便是居中的翻譯,據說當時他感到十分的振奮。


1996年總統直選,導致臺海危機,美國前后派獨立號與尼米茲號兩個航空母艦戰斗群協防臺灣。據傳說當時是想武力統一臺灣,但是因有高級將領是間諜,軍事機密泄露,只能緊急改為軍事演習。又據說,李登輝提前獲知了大陸北京運出的導彈是空彈頭,還有說法是西北有些將軍沙漠地帶準備趁機謀反,真真假假,誰知道呢。


歷史迷案如云,留待將來的解密公文了吧。


院子里有總統府周末音樂會,看樣子是一所高中的樂隊。在總統府寫了幾張明信片,有點慢,不過后來陸續都收到了,郵戳正是“總統府”。要是在大陸“改革開放”以前,有這樣的信件,應當作為通敵處理了吧。以前,收聽“美國之音”,這樣,就可以算是“收聽敵臺”了吧。


下午打的到國父紀念館,抬頭一望,便是101大廈。其實失策,坐地鐵會更快更方便。先在附近的麥當勞吃西餐,價位跟大陸這邊相似,旁邊有人群喧嘩,很像是陸客。國父紀念館造型很是古典,而又不失歡快色調。里面介紹中山“振起人心,昭蘇國魂,創立興中會”,有民報、革命軍、警世鐘等文物,還說:


“中山讀書救國,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少年孫中山14歲(1879年)隨母兄赴檀香山,首度接觸到西方文明及基督教義,開闊了心胸與眼界,此行實為其一生偉大事業之發源。1892年以第一名畢業于香港西醫書院。”


從“醫人”到“醫國”,孫中山倒是與魯迅相似,一生費盡心力,只是中山先生力主創造,魯迅批評有余建設不足。


里面還有不少民間的文藝展會,各層都有游客駐足下望,應當是為了觀看衛隊的耍槍換崗儀式。


轉到紀念館另一側,可以看到蔣中正題詞的“孫逸仙博士圖書館”,以及比較俏皮的孫中山塑像,以及整個公園的名字“中山公園”。抬頭一看,還是101大廈。隨后坐捷運到臺北車站,再轉到士林站,坐公車去外雙溪的國立故宮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收藏,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宮中收藏,經上世紀30、40年代的輾轉坎坷,分批抵達臺北。當然啦,真正的故宮在北京,不過那里的東西,經歷文革破壞影響,還剩多少就不清楚了。


紀念館門口還有那個著名的功一法,傳來古樸的佛家音樂。當然很多地方都能見到,有的還散發一資料。當然如果把資料帶回去應當像去誠品書店等買禁書一樣,入海關時有可能會被收繳,或者更嚴重。那么,對于一般人來說,腦子里有對立的思想,會活得很痛苦。特別是受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甚至是整個歷史觀的顛覆,需要一個從漸悟到頓悟的過程。槍打出頭鳥,每隔幾年時間,異見分子就一茬茬的生長出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所以老毛說文革這種,需要七八年就來整一次,對付知識分子這種臭老九。他老人家還說,資本主義想要演變我們還是難的,但過了幾代,就難說了。英明啊。


其實實際上,海關入關人實在太多,查水貨都查不過來。更何況互聯網四通八達,雖然有Great Fire Wall阻攔,但自由信息還是飄得過來。思想審查,真的不是長久之計啊。因為網絡的存在,想了解歷史和現實真相的人,很容易就能搞清楚,不想知道的人,那放開也沒用,只是政府想要行騙會難許多。禁書沒買,不過在國父紀念館商店買了份原版的大中華民國地圖。據服務員介紹,里面包括外蒙古和被蘇一俄搶去的東北一土地。當然,這也無須介紹啦,本人雖身在內陸,但了解的估計比她知道的還要多。


博物館外側,是古色古香的至善園,憑博物館門票可以免費參觀。看到蘭亭白鵝,曲水流觴,碑牌銘文,不禁點出一句“噢,蘭亭序”。沒想到旁邊有幾個穿著校服的高中生在游玩,其中有人應了一聲,“是啊”。我感覺臺灣的古文教育還是蠻到位的,不僅在于古文尋章摘句,更在于詞意融合意境,不錯。就我本人而言,學的很不成體系,不求甚解,葉公好龍啦。大陸的古文教育缺乏國學功底教養及精進的蘊味理解,流弊甚多,斷章取義。有識之士、傳統文化愛好者,需要自己修煉出一雙火眼金睛,從繁復被肢解的國學資源中,汲取正統古典的營養。


博物館里,上至青銅時代國器,下至明清珠寶,應有盡有。各個展廳外,會有一些資料可以拿取。特別地,那時正在舉辦明四大家特展,即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明代的士大夫沒有宋代蘇東坡的大家風范,但是也不失古典韻味。到了清代,就全是奴才啦,或者求當奴才而不得。還有如家具,清代繁麗華飾,反正比清代的紅綠俗氣高明多了。


知名歷史學家許倬云曾談到:明代,尤其明代晚期,無論書畫工藝,都呈現簡拙,以意境為重;清代,尤其乾隆時期,則注重細巧精致,裝飾大于內涵。兩代家具,明式以線條造型勝,清代則雕琢鑲嵌。瓷器方面,明人青花的雅致與清代斗彩,高下立判。


這樣的描述,同樣的感覺,我在蘇州博物館也產生過。


周末博物館會開放到晚九點,下來即遇到一場故宮周末音樂會,像總統府的周末音樂會。臺北的文藝青年們真會見縫插針找樂子啊,營造藝術氛圍,值得嘉許。


走出博物館門口,已是晚上,坐上公車,趕回士林,再坐捷運到臺北車站,買了去宜蘭的臺鐵。接連往返士林站,坐地鐵到臺北車站,是為其間大型的中轉中心,實在是很方便。只是在大陸的大城市,估計行不通,需要分成東南西北站。當然,其實他們的高鐵站,建的也蠻偏的。


然后,連夜坐車前往宜蘭。等車之際,先在中山地下街等逛了逛,遇見一個嫁到臺灣的大陸人,非常客氣。不過,偶爾也會遇到一些店面,招牌等行文用語,總感覺跟大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裝扮上也很有“民國舊年”大陸的氣息,但是為什么有一些“苦大仇深”的感覺,是因為“故國不堪回首么、傷心事不再提”?也許是我多慮了吧。


要注意的是,有所謂的北回鐵路與南回鐵路。臺灣東部是沒有高鐵的,只能坐比較慢的臺鐵,開得慢還站又多。不過一路小清新,倒也悠哉游哉,實非跟團快速班車與風馳電掣高鐵急促的心態所能感受。


在臺灣的年青人身上,我看到了文藝與小清新范,在中年人身上,我看到儒家傳統的深層蘊含。在故宮的工作人員猶其如此,謙卑溫和儒雅,精神飽滿。想起故宮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總給人一種親切感覺。臺灣六七十年代,復興起來的人,較好地浸染了儒學“溫良恭儉讓”的內涵。說到文物,要是沒有當初那場“國寶大遷移”,說不定那么多的瑰寶將被日本人奪走,或者后來毀于“文革”了吧?


海峽彼岸的國民黨有識之士,對大陸“文化大革命”破壞中華傳統文化痛心疾首。蔣介石于辛亥革命紀念日發表《告全國同胞書》,把“文革”與義和團運動相比附。為了保護傳統文化,并與大陸的“文草”分庭抗禮,1966年11月,由孫科、王云五、陳立夫、孔德成等1500人聯名發起了要求以每年11月12日即國父孫中山誕辰日為“中華文化復興節”的倡議,這得到了蔣介石的贊許。


長期教育,一言堂洗腦的結果,是如下面這位網友所說:“小時候讀歷史,蠻恨蔣介石的;長大了讀歷史,更恨”。哈哈,什么“恨校長剿匪不利啊”,在天涯、鐵血、知乎等社區比較多。


告別車流繁華的臺北,期待第二天的宜蘭之旅。


入臺證

明亮的機場

離開上海,崇明島?

飛機已在云層之上

俯看臺北燈火

入關檢驗

機場的歡迎字幕

士林陽明戲院

士林夜市

士林觀光夜市

士林豆花店

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

五府宮

高架橋旁的抵制拆遷戶?掛五星旗

旅館柜臺的貓

自由廣場正面

自由廣場民眾

自由廣場側面

中正紀念堂下活動

蔣中正像(倫理、民主、科學)

中正紀念堂下的商店

廣場邊的鴿子

以樹為架

介壽公園(紀念原國府主席林森)

凱達格蘭大道

總統府前衛隊

總統府(原總督府)

樓梯正面孫文像

總統府二樓大廳

二樓會客廳

總統府一樓

總統誓詞

馬英九時任蔣經國秘書

宣傳展覽廳

100多個免簽國家

總統府周末音樂會

國父紀念館,不遠101大廈

國父紀念館

國父紀念館正面

一樓國父像

讀書救國立志

振起人心,昭蘇國魂

國父文物,民報等

國父紀念館樓上

國父紀念館前

孫逸仙博士圖書館

孫中山像

中山公園

故宮牌匾

故宮正面

明四大家特展

至善園水池

至善園蘭亭

至善園鵝

至善園庭院

故宮周末夜

中山地下街

地下街裝飾

臺北車站

臺北車站置物柜



小樂 2015-05-16 15:29:03

[新一篇] 臺灣之行 家國山河夢 文藝與小清新的天堂

[舊一篇] 臺灣之行之(二) 魅力宜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