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能使江山穩 虐民必致朝政傾(圖)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b206061s.jpg

傅玄認為,從政旨在匡時救世和安民。為此,他要求當政者及官吏們必須要「先正其心」,
要注重自己道德質量的修養。


傅玄(217~278年),字休奕,自號鶉觚子,西晉時代的北地泥陽(今甘肅寧縣)人,屢官至侍中、太仆、司隸校尉。他雖顯貴于時,而著述不廢。撰有《傅子》一書,凡數十萬言,并有文集百余卷行世。

傅玄認為,從政旨在匡時救世和安民。為此,他要求當政者及官吏們必須要「先正其心」,要注重自己道德質量的修養。他說:「其心正于內,而后動靜不妄。」意思是為官者如果思想端正,才不會有傷政害民的行為。

他鑒于當時官場上的種種歪風,諸如「賤守節」和「荒誕之論」,上疏晉武帝司馬炎,建議整頓朝綱,區分良莠,把選官用人作為「王政之急」。

他說察選官員時,「聽言不如觀事,觀事不如觀行。聽言必審其本,觀事必校其實,參三者而詳之,近少失矣。」

他主張對于那些門第顯赫的貴族子弟不能因其家業榮耀而隨便授官,要以賢能與否為準,「各隨其才優劣,而授用之。」

至于那些「冗散無事」的官吏必須加以裁汰,不能讓他們「坐食百姓」。假如「諸有疾病滿百日不差」(即不當差、不上班)的人,則「宜令去職」。這樣,「臣不廢職于朝,國無曠官之累」,既減少國家的開支,又保證官員的質量。

傅玄指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強調「人和」,注重安民。要想穩定社會秩序,使各階層的人都能夠各務其業、各行其事,關鍵在于安民和發展生產。他認為安民最能穩定江山社稷,要想穩定江山社稷必先安民。

他說:「為政之要,計人而置官,分人而授事,士農工商之分,不可斯須廢也。」他曾繪制一個藍圖:「通計天下若干人為士,足以副在官之吏;若干人為農,三年足有一年之儲;若干人為工,足其器用;若干人為商賈,足以通貨而已。尊儒尚學,貴農賤商,此皆事業之要務也。」

值得注意的是,傅玄的匡時救世,以安民為主,來穩定江山社稷的思想,并不停留在一般的認識基礎上,而是要求采用各種方法和途徑去付諸實現。他的具體措施是:

一、興修水利。選用「知水者」來主管河渠修建工程。分天下為五部,要求各部都要制訂行動規劃。

二、精耕細作。改變過去粗放耕作導致糧食產量下降的弊病,提出「不務其頃畝,但務修其功力」。

三、改進稅收。為了照顧農人的利益,他提出屯田時要降低剝削率,改變過去八二分成或七三分成的舊制,主張持官牛者六四分成,持私牛者對半分成,使農人多有所得。

四、提出「至平」、「趣公」和「有常」的賦役原則。所謂至平,就是「計民豐約而平均之」,做到量地而征,減輕平民百姓的負担;所謂趣公,就是將征得的賦役用于國家的「公利」,而不應滿足統治者的私欲。換句話說,要求執政者要像大禹那樣,鑿九山,通九江,三過家門不入,但自己卻「薄飲食、卑宮室, 以率先天下」。

傅玄還認為,賦役要相對固定,不能隨便更改,「上不興非常之賦,下不進非常之貢。上下同心,以奉常數。民雖輸力致財,而莫怨其上者,所務公而制有常也。」

傅玄是講求實際、注重實效的人。看不慣那些在朝不任職、虛食俸祿的貴游子弟,他「剛勁亮直」、「彈擊是司」,辦事一絲不茍,不講情面。每有疏奏之時,他「捧白簡,整簪帶、疏誦不寐,坐以待旦。于是貴游懾伏,奸佞息聲,而臺閣生風」。

正因為如此,所以,魏征等人撰修《晉書》時,評贊說:「傅玄體強直之姿,懷匪躬之操,抗辭正色,補闕弼違,諤諤當朝,不忝其職者矣。」

(事據《晉書》)


網載 2015-05-18 16:01:42

[新一篇] 富甲一省 越誠信經商越得福報(圖)

[舊一篇] 相信命運且不計得失的張端林(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