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易》是孔子承傳并且加以詮釋的重要古代典籍。流傳下來的《周易》由卜筮之書《易經》和解讀《易經》的《易傳》(又稱《十翼》)組成。《易傳》記載了儒宗孔子對宇宙人生奧秘(即天地人之道)的哲學認識。
孔子晚年時,對卜筮之書《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為什么孔子晚年對《易》產生了如此大的興趣?因為他從這部卜筮之書中能夠解讀出天地人三者的奧妙。
轉播到騰訊微博
孔子
《易》中蘊含的天道的奧秘在“德”
《論語·為政》記載,孔子稱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對“天命”的理解認識,以及他晚年對天命的自覺遵循實踐,與他鉆研《易》的心得密不可分。
《易》本是卜筮之書。卜筮的目的是征求天意,預測決定人事,趨吉避兇。卜筮本身就是對天意的敬畏和遵從,孔子從《易經》中讀出了天道。
孔子指出,三代以來的明王通過卜筮來征求和尊重天意。“不違卜筮”、“不違龜筮”表明了上古時代有明德的帝王們對天地神明和上帝的敬畏順從。按照卜筮結果去行動,是為了使民“信時日,敬鬼神,畏法令”,相信確有天命鬼神的存在和法令的莊嚴。帝王們在行動前征求天意,也是要向人民表明,他們的行為和法令符合天意,并非一意孤行。所以,盡管經文中論“天”的文字很少,《易》本身就是一部有關天人之際的“玄”書,正因為這樣,孔子和其后學才能對其進行哲學的詮釋,才會有《易傳》儒家哲學思想的產生。
在孔子看來,《易》中蘊含的天道的奧秘在于“德”。
儒家的政治大典《尚書》的核心觀念在于以德受天命,以德配天命。孔子聯系《尚書》來研究《易》,指出“察其要者,不詭其德”,他用《尚書》的“德治”政治文化理念來解讀《易》,認為《易》也蘊含著“德”的思想,故說“《尚書》多於矣,《周易》未失也”,“幽贊而達乎數,明數而達乎德,有仁存者而義行之耳”。
實踐仁義道德是“君子”人生幸福的根本保障
在孔子看來,“德”,也就是《尚書》中所體現的仁義道德價值才是《周易》書中蘊含的精華和最深奧的道理。這種對《周易》的新看法,是個重大的文化突破,所以孔子指出“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周易》本是卜筮之書,“祝卜”,即預測人事的吉兇,是其功用所在。孔子與傳統的做法不同,對于《周易》,他“非安其用也”,而是“樂其辭也”,他“后其祝卜”,“觀其德義”。這并不是說孔子不關心人事的吉兇禍福,不想求福避禍,趨吉避兇,而是他從對歷史經驗的學習研究中,特別是從《尚書》和《詩經》的政治智慧中,深刻認識到了“德行”與人生禍福的內在關聯,這就是“知天命”。孔子自稱“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他所認識的天命是什么?就是“仁義道德”。
祭祀和卜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祈福和趨吉避兇。孔子看到,“德義”,即實踐仁義道德是“君子”人生幸福的根本保障。認識到這一點,自然就超越了祭祀和卜筮。“祝巫卜筮其后乎”——一旦認識到人的命運和幸福依賴于仁義道德實踐,命運在很大程度上便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因此,祭祀祈福和卜筮預測吉兇的重要性就相應減少了。
孔子并不反對祭祀和卜筮,在敬畏天命、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祖先,表達人對生存環境和生身父母祖先的崇敬感恩之情的意義上,他是傳統祭祀和卜筮文化的積極繼承者,他認為卜筮是對天意和天地間神明的尊重,是神圣的。他認識到,與其通過祭祀和卜筮來祈福求吉,還不如自覺實踐仁義道德以“自求多福”。
重病折磨下的孔子,并不祈求通過向“上下神祗”禱告來趨吉避兇,他聽天由命,精神坦然樂觀,因為他相信自己長期的德行培養和仁義道德實踐,是對天命的順應,是對天道的遵循,是對神祗最好的長期禱告。
天道的核心是“德”,體現為人生價值就是“仁義”
孔子發現,天道的核心是“德”,體現為人生價值就是“仁義”,這就是孔子研讀《易》所發現的天地奧秘與人生真理。儒家語境中的“道德”、“義理”、“性命”的根本內涵都是“仁義”。仁義是為人之道,“仁”是理性與良知,“義”是在父系宗族家庭與君臣等級社會中本著理性與良知去履行自己的人生職責。“仁義”的具體要求是“孝悌忠信”,“仁義”價值在人際道德上體現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主仁臣忠,朋友有信。
人生的意義就在于“仁以為己任”,在于重視德行的培養,在于仁人愛物,在于推己及人,在于“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于實踐“孝悌忠信”。仁義之道,是人生幸福安寧之道。能行仁義之道的人,內心安然,精神愉快,生活幸福,坦蕩磊落,挫折不憂,困苦不懼。
五十歲的階段,孔子通過對“極深研幾”的《易》的悉心鉆研而得以“知天命”,從此自覺順應天命,實踐仁義價值,以德配天,他“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因而,“六十而耳順”(“耳”字當為衍字),“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達到天人合一,精神愉快,情緒穩定,樂觀豁達,不為挫折所困,不為疾病憂慮,不為老年所苦,不為死亡所懼。
孔子說,“朝聞道,夕可死也”(《論語·里仁》),此“道”即“仁義之道”。他指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八佾》),此語后來演變為“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仁義價值高于肉體生命。仁義價值是人生真理,在知識的追求上,如果能得悉宇宙人生真知與為人的真實道理,就不虛此生,這正是“朝聞道,夕可死”的含義所在。
孔子讀《周易》,讀出來的是仁義價值,是君子德行,是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易傳》中揭明的“德義”即是后來《禮記》中“大學”和“中庸”篇所總結的修齊治平的人生道路,也就是弘揚道德、實踐“仁義”價值的道路。
“德治”是上古政治文化的中心思想,“仁義道德”是其核心價值。“述而不作”的孔子晚年通過對《周易》的解讀,在哲學層面總結了他繼承的古代文化,使得《易》這部卜筮之書成了儒家理解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哲學大典。
(作者 楊丹荷)
沈陽日報楊丹荷 2015-05-25 23:02:2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