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里,撿起唐朝故事——評《唐詩風物志》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從詩里,撿起唐朝故事——評《唐詩風物志》

  《唐詩風物志》 毛曉雯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如果可以為盛唐繪一幅《清明上河圖》,以全部第一手的唐人筆記織成絹帛,將我們熟悉或不熟悉的美麗詩句研為顏料,將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等人類群星點綴其中,以細膩而富于創見的考據安排構圖,工筆勾勒出大唐帝國的一切光榮與夢想,荒誕與卑俗,以優雅而聰慧的行文為之精心裝裱,那么,這就是毛曉雯的新著《唐詩風物志》了。

  曉雯一直是我無可挑剔的合作伙伴,我們曾經共同寫成《納蘭容若詞傳》、《唐詩的唯美主義》、《詩的時光書》等等書稿。每完成一本新作,我對她的欽佩之情便增加一分。沒有人比我更清楚她的才華、聰穎、見地與學養。她既是我的合作者,也成為我最渴望超越的敵手。

  我一直慫恿她獨立創作,因為我篤信她獨立完成的作品一定勝過我們之前的任何一次合作。但遺憾的是,我從未見過比她更加低調的人,她竟然從未意識到自己那令人又羨又妒的才華,而在她最為熟諳的古典文學世界里,她竟然也從未認為自己在閑談中隨意道出的觀點是多么的新奇而有力,足以被有心人竊去當作博士論文的主題。因此她從來不愿意獨立動筆寫一點什么。

  真不知費盡我多少的苦口婆心,曉雯才終于開動了這部《唐詩風物志》。其實她早就勝任這個題目,因為對于詩詞,她早已打好了扎實的童子功,而在學生時代,她便沉迷于各種史料筆記,將五花八門的相關原始材料幾乎竭澤而漁——只有熟知當今學術風氣的人才會真正曉得這是何等難能可貴的素養,因為我們已經見慣了各種學位論文與專著將二手、三手材料輾轉傳抄,以致于一人引錯便以訛傳訛,更不要說那些外行人寫就的古典文學通俗讀本,僅以肆無忌憚的抒情和更抒情來取悅讀者,毫不介意滿紙的知識硬傷是如何的慘不忍睹。

  曉雯確實是一個罕見的例外,而且,除了認真與扎實之外,她的視角選取和邏輯思辨能力一并令人嘆為觀止,這就使得《唐詩風物志》并不僅僅是一幅常規意義上的風俗畫卷:它會在大視野的坐標里凸顯出大唐風物的獨特與其之所以獨特,會從唐人的詩歌探及唐人的生活本質并深入其光怪陸離的理想與夢幻,會在優雅的文筆中隨處散落一些似乎無意為之的閃光創見。

  這部書為我們展現出來的唐朝,不同于《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為我們所展現的樣子——那是官方視野里的唐朝,而是,用曉雯自己的話說:“詩沒有官方立場,它不必顧忌所謂的國家形象。詩不用統一發聲,它是不同的眼睛看到的不同的故事,是許多人的私人日記,它記錄國家政策也記錄老婆孩子的臉色,它關注洪水也關注茶水。而你一首詩、我一首詩,你一點故事、我一點故事,你的生活加上我的生活,才是一個時代最活色生香的真相。我想做的事,就是用一部《全唐詩》,用那近五萬篇不同唐人寫的日記,做一次拼圖游戲,拼出一個有心跳有呼吸、會痛會鬧會蹦會跳的唐朝。我想從詩里,撿起唐朝那些除了政策、戰爭、法令以外的故事。”

  所以對于唐詩,這部書賦予之立體的視角與鮮活的呼吸;對于唐代的歷史與社會,這部書賦予之真正字面意義上的詩歌式的解讀。也許惟一會給讀者帶來閱讀障礙的就是作者的文筆——我有幸成為這部書的第一個讀者,故而幸或不幸地第一次體驗到康德在閱讀盧梭《愛彌兒》時所發生的那種懊惱:初讀時被文筆之美攫取了全部的注意力,以至于必須重讀一遍來理解書中的內容。

  但是,也只有這樣的文筆,才配得上這樣的內容。我篤信著,當某一天曉雯的《宋詞風物志》的出版為《唐詩風物志》補成完璧的時候,所有的讀者也會和我一樣,對這位才氣逼人的作者生出更多的、或許會是不切實際的期待。(蘇纓)


網載 2015-06-05 22:04:02

[新一篇] 唐詩里的唐朝——讀《唐詩風物志》

[舊一篇] 唐詩風物志 唐人的世俗生活 毛曉雯 著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