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魚貫地流過倫敦橋:6本書中的都市病│鳳凰讀書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伴隨著工業革命的腳步以及資本的積累,越來越多的人口流向城市,城市既是現代化的搖籃,也是現代進程中人精神的匯聚。當文學進入現代主義,城市便不再是靜止的、空洞的容器。文學家們通過書寫城市漫游、城市空間的碎片化展示,進一步表現城市中人精神的流變。十九世紀的前現代化城市,人們對于工業化、革命兼具有期待與恐懼——狄更斯如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經歷過現代化的繁榮與動蕩,當文學走向后現代,城市的空間被敲碎,品欽筆下的城市是一個更抽象的所在,對于現實、未來,人們更多的是不確定性與迷惘。


都市的模樣究竟是如何?人們在城市中將何去何從?從具象的現實到抽象的迷惘,一起來看從前現代的倫敦到后現代的南加州眾城,從六本書中讀懂城市書寫的濫觴與流向。


一、十九世紀的倫敦


查爾斯•狄更斯:《霧都孤兒》(1838) 《霧都孤兒》


「使奧立弗感到壓抑的不僅僅是這些令人沮喪的感覺。他于然一身,呆在一個陌生的場所,眾所周知,處于這么一種境地,就是我們當中的佼佼者有時也會感到凄涼與孤獨。這孩子沒有一個需要他去照看的朋友,或者反過來說,也沒有朋友可以照看他。他并不是剛剛經歷了別愁離恨,也不是因為看不到親切熟悉的面容而覺得心里沉甸甸的。」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第二部長篇小說,當時年僅二十五歲的小說家決心學習英國現實主義畫家威廉•荷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一1764),以其為榜樣,勇敢地直面人生,真實地表現當時倫敦貧民窟的悲慘生活。他抱著一個崇高的道德意圖:抗議社會的不公,并喚起社會輿論,推行改革,使處于水深火熱中的貧民得到救助。


狄更斯將冷酷的現實和無情的諷刺混雜使用,描述了工業革命對十九世紀英國產生的副作用,批判了殘忍的新《1834年濟貧法案備忘錄》。無辜的奧利佛被卷入了這個世界,而他的唯一出路就是濟貧院、費金的幫派、監獄或是墳墓。在這個新興的工業/制度化背景下,童話故事也層出不窮。在這個腐敗墮落的環境中,被動的奧利佛卻保持著自己的真純;在別人都屈從的時候,他卻憎惡罪惡,并以一種童話故事的風格,奧利佛最終獲得了獎賞——在鄉下過著平靜的生活,并與慈善的朋友為伍。在向著大團圓進軍的過程中,狄更斯也探究了十九世紀30年代倫敦流浪兒、孤兒的生活和可能的景觀。


二、芝加哥、紐約



西奧多•德萊賽:《嘉莉妹妹》(1900) 《嘉莉妹妹》


「有很長一段時間,她一心只顧著布置紐約的住房,對一幢樓里同住十戶人家,大家卻形同陌路,互不關心,感到十分奇怪。使她驚異的還有港灣內那幾百條船的汽笛聲——有霧的時候,駛過長島海峽的汽輪和渡船發出的漫長而低沉的汽笛聲。這些聲音來自大海,就憑這一點,它們就很奇妙。她常常從西面的窗口眺望赫德森河以及河兩岸迅速建設起來的大都市的景色。可琢磨的東西很多,足夠她欣賞個一年半載也不會感到乏味。」


德萊塞的《嘉麗妹妹》描寫一個天真純潔的少女從小鎮來到大城市謀生的故事。在集中表現城市生活時揭露了一方面是工廠里惡劣的工作條件,另一方面是富人揮金如土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嘉麗妹妹》里對于紐約市窮人所遭受的困苦與凌辱的描寫使人讀后永遠難于忘懷。


嘉莉妹妹的美國夢包括內外因素。外在因素即: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背景,美國芝加哥的地理因素,貧富懸殊的階級背景和社會流動性對個人的影響。內在因素即:人性的不竭欲望,嘉莉對物質主義的推崇,嘉莉天生的反叛性格和她貌美才疏的先決條件。


德萊塞通過19 世紀最后10 年芝加哥與紐約市生活的各個方面的描寫,再現了19 世紀末美國城市生活的廣闊畫面。在德萊塞看來,人不是分為善者與惡者而是分為強者與弱者,強勝弱汰這是自然的規律。由此,環境成了《嘉麗妹妹》里決定一切的因素。是環境迫使嘉麗一步步走上追求金錢、享受與成功的道路,同樣是環境使赫斯特伍德陰差陽錯地逐步落魄,最后以煤氣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三、一戰后的倫敦



T•S•艾略特:《荒原》(1922) 《荒原》


「并無實體的城,

在冬日破曉的黃霧下,

一群人魚貫地流過倫敦橋,人數是那么多,

我沒想到死亡毀壞了這許多人。」


《荒原》大量營構城市意象,表現出對城市生活的徹底失望。其中客觀現實一類的意象大多是關于“一戰”后的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社會生活。最醒目的是關于當時倫敦的景象,例如“長河流汗/石油,瀝青/駁船飄零”,飄著“空瓶子,三明治紙,/絲手帕,硬飯盒,煙蒂頭/或者夏夜其他痕跡”泰晤士河,一只“無聲地爬過草地/在河岸上拖著它沾濕的肚皮”的老鼠。再如,虛幻而商業化的倫敦意象,下層倫敦的圖景:水手、打字員、小店伙計等等,尤其是妓女的意象可謂活靈活現。


《荒原》圍繞當時倫敦形形色色的人與景的意象,反復出現的破敗、混亂、衰枯、傾塌的意象群:“殘忍的四月”,“死去的土地”,“亂石的垃圾堆”,“巖石堆成的群山沒有水”,“背后是一片荒蕪的平原”。


圍繞“荒原”意象群的有倫敦和曾經也像倫敦一樣輝煌過的各種文明都市,如,“飄渺的城”,“耶路撒冷/雅典/亞歷山大/維也納倫敦”等,從而勾勒出“一戰”后的倫敦這座資本主義心臟城市破敗、荒蕪的風光。因此,詩歌中“一堆破碎的意象”給讀者帶來的不僅是對工業化、欲望化的城市現狀的憂慮、迷茫與失望,還有對傳統的珍視與堅守,對未來的希望與企盼。


四、都柏林



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1922)《尤利西斯》


「一片荒原,不毛之地。大山湖,死海。沒有魚,也不見雜草,深深地陷進地里。沒有風能在這灰色金屬般的、濃霧彌漫的毒水面上掀起波紋。……一片荒蕪。」


《尤利西斯》,這本在20世紀初期誕生的意識流巨著,是一個關于利奧波爾德•布盧姆的故事,是發生在1909年6月16日那一天里的故事,是一部只屬于都柏林的小說。街道、店鋪、酒館、教堂、橋梁……《尤利西斯》中幾乎每一個場景都沿用了都柏林的真實地名,作為讀者,你隨時可以在這座城市展開一次和布魯姆行程相同的漫游。因此喬伊斯說,“如果哪天這座城市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了,它仍然可以從我的作品中得以重建。”


喬伊斯雖然對都柏林有深厚的情懷,伴隨著小人物布魯姆在其中的游蕩和探索,《尤利西斯》卻多以暗含反諷和隱喻之意的場景向讀者展示了這座城市中的不堪和居住在這座城市中的現代人的困境。比如,喬伊斯賦以都柏林不可抹滅的殖民印記,布魯姆的城市漫游中多次提到了斯特蘭德島碼頭路,處在都柏林的克隆他夫地區(Clontarf),在這個地方曾經發生過多次愛爾蘭抵抗外來入侵的行動,而且大多以愛爾蘭的失敗而告終。城市景觀中的英國殖民印記成為《尤利西斯》展現愛爾蘭民族精神癱瘓的重要手段。舍此以外,主人公布魯姆是一個地位低微的猶太裔愛爾蘭人,通過描寫他在城市漫游的中遭遇的歧視和壓迫,《尤利西斯》揭示出現代社會是一個孤獨異化的世界、一個讓人挫敗的世界。即便是熱愛都柏林的喬伊斯也不得不承認,“我覺得這座城市是癱瘓的中心。”


五、倫敦 1923



弗吉尼亞•伍爾夫:《達洛衛夫人》(1923)《達洛衛夫人》


「夜晚似乎在說:我要退隱了;于是她漸次消逝;她在說:我退隱了,我消逝了;可是倫敦不答應,它把尖刀刺向夜空,捆住夜色,逼迫她投入歡樂的倫敦之夜。」


伍爾夫雖曾對喬伊斯小說中的“淫穢”內容頗有微詞,但她在1923年出版的這本《達洛衛夫人》無疑是與1922年出版的《尤利西斯》的一次對話,講述了克拉麗莎•達洛衛在六月的倫敦度所過的一天。和狄更斯筆下那個充滿了骯臟的激情的倫敦不同,從開篇起,小說的字里行間就洋溢著一種只屬于倫敦春天的輕快和欣喜:“在勝利的歡慶聲、鈴兒的丁冬聲和頭頂上飛過的飛機的奇特的尖嘯聲中,有著她熱愛的一切: 生活;倫敦;六月的這個時刻。”


然而正如女作家本身對這座城市有著矛盾的情感——有時極度眷戀,有時極度厭煩——《達洛衛夫人》除了有著對倫敦的繁華和文明景象的盛贊,也有著對都市日常生活的批判。步行于倫敦的克拉麗莎從充滿自然氣息的花店走出,卻聽見為某個皇室成員的車開路的槍鳴聲,那聲屬于工業文明和階級社會的槍鳴,切斷了從小說開篇流淌出的和諧樂音。在這座都市里,有在公園唱著歌的行乞老嫗,有因背負著道德枷鎖而自殺的一戰士兵,也有議員夫人克拉麗莎,在城市的社交生活中與自我拉扯。通過小說中的漫游者們在都市中的所見,伍爾夫為讀者提供了認識倫敦及其現代性的不同維度。伍爾夫在日記中寫,“倫敦本身永遠吸引我、刺激我。”這座城市是英國現代主義作家們靈感的源泉,然而與此同時他們也將遭遇她那永遠難以掌控的現代性。


六、南加州眾城



托馬斯•品欽:《拍賣第四十九批》(1966)《拍賣第四十九批》


「在那飛奔著翻越整片深褐色山丘的,急不可待地貪婪地擴張地盤的一大片數以千計的三居室住宅群的前方某處,以在內陸更深處昏昏欲睡的圣納西索面對煙霧所確實缺乏的那種傲慢或強橫神態,潛伏著那海洋,那難以想象的太平洋,那與所有的沖浪者,海灘上用的墊子,污水處理計劃,旅游的侵入,曬太陽的同性戀和特許的捕魚都毫無關系的大洋,那月球撕離后留下的坑洞和她流放的紀念碑。」


從狄更斯到品欽的距離有多遠?是從十九世紀的倫敦到二十世紀的加州的距離,也是從前現代到后現代的距離。《拍賣第四十九批》是一個關于“探求真相”的故事,奧迪帕為前男友處理遺產時發現了大量郵票,于是駕車在南加州的各個城市間尋訪調查,希望找出郵票背后的秘密。和狄更斯、伍爾夫描繪的“實體”的城市不同,通過奧迪帕的駕駛所連接起來的各個城市,流動而無形;她所探訪的每一個地點都似乎獨立存在,與其他的無數個獨立社會一起形成了一個無序的、破碎的世界。而這個世界中的個體:偏執狂、吸毒者、賭博者、二戰陰霾下患幻想癥的精神醫生、過于敏感的DJ、狂熱的麥卡錫主義者……都在這個無序的社會中無規則地運動。書的末尾,在郵票的拍賣會上終于出現了一個關鍵性的神秘人物,小說卻戛然而止,仿佛暗示著無論是城市還是城市人,在后現代的結構中都只能沒有方向地運作,未來是神秘,是未知,也是空虛。



(來源:漸近線)


鳳凰讀書 2015-08-23 08:39:07

[新一篇] 盤點① 契合“公路精神”的十部書

[舊一篇] 耗盡作家最后生命的著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